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巍东 乔 红
太原师范学院
姑射山又名石孔山,因神姑射虎而得名。《逍遥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的记载,其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金殿镇姑射村,距临汾城西35千米,方圆40平方千米,它被仙洞沟分为南北两仙洞。南仙洞有一处寺观为碧岩寺。据现存碑文记载,其创建于唐武德元年(618),于宋政和八年(1118)、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清嘉庆八年(1803)屡有重修,现存建筑为明、清遗构。碧岩寺占地面积约1.7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北向南依次排列为山门、戏台、观音阁、大雄宝殿、神居洞、三教庙等(如图1),碧岩寺全寺彩塑有300余尊。
图1 碧岩寺外观
观音阁在碧岩寺整个建筑中别具一格,其建筑奇特,依山构筑,坐北朝南,整体建筑叠架六层,前半部分为砖石结构,后半部分为天然石窟,背倚连绵山脉,左右山势环抱,阁前视野开阔。整个观音阁建筑镶嵌在山崖的怀抱之中,楼宇造型玲珑精巧、庄严典雅。沿石梯而上,献亭迎面而来,亭后石洞则为观音阁,上部为攒尖圆顶(如图2)。殿内彩塑造型精美、内容丰富,多为悬塑作品,其内容表现的主要是观音渡南海法会一事。殿内主尊为观世音菩萨彩塑,左右两侧分别位列文殊菩萨(左侧)与普贤菩萨(右侧),两壁四层分别排列有十二圆觉菩萨、阎罗、二十四诸天像,塑有送子观音、行年观音彩塑;殿外塑有韦陀像、哼哈二将、真武大帝和北武真君(存疑)五尊彩塑。
图2 观音阁外观
观音阁整体空间分布主次分明、结构有序,穿过狭窄陡峭的石梯,进入观音阁内,从其平面空间布局来看,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后半部分掩于山体之中,为主殿,观音阁主要彩塑集中于殿内。主尊观世音菩萨像面朝南方端坐于盘龙之上,其两侧分别塑有文殊(左侧)、普贤(右侧)菩萨塑像,三尊彩塑造像十分精美,神态祥和。殿内整体呈中轴对称分布,左右两侧及后壁和顶部皆为悬塑。前半部分基本暴露于山体之外,有亭榭遮挡,是为殿外。靠近山体依次分布着韦陀、哼将、真武大帝、北武真君(存疑)、哈将五尊彩塑(如图3)。
图3 观音阁平面图
本文重点考察的是被当地人称为北武真君(存疑)和真武大帝的两尊彩塑,北武真君在平面图中标记为⑦,真武大帝在平面图中标记为⑧,两尊彩塑分别位列于单独的神龛之中,与众不同却又与观音阁中的彩塑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北武真君呈坐姿于神龛之中(如图4)。神龛长1.52米,进深1米。龛内背光通高2.17米,厚度1.55米,彩塑人物净高1.02米,其坐骑为麒麟,高0.70米,长1.03米。神龛之中的彩塑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以人物彩塑造型为主,后部背光设计以山石、泉眼、祥云等细节烘托整个造像氛围。
图4 北武真君(存疑)
真武大帝(如图5)其神龛前部长1.68米,进深1.47米。神龛内背光通高1.80米,彩塑净高0.99米。坐骑为龟,龟长0.92米,高0.50米,宽0.50米。真武大帝神态高昂,威严挺拔,静坐于神龟之上。
图5 真武大帝
据当地人的介绍与从互联网检索到的信息,观音阁殿外的两尊有单独神龛供奉的彩塑人物是北武真君和真武大帝(但笔者在整理相关资料时发现,北武真君的形象与名称不符,具体论述将在本文第四部分阐释。为了便于行文暂时仍称为“北武真君”),两者是道教人物,从明朝起便屹立于此,因此其造像的艺术特征大多能够体现出明朝时期民间彩塑的审美特点以及风格。彩塑作为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以及人们对神灵崇拜的一种表现手段,其风格特征十分显著。
彩塑人物造型生动,表情细腻且逼真。北武真君呈黑色披发,神情庄严,颅圆面方,额间有第三只眼为其最突出特征,嘴角留有胡须,双唇红润呈紧闭状态,身穿软长袍,外部为黄色锦衣,内有红色锦袍,两袖飞舞,露出小臂,腕间佩戴环状法器,左手间大拇指与小拇指相捻,三指竖立,呈掐诀状,右手伸臂持剑,腰间龙首抱肚含革带相扣,其腿部身着乳钉纹盔甲保护,盔甲下可见扎起的裤脚,吊腿、跣足乘坐于麒麟坐骑之上,左腿微盘,右脚微屈踩于祥云基座上。麒麟呈仰头状,四足也踏于祥云之上。其斜对角的真武大帝则披发跣足,颅圆脸方,面目狰狞,双目呈怒威状,宽鼻厚唇,面部八字胡,身着金衣长袍,着袍衬铠,胸间相系,双臂微屈,双手抚于大腿之上,右腿微盘,双脚赤足坐于龟背,其坐骑四足皆位于祥云之上。两尊彩塑人物神态丰富且自然,通过神态的表现将两尊神灵的威严感栩栩如生地体现出来。
无论是北武真君还是真武大帝的彩塑,每一尊的神态都达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惟妙惟肖。匠师们的个人情感、时代的审美趣味在造像上都能够体现出来。随着社会和世俗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彩塑造像世俗化也逐步明显起来,宗教艺术也是艺术,艺术的根本特征是源自生活并且反映生活。从彩塑造型来看,人物服饰的衣纹以及配饰表现得十分张弛有度,北武真君衣袖随风飞舞的动势,同其手部持剑的状态相互呼应,让人从视觉上体会到力量感。真武大帝造型圆润,其身上衣带扎在腹部的紧实感表现得十分逼真,加以真武大帝身着素袍与衣袖之间的动势曲线,给人一种庄严且不怒自威的震慑感。这些独到的装饰手法使得彩塑人物的形象同身后的背光环境相互映衬,融为一体。
人物彩塑的背光通过多层壁塑的方式来增加层次和空间感,既合理地节约了空间,又达到了整体层次丰富的效果。在背光整体造型上采用了“凹”字形的设计,使得背光加强了空间深度,突出彩塑的主体性。古代匠师们巧妙地在壁塑的背景上多处借用门、窗或山洞、泉眼等造型,使背景更“透气”,延伸了空间的界限,让人感觉到屋外有屋、景外有景,层次丰富,气韵畅通。
山西作为道教传播的重要地区,彩塑是其重要的载体,充分体现出当时的社会思潮和宗教信仰。山西地形表里山河,是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道教崇尚自然,崇拜名山大川,追求得道成仙,因此山西成为道家修炼仙术以及传播道经很好的选择。北魏之后,道教在山西的发展非常迅猛,宋、元、明、清时期一直不曾间断,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山西许多寺庙之中会出现三教合一的现象。
碧岩寺所处的环境适合道教发展,据记载此处最早是道教圣地,观音阁中的佛教塑像也是后期加修。道教人物彩塑不仅是对道教思想的发扬,更是一种艺术多元化的表现。碧岩寺彩塑不仅是道教世俗化的实物依据,也是人们对于上层统治者思想顺从的表现,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理想化的一种精神寄托。从彩塑整体方面分析,两尊造像追求了一种神、韵、气的统一。所谓神,在绘画上强调眼神,在雕塑上则强调情态、动态与体态;所谓韵,是富有诗意、神性悠然而旷达的线条之美,它有着道家思想的元素象征—水的特征,也有着禅宗灵性的元素象征——风的特征;所谓气,是儒家中和、阳刚之气,空灵宏宽,寂静缥缈(如图6、图7)。
图6 北武真君线稿
图7 真武大帝线稿
本节着重考证观音阁殿外两尊彩塑的身份问题。通过现场对工作人员的咨询了解到,殿外右侧龛内彩塑被称为“北武真君”,然而在针对“北武真君”收集相关资料时发现,“北武真君”的名称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与彩塑造像无法对应,根据其造型特点及麒麟坐骑,多是天蓬元帅真君、天猷副元帅真君(又名天佑副帅)、翊圣保德真君(又名黑煞将军)、灵应佑圣真君(又名真武将军)、雷祖等神灵,并未找到当地人称的“北武真君”。
此尊彩塑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额间第三只眼及其乘坐的麒麟坐骑。进一步查阅资料后发现,道教神灵中额间具有第三只眼且坐骑为麒麟的有一位,即雷祖。通过对雷祖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雷祖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或称九天雷祖、雷祖,其居于神霄玉府,乃神霄玉清真王之化身。身份则是道教中雷部的最高天神,为道教中掌管雷雨功能的神灵。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六月廿四为其诞辰日。雷祖的形象趋于统一,其标准形象概为《集说诠真》中所述:“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颤,而爪更利,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
可见雷祖在此描述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猴脸、尖嘴以及额中有第三只眼睛。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玉枢经》中,通篇经文反复描写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以及其弟子皓翁两位人物,其中包括天尊解救那些因为邪精鬼魅而遭受疾病与苦难之众生的场景。天尊的形象为坐姿,手执如意,与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的形象相似。但这部道经临近末尾的一个场景把天尊描绘成披发、手执兵器、骑麒麟的武士形象(如图8)。他被众多护法神将环绕,其中包括风、雨、雷、电四神。在历史的发展中,天尊的形象也被民众人物化,有人将其认定是轩辕黄帝的化身,因此也有黄帝封号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通过文献描述与田野考察对比,其人物形象、衣物服饰、法器坐骑等基本特征均很相似,推测“北武真君”即雷祖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图8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及其他雷部元帅像
从对雷祖的崇拜到雷法的兴盛,道教所尊崇的思想都脱离不了雷这一自然现象,雷法更是在整个道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同道教整个体系相辅相成。在宋代“降雷法”兴起之后,以及宋朝统治者的个人推崇之下,真武大帝随之被人们熟知,至明代其发展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神灵之一。观音阁殿外另一神龛内彩塑的身份十分明确的是真武大帝。
关于真武大帝的发展,以宋朝为分界线。在宋朝之前,真武大帝与道教的关系不大,其存在形态也是以龟、蛇二物作为形象,这也足以说明,宋朝推行了“降雷法”之后,为真武大帝的地位抬升奠定了基础,其被纳入道教神谱。在宋朝之后,通过统治者的信奉崇拜,以及政府的大力推崇,真武大帝的形象逐渐就由动物化进而人形化,被塑造成一位驱魔将军,其基本形象也最容易辨识,披发跣足,一般身着盔甲,龟蛇相伴辅助。其祀像一般为披发跣足,或端坐,龟蛇置其旁;或仗剑,履其龟蛇,或戴通天十二旋冠,着黑色帝服。明初,真武大帝的地位开始强化,通过统治者以及政府的推崇,加之劳动人民对于真武大帝的信仰形成祭祀形式,人们开始为真武大帝修建庙宇,将其供奉在独立的庙宇之中。在明清时期,真武大帝的形象有了更生动的描述,将其描述为黑衣翩翩,披发跣足,按剑而坐,脚踏龟蛇。现有明代铜铸真武坐像,其形象则为着袍衬铠,披发跣足,手持宝剑,威而不怒,形神皆备,引人瞩目(如图9)。同时,该时期也成了真武大帝的发展高峰期,这种现象的出现,也能够体现出当时社会信仰逐渐多元化,人民大众对于祭祀注重实用性、现实性,真武大帝从上层至民间的传播,使其从各方面渗入了民间信仰的土壤之中。因此可以推测,观音阁殿外的两尊道教彩塑,位于西侧的“北武真君”其真实身份应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而位于东侧的确实为真武大帝。
图9 明代真武大帝造像
观音阁彩塑布局主从有序,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细腻,彩塑造像追求了神、韵、气的统一。彩塑在佛教、道教人物造型上保留了大量宝贵的历史信息,反映的正是当时山西彩塑艺匠们的创作才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给世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
观音阁殿外两尊彩塑的艺术水平和工艺技术都堪称精湛,造型栩栩如生。关于“北武真君”的身份考察,又让我们借助史料的力量重新审视民众信仰神灵的演变历史。这尊彩塑究竟是“北武真君”还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也许我们还需进一步翻阅史料才能完全确认。但历史就是如此有趣,在这座观音阁中还有太多存疑的地方,例如“哼哈二将”的身份究竟是谁?为什么这里的“哈将”有三只眼睛?在观音阁彩塑背光上凸起的兽面又意味着什么?这些都需要学者进一步调查研究。如今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现在的文化环境中,将这一瑰宝继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为后来人研究碧岩寺的历史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