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志远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费师逊(1934—2012),江苏海安人,我国杰出的民族音乐研究专家,生前系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研究员。费师逊毕生致力于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自1962年起在广州工作生活整整一甲子,在汉族民歌、音乐文化学、音调学、乐律学、中国古代音乐史、宗教音乐、音乐功能学、音乐比较学等众多领域的研究均有建树,尤其在岭南少数民族音乐(黎族音乐、瑶族音乐)和广东地方乐种(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广东汉乐)等岭南音乐研究领域成就卓著。曾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并撰写了黎族音乐、瑶族音乐相关的国家级辞书条目数篇,为推进中国传统音乐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学术成就,不仅为岭南音乐文化界擎天一柱,亦为中国音乐学界不可绕行的一座丰碑。
1934年5月,费师逊出生于江苏海安虬湖镇。幼年,受曾在幼儿师范学校就读过的母亲启蒙,学习过一些现代音乐与文化知识,接受了一些艺术知识的熏陶。中学阶段,他先后就读于江苏省立镇江中学、上海大同大学附中一院,因学习极为刻苦,成绩优异,多次跳级,读完高二便考入了复旦大学中文系。
1950年初,刚入大学不久的费师逊不顾母亲的反对,执意要投笔从戎,暂停复旦大学的学业,参军抗美援朝。1950年春,他如愿进入大连海军学校服役,在政治部文工队工作,也从事一些音乐创作。退役复员后,因母亲过世,费师逊投靠在北京的舅舅,暂住其家。此时,他已对音乐抱有强烈的兴趣,努力自学音乐知识,并跟随张品峥学习钢琴。
1955年秋,费师逊回到复旦大学中文系继续学业。不过,他一直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参加了一个由上海各大学的音乐爱好者组成的文艺团体。在一次参加上海广播电台主办的歌曲创作比赛中,他凭借作品《大学生之歌》一举夺魁,这也引起了比赛评委之一的上海音乐学院老院长贺绿汀先生的关注。在了解到他对音乐的强烈热爱和执念之后,贺绿汀鼓励他去上海音乐学院系统学习音乐。
1956年,经上海教育局推荐,费师逊到上海音乐学院就读,成为首届民族音乐系理论专业的学生,踏上了专业音乐学习之路。在读期间,他跟随沈知白、卫仲乐、龙榆生和于会泳等系统学习音乐理论、民间器乐、词学文化、作曲技术等,并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学术研究。他曾与同学赵佳梓、王振权、刘国杰等合作撰写了《中国古代音乐简史》,又与同学一起投入中国民歌集成的采编工作中,毕业论文《论上海郊区田野山歌的散板节奏》便是其在上海郊区开展田野采录基础上的研究成果。因学贯古今,兼及中西,所学课程颇多,他的本科学习达6年之久。
1962年末,费师逊毕业分配至广东省民间音乐研究室(即今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工作,直至1999年退休。
到广州工作初期,费师逊主要致力于少数民族音乐的搜集、调查和研究,并于1964年完成了《中国民歌集成广东卷·少数民族分册(第四稿)》的撰写工作。但接踵而至的一系列“运动”,中断了其专业研究进程,直到1972年底才恢复音乐研究工作。1978年,费师逊在粤北连县(今连州市)瑶族地区采风时,第一个发现了完整的瑶族“拉发调”二声部模仿复调民歌。随后,联合粤、桂、湘、滇、黔的瑶族研究者,由其执笔,撰写了《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的“瑶族音乐”条目;后又撰写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一书中的“瑶族传统音乐”与“黎族传统音乐”两章内容。作为一名成长于苏沪的音乐学者,费师逊能在岭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取得如此成就,实属难能可贵。
1980年起,费师逊将研究视角扩展到广东地方乐种与更广泛的岭南民间音乐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1980年,他参与了对广东音乐著名艺人朱海、梁秋等人的采录活动,根据录音,对70余首广东音乐传统乐曲进行了校谱,整理出两本《广东音乐选集》乐谱,分别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并撰写了颇有见地的论文《论“广东音乐”结构法则》和《广东音乐名家何柳堂小传》。1981年,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他与陈焕钧、黄义孝共同完成了《潮州细乐调查记》。1984年,他深入广东、福建沿海的海港与山村,采集渔歌和畲族民歌,为研究疍家音乐文化与瑶畲民歌及民族史做了大量工作。1985年,他撰写《广东民歌介绍》共12篇,连载于《岭南音乐》。1986年夏,在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年会上,他提交了论文《论客家音乐与潮州音乐中的支架功能》。1987年初,《谈民族音调在民族识别中的应用》公开发表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87年起,费师逊的学术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开始放眼于民族音乐学的范畴,着眼于文化寻根与保护。1988年是他在此领域的“成果年”,先后有《民族音乐与文化流》《音乐的功能分类法》《简论“内向文化”与中国文化史上的三次大融合》《简论“内向文化”的几个音乐基本问题》《关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等数篇论文面世,成为国内在此领域的佼佼者。
1990年代,他申报并完成了“瑶族音乐文化”“南粤文化追根”等科研课题,并陆续著文《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学的意义和作用》(1991)、《中国文化大观·中国音乐文化大观》“粤音乐文化区”章节(1993)、《从珠江地域民歌的比较中看古族遗音》(1994)、《中国传统音乐在21世纪所扮演的角色》(1995)、《“跳禾楼”——远古稻作文化的遗存》(1996)、《德音论——儒家倡导音乐教化的依据》(1997)、《关于夏越文化体系音乐学研究的刍议》(1998)、《谈论老子德论》(1998),等等。
屈指算来,自1962年至1999年,费师逊在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工作长达37年。他对民族音乐学研究事业的执着坚守,令人钦敬,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人赞叹。
他对广东汉乐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价值的挖掘,不仅推动了广东汉乐理论研究的进程,提升了广东汉乐的学术地位,也丰富了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的建设。
1999年退休后,费师逊并未停止工作的脚步,反而迎来其学术研究的黄金时期,多篇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论文成果相继问世,体现了一位学者对事业不懈的追求,如《论音乐源流史与音乐功能学研究的意义与展望》(1999)、《海上丝路音乐学研究觅踪——外来音律及其民族化问题》(2000)、《较量·扫荡·相长——中西音乐文化的回顾与展望》(2001)、《解释中国传统音乐功能性的三幅图表》(2003)等。基于他在民族音乐学领域的突出成就,被聘为星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金钟奖评审。
晚年,年逾古稀的费师逊又开始专注于广东汉乐和乐律学的研究。他说:“关心广东汉乐是我从一个中国人从事学术的角度来看待的。我不是客家人,但我觉得研究广东汉乐是中国音乐界的大事情,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意义是很深远的。”为此,他身体力行,远赴南北方和边疆各地,也深入广东汉乐之乡的大埔,不断追寻广东汉乐与各个乐种之间的脉络关系。他从历史角度梳理广东汉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特殊地位,从乐律角度探讨广东汉乐的音律音调组织,从传统文化角度阐释广东汉乐的文化品位,并且在不同角度的观照过程中,始终紧扣广东汉乐的乐律特征,用比较视野辨析广东汉乐与其他乐种之间的关联。代表文论有:《关于中国音乐史研究中文化与乐律学的分期问题》(2004)、《“广东汉乐”——儒表道里的养德音乐》(2007)、《关于中国音乐发展史中可作六个音乐文化分期的思考》(2010)、《客家汉乐——我国民族音乐传承中一支干脉》(2010)、《关于“心中有数、耳中有度、手中有路”的阐述》(2012)、《好茶、好酒、好汉乐》(2013)等。他对广东汉乐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价值的挖掘,不仅推动了广东汉乐理论研究的进程,提升了广东汉乐的学术地位,也丰富了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的建设。
综上,费师逊毕生致力于民族音乐文化研究,在岭南少数民族音乐、广东地方乐种、汉族民歌、音乐文化学、音调学、乐律学、中国古代音乐史、宗教音乐、音乐功能学、音乐比较学等众多领域的研究都有杰出的学术贡献:
他是第一个发现完整的瑶族“拉发调”二声部模仿复调民歌的学者,正是他根据瑶族语言与崇拜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瑶族支系群的组合分类,并进行了民族基本音调的提炼和辨别工作。
他也是第一个提出音乐文化学理论观点的学者,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音乐学,即强调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研究它的音乐背景问题。
他提出了“文化流基于种族流,但又不全等同于种族流,只有文化流才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现象”的观点。他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种族文化归纳为:中原-华夏文化流、巴濮-楚文化流、岭海-越文化流、草原-胡文化流、高原-羌藏文化流、丝绸之路-西域文化流,以及古东南亚与赤道海洋种族文化流和自元代开始传入的欧美文化流。
他提出了中国音乐史六大文化时期的界定:巫文化、雅文化、清文化、燕文化、俗文化和新文化。
他提出了音乐功能的四大类型,即:礼仪音乐、背景音乐、表达音乐和康乐音乐。
他还揭示出中西方文化区别的实质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内向实践的文化体系,是精神文明;而欧洲文化是外向实践的文化体系,是物质文明。这两种文化应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
此外,他对五声音阶与五行五脏的关系、乐器八音与八卦五行的关系、十二音与阴阳的关系、节奏节拍与气息术数的关系、中国音乐曲体的结构法则与形态的关系等也都做过深入阐述。
纵观费师逊的学术研究之路,虽涉及众多领域且都颇有建树,但所有研究方向都归集为一点——心系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在他看来,近代以来,西方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音乐的发展确实有着某些作用和意义,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丢失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更不能因此而无视各族人民、各地人民的音乐文化创造。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渊源与深厚的积淀,中国音乐学者应当真正从这些积累深厚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出发,真正从中国音乐的实际形态、实际内容出发,从中去探寻挖掘中国音乐的伟大价值,去研究总结各类民族民间音乐的规律和理论,努力建立起中国自己的音乐理论话语体系。否则,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中国音乐将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正是这样的思考,促使他的理论阐述总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既融合了其对儒、释、道的修习体会,也结合了其长期以来的民族民间音乐采风与科学实践而自成一家。
费师逊作曲的歌谱和论文
费师逊一生做学问极为重视实地考察、独立思考、文献考据与实践验证。他有着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尤善于细微之处觅真章,并恪守客观和求真的原则,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他有着丰富的知识结构,不仅深入研读音乐专业与历史文化方面的典籍,也广泛涉猎民俗、宗教、数理、中医、生物等方面的内容。他既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扎实掌握,又注重对外国音乐文化的学习,并将其与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紧密衔接,从而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正如他生前的挚友、著名音乐学者乔建中先生所说:“师逊师长以他深厚的学养、严谨的学风、精深的思考和敏锐的观察,在中国传统音乐多个研究领域发表了极富见地的优秀文论,并为在整体上推进中国传统音乐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岭南音乐文化研究、瑶族民间音乐研究的带头人,是同辈、晚辈最真诚的朋友和导师。”费师逊的学术精神与学术思想永远激励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