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冰*,丁少恒,原诺亚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北销售公司)
过去10年,中国柴油市场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三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柴油资源份额大幅降低,民营炼厂资源迅速抢占市场,其他国有石油公司的份额基本稳定,这其中既有市场经营主体自身的因素,也有行业政策因素和市场趋势的作用[1]。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通过科学严谨的量化研究,剖析造成柴油市场格局变化的多种原因,准确把握各因素发展方向,研判未来数年市场格局变化趋势,为石油公司做好市场定位、科学安排产销经营和有效制定营销策略提出相应建议。
从需求侧来看,中国市场柴油消费自2000年以来逐步由高增长转向峰值平台期:2000—2010年柴油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速为 8%[2],2011—2020年仅为1%,2021年上半年柴油消费量同比减少3%,与2019年同期水平相比也下降 4%,表明近两年仍处于趋势性下滑周期中[3]。在柴油消费稳中趋降的大背景下,市场主体竞争激烈程度进一步加剧,各类低价资源规模逐步壮大,销售渠道加快扩展,加之“双碳”目标约束下各类替代燃料持续挤占柴油空间,国内柴油市场正朝着资源主体分散化、低价竞争无序化、销售渠道隐性化、市场规模缩小化的格局演变[4]。2001年以来国内市场柴油消费变化趋势见图1。
“十三五”期间,地炼企业通过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技术人才、降低用工和税费负担,炼油成本显著降低,产品质量逐步得到市场认可。2021年,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浙石化)等一批占据高效市场区位、工艺先进的民营大炼化相继投产,地炼资源规模继续扩大;国家从2015年起逐步给予符合资质条件的地炼企业原油进口权和使用权,地方政府也从销售网络、税费政策上给予支持[5]。2021年上半年地炼(带票)柴油出厂价较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基准出厂价低570 元/t。
与此同时,近3年里地炼企业还持续以不开票(或开具低税率其他石化产品票据)的低价柴油资源规避税收,抢占市场。2020年地炼无票柴油价格较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基准出厂价低1 154元/t,2021年上半年更进一步低了1 519元/t,不带票柴油资源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对地炼生产情况的调研以及盈亏平衡模型测算,2020年地炼无票柴油产量占其柴油产量的77%,占全国柴油总产量的22%。
凭借资源成本、区位与政策优势,2016年至今地炼柴油资源占全国的比重从不到 3%迅速上升至32%,较2010年增长10倍左右。与此同时,在需求饱和的市场环境下,三大石油公司的柴油资源份额则从10年前的93%降低到2021年的63%,年均下降3个百分点。2010年以来不同主体柴油资源份额及占比变化情况见图2。
近年来,以进口轻循环油作为调和原料的非标柴油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其基本不缴纳消费税,能以较低价格不断抢占市场空间[6]。2015年起轻循环油的进口量逐渐增高,尤其是2020年国内执行成品油“地板价”机制后,套利空间扩大,轻循环油进口量同比增长82%。2021年上半年,受征税政策预期的影响,轻循环油进口量同比增长49%,占柴油消费量的比例提高到13%。非标柴油挤占柴油市场的规模屡创新高,正常销售渠道的柴油资源空间不断被挤压。2007—2021年进口轻循环油数量变化情况见图3。
2020年8 月份,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司下发了关于征求《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10号及以上牌号的车用柴油不纳入《目录》进行管理”。由此地方政府放松了对于企业自建油罐的限制,部分油品销售企业转向从批发渠道购买并存储低价柴油资源;一些互联网加油平台重新起势,采购不带票油品并通过手机APP吸引顾客。上述用户群体以物流车队、建筑工地和农户为主,价格敏感性较高,一般不索要发票,给低价渠道的油源提供了市场空间[7]。
柴油的替代燃料主要有车用天然气(LNG为主,少量 CNG)、电动力和煤制油等。2010—2020年替代燃料消费占比从2%提高到12%。
从目前具体情况看,车用天然气保持着第一大替代品种的地位(占替代燃料规模的70%以上),近两年受益于LNG重卡销售较好、天然气使用经济性提高等因素,2021年上半年LNG汽车保有量达78万辆,行驶里程近200×108km,预计全年替代柴油1 745×104t,同比增幅26%。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4%,原油价格也回升到煤制油项目盈亏平衡点附近,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和煤制油替代柴油620×104t,同比增长38%。预计2021年各类替代燃料替代柴油2 470×104t,同比增长27%。近10年分品种替代柴油量变化情况见图4。
多种迹象表明,“十四五”前期,国家将逐步加强石油市场的监管,完善行业运行机制[8]。短期内将有利于缓解低价竞争无序化的局面,但长期来看,在柴油需求逐步萎缩的总体趋势下,柴油资源过剩、资源主体分散化、销售渠道隐性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从宏观经济发展对于柴油消费的支撑来看,“十四五”期间柴油消费难有增长。一是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疫情持续反复、全球经济萎缩等外部不利因素叠加,中国将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人口也将达峰,预计GDP增速将逐步进入“5”时代,不支撑柴油需求向好。二是柴油的生产资料属性明显,国家经济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是决定柴油消费变化趋势的根本因素,中国已进入后工业时期的经济特征决定了柴油消费难有增长:2000—2010年中国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占GDP的比重稳定在 40%左右的峰值水平,GDP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支撑了柴油消费年均8%的高增长;2011—2020年逐步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工业占 GDP的比重逐步下滑至 31%,GDP年均增速仅有 7%,柴油消费年均仅增长1%。伴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与实施,钢铁、煤矿等高耗能产业及传统制造业受到政策制约,“十四五”期间工业占 GDP比重仍将下降。预计“十四五”期间柴油消费量年均降低2%,消费规模逐步萎缩。2001年以来国内 GDP增速及工业占GDP比重的变化情况见图5。
天然气作为可靠的清洁能源,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占据主要替代地位,预计“十四五”期间车用天然气替代柴油消费量年均增长10%;氢能汽车、换电汽车作为区域示范项目,也将逐步成为重要的车用柴油替代品种;此外,水上LNG加注、铁路电气化进程等领域的替代也会加快。预计2025年各类燃料替代柴油规模进一步提高到3 800×104t,较2020年年均增长14%。
2021年6月12 日起,中国对轻循环油视同石脑油或燃料油(按1.52元/L)征收进口环节消费税,进口成本将提高1 974元/t(含13%增值税)[9]。预计1~2年内轻循环油进口量将大幅萎缩,释放部分柴油市场。
4月到 7月,国家及地方管理部门对辽宁、山东、江苏等地的炼厂及成品油销售单位进行了核查,暂停发放907×104t原油进口配额。2021年上半年地炼原油加工量较2020年同期下降1.2%;2021年已发放的原油进口允许量较2020年全年也降低1 693×104t,预计将对年内低价柴油规模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十四五”期间资源主体分散化加剧,将有中国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二期等国有炼化项目资源进入市场,浙石化二期(2 000×104t/a)、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1 600×104t/a)、唐山旭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 500×104t/a)等民营大型炼化企业上马,山东地炼企业也将按照1.25:1的比例置换现有炼油能力,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新增炼油能力超2×108t/a。基于当前炼厂开工水平和柴油收率,预计2025年柴油过剩5 000×104t以上,柴油资源明显过剩。
同时,在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企业自建罐、互联网加油平台仍将向着扩大化的方向发展[10],柴油市场销售渠道隐性化、灵活化的趋势也将进一步强化。考虑到后期很可能出现其他渠道的非标产品,以及国内资源过剩的大形势难以改变,目前行业监管政策对于柴油市场的长期有效性仍不确定。
一是对于今后一个时期柴油市场的应对,建议国内石油企业要从生产、销售、出口、库存等多环节、多业务统筹考虑,建立一体化、系统化的应对策略,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提早谋划,主动应对柴油市场的变化趋势。
二是从短期业务目标出发,考虑到国内进口轻循环油规模减少、地炼加工量降低、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等因素促使2021年9月份以来柴油资源偏紧的情况,建议具备条件的柴油销售企业抓住扩销上量的有利时机,利用资源优势扩大客户开发,挽回流失客户,为未来几年柴油销售规模的稳定打下基础。
三是在柴油长期营销策略制定方面,石油企业应建立五个“一体化”的营销方向:多业务客户一体化开发,即不同业务线的客户资源共享开发;营销资源投放与库存经营一体化运作,即营销资源的投放应考虑销量和库存联动的综合效益;区域产炼销一体化协同,即同一区域上中下游企业一体发挥合力;批发与零售一体化联动,即批发与零售一体运作、一体算账。通过五个“一体化”的营销方式,积极探索柴油稳量增效之路。
四是建议国有石油企业考虑从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增强炼化环节与销售环节的一体考核,实现以市场化价格进行内部结算,增强柴油资源的价格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
五是在前瞻性研究方面,企业应关注地炼发展、非标资源流向、替代燃料进展、区域竞争形势及政策走向,进一步加强市场研究工作、创新营销方法体系,适应新形势下柴油高质量销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