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燕玲
摘要:新优质学校追求教育的综合化,关注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基于新优质学校课程教学理念,我们对数学作业多元化实践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对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教育同仁进行多元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供参照。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优质学校;课程改革;多元化作业;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优质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课程改革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在國家提出了“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深化课程改革,我们以作业的多元化建设为抓手,撬动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成长,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实现全面发展。文章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对多元化的数学作业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教育同仁开展相关研究与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突破“时空”,实现多元
为了忙于应试,为了达成知识学习目标,我们设计的作业主要是书面形式,因此学生大多是在学校的课桌和家庭的书桌上完成作业的。我们开展多元作业实践就要突破作业的时空,以此为切入点让作业走出课堂,走出家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数学作业在多元的时空下变得形式多样。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数》这一单元时,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主题图,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以外,在设计课外作业时,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中学习数数,无论是走在回家的马路上,还是走进熟悉的生活小区,数数的机会无处不在。在家长的监督下,学生可以随时完成“数数”的作业。又如,在学习了《图形的旋转》,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旅游的时候,在游乐场里,随时观察各种旋转的现象。这种突破作业时空的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习得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成长,不会使他们感到是被迫的,因此学习更具有主动性,更容易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以在数学作业的多元设计中,我们一定要重视作业时空的多元,并认真分析数学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作业。
二、目标“立体”,实现多元
新优质学校深入贯彻党的政策,坚决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我们进行数学作业的多元设计,在作业目标上也应该进行突破,从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变为更加多元的素养目标。
例如,在学习了《图形的运动》,我们通常按照知识点设计作业,让学生复习巩固对称轴、平移、旋转、放大和缩小等数学概念,复习图形运动的特征,考查他们能不能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和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这样的作业设计虽然能够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但是无法有效体现教育的整体性,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他们是否感受到了图形的运动在现实中的运用?是否发现了数学的美?是否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掌握了学习图形的运动的方法和策略?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不能根据所学的“图形的运动”的相关知识提出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考查的内容,都应该成为我们考查的目标。多元的作业目标是与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又如,在教授《生活中的数》这一单元时,我们为了设计多元的作业目标,把作业与教学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比如,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数身边的事物”,那么我们作业设计的目标就可以考查学生“有没有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数就在我们身边”;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学到的数去表示数量和顺序”,那么我们的作业目标就可以是“学生能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表示生活中事物的顺序和数量”。我们的教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那么我们设计的合作类的作业也要提出合作的作业目标要求。
三、创新“评价”,实现多元
我们的作业实践进行了时空的多元化和目标的多元化实践和探索,那么与此相适应的作业评价也应该采用多元化的策略,构建多元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的数学作业评价体系。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时,我们让学生回家亲自动手做实验,实验中自选水杯和牛奶等实验材料,先估算预测,然后再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以往为了评价具有可操作性,我们通常使用“分数”这个量化工具,但是它却并不能够全面客观地对学生完成作业时的全部情况以及综合素质作出评价。为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做实验的过程录制下来,然后对实验的整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做实验时的兴趣和态度等,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这种评价除了教师这一评价主体外,家长也可以参与到评价当中来。因为家长通常是孩子在做家庭作业时的“见证人”,在家庭这个学习场域中,家长非常有发言权,那么我们就应该让家长也成为评价的主体,这样也会使学生感到这样的数学作业更有意义。此外我们还要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总之,新优质学校课程改革,一定要以“双减”为舵,深化作业改革,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实践,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成长,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秀梅.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10.
[2]张萌.浅谈《弟子规》对当代小学德育的积极意义[J].文理导航(下旬),201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