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瑶 王江
摘要:海捞瓷是中国历史上流行的出口瓷器。生产时期主要在明末清初。它们产量巨大,装饰风格统一。他们的贸易对象包括欧洲、东南亚、日本和朝鲜,这对世界海捞瓷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海捞瓷文化圈是指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海捞瓷文化交流圈。在中国,它主要以宋代五大城市为基础,从关窑和景德镇的传播开始,进一步影响了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并与这些国家的文化进一步融合,从而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文化特征的瓷文化。这些瓷器文化不仅具有强烈的东方魅力,而且与不同国家的异域风情相得益彰。它们是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的产物。目前,学术界在出口瓷器的贸易与交流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就。然而,这些成果大多侧重于对出口瓷器本身和瓷器贸易的研究,而忽视了文物背后的民族文化认同。
关键词:海捞瓷;异域文化;启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国海捞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对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地位。同时,海捞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海捞瓷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海捞瓷艺术教育在中职学生中的重要文化的启发,希望相关教育工作者能加以借鉴。
一、概念的界定
海捞瓷通常指的是现代从水中打捞出来的瓷器,这些瓷器已经沉入海底数千年了。它属于中国历史上生产的出口瓷器领域。自明末以来,中国向海外出口了大量瓷器。马六甲海峡作为亚非欧之间的重要海上枢纽,几乎已成为中国外贸商船的必经之地。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中国盗版猖獗。然而,由于其古老的社会生产力和不成熟的造船技术,一些商船会因恶劣天气等原因在航线上沉没。经过数千年的尘封,这些瓷器被现代技术拯救了。从碗礁一号流出的水、南海一号的打捞物和韩国沿海的元朝沉船带来了一批批从未见过的古代瓷器。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海捞瓷已名扬四海。
二、海捞瓷中异域文化元素在装饰风格中的表现
生活中明亮的白天和黑暗的夜晚所形成的明暗对比,使人们认识到,与明亮的事物相比,“光”是容易突出的,需要“暗”来对比和衬托。新石器时代早期彩陶的繁盛装饰,反映了先民对对立统一艺术规律的简单理解和把握。直到唐代,陶器的开敞装饰才有了发展和变化,表现在装饰题材的发展上,从动物、文字到自然图案,如山水、植物、云彩等。到了宋代,制瓷者明显地发展了上一代的开口装饰技术,开始将开口装饰应用于彩绘装饰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这一时期的明光装饰已成为海捞瓷装饰中的基本装饰形式之一,并在海捞瓷装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开光是海捞瓷板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开放式装饰的主要目的是使器物上的装饰图案更加多变、多样,或突出特殊的主题或形象。瓷辉师经常在器皿的某一部分留下特定的形状,如扇子、香蕉叶、菱角、心、桃等独特的空间,然后在这些空间中绘制要展示的关键主题装饰。这种装饰手法在古代建筑装饰、景泰蓝或漆雕图案装饰中也很常见。
照明装饰形式:海捞瓷照明装饰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单一型、连续型有四种类型:借用和设置。所谓单张是单独填写的开场白,有时一张,有时两张或更多。甚至,也就是说,多个开放的外部轮廓相互连接,这也可以称为“连形体”。是将多个光开口组织连接成一个,并成为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海捞瓷凯光装饰形式的工艺主要是连续和固定的。瓷边通常有六到八个开口,有十个开口和十二个开口。这些灯呈放射状排列,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一些海捞瓷采用大开口灯和小开光的装饰形式,这是景德镇和海捞瓷最有特色的地方。这种开敞式灯光的方法是将小开敞式灯光与大开敞式灯光相结合,创造出多层次的视觉效果。同时,“借廓开光”是通过使用装饰借用土地和打开其他地方形状之間的间隙的技术而形成的。这些变幻莫测的开场技巧构成了不同理念、不同风格的构图形式,凸显了海捞瓷开场装饰的丰富性和形式美。
三、海捞瓷中异域文化元素在装饰主题上的表现
(一)海捞瓷的主题纹饰分类
主开口装饰和辅助装饰是海捞瓷装饰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装饰位于瓷器的中心,在各种形状的开放式灯光下。主要装饰可大致分为四类:动物主题装饰、植物主题装饰、景观和人物主题装饰。小凯光侧饰及配套配件主要包括钓鱼、农耕、伐木、读书、书画、女性绘画、道马图、婴戏图、宗教遗迹、孔雀纹、芭蕉叶纹、海水图案、帆船图案等。
(二)传统主题装饰在海捞瓷异域文化引导下的发展演变
海捞瓷与明清时期在青花瓷同时出售的国内主题装饰品有许多相同的主题。海捞瓷在国内传统青花瓷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其主题装饰大多延续了中国传统主题的内容。如动物、花卉、吉祥装饰、故事人物等。主题装饰中的大多数流行元素都可以在家用瓷器上看到。例如,海捞瓷中花鸟图案较为流行,牡丹图案是国内外青花瓷中最畅销的款式。在主题装饰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海捞瓷与日用瓷也有一些相同的规律,如海捞瓷与日用瓷都流行于1635-1650年间的过渡性装饰和人物装饰,1610-1630年,海捞瓷流行的吉祥图案也与国内瓷器的流行趋势相一致,这与明末清初中国遭受饥饿和战争的原因有关,与人们乞求和平与繁荣的社会背景相一致。虽然海捞瓷与国产瓷器的流行主题趋势大体相同,但在个别具体主题上没有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绘画表现手法和主要构图方法上的差异。
(三)海捞瓷中具有异域文化元素性质的主题纹饰分类
海捞瓷的主题纹样大多与国内瓷都有着继承和延续的关系,但也有一些海捞瓷特有的特殊纹样类型。这些图案数量不多,但它们非常独特,充满了异国文化的魅力。这些图案包括马鞍毯、纹章、欧洲房屋、几何纹、西方人物、建筑景观、希腊和罗曼神话等。这些图案几乎没有出现在家用瓷器上,有些图案的内容和意义我们不知道。
(四)海捞瓷与国产内销瓷绘画技法的异同比较
海捞瓷丰富多样。虽然在外贸时期,由于出口瓷器数量巨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海捞瓷器的质量普遍较差。然而,这并不妨碍海捞瓷的绘画艺术。海捞瓷的绘画艺术在继承中国本土海捞瓷艺术、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水墨画表现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浓郁的异域风情,又有中国传统的魅力。他将中国传统的浪漫主义绘画风格与西方写实主义绘画风格相结合,并在海捞瓷艺术上呈现了中西结合的新风貌。由于海捞瓷的许多画都是民间画家,他们在创作时往往不受干扰和限制。只要人们喜欢商品,他们就可以创造许多新的主题、形式和内容。因此,它为海捞瓷器的高水平艺术水平做出了贡献,并在世界海捞瓷史上取得了海捞瓷的重要历史地位。
四、海捞瓷艺术教育启发
(一)形式结构的多样性
任何瓷器的形状都可以分为不同的结构部分,例如一个简单的碗或杯子,可以分为腹部或嘴部等部分。在海捞瓷的造型中,设计师可以通过不同部位的设计来实现意识的渗透。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海捞瓷的造型主要是通过瓷的不同部位或整体协调来呈现的,形成了不同形状和结构的瓷形,有效地体现了海捞瓷造型的美,为当代美学作品的设计提供参考。
(二)造型形态的多样性
从本质上看,形式主要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事物的不同表现方式。它主要用来表达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内在关系或事物与外界的关系。它具有显著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反映在海捞瓷造型上,造型形式具有当时社会的发展特点。明代的自然生物与现代的自然生物有很大的不同。许多造型形式对于现代观众来说属于新颖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好奇心和多样性特征,表现出不同的陶瓷仿生造型美学。
(三)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广义上讲,表达手段主要是指制作人员在制瓷过程中表达情感的方法和手段。海捞瓷造型主要以瓷器制作为基础,借鉴自然事物的形式进行瓷器造型设计。根据不同的认知对于制作人员而言,所采用的制造方法各不相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四)海捞瓷对美术生实用性的启示
通过观察海捞瓷,我们可以发现海捞瓷器的独特之美在于它与自然的高度相似性。这里的相似性不仅指形状相似,还指精神相似。只有形与神并重,才能体现出独特的仿生造型。具体来说,设计师大多从瓷器的实用角度出发,通过特征选择和抽象提炼,将自然事物的特征元素运用到海捞瓷器的造型中,确保海捞瓷器的实用功能,提高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并逐渐发展成为海捞瓷特有的典雅精致特征。纵观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有无数的陶瓷造型。不同时期的瓷器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海捞瓷的造型更为突出,在美学和实用性上都占据着前沿。
(五)海捞瓷对美术生美观性的启示
在海捞瓷的基础上,瓷器更重要的特征是美学。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展现自然魅力,可以有效提升瓷器的美感,给观赏者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在海捞瓷的应用中,设计师在造型上主要通过仿生来抽象生物形态,通过简单的线条和结构设计来体现自然事物的特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提升瓷器的美感。
结论
一般来说,在现代生活陶瓷艺术设计过程中,中职美术专业学生需要注意陶瓷作品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的有效融合,从而促进生活陶瓷艺术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中职美术专业需要取材于自然,选择自然事物的特色元素,结合陶瓷艺术的简约线条设计,呈现出功能与美学并重的造型,表达自己的精神与内心感受,有助于中职美术专业学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提升陶瓷作品在現代生活中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成迪.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思考[J].写真地理,2020(19):1.
[2]沈寿东,李洋.中职阶段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路径研究——以3+4试点项目中职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2021(2017-4):187-188.
[3]欧东林.浅谈在中职工艺美术专业中培养民间工艺制作人才的可行性探索[J].明日风尚,2019(5):1.
[4]刘艳余.浅谈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4):1.
[5]吕霞.探究如何加强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资源开发[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