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品课例的五步体验式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2022-01-07 05:00黎万江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2年1期
关键词:精品课研训课例

黎万江

(重庆市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重庆 40549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行中小学教师每五年不少于360学时全员培训制度。要让该要求落地落实,提高培训质量,根据笔者多年的区级培训管理实践,结合近五年在四川、河南、湖南、湖北等近10省市的调研走访与专题交流,运行“基于精品课例的五步体验式培训”机制,能有效提高培训质量。

一、概念界定

(一)精品课例

课例,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并具有一个研究主题的教学案例。课例可能是以某一课书的内容为例,可能是以某一课时的教学为例,也可能是以一课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教学环节为例,还可能是以某一人或某几人的教学实践为例[1]。它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蕴[2],是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促进发展的有效载体之一。

精品课例,则指精心培育出的质量上佳的课例。本文特指区县教师培训团队,为了破解本区县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集中区县优势力量集中设计打磨出的,具有理论前瞻性、问题导向性、需求共同性、主题明确性、操作可行性、示范优良性的优质示范课例。

精品课例具有如下四个特点:一是主体的特定性,精品课例的设计实施主体不是一般的一线教师,而是区县的研训教师与优秀的一线教师(区县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组成的教师培训团队;二是选题的针对性,培训团队根据区域内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确立课例研究主题和示范教学课题,研究主题针对实践问题,展示课题承载研究主题;三是目标的指向性,精品课例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把参训教师卷入理论研学和课例研磨实践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实践和对实践的反思,生成教师反思研究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四是效果的引领性,教师培训团队集中区县优势力量联合攻关,集中设计打磨的优质课例,具有需求共同性、问题导向性、课改前瞻性和鲜明时代性,能有效破解现实问题,启迪教师生成教育智慧,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二)五步体验式培训

1.构成要素

通过“五步体验式培训”生成精品课例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从“确定研究主题到教学设计,再到教学实践—反思评估—教学改进及成果分享”的螺旋式上升过程[3]。“五步体验式培训”从构成要素上说,是以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作为教师学习研讨平台,基于“以问题为导向、课例为载体、课堂为阵地、教师为研究者、问题解决为取向、行为改进为目标”的行动学习路径[4],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线上学习与线下实作、理论研学与实践体验统整实施,建构“聚焦问题解决的精品课例示范”“基于问题解决理念的说课展示”“同行解决相同问题的实践经验分享”“学科专家指向培训主题的专题讲座””研修策略应用转化的行动优化”融为一体的“基于精品课例的五步体验式培训”,简称“五步体验式培训”,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精品课例的五步体验式培训内涵要素示意图

2.内涵特质

五步体验式培训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研训统整性。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统整,“教研是深度的培训,培训是广泛的教研”,通过“教研”解决教师的现实问题,提升研训的深度,通过“培训”放大研究成果,提升研训的广度。二是线上线下交互性。线上学习与线下实作结合,发挥网络平台资源丰富、交互性强、方式灵活、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推进训前训后的理论研学和问题研讨,突出线下课堂实作现场感、体验性、生成性强的特点,促进学员反思内化和行动优化。三是理实一体性。理论研学与实践体验合一,通过理论研学借鉴专家和同行的智慧,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通过实践体验验证解决问题的假设,提炼解决问题的策略,生成实践智慧。四是优势互促性。一线教师与研训教师协作,一线教师操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研训教师指导能力强、理论研学有深度,两者协作优势互补,促进培训实效提升。

二、问题破解

(一)现存典型问题概述

综观诸多区县在具体落实培训任务时,仍主要是区县教师发展机构利用寒暑假分学科将教师组织起来,在报告厅开展大规模的讲座式培训,授课教师主要是外聘专家。主要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内在需求被忽视

培训主体没有从培训者中心转向参训者中心,突出了讲授者的主观经验,忽略了参训教师的内在需要,无法有效回应教师的现实困惑和成长需求。

2.真实问题被忽略

培训内容没有从学科知识中心回到实践问题中心,突出了各个专家研究领域的专长,缺乏相对的主题凸显,无法有效帮助教师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具体问题。

3.真实体验被弱化

培训方式没有从讲座授受式转向参与体验式,突出了成功经验的推广,缺乏相对的问题解决路径,无法有效突出以体验和反思为主的成人学习方式,难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

(二)“五步体验式培训”的针对性破解

1.根植内在需求破解关键问题

五步体验式培训聚焦关键问题,组织区县优秀教师联合攻关,以课例为载体开展理论研学和课例研磨活动,实践体验与交流共享融为一体的教学互助活动,夯实教学临场感,推动认知活动从探索迈向问题解决[5],致力破解制约区域教育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关键问题。本土化培训团队深入持续的诊断调研,把准关键问题,依据问题确立主题,聚焦主题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五步体验式培训,生成学员解决关键问题的策略和反思研究方法,能提升培训主题的针对性、内容的实用性、方式的体验性,激发学员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培训实效。

2.根植真实问题优化研修生态

培训团队带领区县本学科教师,培训前期备课试课,培训中期研课磨课、展课议课,培训后期学课访课,这是以“问题为导向、课例为载体、从问题到建议”的行动研修过程。研修实践中教师拓宽了视界、增厚了底蕴,感受到人生境界不断提升的乐趣,在深入研学、深度追问、深刻省思中,产生强烈的获得感、教育生活的丰富感,在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也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营造“独行快、众行远”“帮助他人、提升自己”“专家就在身边、我就是专家”的团队文化,在相互成就和信任的氛围中,促进内心平和,产生心理归属,培育“宁静致远、追求卓越”的宏大心境,逐渐形成常态化的研修生态。

3.根植互动体验提升培训质量

五步体验式培训直接回应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组织大家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探究活动,生成了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策略,培育了反思研究方法,改进了课堂教学理念和策略,提升了课程育人实践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已不再是被动接受培训的过程,而是教师主动地投入学习,从情感和认知维度积极参与,构建主动性、反思性、情感性及协作性的学习共同体文化[6]。从而推进区域内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论水平提升整体进入快车道、加速期,催生壮大了优秀教师队伍。

三、运行流程

“五步体验式培训”的运行流程可概括为“诊断调研找问题,网络学习研理论,联合攻关出策略,集中示范做引领,实践应用促转化,反思内化促发展”六个环节。笔者在重庆市开州区及其他省市区县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分年级分学科组建多个培训团队,参培学员为本年级本学科的任课教师,分层分块(比如,按地域分块或按教育集团分块)组织小班化培训(班额原则上不超过50人),每次聚焦一个具体问题进行主题式培训,培训分为前期准备、中期培训、后期转化三个阶段,中期的集中培训时长为1天,进行五步体验式培训。每个培训团队每学年聚焦3~5个问题,分别在各培训班组织3~5个子项目培训,让每位教师每学年都有3~5天区县级集中培训机会,既有效落实了全员培训,又不会引起工学矛盾。现对其具体运行予以简要诠释:

(一)以基于实践的调研诊断找准真实问题

教师培训团队常态化深入基层学校通过教学视导、课堂观察、师生访谈、工具测评等方式找准一线教师存在的教学问题,通过甄别梳理、分类处理,对学校和教师个别化的一般问题,指导学校通过校本研修解决,对于区域性的典型性、关键性问题确定为培训解决的问题,据此确定子项目培训主题。

(二)以基于问题的理论研学提出问题假设

聚焦培训主题,培训团队遴选推荐相关理论文章或课程资源,组织区县内本学科本年级的老师在线上开展理论研学议学晒学,通过线上学线下思发现学习经验——线上议线下磨改善借鉴经验——线上传线下晒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系统提升理论认知,为下一步实施五步体验式培训打好理论基础。

(三)以基于主题的课例研磨生成方法策略

一方面,培训团队组织区域核心力量通过“课例设计—课例实践—研讨再构—实践优化—提炼策略”的循环过程打磨课例,生成策略,开发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区域内的参培教师通过线上的理论研学和线下的研课磨课,广泛开展实作体验,寻求问题突破。同时,项目组向一线教师征集优质课例,高质量的课例经审核可遴选为示范课例。

(四)以基于课例的现场示范获得情境体验

培训团队通过精品课例教学展示,直观示范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突破真实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同时,随机抽取参培教师与培训师同课异构,使一线教师获得感性体验,接着授课教师说课(授课学员先说、培训师后说),讲述“为什么这么上”背后的教育教学原理,然后组织老师议课,现场分享破解同类问题的实践经验,实现同伴智慧共生。

(五)以基于主题的专题讲座统整理论认知

在培训师课例示范、说课展示、同伴经验分享及研课议课之后,研训教师或名师聚焦培训主题举办微专题讲座,帮助参训教师梳理思路、统整观点、化解疑难、提炼策略,优化基于培训主题的理论认识,提升参培教师的理论素养。

(六)以基于应用的课程实践促进内化提升

落实“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理念,参训教师及时运用培训成果设计教学行为优化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检验、矫正、纠偏,进一步优化完善实践策略,逐步反思内化为自己日常的、自觉的课程行为,提升课程理解力、建构力和实践力,促进教师持续专业发展。

四、提质价值

实践表明,有效运行“五步体验式培训”,能有效助推教师培训质量的提高,其提质价值如下:

(一)双线结合互动提质

一是发挥线上研修资源丰富、方式灵活、覆盖面广、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组织学员线上自主研学、交流研讨、分享展示,实现资源与智慧的共建共享;二是发挥线下研修现场感强、体验性强、生成性强的优势,推进学员线下以课例为载体、课堂为阵地、行为改进为目标的课例研磨活动,实现破解问题、生成智慧、改进行为的目标。线下实践活动与线上展示共享与交流相结合,推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推动教师知行转化,将学习向行动转化[7]。双线结合互动机制增强了教师选学的自主性,减小了工学矛盾,提升了培训实效,优化了培训样态。

(二)五步融合体验提质

采取混合式培训方式,延伸培训时空,让学员在更宽松的心情中完成学习。具体而言,通过训前预热课程,训中实践课程,训后拓展课程,分三个阶段实施培训[8]。训前备课试课,参培教师自主设计课例,开展上课说课研磨,尝试突破关键问题;训中研课磨课、展课议课,参培教师通过与培训师同课异构、一课三人行等方式,参与到了“课例示范、说课展示、经验分享、专题讲座、行动优化”“五步”融合体验过程,感悟问题突破,生成实践智慧;训后学课仿课,学员返岗应用转化培训成果,创新课程实践,改进教学行为。让教师在课例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生成破解教学关键问题的实践策略,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催生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研修生态,实现课例课程效益的最大化[9]。

(三)研训一体助推提质

教学研究具有聚焦问题的针对性和问题突破的创造性特征,教师培训具有经验成果传播的快捷性和广泛性特征。培训团队和参培教师基于问题导向原理,以精品课例为载体,通过“实践反思,发现问题——甄别梳理,分析问题——研学理论,提出假设——课例研磨,解决问题——示范引领,生成智慧——应用转化,最终解决问题”的研修活动,把研、训结合起来,“训”为“研”服务,“研”推动“训”发展,二者融为一体,这种内容与形式匹配的研训机制的创建,改进了教师研训的方式,增强了研训的针对性,提升了研训的实效性[10]。

(四)团队建设促进提质

本范式分学段分学科组建培训师团队,团队成员由学科研训教师和一线优秀教师(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构成。每一个培训项目的实施,每一个关键问题的突破,对培训团队来说都是一次挑战性的实践任务,培训团队在带领一线教师解决问题的实践中,促进了一线教师和培训师的共同成长,有效达成“帮助别人,提供自己”的效果,为促进“培训师的本土化、专业化”提拱了持续的、优质的师资保障。

(五)精品资源涵养提质

精品课例项目发挥区级学科中心教研组在问题研究、教学指导、教师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目标任务化、任务成果化”理念的指引下,项目组带领一线教师通过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方式集中破解关键性问题的过程,能生成大批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例、说课课例、专题讲座,能提炼总结解决真实教学问题的实践策略,建立区县本土化的精品资源库,为区县级培训、校本研修和教师自主研学提供研修资源,有效助推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建构,能有效地突破培训实践中的问题瓶颈,培育研修生态,丰富研修资源,提升培训绩效。

猜你喜欢
精品课研训课例
通化市二道江区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基于岗位核心能力的《传动系统诊断与维修》精品课建设
课例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基于知识管理的精品课知识共享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