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华,李 森
(海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人才培养能力是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确保人才质量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和全部条件的总和。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具有复合性,是多种不同能力的统一体,具体而言,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包括目标导向能力、学科基础能力、课程供给能力、教学承载能力、师资保障能力、管理服务能力等。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高等学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1)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7年9月25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709/t20170925_315201.html.。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2018年10月8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中西部高校承担着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因此,研究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有助于精准研判其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能够为党和国家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本研究以中西部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经济区域划分,抽取中西部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安徽、河南、河北、湖南、陕西、四川、重庆、贵州、广西、海南、内蒙古、新疆、甘肃等,按照学校办学层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省级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省级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般高校)随机选取65所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回收问卷25,066份,排除无效问卷671份,共获取有效问卷24,395份,有效率为97.32%。样本具体情况为:男生10,523人,占比43.1%;女生13,872人,占比56.9%;大一学生7942人,大二学生7470人,大三学生6823人,大四学生1753人,研究生407人;中部地区高校学生15,534人,西部地区高校学生8861人。
本次调查所使用的问卷,为课题组自编问卷。课题组成员在参考以往相关问卷编制的基础上,基于对人才培养理论和人才培养相关文献的分析梳理编制而成,检测显示问卷信效度良好。该问卷主要从思政教育能力(主要包括思政教育方向、体系、质量三个方面)、学科基础能力(主要包括学科平台、设备、经费三个方面)、课程供给能力(主要包括课程数量、质量、研发三个方面)、教学承载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载体、方式、手段三个方面)、改革引领能力(主要包括改革理念、举措、成效三个方面)、师资保障能力(主要包括师资数量、质量、结构三个方面)、管理服务能力(主要包括评价、服务、管理能力三个方面)和文化导向能力(主要包括文化价值、内涵、载体三个方面)八个维度展开调查。问卷所有题项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进行计分。问卷回收回来以后,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和Excel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
本部分从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总体水平与内部差异两大板块共同刻画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现实图景,为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提供证据支撑。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呈现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总体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总体水平(M±SD)
从表1可以看出,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总体水平均值为3.67。单从数据来看,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从整体上来说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具体而言,各个维度的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思政教育能力(M=4.12,SD=0.82)、学科基础能力(M=3.88,SD=0.73)、文化导向能力(M=3.85,SD=0.70)、教学承载能力(M=3.67,SD=0.74)、管理服务能力(M=3.62,SD=0.61)、改革引领能力(M=3.52,SD=0.58)、课程供给能力(M=3.41,SD=0.55)和师资保障能力(M=3.29,SD=0.37)。不难发现,中西部高校的思政教育能力最强,说明中西部高校在思政教育的方向把握、体系构建和质量保障等方面状态良好。而师资保障能力最弱,说明中西部高校需要加强师资保障能力建设,在师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加大调整与提升力度。
1.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地区差异
为考察不同地区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差异,本研究分别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总体水平以及各维度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具体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地区差异(M±SD)
表2的数据表明,从总体上来看,不同地区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呈现出显著的差异(t=3.946,p<0.001),中部地区显著高于西部地区。在各个子维度上,思政教育能力和课程供给能力未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在学科基础能力(t=3.946,p<0.001)、教学承载能力(t=3.946,p<0.001)、改革引领能力(t=3.946,p<0.001)、管理服务能力(t=3.946,p<0.001)和文化导向能力(t=3.946,p<0.001)方面,中部地区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但在师资保障能力(t=3.946,p<0.001)方面,西部地区显著高于中部地区。
2.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年级差异
为考察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年级差异,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事后多重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年级差异(M±SD)
表3的数据表明,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在年级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F=32.609,p<0.05),在思政教育能力(F=12.903,p<0.05)、学科基础能力(F=33.500,p<0.05)、课程供给能力(F=41.335,p<0.05)、教学承载能力(F=18.051,p<0.05)、改革引领能力(F=33.497,p<0.05)、师资保障能力(F=68.390,p<0.05)、管理服务能力(F=34.826,p<0.05)和文化导向能力(F=17.553,p<0.05)八个子维度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从表3的数据来看,总体而言,研究生阶段人才培养能力水平高于本科阶段,本科阶段则是年级越高,人才培养能力水平越低。究其原因,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已然大众化的今天,相对而言,研究生是作为高级专门人才来培养的,研究生教育受众更少,其师资力量、经费投入等都更充足,各方面条件更完善,因此,研究生阶段整体人才培养能力水平高于本科阶段。另一方面,在本科阶段,随着学生对学校认知的不断加深,刚入校门的新鲜感逐渐退却,个性化学习需求逐渐彰显,因而难免会基于个人需求来评估学校办学水平;加之高年级临近毕业,升学和就业压力倍增,种种压力慢慢转化为对学校培养能力的质疑和不满,因此,从调研的数据分析来看,总体上在本科阶段,年级越高,培养能力水平越低。
3.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学科差异
为考察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学科差异,本研究对中西部高校不同学科人才培养能力进行单因素方差统计。由于军事学样本量较少,因此,不对其进行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学科差异(M±SD)
表4的数据表明,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呈现出显著的学科差异(F=11.970,p<0.05),在思政教育能力(F=19.806,p<0.05)、学科基础能力(F=23.158,p<0.05)、课程供给能力(F=8.617,p<0.05)、教学承载能力(F=10.005,p<0.05)、改革引领能力(F=9.874,p<0.05)、师资保障能力(F=13.935,p<0.05)、管理服务能力(F=10.214,p<0.05)和文化导向能力(F=7.587,p<0.05)八个子维度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从总体水平的数据来看,中西部高校各个学科人才培养能力的排序为:医学(M=3.75,SD=0.50)>理学(M=3.69,SD=0.52)>工学(M=3.68,SD=0.53)=管理学(M=3.68,SD=0.51)=教育学(M=3.68,SD=0.49)>农学(M=3.67,SD=0.52)>艺术学(M=3.66,SD=0.53)=法学(M=3.66,SD=0.54)>文学(M=3.63,SD=0.49)=经济学(M=3.63,SD=0.56)>历史学(M=3.54,SD=0.49)>哲学(M=3.23,SD=0.76)。
究其原因,一方面与高校学科发展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教学方式有关。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需要大量的实践课程作为支撑,教学形式丰富;而哲学、历史、文学等学科主要依赖个人理解和识记来进行学习,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调。相对来说,实践课程丰富的学科,学生获得知识和习得能力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其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也使得课程学习起来不至于单调和枯燥。
通过对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现状的调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总体来说,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其中,思政教育能力水平最高;相对水平较低的是课程供给能力和师资保障能力,其中师资保障能力水平最低。第二,不同地区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呈现出显著差异。中部地区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显著高于西部地区。第三,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在年级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总体而言,本科期间,年级越高,人才培养能力水平越低;研究生阶段则总体上高于本科阶段。第四,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呈现出显著的学科差异。其中,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等学科人才培养能力水平相对较低。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中西部高校实际情况,今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
高校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主体,其师德师风、专业水平、队伍结构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显示,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八个构成要素中,师资保障能力水平最低。因此,师资是影响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要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就需要中西部高校不断加强师资保障能力建设。
第一,注重“外引”人才。中西部高校应突破经济待遇短板带来的限制,着重探索通过“理念引才”“平台引才”“环境引才”“柔性引才”等方式不断壮大师资队伍总量。首先,倡导“理念引才”。中西部高校要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树立“人才立校”“人才强校”的观念;在人事管理上要确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在教师评价机制上打破“论资排辈”,重视以工作实绩作为依据。建立健全人才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活力,促使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3)汪俊、张建军:《新疆边远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考》,《教育评论》2016年第5期。其次,用好“平台引才”。充分利用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吸引聚集高层次人才,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落实好人才引进规划,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和急缺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将人才资源用在最急需和最关键的地方。再次,重视“环境引才”。创造人才发展的优质环境,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吸引人才。制定“骨干教师学历提升计划”“优秀人才业绩奖励计划”等系列人才建设计划,为人才引进、成长和成就事业创造优质的软环境。最后,加强“柔性引才”。采用短期交流、科研合作攻关等多种方式,宽口径、多方位地引进高校紧缺人才。建立兼职教师制度,发挥兼职教师队伍对于高校发展的积极作用。积极吸纳社会、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一些对实践教学要求较高的专业,可从企业聘用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第二,注重“内培”人才。首先,注重学术梯队培育。加大对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依托高校重点学科、研究基地和重点实验室等积极自主培养人才。其次,强化教师专业素质。一方面支持本校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着力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另一方面健全教师研修制度,拓宽教师培训渠道,定期组织教师进修。充分发挥高校对口支援工程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引领和帮带作用;多举办专家讲座,开拓教师眼界,多途径提升师资队伍质量。(4)汪俊、张建军:《新疆边远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考》,《教育评论》2016年第5期。
第三,建立中西部高校教师流动补偿机制。适当的教师流动是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的重要途径,但人才流失则会降低中西部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因此,相关部门要建立合理、规范的教师流动机制和资源补偿机制,通过制度约束和人为干预防止高校之间恶意挖人,实行师资流入高校对流出高校进行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补偿的措施,为提升中国西部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创造优质的生态环境。
课程供给能力是指高校开设的课程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包括提供充足的课程数量的能力、提供优质课程的能力、研究与开发课程的能力等。目前,中西部高校课程建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拥有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教师编写的省级及以上规划教材的数量相对不足,课程体系不够完备,课程设置、课程时间安排和课程考核方式不太合理等,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自主开设的课程依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迫切需要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课程团队。因此,中西部高校必须强化课程建设,优化人才培养的载体。
第一,优化高校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结构的设置水平关系到课程体系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成效。高校课程结构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课程结构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高校课程建设观念要从学生适应课程转变到课程适应学生,课程结构应满足学生的生活和发展需要,课程内容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特性和需要来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通过丰富、多元的组织形式开展教学,教学内容要兼顾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为学生提供切合其发展需求的课程。其次,课程结构要反映学校定位和社会需求。高校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课程结构的优化既要考虑到学校定位,又要反映社会的需要,适当增加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课程元素,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高校要平衡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专业课与非专业课的关系,不断加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合,增加跨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开设,打破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等级关系,适当增加实践课程。
第二,充实高校课程数量。首先,鼓励有能力的教师自主开发课程。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将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定位和需求的内容融入课程之中,开发出新的有特色的课程,从而扩大学生课程选择范围。其次,鼓励教学团队合作开发课程。通过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技能与实验课,形成专业课程群、课程模块和课程体系。再次,要调动二级学院参与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研发与建设的积极性,保障通识教育课程供给;打通校内院系、学科合作渠道,实现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互动发展,积极探索一批交叉学科类课程和多视角解决问题的课程。最后,要善于汇聚校内外各类课程资源,拓展育人空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开发新型课程。
第三,提高高校课程质量。邀请课程标准研制专家、教材编写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升教师规划、开发课程的能力,提升教师研发课程的积极性。着重遴选、培育和建设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得当、教学内容新颖、师生反响好、示范作用强的精品课程。可通过质量评估的方法使教师掌握课程与教学的标准,以此来促进课程的改进和建设,进而提升课程质量。
高校是服务地方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繁荣地区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然而西部地区存在的重点高校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弱化了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制约了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影响了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因此,改变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现状,势必要从国家战略层面予以支持和保障。
第一,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高校的经费投入。经费问题严重制约了西部高校发展,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尽管中西部省份的数量是东部的两倍,但中西部地区高校经费预算却只有东部地区高校经费预算的一半。同时,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因此,要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需要依靠中央政府不断提高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在统筹配置教育资源的前提下,重点向西部边远地区高校倾斜。
第二,大力推动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相关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东部高水平大学的辐射、引领和带动效应,根据西部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计制订不同的对口支援方案。联合各地方高校以及相关对口支援高校,制定西部地区高校专项发展规划,实现东部高校与对口支援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通,提高西部高校整体办学水平,促进西部地区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升。
第三,继续推进相关部门共建地方高校。支持和鼓励有关部门、相关行业与地方政府共建地方高校。一方面,多方协同共建地方高校,有利于统筹相关政策和专项资金等资源,推动共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向相关部门、相关行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方向转变,不断增强西部高校为区域和行业产业发展服务的能力,进而推动西部高校形成发展特色。
大学生的学习是一项灵活多变、充满异质性的实践活动,不同的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关注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具有创造性(5)李森、刘梅珍、崔友兴:《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师范类专业建设理路》,《重庆高教研究》2019年第6期。,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
调查显示,中西部高校在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能力总体上高于本科阶段;在本科阶段,年级越高,人才培养能力越低。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了中西部高校研究生培养能力总体水平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中西部高校现有条件难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特别是本科高年级学生。
借力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提供支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内容、方式上的局限,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便利。(6)陈慧:《“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36期。首先,在时间上,教育信息化建设使得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具个性化,可以有效打破传统课堂对教学时间的限制,便于高年级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其次,在空间上,教育信息化建设使得学生的学习场所更具选择性。互联网上的海量资源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资源的封闭状态,高年级学生特别是在校外实习或见习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再次,在内容上,教育信息化建设使得学习资源更具丰富性。中西部高校也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取东部高校的优质资源,有效补充了中西部学校学习资源的不足,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知识范围。(7)梁海霞:《“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青年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亚太教育》2015年第34期。各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专业情况有意识地选择各种学习资源和知识内容。最后,在方式上,教育信息化建设使得教学方式更具灵活性。师生只需要借助一部联网的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教学活动,而且师生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可以充分互动、沟通,教师在教学中由之前的“灌输者”,转变为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热情和兴趣的“领路人”(8)袁磊、李彬语、王卓玉:《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新模式探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第8期。。可见,教育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推动了教学模式的“私人订制”,可以为本科各年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学习需求提供支撑。
学科基础能力是学科平台、设备、经费等的配备情况对人才培养的支撑能力。学科建设是围绕提升学科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9)刘光成、唐贤清:《一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如何实现协同互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年第1期。,包括明确学科定位、凝练学科特色、建设师资队伍、开展科学研究、搭建与完善学科平台等。大力抓好学科建设,提高学科基础能力是夯实人才培养能力的应有之义。调查发现,不同学科的人才培养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中西部不同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有关。
从调研获得的数据来看,中西部高校存在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科定位不清晰、未能充分体现不同高校的学科特色和学科差异、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等问题;学科合作平台建设力度不够,国际、国内的学科平台建设均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经费有限,离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省级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普通高校需要得到更多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
中西部高校学科建设的不平衡现象既有学科发展的历史原因,又受到学科发展现实政策和资源支撑等因素影响。因此,首先需要明确学科发展定位。结合中西部高校的地缘特征、办学优势、学科历史和文化资源,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和凝练学科特色。其次,抓好薄弱学科和学科薄弱环节建设,整合学科资源,避免学科交叉重复建设。再次,鼓励以现有的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为基础带动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最后,注重学科平台建设。“学科平台凝聚着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提升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在学科建设平台上,需明确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方向和定位,重点选择、建设符合发展需要的学科,充分发挥学科平台的引领作用。”(10)周海涛、徐珊:《近年来学科建设研究的重点领域及其展望》,《现代教育管理》2020年第1期。中西部高校要加强开放办学,联动政府、高校、社会机构和企业的力量,完善学科实践平台和科研平台,健全高校与社会力量协同育人机制,拓展人才培养的空间和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