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敏*,宋艳萍,薛焘,王金鹏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与化工分公司)
中美贸易争端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让东盟国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新加坡、泰国等国家与中国有大量的石化产品贸易往来,其石化产业发展情况为中国石化企业所关注。新加坡“小国大石化”战略的推行,使其成为东南亚地区石化产业的佼佼者。作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新加坡一直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能源和化工品中心”而努力。针对当前中国炼油能力过剩而高端化工品供应不足的情况,本文分析了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以期对中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1961年,新加坡政府抓住亚洲石化市场蓬勃发展之机,投入巨额资金建设裕廊岛工业区,1977年在裕廊岛建立了石化专业区,1991年新加坡政府开始对裕廊岛进行全面规划,投资 70×108新元,将本岛内部的7个小岛连成一片,使之成为新加坡发展石化产业的专用基地。完善的公共设施、高效的服务及较低的初期投资成本吸引了价值超过 365×108美元的投资,全球100多家石油、石化和特种化学品公司在此设立机构开展业务。2020年,新加坡化学工业(含石化产业)完成固定投资 41×108美元,占当年新加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4%,仅次于电子工业[1](见图 1)。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裕廊岛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级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巴斯夫、朗盛、壳牌(Shell)等世界领先的能源和化工公司都落户在裕廊岛工业区,产业涉及炼油、化工、特种化学品、液体仓储等。新加坡炼油和石油化工产业情况见图2。2020年,新加坡石化产品总量较上年提升15%,特种化学品产量较上年增加12%,化学工业总增长率为7.3%,与制造业增速基本相当。虽然近些年石化产业对于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缩小,但仍是新加坡的重要经济支柱。
目前,裕廊岛石化产业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炼油和石油化工(乙烯、化纤)产业,代表企业有ExxonMobil、Shell等;二是特殊化工和液体仓储产业,代表企业是三大专业储罐公司——孚宝(Vopak)、欧德油储(Oiltanking)、Tankstore;三是为集群提供服务的公用工程系统,代表企业有三巴旺公司、胜科天然气公司等[3]。其中,炼油和石油化工产业以ExxonMobil、Shell和新加坡石化公司(PCS)为龙头,向下游发展合成树脂、乙二醇、芳烃等产品。表1列出了新加坡主要大宗石化产品供应商及产能情况。
表1 新加坡主要大宗石化产品供应商产能情况
2020年,新加坡乙烯产能为405.5×104t/a,未来5年也将继续维持该规模。图3为亚洲主要乙烯生产国家或地区的产能情况,相较于亚洲其他乙烯生产国家或地区,新加坡的乙烯产能规模偏小,仅比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乙烯规模大,相当于中国台湾的乙烯规模,较中国大陆的3 473.0×104t/a乙烯规模差距更大。
与中国大多数乙烯装置类似,新加坡乙烯装置的生产原料以石脑油为主,全部来自上游炼厂(见表2)。
表2 新加坡乙烯装置生产商及原料情况
受制于本国匮乏的原油和天然气资源,新加坡石化产业需要依赖进口原油,而新加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海岸线总长200多千米,交通便利,原油进口及石化产品出口便捷,有力地促进了新加坡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建设。
新加坡石化产业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化学群”战略,上下游产品链接,产出许多衍生产品,形成一个“大而全”的石化产品供应基地[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炼油产能的持续扩大,新加坡推动石化产品向乙烯、丙烯等下游产业延伸,并逐步打造产业集群。1980—1990年,新加坡设立了8家大型石化公司,石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009年,裕廊岛的全部建成标志着新加坡石化产业朝着高度集群方向发展[6]。表3列出了新加坡部分石化产品生产企业及产能情况。
表3 新加坡部分石化产品生产企业及产能情况
在裕廊岛石化产业基地内,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关系进行互联互通,从而进行多样化产品的生产。如,Shell生产的苯乙烯和环氧丙烷可以供应Denka Singapore和TPSC Asia生产聚苯乙烯或者供应给住友化学等生产丁苯橡胶;新加坡丙烯酸公司生产的粗丙烯酸可以供应给新加坡东亚合成(Toagosei Singapore)生产丙烯酸酯,再供给住友精化生产高吸水性树脂(SAP)。
裕廊岛作为化学品生产基地吸引了众多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7],其石化企业几乎全部掌握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的大石油石化公司手中。乙烯产业龙头生产企业分别是ExxonMobil、PCS和Shell,其中PCS是Shell和住友化学为首的日本财团的合资企业。可以说,新加坡的乙烯装置主要由美国和日本控制。从表3可以看出,其余石化企业及下游加工企业也主要由欧洲、美国、日本的大公司所经营。
外资和合资为主的商业模式也使得新加坡石化产业在生产技术方面更具先进性。如,新加坡乙二醇生产全部采用Shell自有的“Omega工艺”,该工艺与常规工艺相比,蒸汽消耗更低,产生的废水更少,并且生产过程中只产生极微量的二乙二醇和三乙二醇,不需要投资建设处理这些产品的基础设施,无形中降低了装置的投资费用。
新加坡石化产业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国内几乎没有需求,大部分用于出口,以LLDPE为例,新加坡LLDPE产能215.5×104t/a,但本国消费量不足10×104t。新加坡主张“多层次贸易战略”,在多边、双边和区域等各层面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协定,已经与石油、石化产品主要出口目的地如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各国及中国等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8]。其中,中国是新加坡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2020年,新加坡出口到中国的聚乙烯和聚丙烯分别为119.69×104t和35.78×104t,呈逐年上涨趋势(见图4)。
新加坡石化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中国,而中国石化产业的发展及欧美、中东等地区对中国石化产品的输出给新加坡石化工业造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在此背景下,新加坡石化产业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向高利润、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型,产品逐步向高端化发展,特别是中国目前尚处于空白的产品。以茂金属产品为例,受催化剂等因素制约,目前中国茂金属聚烯烃产品国内产量不足10×104t,年进口量超过 100×104t。ExxonMobil于2011年在新加坡建设了2条65×104t/a的LLDPE生产线,其中一条线主要用于生产茂金属产品;由Prime聚合物公司(三井化学和出光兴产合资公司)和三井物产合资的新加坡 Prime Evolue石化[9]在2017年建设的30×104t/a LLDPE装置也常年排产茂金属产品。
此外,杜邦、巴斯夫、旭化成、阿克苏诺贝尔、塞拉尼斯、三井化学、住友化学、亨斯曼、帝人等依托新加坡石化基础产业生产原料,在新加坡投资建设了船用涂料、电子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项目,促进新加坡石化产业向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等高端产业链延伸。
新加坡石化产业高度集中,主要在裕廊岛,集群效益明显。裕廊岛是新加坡炼油、石化和特种化学品活动的中心,其高度集成的基础设施将用户和供应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打通了上下游产品供应链,实现了企业间的物料互供。目前新加坡的大宗石化产品供应商主要以ExxonMobil、Shell、PCS等为主,下游精细化工企业有朗盛、住友、三井化学等,各企业间相互分工协作,通过园区的群聚效应,强化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
一体化、园区化是未来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就需要石化园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顶层设计,结合园区自身定位,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园区内原料产品、公用工程、物流、安全环保、管理服务等实现全方位一体化和资源配置集约化,发挥园区的群聚效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新加坡国内石化产品需求有限,过剩的石化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大部分销往中国等周边国家。据国内主要石化产品产能和消费比,合成纤维、橡胶持续过剩,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酯等产品已严重过剩[10],但中国石化行业贸易逆差仍然存在,2020年为2 107.7×108美元。
考虑到“双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和“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推进,中国石化企业需要抢抓战略新机遇,培养国际视野,强化国际化经营水平,深化国际合作,充分调动和激发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拓宽海外市场,提高出口竞争力和出口效益。
相较于中国3 000×104t/a以上的乙烯产能,新加坡405.5×104t/a的乙烯产能规模较小,但新加坡布局高附加值石化产品,每年仍有大量聚烯烃出口到中国。新加坡是中国聚烯烃的主要来源国,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茂金属聚烯烃进口来源地。以ExxonMobil为例,它是中国茂金属聚烯烃的第一大供应商,年进口量超过60×104t,产品涵盖Exceed、Enable等系列茂金属聚乙烯产品和 Achieve、Vistamaxx™等系列茂金属聚丙烯产品,表4列出了ExxonMobil出口到中国的主要茂金属聚烯烃牌号。
表4 ExxonMobil出口到中国的主要茂金属牌号
中国石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化工新材料、特种化学品等新兴领域产业基础薄弱,对外依存度高,甚至部分产品尚处于空白,不能满足国内新能源、5G、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发展的全面需求。未来国内高端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年均增速9%左右,远高于基础化工品增速,石化行业的盈利增长点将由基础转向高端[11]。因此,传统炼化一体化企业需要注重科技创新、技术升级和合资合作,加强跨领域应用研究,依托烯烃、碳四、碳五等资源优势,积极向下游高端功能材料、专用化学品等领域拓展,提升石化产业的高端化和精细化水平。
新加坡凭借地理优势和抢抓国际产业转移时机,通过推出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国际石油石化大公司到新加坡进行投资和技术转移。新加坡的营商环境和跨国公司的引进极大促进了本国石化产品的发展壮大。
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发挥外资在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针对国内高端产品技术引进难度大等情况,中国石化企业可以积极推动国际、国内合作,开展石化产业技术和产品的合作研发及产能建设。通过引入合作伙伴,可发挥各方优势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丰富项目产品结构,提升项目的竞争优势。借助国际合作途径,也有利于打通国际化销售渠道,探索实现石化业务国际化经营。
纵观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历程和布局,其发展的关键在于自身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宏观形势的有效利用,不论是打造产业集群,还是高端化产品出口导向,都堪称国际石化产业发展的典范,对中国当前石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双循环”背景下,中国对外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中国石化产业应该抓住机遇,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市场开拓、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拓宽合作领域等措施,提升国际贸易竞争优势,支撑中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