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安童
在一个迷雾缭绕的原始森林,有一群活泼可爱的生命,它们每天自由自在。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可是,突然有一天,这片森林危机四伏。猎人们带着枪支,静静地踏进了这座宁静的丛林。所有的动物开始警惕起来,森林老大紧急召开森林大会,打算与人类展开一场智力的对抗。它们最终可以战胜猎人,保护家园吗?让我们从聆听青年作曲家王帆老师的作品——打击乐重奏《荒原猎人》中找到一些启示吧!
初听这首曲子就让我眼前一亮,他大胆地把中国民族打击乐与西洋古典打击乐相结合,创作出一首具有现代风格的打击乐作品,这无疑是一个创举!
音乐开始,定音鼓和花盆鼓的奏响为这场对抗的开始作出了铺垫,三角铁的声音像是在倒数,铜锣的声音意味着这将是一场艰难刺激的对抗,风铃的出现提醒我们对抗开始了。钢片琴响起,两台马林巴也紧随其后,瞬间把我们带入了紧张的氛围。主旋律的进入,使我们迅速看到了第一轮的追逐。木鱼的声音非常像小鸟的叫声,好像是在给同伴们传递信号,猎人迅速地在林间追逐动物。小锣一敲表示有结果了,第一只动物就被猎人收入囊中,猎人向同伴炫耀着他的战绩。接着排鼓声响,以此来比拟动物族群内部因为成员的流失,更加紧张起来的状态。它们意识到此时充满着危险,于是更加奋力地奔跑,最后找到一个隐秘的地方暂时躲藏起来,此时猎人狡猾地放轻了脚步。从定音鼓的声音中,好像听到猎人的脚步声。森林变得空旷而寂静。突然有一只小动物因为太紧张,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这下糟了,被猎人发现了!猎人开心极了,大步向它走去,拿起猎枪“叭”的一声。好险好险,没有打中。但是其他动物吓坏了,疯狂地逃跑。“原来都在这啊,我们来了!”又一轮下来猎人收获了更多猎物。这样的场景又来了一轮,一样是收获满满。三轮下来,猎人们的体力好像有些不支了,领头的于是宣布这次捕猎结束。察觉到猎人离开,动物们不再躲藏。森林的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但是好几天都是乌云笼罩,几乎看不到什么太阳,动物们的神情也有些哀伤,他们时常望向天空,祭奠他们的亲人和同伴。
这首曲子由三个键盘乐器组成,分别是钢片琴和两台马林巴。钢片琴声音清脆,我觉得它代表着动物。而马林巴表现出睿智沉稳,还带着些狡猾,我觉得它们可以代表着猎人们。钢片琴在曲子里很欢快,形象生动地演绎了动物们可爱灵动、团结合作、逃跑有序的画面。马林巴的声音没有钢片琴那么尖锐、突出,所以可以从听觉中想象出猎人们聪明地做好了路线规划,行动起来比动物沉着稳妥。花盆鼓和定音鼓分别为中、西方的乐器,担任的角色却是如出一辙,它们是乐曲中的一块“基石”,把控乐曲进行的节奏。同时在承上启下的片段中,它们的声音与其他民族打击乐器结合起来,将猎人和动物双方的行动交代出来。笔者认为,它们沉稳的声音正好和猎人的形象相匹配,很像是猎人的脚步声,这下就把动物与猎人的机智对抗展现得活灵活现了。此外还有三角铁、木鱼、沙筒这些小型节奏打击乐器的加持,为这首曲子锦上添花,增添了一些场景的细节。
中西方打击乐器的融合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笔者看过许多打击乐重奏作品,一般都只选择一个门类中的乐器,其中的原因大概是每个门类都有其独特的美的韵味,而让两种韵味融合在一起,既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种美的境界。
我希望并期待着,未来有更多国内的作曲家能够创作出更多更美的打击乐重奏作品,尝试将国外不同门类的打击乐器与中国民族打击乐融合在一起,让我国的打击乐坛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想的艺术前景。
王帆老师早年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后赴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获作曲技术理论硕士。正是因为接受过不同背景的音乐教育,才让他敢于尝试国内尚不多见的现代风格的打击乐重奏作品,并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把中国民族打击乐器与西方古典打击乐器融合得这么好。在《荒原猎人》中,你可以闭上眼睛用耳朵享受一场生动的“视觉盛宴”。它的音乐风格既能让人眼前一亮,又能让人反复琢磨,经得起推敲,可谓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
世界上的打击乐器有大约两千余种,打击乐的世界是奇妙的,充满幻想的,在这个世界中的乐器可以模仿地球上的很多声音,也可算得上是刻鹄成鹜了。在这个世界里你可以被宠成一个小孩,你可能会对世界中的一切产生好奇;你亦可以变成一个巨人,纵观世界的渺小;又或者,可以变成一个“小人”,感受世界的温暖和怀抱。这个世界里没有束缚,只有无尽的自由。
在国内,西洋打击乐并没有那么的普及,还没有广泛地进入大众的审美视野。但是近几年来,让所有打击乐人兴奋的是,像《荒原猎人》这样的优秀打击乐作品,正慢慢地出现在国人眼前。打击乐的风潮也慢慢热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正怀揣着好奇走进这个陌生而充满艺术魅力的世界。我希望并期待着,未来有更多国内的作曲家能够创作出更多更美的打击乐重奏作品,尝试将国外不同门类的打击乐器与中国民族打击乐融合在一起,让我国的打击乐坛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想的艺术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