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邱晖,彭敏
福建省漳州市第三医院普通外科,福建漳州 363000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高发性恶性肿瘤疾病之一,而糖尿病为其常见伴发疾病,因糖尿病患病基数大、患者群体广,有研究提出,两种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糖尿病群体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1]。现阶段,临床治疗结直肠癌多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然而并发糖尿病则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降低患者手术耐受度,且术后并发症概率增加,不仅影响患者早期康复,严重时会危及其生命[2]。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最早源于丹麦学者Kehlet,是在循证的基础上对围术期系列措施进行优化,从而最大限度控制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以实现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术后康复进程的目的[3]。该次研究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内福建省漳州市第三医院普通外科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着重评估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福建省漳州市第三医院普通外科并发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90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1~79岁,平均(63.63±6.05)岁;糖尿病病程3~14年,平均(8.57±2.21)年;肿瘤INM分期:Ⅰ级、Ⅱ级、Ⅲ级各为20例、15例、10例。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49~77岁,平均(64.89±6.42)岁;糖尿病病程2~15年,平均(8.68±2.42)年;肿瘤INM分期:Ⅰ级、Ⅱ级、Ⅲ级各为22例、14例、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研究病例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结直肠癌,并伴有糖尿病,且存在明显手术指征者;②肿瘤INM分期级-Ⅲ级者;③研究开展前已取得患者知情认同,并充分了解研究内容及所涉风险性者;④研究已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4]。
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精神严重失常、言语障碍者;②无法配合治疗工作开展者;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④肝肾功能器质性病变者;⑤凝血机制不正常者;⑥严重心脏疾病者;⑦病历资料不真实不可靠,或治疗中途缺席者[5]。
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处理,涉及到术前告知患者疾病及手术基本知识,讲解注意要点,术前3 d指导半流质饮食,术前给予灌肠准备,禁食12 h、禁饮8 h,术后监测患者各项指标,待患者恢复下床活动后给予康复指导。
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围术期干预处理,开展流程如下:①术前干预。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强化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相关内容、治疗流程、每日康复目标等;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并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采取言语安抚、注意力分散、音乐疗法等,减轻患者精神负担,消除焦虑抑郁情绪;术前禁食6 h、禁饮2 h,术前2 h口服葡萄糖溶液250 mL、地塞米松及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避免术中恶心呕吐。麻醉生效后留置导尿管,术后1~2 d拔除。无需常规肠道准备、不常规放置胃管。②术中干预。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应用短效麻醉剂和肌松剂;选择上腹部正中做切口,尽可能缩小切口;加强术中保暖,合理调控手术室温度和湿度,使用加温毯,提前预热腹腔冲洗液及静脉输液,避免发生术中低体温;术中各项体征指标严密监测,常规不留置引流管,如需放置可在术后3 d拔除。严格限制补液,术后1 d为1 500 mL,术后2 d为1 000 mL,术后3 d下降至500 mL。③术后干预。应用自控静脉镇痛泵,给予非甾体消炎药口服阵痛;对于高危患者术后12 h及早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或充气加压装置,预防静脉血栓;术后给予患者甲氧氯普胺止呕,术后6~8 h给予患者少量温开水,术后12~24 h口服、管饲瑞素,之后逐渐向流质饮食、半流食过度;可进食流食时,给予口服降糖药物及皮下注射胰岛素,预防高血糖。术后1 d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为以患者实际情况制订康复活动计划,协助患者每日按时完成。
①血糖指标:利用全自动生化仪,于干预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6]。
②炎症因子指标:于术后5 d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经离心处理后取得血清,采纳酶联免疫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指标水平[7]。
③营养代谢指标:于术后3 d测定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指标[8]。
两组干预后较同组干预前血糖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FBG、2 hPG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s),mmol/L]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s),mmol/L]
组别FBG干预前 干预后2 hPG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值P值8.26±2.31 8.25±2.46 0.019 0.984 6.46±1.25 5.25±1.16 4.759<0.001 14.69±2.52 14.82±2.58 0.241 0.809 10.55±1.73 8.39±1.63 6.095<0.001
观察组术后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 CRP(mg/L) IL-6(pg/mL) TNF-α(ng/L)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值P值40.52±12.12 18.45±4.16 11.553<0.001 21.26±4.86 11.29±3.14 11.558<0.001 71.28±11.55 39.06±10.74 13.704<0.001
观察组术后机体营养代谢指标ALB、PA、T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比较[(±s),g/L]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比较[(±s),g/L]
组别 ALB PA TP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值P值25.16±2.09 37.49±4.48 16.731<0.001 15.16±2.26 22.67±3.02 13.355<0.001 50.26±5.54 69.09±6.54 14.737<0.001
糖尿病是外科手术的一大危险因素,对于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术前不良心理应激反应、麻醉、禁食禁饮等因素影响,引起患者机体激素分泌水平提升,进而胰岛素水平下降,诱发血糖上升[9-10]。因此,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中,需加强围术期处理,同时重视患者血糖水平波动,良好控制,以防血糖升高而影响手术正常进展[11]。
快速康复外科是通过优化整合多学科理念到快速康复路径中,组织不同科室医疗人员,整合及协调医疗资料,患者提供全面优质服务,以实现降低创伤应激、加快术后康复速度的目的[12-14]。快速康复外科作为一种新型医学理念及治疗康复模式,对传统外科围术期处理模式进行优化及改进,并取得循证医学的肯定[15-16]。该次研究结果:两组干预后较同组干预前血糖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FBG、2 hPG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相较对照组研究结果,观察组术后CRP、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营养代谢指标ALB、PA、TP水平明显高(P<0.05)。从中发现,实施加速康复外科,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术后应激,同时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加快术后康复速率[17]。分析原因: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缩短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以防止饥饿而影响患者生理及精神状态,且避免因缺水、饥饿引发血压升高,确保手术顺利开展,术前给予一定量葡萄糖口服液,提高患者机体耐受度,不采取灌肠,应用短效麻醉剂,加强术中低体温预防,维持输液温度,不常规留置引流管,可避免术中低体温影响手术,同时以防术后发生血栓、呕吐等情况[18-20]。术后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早进食,不仅促进机体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发生,同时加快术后康复速度[21-22]。此外,在加速康复外科理论指导下,给予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动态,维持围术期血糖水平的稳定性[23]。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加快康复外科围术期处理,对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术后炎症反应、提高机体营养状况具有显著价值,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率,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