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枫堰
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微视频为载体的“微课+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教学样式,以燎原之势席卷而来。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样式,激发了人们对教学形式的重新审视,构建了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样式。
浩瀚的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的教育资源平台、功能强大的“微课掌上通”、生动的线上+线下教学样式,为小学音乐器乐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老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微课掌上通”轻松查找资料,备课,制作微课,授课,个别辅导;学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进行个性化学习;通过“录音”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通过“保存”实现“成绩档案袋”;通过“互动”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
上课前自学、互动;上课中合作、探讨;上课后巩固、记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个性得以张扬,让合作成为常态,让技巧变得如此的轻松而有趣。
器乐教学,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板块,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音乐素养的提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由于器乐教学的特殊性(既要兼顾全体学生,又牵涉到单独乐器技巧辅导),成为音乐教学中的一道难题。传统的音乐课堂“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样式,无法兼顾每一位学生,也让一部分学生因跟不上进度,从而丧失了继续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那么,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在教育数字化时代,如何巧妙地利用现代教学方法、手段,既能保持个性化教学方式,又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呢?
通过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让老师教得更轻松,让学生学得更实在。实践中,我尝试利用“导学、微课、互动、合作、展示”五位一体教学样式,将实践与传授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什么是“五位一体”?
其中,“五位”分别指“导学、微课、互动、合作、展示”,既包括教师的任务布置,也包括学生的实践、创新(如图1)。
导学——指上课前,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导学案或者任务清单,为学生自学时有纲可依,指明方向。
微课——是指教师根据课堂目标,自制或者借助网络资源平台,下载微视频(一般为3~5分钟)。然后通过钉钉应用平台、小鱼或者腾讯等网络平台推送微课。学生根据导学案或者任务清单,有目的地学习和观看微视频。
互动——这里所说的“互动”,既包括“师生互动”,也包括“生生互动”;既包括“线上”交流,也包括“线下”探讨。
合作——就是指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在预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向大家求助;将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同大家一起分享。然后,还能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教师的指引下提升进一步学习的空间。
图1
展示——是指学生经过学习后,将学习的成果,用平板电脑或者“云”端保存下来,并且还可以在班级空间、网络空间或者网络平台进行展示,建立属于自己成长的“电子档案袋”。
“一体”,即“五位”不仅相互独立,而且相互关联,紧密地围绕培养学生实践、创新与合作能力这一中心目标展开,形成有机的整体。
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投影,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微课掌上通”账号密码,钉钉应用平台,网络连接或WiFi,省、市教育资源平台账号密码,国家教育资源平台账号密码。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下载或自制微课,设置好导学案以及问题清单。
4.3.1 确定目标、设计微课与导学案
步骤一,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知识点。
要想让音乐课变得生动、高效,教师必须首先掌握教学这堂音乐欣赏课的意义与目的,价值与取向,方法及有效手段。只有教学目标明确,才有正确的方向;只有方法得当,才有高效的音乐课堂。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找出其重点、难点,并加以提炼和总结,找准本节课最核心的知识点。
步骤二,制作微课、设计导学案。
从教育资源平台下载或者自己制作一个微课,并根据微课的内容以及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导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与任务自觉完成预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认识竖笛》时,教师可以先根据教学目标制作微视频,介绍竖笛的历史、结构、种类、演奏姿势及进行名曲欣赏,如图2所示。
图2
然后再设计导学案,提出问题:你了解竖笛了吗?然后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①回答竖笛可以分成几类,它们的音色各有什么特点?
②按微课要求尝试拿一下竖笛,拍成照片发给老师。
③搜集竖笛名曲,并发到班级圈同大家分享。
④预习音乐课本,尝试吹奏几个音,下节课同大家分享。
步骤三,将“微课”与“导学案”通过“微课掌上通”发到学生的平台上。并对学生提出要求,通过后台审查收看情况。
4.3.2 网络互动(如图3)
图3
4.3.2.1 “学习圈”的互动
学生对着导学案,看着视频进行自学。碰到困难,可以通过“微课掌上通”的“学习圈”进行提问。提问以后,既可以由老师解答,也可以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探讨。
4.3.2.2 学生上交作业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并上传到教师虚拟空间里。例如上例:学生通过平台电脑录音的形式,将自学的情况上传交给老师。
4.3.2.3 数据统计分析,确定解决方案
老师将上交的作业进行系统的大数据分析,然后确定第二天上课的内容,并有针对性地对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与解决,做到有的放矢。
4.3.3 合作探究
通过自主学习与练习,学生已经对所学知识有相当的了解,那么回到课堂以后。老师应该根据实际提出解决办法。例如:
①培养小老师。让吹得好的孩子进行示范,树立榜样。
②组成学习小组。按学习程度高低,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③创造性学习。同学之间也可以在老师引导下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先让学生简单吹奏sol、la、si;然后分成二组,分别吹si与sol形成和声,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好。
学生经过线上学习、线下交流以及课堂上的学习、互助、合作、创新后,器乐的演奏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也能完整演绎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最后,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加以录制,予以保存。也可以将自认为好的作品上传到空间,全班展示,还可以上传到腾讯、优酷等平台,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师,也可以将学生每一次作品加以保存,建一个“成长档案袋”,学生可以通过“成长档案袋”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也可以通过“成长档案袋”进行个别的跟踪、辅导。
在基于信息化学习的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有效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达到最好的效果。例如:在预习时,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以及“微课”进行自学。要完成导学案,必须认真看“微课”;要完成导学案,必须认真思考;要完成导学案,必须要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
这样,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开发,当他们能尝试通过自学解题,通过查阅资料解题,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索后,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在基于教育信息化下的器乐“五位一体”教学样式,能满足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学习。例如:利用微课时间短、容量小等特点,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进行自学;利用微课重用性原则,学生可以多次观看视频,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
在“五位一体”的教学样式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同学之间互相探讨,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时产生新的想法。
教师在“五位一体”教学样式中成了教学的导演。但一个好的“导演”,往往能通过上交的导学案作业情况,进行准确的大数据分析,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课堂教学方案,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在以“微课掌上通”为桥梁的翻转课堂中,课堂已经变成学生活动的舞台,教师就像一名“导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交流合作,在小组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这个时候才真正成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长此以往,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也逐渐体会到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他们在合作中发展,在合作中进步,在合作中凝聚了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
总之,随着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基于“互联网+教育”下的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以信息化平台作为媒介,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样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也是当前智慧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只有在新一轮以“信息技术赋能”为特点的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扎实研究,才能紧随时代的脉搏创造更美好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