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淑芹
中国石油大学
【提 要】本文通过回顾检视四届翻译批评研讨会及其所催生的学术成果,旨在梳理我国翻译批评研究自2011-2021十年间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不足。四届研讨会表明我国的翻译批评主题因时而变,参与翻译批评研究的人员结构日趋广泛,翻译批评理论和方法有所创新,翻译批评的视域不断拓展。与此同时,我国翻译批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但尚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翻译批评标准不确定,批评客体欠聚焦,学术批评与现实需求脱节,翻译批评话语体系尚不完善。
翻译批评与翻译实践相伴相生,由来已久。但系统科学的翻译批评研究则肇始于翻译研究作为独立学科的诉求,并构成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文献记载的翻译批评,最早可追溯到支谦的《法句经序》,而最早的系统性翻译批评研究建设诉求,则延拓至20世纪50年代由董秋斯提出。董秋斯(1984:25)在《翻译批评的标准与重点》一文中指出:“翻译批评的根本困难,大概有两种:1.没有一个完备的翻译理论体系,2.没有一个公认的客观标准”。毋庸置疑,在缺失“完备的翻译理论体系”之际,翻译批评常被指责处于“随感式”“印象式”“主观性”“否定性”的非理性状态,并在翻译研究中处于长期“缺席”“失语”的状态。在此背景下,经杨晓荣、王东风等人发起,由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举办的翻译批评研讨会于2011年开始举办,迄今已历经四届。研讨会的举办搭建了翻译批评领域学术交流的平台,助力优秀研究成果的传播与发表,推动着我国翻译批评研究不断拓展深化,使得该领域的研究逐渐从隐形走向显形、从边缘走向中心。本文拟在回顾这一会议历程及其所衍生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我国翻译批评研究2011-2021十年间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自2011年首届翻译批评研讨会起,迄今已有10年的时间。该专项研讨见证并推动了我国翻译批评由散乱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程。资料显示,四次研讨会的主题各有侧重,从“多维视野”到“大数据”,从“话语体系”到“新时代”聚焦,体现出国内翻译批评多维度、跨学科、动态拓展、中国特色的不同视角。四届研讨会由四所高校外国语学院承办,围绕翻译批评设置不同的研讨主题,邀请翻译批评领域专家做主旨发言,并设立小组论坛分享相关学术成果,具体信息见表1:
表1 四届翻译批评研讨会概览
4 20210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新时代·翻译批评100余名来自60多所高校的师生代表翻译批评语义场、中国经典译家译作的翻译批评、翻译诗学批评、中西方翻译批评研究对比、新中国国家翻译实践视阈下的翻译批评、我国应用翻译批评话语体系等从现实需求出发构建翻译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
由表1可知第一届与第二届会议相隔数年,自2017年后研讨会定期举办,翻译批评及其研究逐渐步入正轨。通过梳理发现,四届会议呈现以下特点:1)会议主题因时而变,顺应时代需求。随着翻译批评研究的拓展,研究者运用不同理论从不同视角探讨翻译批评,以提高翻译批评研究的理论性,首届研讨会的主题从“多维视野”的角度出发探讨翻译批评;及至我国进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2017年第二届研讨会的主题设定为“大数据时代的翻译批评研究”,随着翻译批评研究逐渐呈现科学化、系统化特征,第三界研讨会以“翻译批评话语体系研究”为主题,旨在以话语体系构建为路径形成翻译批评的系统性研究;第四届会议的背景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主题“新时代·翻译批评”强调翻译批评的时代现实需求和服务国家战略的特点,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展现“中国话语”,强调“中国叙事”;2)参与翻译批评的人员结构日趋广泛,从参与人数而言呈现上升趋势,第四届会议尽管在一定程度受到疫情影响,但参会人数仍逾100人;还有一点是参会人员从最初广义的翻译研究者逐渐转向翻译批评研究者,第四届会议有近1/4参会者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翻译批评研究的受众逐渐扩大,而且作为后续研究力量的研究生积极参与其中,说明翻译批评研究具有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3)翻译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创新,翻译批评的理论视角不断丰富,诸多研究者借用其他领域的学科理论,如历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体学、修辞学、接受美学等理论来解读翻译批评,翻译批评的研究方法更加多元,传统的鉴赏性翻译审美批评与现代的可量化语料库分析方法共存,文本批评、译者批评、文化批评共存;4)翻译批评的视域不断拓展,既有文学翻译批评,也有应用翻译批评,既有对翻译活动的译事批评,也有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理论的译论批评,既有翻译批评的理论创建,也有翻译批评的方法论探讨。
研讨会的举办推动了翻译批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2011-2021年间国内有关翻译批评的著作和学术论文不断涌现,发挥着理论创新、实践引领的作用。
以“翻译批评”为关键词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www.nlc.cn)检索2011-2021十年间出版的著作,共有31部。基于著作摘要内容将31本著作进行分类,其中翻译批评实践类著作7部,理论性著作24部,具体类别与数量见下表2:
表2 翻译批评著作(2011-2021)
由表2可知翻译批评从批评实践转向批评理论研究。翻译批评方法论从不同的技术层面和学科层面论述翻译批评的研究方法,其中比较典型的专著有胡开宝(2018)基于语料库方法对翻译研究的政治意识形态、性别意识形态、民族意识形态、个体意识形态等问题的研究;岳中生、于增环(2016)借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视角探讨翻译批评体系的构建。翻译批评理论探讨方面,周领顺(2014)基于译者行为批评视域构建翻译评价理论体系,“译者批评”视角使得翻译批评得以摆脱传统的“文本批评”,转向翻译活动的主体及中枢———译者,通过构建“求真—务实”连续统的批评性评价模式,探索客观科学的评价方式,成为当下翻译批评研究新的聚焦点。针对翻译批评自身的元批评致力于翻译批评学科构建,刘云虹(2015)的《翻译批评研究》探讨了翻译批评的本质、价值、标准、原则、功能与批评精神,结合新的历史语境探讨翻译批评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建构性力量”,既有理论探索也有现实关照,有针对性地探讨了翻译批评所应肩负的时代责任;刘云虹(2020)主编的《批评之批评:翻译批评理论构建与反思》辑录了国内译学界40多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在总结翻译批评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检视与反思翻译批评的进程;廖七一(2020)梳理了20世纪影响翻译评价的批评话语,历时性地发掘具有文化意义的批评话语事件。
以“翻译批评”为篇名或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2011至2021年8月有关翻译批评的文章共有349篇,为保证研究效度,选取刊载翻译批评相关研究的14种外语类期刊作为文献来源1,筛选出111篇翻译批评研究的学术论文,具体类别与数量见表3:
表3 翻译批评论文(2011-2021)
如表3所示,翻译批评实践类论文41篇,占比36.94%,“根据翻译的目的,翻译可以大致分为以传达意义、实现交流为主的交际翻译,以传播文化信息为主的文化翻译,以介绍应用信息为主的语用翻译(应用翻译、实用翻译、科技翻译),以欣赏为主要目的的文学翻译和以研究为目的的学术翻译等几大类”(周领顺2008:78)。基于上述分类而言,翻译批评实践类论文仍未能摆脱偏重文学翻译批评的惯势,对交际翻译、语用翻译、学术翻译鲜有涉及。翻译批评研究类论文70篇,占比63.06%,这也标志着翻译批评从实践向理论的转向,翻译批评的学科意识逐渐增强。翻译批评模式研究体现了多元互补的特点,刘华文(2011)依据三种中国古典批评模式构建不同文本的批评模式;曹山柯(2012)指出互文性理论应用于全方位解读源语文本的适用性;黄忠廉、李正林(2015)依据符号学语形、语义和语用三分法划分翻译批评的三层次;王国凤、张丹琦(2020)分别结合语料库翻译提出翻译批评研究阐释框架;王树槐(2020)以评价理论为依据采用定量方法考察小说翻译的情感批评;还有从精神分析学、文艺阐释学、传播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的批评模式论述。翻译批评的书评共15篇,其中3篇是对国外著作《翻译批评论:约翰·唐》(Pourune Critiquedes Transd uctions:John Donne)和《职业化翻译中的质量:评估与改进》(Qualityin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的评论,其余12篇则分别述评《翻译批评研究》《批评之批评:翻译批评理论建构与反思》《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翻译批评模式研究》5部国内翻译批评研究的著作,由此可知虽然国内翻译批评数量不少,但真正引起学界关注的著作却不多,且集中于刘云虹、周领顺两位学者的研究。对翻译批评本身的元批评研究共13篇,占比18.57%,对翻译批评自身的批评受到广泛关注,此类元批评具有“元评论”取向,捍卫批评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不是解答如何批评而是说明为何批评。周领顺(2011)提出的“译者行为批评”“将翻译批评推进到行为视域与文本视域相结合的翻译社会学研究阶段,探索并构建贯穿翻译过程、聚焦译者行为、结合翻译内外的批评新途径”(刘云虹2018:16),十年间有多位研究者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结合具体的译本进行案例分析。穆雷、蓝红军(2012)曾分析1950-2009年之间的翻译批评著作和学术论文,总结出当时我国翻译批评的三个特点:科学的人文主义哲学取向、多元的学科方法、递增的具体技术方法。通过对2011-2021年的翻译批评著作和论文的分析发现:近十年的翻译批评研究同样承继了科学及多元的特征,但具体技术方法的研究则更多地被翻译批评理论研究所取代。
由前文分析可见翻译批评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及研究视域的扩展,翻译批评的对象不断丰富、方法更加多元,翻译批评研究逐渐走向科学、理性,其学科意识逐渐增强,却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文所示。
翻译批评的多维视角实现了研究的多元化和综合性,但也导致翻译批评标准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翻译批评实践的客观性。“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是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更是翻译批评的关键所在”(吕俊2007:67)。对于翻译标准的现有讨论,常常偏于主观而导致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首先,翻译标准和翻译批评标准存在趋同问题,现有的翻译批评研究中常常将二者等同,译学界对此类标准的激烈讨论始终存在“一种单向度、简单化的思维定势”(杨晓荣2005:191)。其次,近十年来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已经突破文学翻译为主的藩篱,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而且翻译活动受到历史、政治、文化、地理、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更为复杂化的特征。“在目前的批评语境中,更值得注意的是,标准的多元化、相对性不能导致标准的随意性,在‘颠覆经典’的同时,必须正确把握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刘云虹2015:185);“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提出既在求同基础上追求同一性,又允许在一定的限度上保留差异性的存在,让求同性与差异性同时存在于我们的标准之中”(吕俊、侯向群2015:16)。翻译即批评,因为译文的产生基于译者对原作的分析评判;而批评具有历史性、发展性和动态性,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历史因素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嬗变。有鉴于此,有关标准的探讨应是翻译批评研究永恒的话题,求同存异、辩证统一将是实现翻译批评标准科学化、客观化的有效路径。
“翻译批评既有以具体译家、译作为批评对象的微观批评,也有以译者群、翻译流派为中心的宏观批评,更有翻译批评之‘元批评’”(李金树2020:9)。然而,批评客体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并不意味着批评研究的零散化和碎片化。十年间的研究缺少对典型批评对象的精准聚焦,一方面研究对象大多为个体的、局部的文本材料,缺少对共性的描述;另一方面缺乏在翻译批评史上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批评事件。刘云虹(2015)在《翻译批评研究》一书中曾谈及翻译批评史的三个代表性批评个案:围绕《堂吉诃德》杨绛译本的争论、关于村上春树作品汉译的反思、《光明日报》围绕翻译质量问题的系列报道,由此指出翻译批评的必要性、对象性和建设性。回顾这十年中,2015年冯唐《飞鸟集》译本的下架、2021年豆瓣网《休战》一书所引发的读者与译者间的翻译风波,似乎更多以网络热传的碎片化、随感式的译论为主,缺少翻译学者的参与、缺少理论支撑下的理性分析、也缺少基于文本细读分析的学术译评文章,看似热闹的喧嚣之后却未能发挥翻译批评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无论是翻译批评学术研讨会还是著作论文,批评的主体均为研究学者,批评的客体均属于翻译学术研究层面,其目的在于从学术视角指导翻译实践并构建翻译理论。就现有研究而言,翻译批评不乏学术探讨,但学术有余实用不足,对译学界当前的焦点热点、现实发展的探讨不足:1)应用翻译的市场占比已大大超过文学翻译,但十年间应用翻译批评研究占比却不足1%;2)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和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翻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工具,也使得翻译行业呈现新的特征,如机器翻译、众包翻译等新型翻译形式的出现为翻译带来新的挑战,也亟需翻译批评的有效介入;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陆续开始口译研究,目前口译研究已经引起关注,系列口译教材、著作、论文陆续发表,但是口译批评研究基本仍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4)翻译行业的发展对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截至目前统计,全国(仅限大陆地区)设有翻译学方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共44所2,设有翻译硕士学位点的高校共262所3,设有翻译本科专业的高校共281所4,翻译教育教学研究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翻译教材、翻译师资等问题成为关注热点,然而此类翻译批评研究在本文检索的外语类期刊中为数不多;5)在“一带一路”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意味着中译外中的“外”所涉及的非通用语种的比例必然有所上升,相应地翻译批评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中英互译而应当拓展到不同语种,但现有研究涉及非通用语的翻译批评仍然稀缺。
周领顺(2019)认为“在翻译批评科学的探索过程中,与国外相比,不管从研究的力量、产出的成果(理论探讨和批评实践)等方面,我国都处于相当前沿的位置”。然而,就现有研究而言,翻译批评研究话语体系尚不健全。从理论话语体系视角而言,缺乏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关于翻译批评的概念、范畴、标准、方法的话语集合,缺乏具有解释力、塑造力、影响力的理论系统;特别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翻译批评理论需要来源于我国翻译实践的现实,能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进而上升到体系化的科学理论体系,才能发挥翻译批评的理论力量。从实践话语体系视角而言,翻译批评理论应用于翻译批评实践是实现“话语传达”的根本途径,理论应发挥对实践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其前提条件是理论的解释力能够获得广泛认同和普遍接受。
近十年来,我国翻译批评研讨会的举办和系列翻译批评学术成果的刊发,充分说明翻译批评研究在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面对蓬勃发展的翻译批评,如何从理论上予以系统性建构,是我们无法回避同时也是应该有所作为的问题。与此同时,面对复杂的翻译批评,如何聚焦于迫切而且现实的核心问题,也是翻译批评研究所需要正视的现实”(傅敬民、张红2020:6)。就此而言,举办相关研讨会无疑是有效聚焦问题的途径之一。展望未来,主题明确的研讨会必将彰显作用,促使我国的翻译批评及研究进一步发挥相关功能,在汇通中外翻译批评理论资源借鉴其他学科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理性、客观的多元互补翻译标准;在拓展翻译批评对象的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聚焦典型的译本、译者、译事,立足中国的现实问题和客观需求,发挥翻译批评应有的导向作用;从而完善翻译批评研究话语的体系构建,推动我国翻译批评研究乃至翻译研究学科的健康发展。
注释:
1 这14种期刊分别是《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国语》《中国外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学刊》《外语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山东外语教学》《外语与翻译》。
2 该数据来源于经统计整理后的各高校博士招生目录,含2020年新增的浙江师范大学,参见会道网(https://www.acacon.cn/acainfo/2019docoftranslation.html?ivk_sa=1024320u)统计的各高校名录。
3 该数据来源于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https://cnti.gdufs.edu.cn/info/1017/1955.htm),数据更新至2020年4月。
4 该数据来源于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https://cnbti.gdufs.edu.cn/info/1006/1595.htm),数据更新至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