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茜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盐城分行
资产业务指的是银行基于资财而开展的业务,该业务属于信用业务的重要构成部分。按照资财运用方式,可以将银行的资产业务简单地分为投资和放资这两个部分。而按照担保方式,则可以将资产业务分为票据业务、证券业务等[1]。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当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贷款业务,这是一种按照一定利率和期限贷出货币资金的信用活动。
通过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三个明显的变化趋势。第一是资产业务结构在整体上保持较为平稳的状态。近年来,我国银行总资产的增长速度总体处于放缓的状态。图1展示了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2021 年5 月总资产发展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具体情况如表1 所示。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为了保持资金的平稳流动和运营的稳定持续,会加大短期借贷的力度。第二是投资性的资产业务结构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虽然有个别的商业银行加大了对该类业务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市场盈利能力较弱,大多数的商业银行都正在从债券市场中撤离。第三是商业银行放贷类的业务仍然处于平稳增加的态势。这是因为很多商业银行出于收益和稳定性的考虑,对贷款和贴现等放款类的业务高度重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这些业务更是成了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结构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2]。
表1 2021 年1-5 月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统计表
图1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2021年5月份资产情况统计图(单位:万亿元)
股权结构指的是总股本当中不同性质股份所占的比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商业银行发展的过程中,股东会持有一定的股份,并通过股份来对银行进行控制。而股权结构则是企业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形成的基础,对资产业务结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股权结构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治理情况。在股权高度集中的银行当中,股东的治理热情比较高,他们会对管理人员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这有利于强化贷款治理的效果,进而改善银行业绩[3]。但与此同时,其中的大股东会追求私利,甚至会对其他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如果处理不当的话会导致股权波动大、降低银行绩效。另一方面,股权结构还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当前,很多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当中存在多重委托代理的问题,在多重代理冲突下,各个利益主体的治理目标出现了差异,他们的治理能力权衡也出现了问题。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盈利性是最为重要的目标,他们希望以更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在这个过程中,主营业务资产利润率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一指标指的是银行在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利润与收入净额之间的比率,能够反映出银行的获利水平,这同时也是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在实践当中发现,银行的利润率与资产业务结构变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主营资产业务盈利能力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银行资产业务的配置效果。只有提高资产利润率、增强盈利能力,才能实现资产业务结构的有效配置。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衡量标准主要是不良贷款率指标。不良贷款率指的是一定时期内银行不良贷款占贷款的比例,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不良贷款警戒率这一辅助性指标,它指的是在商业银行盈利率大于零的情况下不良贷款在总贷款中所能达到最高限定的比例。如果超过这一比例的话,商业银行就会出现亏损,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面临着倒闭的风险。实践证明,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不良贷款率应该被控制在5%以内,如果超过6%的话就应该引起关注。而银行内部的经营状况、银行外部的政府干预情况以及企业还款能力等都与不良贷款率有直接的关系,这会对资产业务结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资本充足率是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这也会对银行资产业务结构变化情况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资本数量需要超过能够保障银行正常营业、维持市场信誉的最低限度。除了资本数量的充足性之外,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也是衡量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指标。部分商业银行对资本约束不够关注,对信贷资产的规模进行过度扩张。与此同时,银行自身缺乏造血的能力和风险控制的能力,可能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出现资本充足率降低的问题,进而对资产业务结构变化带来不良的影响。
在商业银行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外界金融环境对资产业务结构变化起到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影响因素就是货币政策。当前我国所实行的货币政策可以被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这两种。在扩张性政策当中,商业银行取得信贷的过程将会得到简化,整体的利率水平也会降低,通常用于商业银行需求量和经济生产水平比较低的状态[4]。在紧缩性政策当中,商业银行货币供应的增长率将会得到削减,总需求水平也会不断下降,银行取得信贷将变得更为困难,资产业务的利率也会随时提高,通常用于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情况。
(1)转变经营模式和资产增长方式
为了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实现平稳发展,需要积极转变经营模式和资产增长方式。具体来说,银行要致力于发展综合经营业务,对资产业务结构进行全面化的调整,促进员工知识与技能结构的完善。同时,要实现经营模式的改革,关注投资性和交易性,在开展传统信贷业务的同时也要开展中间服务收费性业务,在开展信贷资产业务的同时还要开展非信贷资产业务。最后,商业银行还要实现经营模式的完善,将贷款质量效益作为主要的模式,将增长方式的核心放在多元综合收益,促进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抵御外部国际金融危机和内部业务经营的风险。
(2)应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以商业贷款为主。这其中中长期贷款、公司贷款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贷款的行业大多集中在对资金需求量比较大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这几个领域的贷款风险也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的趋势下,商业银行需要重视综合化的经营与发展,更好地应对新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银行要对信贷结构和收益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开展投资类与交易类的业务,同时要关注收费类和佣金类业务,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后,商业银行还要关注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关注金融市场的变化形势,对市场风险进行监控与防范。
(1)加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结构,要建设完善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这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加完善的短期金融工具。当前,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交易成员越来越多、交易网络也越来越成熟,这促进了市场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但是与欧美国家的市场相比,我国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为了更好地推动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资本市场要结合市场规律来对资金进行优化与配置,将其提供给更多的需求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也将变得越来越密切。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商业银行参与资本市场的活动,增强资产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要允许商业银行在市场当中依法筹集资金,以此来降低系统风险。
(2)加快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
从外部的角度来说,除了要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建立之外,还要制定相关的策略推动商业银行的改革,在商业银行当中形成给一套权责分明、制度健全、控制得力的机制,推动银行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与此同时,监管者还要完善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快对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造,在当前的基础上适当开发对银行之间相互重组的限制,并在这个基础上使商业银行实现所有权、经营权以及监督权之间的分离。最后,还要健全股东大会制度、董事会制度以及监事会制度,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降低内部风险的发生。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流动性结构在整体上保持平稳的状态,其中投资性结构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而放贷类业务则处于平稳增加的态势。在研究当中发现,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资产利润率、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以及货币政策都会对资产业务结构变化产生影响。为了完善资产业务结构,要坚持集约化、多元化以及综合化的发展原则,促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建设,商业银行自身也要转变经营模式和资产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