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分诊管理控制的价值分析

2022-01-09 16:40吴英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6期
关键词:病情护士护理人员

吴英杰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急诊科,辽宁 沈阳 110024)

急诊科是临床重要科室之一,由于急诊患者具有病情危急、复杂及发展迅速等特征,加之受到疾病影响,易导致患者及患者家属出现负性情绪,促使其治疗依从性与配合度下降的同时,还易影响临床急诊救治效率,增加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风险,甚至于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需要急诊护理人员的高度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应对能力以及优质的服务态度来配合急诊救治,从而提高急诊救治效率。为此,此次研究中对急诊护理管理中采取了急诊分诊管理控制,并分析其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价值,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对象为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急诊处就医的40例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22例与18例,年龄在12~65岁,平均龄(38.52±0.63)岁;另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急诊收治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女患者各23例、17例,患者年龄12~66岁,平均年龄(39.02±0.72)岁,两组基本资料数据对比差异较小(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和(或)其家属知情并愿意参与本研究。②无语言功能、智力功能障碍。③可积极配合研究。④经核实满足急诊救治要求。排除标准:①智力功能障碍、言语功能丧失。②存在精神疾患。③存在严重肝肾、心血管疾病。④合并恶性肿瘤。⑤试验途中退出。

1.2 方法 对照组在急诊救治过程中提供急诊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急诊分诊管理控制,内容如下。①卫生及护理服务管理:组建救治小组,小组成员由急诊主管医师、高年级护士和科室主任组成,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对急诊患者的急救措施操作能力、应急反应以及对各种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同时要制定做好岗位责任制管理,确保每个环节定岗定位,每个岗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病史及药物过敏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患者各环节救治过程中准确无误。同时护理人员要简便快速的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给予亲切的鼓励安慰,减轻患者和家属过度恐慌不安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家属的配合度。并要在急诊大厅摆放急诊就诊流程展示图,减少家属咨询时间,提高就诊效率[1]。②完善分诊管理:结合患者病情予以分级管理干预,评估急诊患者病情,按照由重至轻将患者分作四个级别,Ⅰ级:濒危且需及时予以心肺复苏者;Ⅱ级:高热惊厥且合并严重抽搐者,需开通绿色抢救通道;Ⅲ级:病情紧急者需优先诊治;Ⅳ级:病情较为严重需协助完成急诊会诊。同时要密切监测各级别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应急准备方案[2]。③急救物品管理:护理人员要做好急救物品的准备工作,将重复使用的急救物品做好消毒处理,每日要详细检查各类急救物品的质量及数量,确保急救过程中的使用安全性[3]。④急救护理管理:在急诊救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医护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卫生消毒处理,避免在抢救过程中发生感染现象,同时医护人员要加强配合,确保接到患者后,护理人员要迅速对患者采取心电监护,同时快速进行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详细评估掌握患者病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急救药物,给予有效吸氧,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情况,并要做好应急准备[4]。

1.3 观察标准 ①统计管理质量,指标包括急救物品、急诊分诊、抢救室、卫生服务质量及急救管理,以院内自制考核评分进行评估,单项指标为0~20分,分越高则显示管理质量越优。②统计成功抢救率,患者各项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且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即可判断为成功抢救。③统计并发症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评价量表选取调查问卷方式,分为3个评价标准,即不满意、基本满意与非常满意,分越高则满意度越高,总满意度为基本满意与非常满意例数/每组纳入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得数据以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以%、()表示,分别以t与χ2检验,若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检验结果为P<0.05,则具有检验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质量 通过对两组各项管理质量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诊综合护理管理质量对比详情(分,)

表1 两组急诊综合护理管理质量对比详情(分,)

2.2 成功抢救率、并发症及护理差错事件 与对照组患者最终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差错投诉率及满意度各项指标的85.00%、15.00%、20.00%、85.00%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其结果均达到了97.50%,同时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差错投诉率分别仅为2.50%和5.00%,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相比,观察组优势更显著(P<0.05)。见表2。

表2 组间各项计数指标比较详情[n(%)]

3 讨论

由于临床急诊科患者病情均比较危急,因此需最快对患者展开有效救治,方可确保其生命安全。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由于患者发病较急,导致其与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负性情绪,若护理不当,极易发生护患纠纷事件。同时由于护士对急诊护理知识的掌握度不足、不同疾病临床症状的相似和急诊日常工作量过大等多种因素影响,不仅会增加临床护理事件发生风险,增加护理难度的同时,还会使患者的救治效率受到影响[5-6]。所以,应加强临床急诊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能力及应变能力,通过专业娴熟的护理配合,提高临床救治效果,降低救治期间并发症发生风险,对确保患者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起着积极意义[7-8]。为此,本文中对急诊护理中应用了急诊分诊管理控制措施,并在急诊救治护理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急诊是一个医院的窗口,它不仅代表了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而且代表了一个医院的服务水平。急救的第一步是分流。唯有及时有效的预诊分诊,才能提高诊疗速度和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强化前台分诊中心的管理,可缩短急诊等候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分诊护士应具备下列条件: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并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通过各科轮岗,熟悉各种疾病的发生过程,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临床知识结构丰富[9-10]。应该有能力运用专门知识进行快速评估。对患者进行能力分类。急症医疗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急诊科是医疗纠纷多发区。分诊护士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急救技能和经验,而且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还要具备与医院各部门(如安保部、门诊部、医院办公室、病房等)沟通技能的技能,熟悉医院规章制度、医疗保健规章制度,以及与有关主管的联系方式,以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从复杂多变的状态中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来。心理素质要求:分诊护士应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具有冷静、勇敢、风趣、谦恭、有爱心、有奉献精神、丰富的社会经验、洞察力和急救意识等素质[11]。

分诊护士必须与患者面谈,若未见患者,则不予登记。要做一次调查,两次观察,三次检验,四次分类。问诊过程中,使用文明语言,礼貌服务,正确分类患者,以体现分诊服务质量[12-13]。组织月度业务学习,梳理分析疑难误诊病例,交流工作经验,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本研究中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是以培训护理人员综合能力为主,可进一步增加其对于急护知识的了解,促使其护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强化分诊管理工作,在护理人员敏锐的观察力和专业的判断力下对急诊患者进行病情分级管理,从而使各级患者均能快速得到有效救治;在护理过程中通过给予患者和家属及时有效的安慰鼓励和简单易懂的健康指导,使其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救治工作,通过加强急救物品管理和急救护理过程中的监护力度,从而提高急诊救治效率,并有效减少了患者并发症和护理差错投诉现象的发生,有效控制患者疾病症状的同时,还可确保其生命安全[14]。经本文研究后发现,经提供分诊管理干预后,显著提升了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成功救治率与满意度的同时,还减少了患者发生并发症风险,降低护理差错投诉率,与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管理干预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较优。加强对急诊前台分诊中心的管理,使有限的护理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优化了分诊护士的工作秩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15-16]。护士工作效率更高,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充分利用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认真、细心、迅速、及时、有效、及时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危重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分流护士还可对等待治疗的患者在病情发生变化时仔细地给予治疗。及早发现并安排治疗,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患者满意度,使急诊护理质量再上新台阶[17-18]。综上所述,应用急诊分诊管理控制措施对提高急诊护理管理质量、患者救治效率及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起到了重要性意义。但是本研究数据有限,要想有效提升急诊管理质量,相关学者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为临床急诊护理管理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提高临床急诊护理救治效果,最大限度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病情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