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俊,胡冬
(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四川 绵阳 621000)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1],特征为血清转氨酶和免疫球蛋白G水平升高;病情发展可以是慢性、潜伏性或急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2-3]。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某些症状与病毒性肝炎、狼疮相似,容易误诊。因此,寻找较好的辅助指标对AIH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4]。维生素D主要调节机体钙磷代谢,参与免疫调节[5]。研究[6]发现,AIH存在维生素D缺乏,其严重程度可能与此有关。25-羟维生素D3[25 hydroxyvitamin D3,25-(OH)D3]是体内维生素D的存在形式[7]。本研究旨在探讨AIH患者外周血25-(OH)D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肝功能的相关性。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7例AIH患者及150名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52例,女性135例;平均年龄(52.37±8.04)岁。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123例;平均年龄(53.42±8.11)岁。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两组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依据炎症活动度评分分为活动期组(n=120)和缓解期组(n=67)。纳入标准:(1)符合2008年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提出的AIH简化诊断积分系统,诊断积分≥7分[8];(2)年龄30~70岁;(3)3个月无维生素D补充史;(4)体检健康者无肝病史和自身免疫病史;(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器质性疾病;(2)1月内服用影响维生素D和激素者;(3)既往有甲状腺切除病史;(4)骨折及骨质疏松等病史;(5)影响维生素D吸收的胃肠道疾病。
1.2.1 AIH活动度评估 采用Ishak评分评估,包括界面性肝炎、小叶间炎、门脉炎及融合坏死;肝组织活动指数(HAI)<4为缓解期,HAI≥4为活动期。
1.2.2 25-(OH)D3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测定 取晨起空腹肘静脉血2 mL,3 000 rpm离心10 min,沉淀细胞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外周血25-(OH)D3、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
(1)外周血25-(OH)D3水平;(2)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TBIL及DBIL水平;(3)外周血25-(OH)D3水平与ALT、AST、TBIL及DBIL水平的相关性;(4)外周血25-(OH)D3对AIH的诊断效能。
观察组外周血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LT、AST、TBIL及DBI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25-(OH)D3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比较
活动期组患者外周血25-(OH)D3水平低于缓解期组(P<0.05),ALT、AST、TBIL及DBIL水平高于缓解期组(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不同炎症活动度患者外周血25-(OH)D3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比较
外周血25-(OH)D诊断AIH的敏感度为91.70%、特异度为83.30、AUC为0.917(95%CI:0.829~1.000)。见图1。
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与ALT、AST、TBIL及DBIL水平呈负相关(P<0.05)。见表3及图2。
表3 血清25-(OH)D3水平与ALT、AST、TBIL及DBIL水平的相关性
AIH属慢性肝炎,可能是诱发因素、自身抗原、遗传易感性和免疫调节网络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的肝细胞损伤。由于起病慢,病程长,可影响患者的肾脏、甲状腺及内分泌功能,并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9]。
维生素D是类固醇衍生物,在体内被肝脏和肾脏转化为25-羟维生素D3 [25-(OH)D3]和1,25-(OH)2维生素D [1,25-(OH)2D],其中前者在血液中占95%左右。当维生素D缺乏时,肿瘤、骨病、心血管疾病和皮肤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0-11]。相关报道显示,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会影响25-(OH)D3的活性,可诱发或加重AIH。因此,AIH病情与血清25-(OH)D3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12]。AIH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而ALT、AST、TBIL及DBIL可反映肝功能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外周血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LT、AST、TBIL及DBI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田二军等[13]的报道一致,说明AIH患者外周血25-(OH)D3水平呈低表达,ALT、AST、TBIL及DBIL水平呈高表达。AIH患者外周血25-(OH)D3水平降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4]:(1)肝细胞受到病毒的侵袭,肝脏25-羟化酶的产生受到影响,维生素D的羟化作用受损;(2)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而肝脏是脂类合成、分解和代谢的重要器官,当肝脏发生病变时,病人体内的脂质水平会受到影响;(3)患者食欲下降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肝脏受损,25-羟化酶活性降低,影响了维生素D向25-OH VD的转化。活动期组外周血25-(OH)D3水平低于缓解期组(P<0.05),ALT、AST、TBIL及DBIL水平高于缓解期组(P<0.05),提示外周血上述各项指标水平能够反映肝脏组织学炎症活动度。因此,临床应根据外周血25-(OH)D3及肝功能指标水平进行针对性治疗,以缓解病情。ROC分析显示,外周血25-(OH)D3诊断AIH的敏感度为91.70%、特异度为83.30、AUC为0.917(95%CI:0.829~1.000),提示外周血25-(OH)D水平对AIH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临床应加强监测,并进行针对性干预。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25-(OH)D3水平与ALT、AST、TBIL、DBIL水平呈负相关(P<0.05),提示外周血25-(OH)D3水平与肝功能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肝脏中25-羟化酶的产生受肝功能下降的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也受到影响。但目前相关的研究较少,仍需要大量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来证实。
综上所述,AIH患者外周血25-(OH)D3水平呈低表达,ALT、AST、TBIL及DBIL水平呈高表达,外周血25-(OH)D3水平的降低可能与肝功能下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