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显化与隐性❋——财经文本人称代词汉译管窥

2022-01-05 07:24:02刘思远
外语与翻译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称财经代词

刘思远

郭鸿杰

上海财经大学

【提 要】翻译文本的显化和隐性特征作为翻译共性的研究对象,一直是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往学者对于人称代词翻译的显化和隐性研究多基于文学文本语料,且多聚焦于显化研究,鲜有学者关注翻译隐性特征。有鉴于此,本研究利用英汉财经双语平行语料库和原生汉语可比语料库,采用语际对比和语内类比的双核对比研究路线,以期探究财经文本中人称代词汉译的显化和隐性的特征以及影响翻译策略的动因。

1.引言

20世纪末,发轫于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和描写译学(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的语料库翻译学(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翻译研究范式。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翻译共性特征、翻译策略和技巧、翻译规范、译者风格、翻译过程转换等,而对于翻译共性(translation universals)的研究则占据其主导地位(胡显耀2004)。Baker(1995:242)认为翻译共性是翻译文本中独有的特征,集中表现在在语言的简洁化(simplification)、规范化(normalization)、明晰化(explicitation)、隐含化(implicitness)等。以上翻译共性特征在源语中并不存在,且不是特定语言系统干扰的结果。其中,所谓显化,就是将源语中暗含的,需要从上下文中推测的信息明晰化,而隐性则与显化相对立,表示根据目标语语境确和规范,对原文中的语言成分做简化或省略处理(Shuttleworth&Cowie 1997)。作为翻译共性的主要研究对象,翻译文本的显化和隐性特征日臻成为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基于上海财经大学开发的英汉财经双语平行语料库(English-Chinese Parallel Corpu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建成ECPCFE)和财经文本汉语单语语料库,采用语际对比与语内类比相结合,显化与隐性相关联的研究模式,对财经文本中人称代词汉译的转换形式进行定量和质性分析,以期发现人称代词在翻译汉语中显化和隐性特征,并探究其翻译机制和动因。

2.文献综述

翻译文本的显化和隐性特征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Blum-Kulka(1986/2000)通过分析翻译文本中衔接手段特点,首先提出了关于显化的假设。她认为,译者为了获得成功的翻译需要对语篇和话语进行复杂的处理。Klaudy(2001)通过对显化和隐性关系的研究,提出了非对称假说,即显化并不总是被隐性抵消,事实上译者倾向于用更明晰的形式进行表达。

国内外学者通过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手段对文学语料翻译中的显化和隐性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如Laviosa(1998)、Øverås(1998)、贺显斌(2003)、王克非(2007)、胡开宝和朱一凡(2011)等,而其中涉及到翻译隐性的研究较少。值得一提的是,郭鸿杰、宋丹(2021)讨论了汉语“被”字句的翻译特征,发现相对于翻译文本的显化特征,隐性则更为凸显。在CNKI上对该领域2002-2021年的相关研究进行关键词检索后,笔者发现研究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显化、隐性、翻译转换过程、翻译共性及因果连接,见图1所示。

图1 显化与隐性研究发展趋势

而对于人称代词汉译的研究,刘宓庆(1991)从翻译理论视角出发对其进行质性分析,而基于语料库对人称代词显隐性研究近几年才出现。黄立波(2008)通过文学文本双语平行语料的检索,分析了英汉翻译中人称代词主语在文学体裁中出现的频数以及显化特点。通过语际对比发现人称代词以对应关系为主。然而,其研究仅仅从人称代词做主语的情况进行研究,且只通过显化的视角进行解读和分析。庞双子、胡开宝(2019)通过考察翻译汉语与原生汉语在代词使用特点的差异,发现翻译汉语代词使用频数明显高于原生汉语,以此判定翻译汉语倾向于指代关系类比显化。上述研究多采用统计频数方式,对比分析翻译汉语和原生汉语,以此得出汉语翻译文本呈现类比显化特点的结论。

本文拟采用英汉财经双语平行语料库和财经汉语类比语料库相结合的研究模式,采用频数及统计检验相结合及交叉验证的方式,对每一类人称代词在显隐性的表征进行分析,试图做到量化与质性分析相统一,显化与隐性相联系,宏观分析与微观解读并重。

3.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本文基于英汉财经平行语料库和原生汉语财经可比语料库,对英汉人称代词进行语料库翻译学方面的双核对比研究(见图2)。对比研究方向主要包含两个核心,其一是通过财经原生英语文本与其汉语译本的对比,分析翻译过程中人称代词的语际转化特点;另一通过财经原生汉语文本与翻译汉语的对比,探究翻译过程是否对汉语本体产生影响,从而使翻译汉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产生不同于原生汉语的表征。

图2 双核对比模式示意图

这两个研究核心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展现了英语和汉语两个矛盾体在翻译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斗争过程,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以语料库翻译学的视角分析翻译过程对语言的透过作用。

本研究试图回答上述两个层面的几个问题:

(1)财经文本原生英语中人称代词在汉译过程是否呈现出显化或隐性的特征?

(2)财经文本翻译汉语与原生汉语中的人称代词使用是否存在差异?

(3)造成翻译汉语中人称代词显化和隐性特征的机制和动因是什么?

3.2 研究对象

人类在早期的认知活动中,需要区分彼此,指称身边的万物。Muhlhausler(2001:741)提出所有语言的人称代词存在共通性(pronoun universals),即所有的语言的人称代词都包含三种人称和单复数两种形式。英语与汉语中的人称代词虽有共性,但在使用层面也存在差异。本文就常见的人称代词(见表1)为研究对象展开讨论,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人称代词的使用差异,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动因。

表1 主要人称代词表

3.3 语料库及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用语料选自英汉财经双语平行语料库和财经文本汉语可比语料库,见表2。

表2 所选语料情况统计

语料库工具的使用对于语料库内容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刘礼进1997)。语料库工具名目繁多,按照功能可以简单划分为文本处理工具、文本标注工具、文本检索工具和文本统计工具。笔者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文本处理工具为Editplus(version 3.14),该工具支持正则表达式,文本编辑功能较强,对检索项可进行计数统计和高亮显示;所用文本标注工具为TreeTagger for Windows(multilingual edition)和YACSI Chinese tokeniser and POS tagger version 0.96,该工具可以分别对英文文本和中文文本进行词性赋码,方便人称代词的检索;所用文本检索工具为ParaConc,可进行单语检索和双语平行检索;所用文本统计分析工具为Chi-square and Log Likelihood Calculator及SPSS,该工具可以进行卡方检验,loglikihood检验及对应分析。这些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检索以及分析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结果与讨论

4.1 原生英语与翻译汉语人称代词使用情况对比

本研究首先对财经语料中原生英语和翻译汉语中人称代词的总体使用频数进行对比,探究以往对于文学文本中人称代词汉译过程显化和隐性特征的研究所得结论是否同样适用于财经文本。根据表3的描述统计结果,人称代词在原生英语中的总频数(1,266)是翻译汉语(795)的1.5925倍,表明翻译过程使得翻译汉语中人称代词的频率有所降低。为判断翻译汉语中人称代词显化或隐性的程度是否显著,笔者对人称代词在原生英语和翻译汉语中的使用频数进行了卡方检验(Chi-Square)。结果显示,人称代词在翻译汉语和原生英语中使用频次差异显著。这与黄立波(2007:131)考察汉译过程中人称代词主语使用情况所得的结论一致。他认为这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对人称代词使用的依赖程度是迥异的。

表3 原生英语与对应汉语翻译的人称代词总体使用的统计

表4和图3进一步呈现了3类人称代词在原生英语和翻译汉语中使用频数及其二者的差异。

由表4可知,除了“你/你们(you)”和“她(she/her)”在统计上不具有显著性(p>0.001),其他人称代词在原生英语和翻译汉语中的使用频数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由图3数据可知,除了“你/你们(you)”“他(he,him)”“她(she,her)”,原生英语人称代词使用频率均高于翻译汉语的同类人称代词。此结论与刘礼进(1997)关于英语人称代词在原生英语和翻译汉语中使用频率的研究所得结论一致。

图3 原生英语与对应翻译汉语中人称代词显著性使用频数示意图

表4 原生英语与翻译汉语中人称代词具体使用情况的统计

4.2 汉译人称代词显化和隐性特征

黄立波(2008)对于人称代词在翻译过程中的转化类型进行了大体归类,分为对应(correspondence)、替代(substitution)、添加(addition)和省略(omission)。笔者使用Paraconc对双语平行语料中原生英语中的人称代词进行检索,识别它们在翻译汉语中的转换形式,并使用Editplus进行人工标注,其索引行见图4所示。

图4 人称代词转换形式人工标注示意图

对手工标注的语料进行统计后,统计结果见表5和图5。

图5 翻译汉语中人称代词各转化形式所占比重

表5 原生财经英语文本人称代词汉译转换形式统计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见英语人称代词汉译过程中最重要的转换形式是对应,占比61%,其次是省略(27%)和替代(11%),而增添的方式占比最小,仅有1%。这与Baker(1998:225)的观点一致,她认为源语文本特征会通过翻译转化过程进入目标语的文本中。英语人称代词的频繁使用是原生英语的主要特征之一。而在翻译过程中人称代词通过对应的形式直接进入到翻译汉语中(连淑能2010)。

由以上数据可知对应、替代、增添作为显化的重要手段所占比例较大。三类人称代词中语际显化的趋势都较为明显。而就具体的显化手段而言,对应的方式的使用频率更高。在第一人称中占比71.16%,第二人称中占比95%,第三人称中占比53.18%。而相较于显化的转换方式,隐性手段使用占比较小。省略的方式作为隐性的重要手段,在第一人称中占比23.03%,在第二人称中占比5%,在第三人称中占比31.65%。第三人称代词隐性手段的使用频率要高于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这主要是因为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和预指效果在原生英语中更为常见(赵宏、邵志洪2002)。

下面,本研究对英语人称代词的四种转化形式分别举例进行质性分析,见表6。

表6 英语人称代词转化形式实例

1)对应 对于第一人称的翻译,译者通常使用对应的转换方式使原生英语中的人称代词在译文中重现,避免歧义和矛盾出现,减少读者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2)省略 在该例中,译者对“they”进行了省略,因为“they”是和主语“Students”同指。若译为“他们”则稍显文风僵硬,而省略的方式源于汉语目标语中对于意合方式的偏好。

3)增添 在该例中,译者在译文中添加了人称代词“你”,因为在原生英语中“believe it or not”作为短语出现,与主语“I”并非同指。在译文中添加人称代词,使其语义更加具象化。

4)替代 在该例中,译者使英语原文中人称代词“he”明晰化,明确了未能成功预见经济发展趋势的人的具体身份,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

4.3 原生汉语与翻译汉语人称代词使用情况对比

Baker(1995:233)认为通过对同一种语言原生文本和翻译文本的比较,可以理解翻译文本自生特点。戴光荣(2013:8)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描写翻译学的研究重心需要逐渐从关注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关系转变到关注翻译文本自身。通过对原生汉语和翻译汉语进行语内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翻译汉语自身的特质。

由表7来看,财经文本翻译汉语与原生汉语相比,除了“我(I,me)”“他们(they,them)”之外,loglikelihood值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翻译汉语相比原生汉语使用人称代词的频率更高。这与胡显耀(2006:156)的结论即翻译汉语中人称代词使用频率增加的趋势大体一致。

表7 财经文体翻译汉语与原生汉语人称代词使用差异检验

由图6数据可知,翻译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既有类比显化的趋势,又有类比隐性的趋势。“我们、你、你们、他、她、它”是翻译汉语中相较于原生汉语中使用频率更高,表明这些人称代词有类比显化的趋势;相反,“我、他们”是原生汉语中相较于翻译汉语中使用频率更高,说明这些人称代词有类比隐性的趋势。

图6 原生汉语与对应翻译汉语中人称代词类比显化与类比隐性使用频数示意图

4.4 人称代词显化与隐性的动因

对翻译过程显化和隐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Blum-Kulka(1986:62)认为显化是翻译过程的特性,与译者主体性联系紧密,不受源语与译入语文化差异的影响。这一观点与王克非(2007)相悖,他认为源语的干扰和迁移是英汉互译中译语文本扩增的重要影响因素。胡开宝(2011:88-93)认为,翻译过程、语言文化差异、文本选择和译者主体等因素都会影响翻译显隐性。本文主要从源语渗透效应(Source Language Shining through effect)对显化与隐性的动因进行解释。

Newmark(1991:78)认为源语一直会左右翻译过程,源语的特征在翻译过程中不断渗透进译入语中。Teich(2003)明确地提出了“源语渗透效应”的概念,他通过对德英/英德翻译的对比,总结出译文语言特征中存在异于原生母语的元素。本文基于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进行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来测量汉语翻译文本、汉语原生文本和英语原生文本之间的距离,比较三者之间在人称代词使用上的异同,分析英语在人称代词上的惯性使用是否对汉语翻译文本施加了“外力作用”。

图7中,首先第一个维度可将语料库分为左右两部分,左面为负,右面为正,表明这两个区域的人称代词使用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左边的区域包括汉语原生文本,而右面的区域包括英语原生文本和汉语翻译文本。第二个维度可将语料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区域包括英语原生文本,而下面的区域包括汉语原生文本和汉语翻译文本。从不同的人称代词与不同文本的距离来看,“我(me/I)”与汉语原生文本最近,而距离汉语翻译文本却较远,体现了“我”这个人称代词的类比隐性特点。而图上显而易见的是,距离英语原生文本距离较近的人称代词距离汉语翻译文本也较近,如“we,them”,显示出透过语言接触,源语对于人称代词的使用在翻译过程中逐渐渗透进汉语翻译文本中。

图7 人称代词在财经文体英语原生文本、汉语翻译文本和翻译原生文本的对应分析

5.结语

本研究基于英汉财经平行语料库和原生汉语财经可比语料库,对英汉人称代词进行语料库翻译学方面的双核对比研究,即人称代词在财经文体英语原生文本和汉语翻译文本中的语际对比研究及在汉语翻译文本和汉语原生文本中的语内类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翻译汉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低于原生英语,却高于原生汉语,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这反应了翻译汉语在人称代词使用层面具有中间型特征,而这种中间型特征受到英语源语的渗透作用。英语人称代词在汉译过程中有四种转换类型,包括对应、替代、增添和省略,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对应的形式,其次是省略和替代,最少见的形式是增添。而对应和替代作为主要的显化形式,会使翻译汉语中的人称代词使用频数增加,使人称代词大体呈现语际显化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省略作为隐性形式,在翻译过程中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策略,体现了翻译汉语同样具有语际隐性的特征。而翻译汉语与原生汉语相比,两者在人称代词使用频数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人称代词在翻译汉语中总体呈现类比显化的趋势,却也呈现了类比隐性的特性。但本研究囿于语料库容量有限,且语料限制在财经领域,未能窥一斑而知全豹,仍有待后续的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人称财经代词
复合不定代词点拨
拼图
代词(一)
代词(二)
财经日历
陆家嘴(2020年2期)2020-05-14 13:30:13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财经阅读时代
电影(2017年5期)2017-06-15 16:30:16
财经神回复
中国连锁(2015年7期)2015-02-21 08:15:30
阳高方言的人称代词
广告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充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