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综合防治干预应用于慢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2022-01-09 06:41:18陈维超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全科依从性血压

陈维超

慢性高血压是指原发性性质的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患者临床病症通常为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1]。其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后天环境等。原发性高血压是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进行治疗,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2]。随着对心血管疾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因此,对慢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在长期进行慢性病管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十分重要。本研究探讨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在医治慢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以2020 年2 月-2021 年2 月诊治的慢性高血压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 例。对照组中男女各20 例,年龄48-78岁,平均(68.7±5.2)岁;病程3-15 年,平均(11.4±2.5)年。观察组中男女各20 例,年龄47-79 岁,平均(68.9±4.9)岁;病程3-14 年,平均(11.2±2.2)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无明显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按常规降压药干预治疗及为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宣传。观察组:应用全科医学综合防治干预。包括:(1)构建患者健康档案。为每位患者建立独立健康档案,详细了解并记录患者的过敏史、用药禁忌及以前的相关病症发病史、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根据患者病情、治疗情况及健康档案进行综合分析,为患者选择合理有效的药物进行干预治疗。每月随访1 次,半年后评估。开设心理干预、慢性高血压管理小组、培养家庭健康保健员活动,落实全方位的健康管理。(2)科学规划生活。对患者的生活进行科学规划,指导患者少盐、低脂、低胆固醇的合理饮食习惯,每天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定期保健指导培训。(3)情志干预。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强的心理干预,有效抵制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促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为每位患者配备专业的医师,保证医师与患者加强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心理疏导,解开患者的心结。根据观察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控制、用药状况等,由医生逐一为其分析,对治疗方案进行个性化调整。邀请血压控制好的患者现场传授经验,创建慢性高血压管理交流会,由患者互相之间发表看法,互帮互助互相鼓励。(4)疾病教育。社区全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及生活状况,做好患者的健康宣传,指导患者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为每位患者开展保健工作,为患者和家属讲述疾病的治疗和形成。从根本上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使患者形成良好的保护意识。(5)指导患者测量血压。指导患者正确掌握血压的自我检测方法,并增加对特殊患者的随访频率,确保对患者的病情合理有效地控制。(6)饮食指导。了解患者饮食习惯,给予患者饮食方面的相关建议,养成较好的饮食习惯,控制患者血压于稳定状况。(7)用药指导。详细为患者讲述各个药物的药理知识、使用方法、不良反应,使患者能够对药物有系统的认识。针对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因不良反应影响心绪。嘱咐患者用药一定要遵从医嘱,不能半途而废或私自停药[3]。为患者讲述疾病可能引发的并发症,指导患者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指导患者服用施慧达,在合理治疗的同时应该清淡宜消化饮食,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等,规律作息,避免烟酒熬夜劳累受凉,适当的活动锻炼,积极的调整,促进血压的恢复,保持健康的状态。(8)紧急护理。患者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情况时,血压会突然升高,这时需叮嘱患者立即休息,检查患者血压、心率,第一时间治疗[4]。若患者呼吸困难,可为其选半坐卧位,及时吸入氧气。若患者出现心肾功能衰竭水肿,可控制钠水摄入,注重皮肤护理。(9)对患者家属的关心。在关心患者的同时需兼顾其家人,治疗时使患者与家属均加入监测中,纠正家庭生活方式,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

1.3 观察指标(1)干预前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2)生活质量: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佳。(3)自我管理能力包含饮食管理、生活习惯管理、运动管理,疾病知识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性,总分100 分;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完全了解、基本了解、完全不了解,总分100 分;用药依从性:十分配合、基本配合、偶尔配合、不配合,总分100 分。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n=40,±s,mmHg)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n=40,±s,mmHg)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舒张压干预前87.52±5.61 88.52±6.23干预后82.62±4.21*80.63±3.21*#收缩压干预前139.63±7.52 138.64±8.23干预后133.82±8.21*125.62±7.51*#

2.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40,±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40,±s,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生理功能干预前54.36±5.36 54.55±3.26干预后55.03±4.87 68.10±5.18*躯体疼痛干预前60.12±3.22 60.11±3.56干预后60.66±6.30 72.17±6.09*社会功能干预前50.68±3.24 50.67±4.32干预后51.63±4.97 60.08±5.83*身心健康干预前50.89±3.68 50.88±3.64干预后51.41±5.21 63.17±5.64*活力干预前45.69±7.84 45.70±3.69干预后47.73±2.97 53.12±6.37*情感功能干预前50.69±5.69 50.70±3.58干预后51.17±7.81 65.17±7.35*

2.3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用药依从性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用药依从性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比较(n=40,±s,分)

表3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用药依从性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比较(n=40,±s,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前70.88±3.65 70.88±3.69干预后72.87±7.18 90.73±5.93*用药依从性干预前79.69±3.64 79.70±3.69干预后83.25±9.33 97.36±3.52*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干预前70.69±9.63 70.69±9.61干预后75.63±8.14 92.31±4.90*

3 讨 论

慢性高血压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病程比较缓慢。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头痛、头晕、精神不集中等症状,若不及时控制血压,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5]。高血压的干预除应用降压药物外,还应注重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情绪、控制体重等非药物治疗。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全民健康纲要的逐步实施,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慢性疾病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全科医生的主要优势是经常或定期到患者家里进行现场调研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严格根据患者的病情建立相关档案,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禁忌,为患者选择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要求参与管理的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全面护理经验、较强的健康管理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优化患者生活作息规律,养成患者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患者混淆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6]。与常规普通防治干预方式相比,该防治干预方式更注重个体、综合的照顾、注重及时发现、合理治疗[7]。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全科医学综合防治干预后,慢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性及治疗疗效均明显优于常规用药和常规护理干预,提示应用全科医学综合防治对稳定慢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保持健康状况、控制病情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应用全科医学综合防治慢性高血压,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和积极治疗的配合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全科依从性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4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0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14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