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博物馆研究的评述与展望①

2022-01-05 14:20刘明骞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博物馆研究教育

刘明骞

20世纪中期以来,博物馆事业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民众和社会舆论对博物馆的活动更为关注,观众数目逐年增多,博物馆已经成为公众了解历史、学习知识和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人们组织亲友活动、开展子女教育、享受休闲时光的文化空间,有关博物馆的报道时见报端[1-3]。

作为博物馆体系的特殊一员,高校博物馆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高校博物馆建设热潮,“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博物馆”“一个没有博物馆的大学,就像一个贫血的人”等观念深入人心。高校博物馆既承载着收藏、展示、教育、研究的使命,同时也是传播大学文化、提升大学文化价值的重要窗口[4]。2011年5月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文物博发〔2011〕10号,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高校博物馆是为了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由高等学校利用所收藏的文物、标本、资料等文化财产设立并向公众开放,致力于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组织。高水平的高校博物馆已成为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5]。

据统计,截至2020年5月,我国已有高校博物馆450家左右,且数量还在稳步增长,但与我国高校的数量相比,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我国高校博物馆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甚至部分高校博物馆已形成规模较大、藏品丰富、颇具特色的博物馆群,但多数高校博物馆普遍面临经费不足、专业人员缺乏、展陈老旧、教育活动少等问题,甚至大部分未向文博管理部门备案。高校博物馆面临诸多问题,但相关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拟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高校博物馆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对当前我国高校博物馆研究的基本情况、不足和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为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及研究提供参考。

一、 我国高校博物馆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 研究方法

以“高校博物馆”或含“大学博物馆”为主题词,从中国知网的期刊、博硕士、会议、报纸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3月。通过人为筛选去除与高校博物馆研究明显无关的公告、简讯等,将剩余的1514篇与高校博物馆的建设、收藏、科研、教育、科普、管理等相关的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V. 5.7R5)[6, 7],基于中国知网可视化分析功能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我国高校博物馆研究的状况。时间跨度为1956年至2021年,时间切片为1年。

(二) 研究结果

1. 发文数量及时间

我国高校博物馆相关研究文献发文量呈持续稳定上升趋势,近年发文量明显增多。1956年发表在《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2篇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的研究报告《农业的起源及原始形态》和《雷公石考》,为最早的与高校博物馆研究相关的文献。

从图1可以看出,关于我国高校博物馆相关研究经历了四个不同时段。第一阶段为研究的起步期,时间为1956年到1984年,为高校博物馆研究的酝酿阶段,期间仅零星发表了13篇相关论文,年发文量在3篇以下,甚至有多年未检索到相关研究文献,尤其是1964年到1976年出现了连续13年的研究断层。此时国内高校博物馆数量少,可能仅有10家左右[8],发文集中在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南开大学博物馆及一些国外高校博物馆的相关研究。

图1 高校博物馆相关文献年发文量

第二阶段为研究的渐进探索期,时间为1985年至2000年,发文量较前一阶段显著提升且较为稳定,年均发文量为10篇以下。此阶段,我国高校博物馆建设数量迅速增加,到20世纪末,我国高校博物馆数量已达100家左右,涉及地质、航空、民族、中医药、历史考古、音乐艺术、交通、纺织、印刷等9大门类[9],发展盛况空前,也为相关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是2001年至2016年,为高校博物馆研究的快速发展期,年发文量呈快速上升态势,2016年发文量最多,达157篇。此阶段,我国掀起一股高校博物馆建设热潮,高校博物馆数量激增,部分高校博物馆已经形成初具规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博物馆群,公众对高校博物馆更加关注。

第四阶段是2016年之后,为高校博物馆研究的平稳期,年均发文量高于100篇。此时,我国高校博物馆数量多,且涉及行业齐全、建设完善、各具特色。高校博物馆越来越得到管理部门和行业的重视与认可,社会关注度更高。

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作者间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研究者发文数量均较少,且各研究者之间的关联性较少。发文量最多的为邵凤芝(11篇),其次为任国栋、刘健、黄维娟、杨春燕(这四人均为9篇),但多为馆内具体藏品的介绍。说明国内关于高校博物馆研究尚未有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者,且研究者之间的合作非常少,多为独立研究。

3.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得到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图谱。从研究机构发文数量统计表和合作网络分析图谱可以看出,发文量较多的机构分别为河北大学(39篇)、吉林大学(35篇)和四川大学(33篇)。各研究机构之间连线数为86,基本呈零散分布,未形成明显的聚类关系。说明尚未形成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机构。只有少数几个研究机构之间存在着合作关系,如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之间,甚至同一研究机构内部之间的合作关系都非常少,这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虽然得到一些学术研究团体的关注,但多为独立研究,研究人员和机构之间的合作相对较少,知识与研究成果的共享与流动性不强[10]。

4. 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提炼与概括,可反映文章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分析关键词可以揭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常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图2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通过对关键词词频分布表和共现知识图谱(见图2)进行分析,结合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和对我国高校博物馆的调研,将我国高校博物馆领域的研究内容大致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 高校博物馆的建设

排名前5位共现标识词为:文化机构、地方特色、展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济效益。高水平的高校博物馆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是优秀大学的重要标志,这一点越来越成为共识。因此,我国掀起了一股高校博物馆建设热潮,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校博物馆相继建立,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中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并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场馆,甚至是打造博物馆集群。作为高校的文化传播机构,高校博物馆如何体现特色,如何征集、鉴定、保护、利用好藏品,成为高校博物馆建设一直在重点探讨的问题[11, 12]。

(2) 高校博物馆的定位

排名前5位共现标识词为:展示、学科优势、专业化、培养、使命。2011年5月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通知》中指出,高校博物馆是现代教育体系和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的适宜场所。高校博物馆建设多基于本校优势学科或专业所积累的丰富藏品为基础进行建设,可体现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化水平,担负着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任务和使命。除此之外,高校博物馆还承担着一定程度的科普教育功能,其服务对象既包括大学师生及学者,也包括各种层次的普通大众[5, 13]。因此,高校博物馆的展览普遍具有在注重学术化及专业化的同时,兼顾科普教育通俗化、趣味化的特点[14, 15]。但高校博物馆资源有限,必须有明确的定位和宗旨,才能依托高校优势、扬长避短。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郑奕指出,高校博物馆无论是作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还是作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一份子,都关乎场馆“专业性”与“公共性”的平衡[16]。

(3) 高校博物馆的藏品

排名前5位共现标识词为:新种、鞘翅目、分类、石器、民俗文物等。高校博物馆的藏品多为学校通过长时间的教学、科研积累的标本和各界人士的捐赠,除藏品的科学性外,藏品的品相及展览的美观性皆需要考量,同时藏品的鉴定,尤其是文物的真伪鉴定,也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17-19]。我国早期高校博物馆多基于本校的考古积累、少数民族研究等方面建设,如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等,因此部分研究文献的主题围绕一些考古发现或少数民族的民俗文物等。后期高校博物馆多为依托自然学科建设的自然类博物馆,其中昆虫方面的研究最多,发文数量最大,尤其是一些新种的发现。

(4) 高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排名前5位共现标识词为:教育功能、文化教育机构、最大化、公益性、开放性。教育功能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之一,高校博物馆立足于高校,且多为依托高校优势学科而建,具备雄厚的学科基础、博学厚实的师生群体以及广泛的校友网络,沉淀了丰富的理论研究实力和实践经验[15]。但多数高校博物馆深居校内,其首要任务为服务本校实践教学和通识教育,如何有效发挥其科普教育功能,如何面向青少年群体和社会公众开放,备受关注和争议。且根据相关文献研判,关于青少年教育的理论、方法、具体案例等研究非常之少,多数文献都是与大学生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相关,与社会博物馆教育研究差异明显。

二、 我国高校博物馆研究的发展趋势

通过CiteSpace软件的关键词突现分析功能可探测在某一时段关键词有较大变化的情况,可用来检测一个领域内研究热点的骤增程度,各个突现的关键词和潜在的研究问题代表着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分析研究的前沿和演化动态,判断发展趋势和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共得到具有高突现值的24个节点突现词(见图3)。结合不同研究时期频次前20关键词列表,并研读相关文献,对不同时期高校博物馆研究进行分析(见表1)。

图3 高校博物馆研究突现节点词汇图

表1 不同研究时期频次前20关键词列表

第一阶段为高校博物馆研究的起步期(1956—1984年),此时国内高校博物馆数量少,发文主要集中在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南开大学博物馆及一些国外高校博物馆的展陈介绍。当时,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精神上对高雅情趣的追求和欣赏历史文明的需求日益增强,随着对外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博物馆成为了解我国的历史和现状、国际交流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之一[20,21]。部分积累深厚的高校、学科,开始创办自己的博物馆。

第二阶段为高校博物馆研究的渐进探索期(1985—2000年),该阶段的突现关键词为“博物馆学”“展品”等。结合高频词关键词和主要文献分析,该阶段的研究主要与高校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方向相关。1985年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提高全民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提出要尽可能改善教学的物质条件,增添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新和充实试验室、图书馆。许多高校纷纷筹建博物馆,高校博物馆的数量持续增长,对博物馆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增长。因此,对于以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相关的系统知识,能在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文物与艺术品专营单位、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博物馆学专业的研究和讨论大量增加。

第三阶段为高校博物馆研究的快速发展期(2001—2016年),该阶段我国高校博物馆事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掀起了一股高校博物馆建设热潮,如雨后春笋般建设了各具特色的高校博物馆,且无论是博物馆的硬件设施还是服务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少数高校博物馆已经成为初具规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博物馆群[22]。因此,关于高校博物馆研究的文献数量亦快速增长。此阶段突现的关键词较多,研究也更加深入。关于高校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方面研究仍然较多,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开始成为另一个研究热点。另外,此时期我国建立了各类高校民族博物馆,少数民族文物及民族学方面的研究大量涌现。

第四阶段为高校博物馆研究的平稳期(2017年至今),此时我国高校博物馆已猛增至400多家,且涉及行业齐全、建设完善、各具特色,高校博物馆相关研究的文献数量亦增至年均在100篇以上。结合高频关键词和主要文献分析发现,该阶段的研究主要与高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相关,其次为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方面。高校博物馆具有多建设于校园内部、首要受众为本校学生、以文物或标本等可靠见证物为基础的直观教育形式等特点,如何在满足本校学生教育的前提下,更大程度地进行社会教育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22,23]。

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及相关研究趋势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政策息息相关。1985年之前,政府有关部门对高等学校财力支持有限,高校博物馆数量较少,且多为教学展示用。1985年我国将提高全民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后,高校博物馆的数量及相关研究也随之而增多。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多,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规模的持续扩大,结构布局趋于合理。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高校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快速增多。尤其是上文提到的2011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通知》,明确了高校博物馆是现代教育体系和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的适宜场所,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掀起了一股高校博物馆建设热潮,高校博物馆相关研究也持续稳定增多。

通过分析及研读相关文献发现,我国高校博物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博物馆的建设、定位和教育功能等方面,尤其是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及发展方向的研究始终是热点问题。作为高校的文化宣讲和科普教育高地,如何在满足本校学生教学实践和通识教育的前提下,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尤其是需求最大的青少年群体,是所有高校博物馆都面临的问题,而这一问题至今仍然存在。我国高校博物馆已经形成规模较大、门类齐全、颇具特色的博物馆群体,理应在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审美教育、心理教育、素质教育等各个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三、 我国高校博物馆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 不足

高校博物馆与其他的公共博物馆的差异在于其与高校的教学、科研的关联,其藏品及展示内容,多与大学自身的专业紧密联系。研读相关文献时可以发现,尽管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高校博物馆取得较大的发展,且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管理体系缺乏、经费限制、专业人员不足等原因,至今仍有很多问题及争议,制约了其发展。

1. 研究者及机构之间合作交流较少

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关于高校博物馆研究的文献分析表明,各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的发文数量均较少,尚未形成比较系统、权威的高校博物馆方面的研究者或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之间和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机构之间和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也比较少,多为独立研究,知识与研究成果的共享与流动性差。一方面是因为机构职能界限明确,缺乏合作机会;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关研究的学者数量少且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研究;此外,部分省份文博相关职称或奖励只认可文章第一作者,甚至只认可独著,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研究者数量少、合作少,容易带来研究内容同质化、研究成果更新周期长、学术环境懈怠等问题,这也可能是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24]。

2. 核心问题研究薄弱

通过对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和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分析,结合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和对我国高校博物馆的调研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博物馆领域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博物馆的建设、定位、藏品、教育功能等方面。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关联、连续发展的,基本涵盖了高校博物馆现实面临的基本问题,从博物馆的建设、定位、展览形式、藏品的征集与管理,到博物馆教学、科研和社会教育功能的体现。但对限制高校博物馆发展的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经费不足、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专业人才不足等深层次核心问题,研究较少。

在2018高校博物馆国际培训班“走向卓越的大学博物馆”中的专家对话也反映出,与社会博物馆相比,高校博物馆更应关注自身如何定位,如何平衡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公众需求之间的关系。而且多数高校博物馆仍面临人员资金不足、开放时间有限、社会服务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依靠大学自身,还是依托社会力量,或是在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和探索,都成为高校博物馆发展和更好发挥功能的限制因素,也为高校博物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25,26]。

(二) 展望

1. 运营机制

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高校博物馆既具有高校属性,又具博物馆特征,其业务上受到教育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的双重指导,介于高校和博物馆之间。因此,高校博物馆不仅承担着服务教学、科研和科普教育的任务,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淳化社会的使命[27]。但高校博物馆虽隶属于高校,却不是高校的必要组成部分,普遍难以得到稳定的经费支持。据统计,高校博物馆的数量已高达450家左右,但《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中只收录了一百多家高校博物馆,绝大多数高校博物馆甚至都未备案,更难以达到博物馆评级标准,因此也难以纳入文物部门的有效监管和业务支持。2021年5月,由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文物局等9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协调不同属性博物馆发展,将高校博物馆、国有企业博物馆等纳入行业管理体系。说明高校博物馆越来越得到管理部门和行业的重视和认可,期望日后可以得到稳定的监管和支持。

社会需要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只有转变传统观念,重新思考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定位,走出“象牙塔”,主动融入社会,高校博物馆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更广泛的支持。而部分高校博物馆并未按照博物馆管理和运营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服务。因此,高校博物馆若想得到健康发展,必须明确定位,正视自己的短板,规范化展陈,提高公众服务意识,积极融入国家文博系统和博物馆评价体系。目前已经有部分高校博物馆做出了有效尝试,据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张凯统计,现已有16家高校博物馆通过博物馆等级评定,其中一级馆3家,二级馆10家,三级馆3家。

2. 合作机制

虽然2012年已经建立了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北京、上海等地区还建立了区域性的高校博物馆联盟,联盟内也举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但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的研究者、研究机构依然多为独立研究,合作较少。为了统筹整合全国高校的博物馆资源,发挥高校博物馆的文化特色与育人功能,给高校博物馆研究领域注入新的研究力量和活力,联盟需继续吸纳新的单位,协调学者、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并创建线上交流协作平台,以方便学者日常讨论问题,增进学者们的亲近感,并使有共同研究想法的学者便利地取得联系[25]。并通过项目孵化、协同创新、数据库建设等从博物馆学、历史学、信息学等多学科领域吸引学者参与高校博物馆研究工作。部分高校相对集中区域亦可成立紧密性更强的高校博物馆联盟,在博物馆建设、藏品借展、科学研究、研学合作等方面做出更多尝试。文博管理部门亦须顺应趋势,优化职称评定及奖励机制,或可借鉴自然科学研究方面,文章的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皆被认可,提升研究者及机构之间合作的积极性,培育更有价值、切合实践需求的成果。

3. 智慧博物馆建设

一直以来,传统博物馆展览都仅限于引导受众进入展厅观看藏品原件,而物联网、云计算、5G、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为博物馆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博物馆业务深度融合,实现“人—物—数据”交互融合的智慧博物馆,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智慧博物馆主要包括智慧管理、智慧保护、智慧展示和智慧服务四部分,以线上展览服务平台为代表的智慧化展示和服务也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2020年1月,国家文物局指出,“鼓励各地文物博物馆机构因地制宜开展线上展览展示工作,鼓励利用已有文博数字资源酌情推出网上展览,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以“云展览”“云直播”“云课堂”等为代表的线上业务,可使参观者更快、更便捷地接收信息,提升了博物馆的观展体验,使博物馆教育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成为博物馆创新文化服务的新途径。

高校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疫情防控要求也更加严格,多数高校采取限制出入的政策,对校外人群参观高校博物馆产生了严重制约。“云展览”有效地将实体展览与线上展览相结合,实现线上展览的便捷性、易扩展性与线下展览的体验性、真实性相互补充,并发挥各自优势,提升了高校博物馆提供展览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线上平台的交互性也让观众有了更强的互动体验感[28]。因此,为便捷参观,提升服务能力,高校博物馆更须尽力开发建设线上“云展厅”,并进一步建设智慧博物馆。

4. 提升科普教育能力

教育功能是博物馆的三大核心功能之一,博物馆教育已逐渐成为社会教育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是文化启蒙、民族传承和科学技术普及的重要窗口[29]。高校博物馆多依托所在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和深厚文化底蕴而建,已形成规模较大、门类齐全、颇具特色的博物馆群体;作为科学研究的和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高校具有丰富的教育师资和大学生志愿群体,在科普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社会需要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必须转变传统观念,走出舒适圈,重新思考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定位,在满足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正视自己的短板,引进专业人才,规范化展陈,提高科普服务能力,提升公众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提供更多的特色教育服务,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同时,高校博物馆还应积极融入国家文博系统和运行、评估体系,紧随国家政策导向,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博物馆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博物馆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