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2-01-05 02:09张倩陈进春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阻型补阳汤加减

张倩,陈进春

(厦门市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9)

类风湿关节炎在我国较为常见,属于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1],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进展性关节病变,如长期未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加以控制,随病情进展可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脏器受损,关节发生畸形病变等[2]。西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多由多种免疫功能异常影响人体机能而形成[3],治疗主要以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以及抗风湿类药物为主,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延缓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4]。但长期接受西药治疗的毒副作用较多,导致病情控制不当,病情突发,体内关节发生畸形病变,最终只能接受外科手术治疗[5]。中医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认为该病内因患者体质虚弱、气血不足,外因寒气、湿气等外邪气入侵关节共同导致,将其归属于“骨痹”“历节”等痹症范畴[6]。针对患者病症可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之补阳还五汤治之。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厦门市中医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0 例,纳入标准: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中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年龄18~70 岁。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疾病;合并精神疾病;晚期关节畸形明显;入组前1 个月内接受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治疗;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39 例;年龄21~68 岁,平均年龄(49.84±3.68)岁;病程2~18 年,平均病程(12.14±2.42)年;治疗组男26 例,女34 例;年龄19~65 岁,平均年龄(46.98±2.89)岁;病程3~19 年,平均病程(12.47±2.65)年。两组一般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患者自愿参与且签订相关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生产单位: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44;规格:2.5 mg/片)口服,6 片/次,1 次/周;塞来昔布胶囊(生产单位: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490;规格:0.2 g/粒)口服,1 粒/次,2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药方为黄芪25 g,当归15 g,赤芍15 g,白芍15 g,独活15 g,羌活15 g,红花10 g,地龙(去土)10 g,白芥子10 g,川芎10 g,胆南星10 g,桃仁10 g,桂枝10 g,全蝎5 g,炙甘草5 g,取500 ml 水煎煮,留汁300 ml,1 剂/d,早、中、晚三次分服。治疗7 d 为1 疗程,两组均治疗6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相关标准评估,显效:各症状有明显好转,但是未完全消失,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中医证候评分降低95%;有效:各症状治疗后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5%~95%;无效:各症状治疗后无任何的好转甚至恶化,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低于75%。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沉水平(ESR)以及C 反应蛋白(CRP)。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关节疼痛程度相关标准[9],无,0 分;轻度,2 分;中度,4 分;重度,6 分。关节肿胀程度计分:无,0 分;轻度,2 分;中度,4 分;重度,6 分。晨僵时间计分:0 分:无;2 分:<0.5 h;4 分:0.5~1 h;6 分:>1 h。④比较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CRP、ESR 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ESR、CRP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RP、ESR 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RP、ESR 水平比较(±s)

组别例数时间ESR(mm/h)CRP(mg/L)治疗组60治疗前65.77±15.189.27±0.98治疗后31.38±8.335.17±0.91对照组60治疗前66.41±13.629.05±1.39治疗后45.53±9.277.07±0.84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时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晨僵治疗组60治疗前4.98±0.664.87±0.354.53±0.48治疗后1.66±0.411.96±0.551.56±0.28对照组60治疗前4.89±0.594.95±0.434.65±0.46治疗后2.26±0.352.49±0.392.29±0.29

2.4 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对称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部位常见于四肢,病理改变以滑膜关节炎症为主,不仅累及患者关节,还可侵犯患者心、肺、肾、眼以及神经系统等身体组织器官[10]。该病病因目前尚不明晰,临床认为可能与DNA 遗传、性激素、吸烟史、关节处滑膜衬里细胞增生、微血管新生等因素有关[11-12]。该病患者以早起时关节转动不灵活、僵硬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同时可伴疲劳、低热、缺乏能量、食欲不振、皮肤凸起等症状,病情严重患者可发生关节梭形、天鹅颈状等畸形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中医依其临床特征将类风湿关节炎归属于“痹病”“历节病”的痹症范畴[13],认为该病由患者劳逸适度、饮食失调,以致机体御气不足,邪气侵犯经脉所致。治疗上可用温经止痛、益气补神、活血通络之补阳还五汤治之。

3.1 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西药较单纯使用甲氨蝶呤片及塞来昔布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更好,考虑原因为补阳还五汤是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剂,以补气药为主,活血药为辅,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活,方药中黄芪可活血通络,补气升阳,增强免疫力,改善血液微循环[14];独活与羌活良药配伍行气活血、祛风除湿,胆南星与白芥子配伍祛风通络、燥湿化痰,白芍、桂枝等药和营解肌,且全蝎等药物均具备通络止痛之效,诸药共用,相辅相成,共奏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效,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恢复效率。

3.2 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性因子作用机制

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ESR、CRP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减低炎症指标,并改善中医证候表现,提高患者身体机能。类风湿关节早期病变以风寒湿热等实邪入侵为主,而该病治疗困难,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导致肝肾亏虚。肝血不足未能濡养筋膜,导致四肢疼痛,影响关节屈伸;肾精亏虚,骨髓生化受阻不足以滋养骨骼,致骨质疏松造成关节变形,引起ESR、CRP 炎性因子上升,中医证候明显。补阳还五汤方中赤芍、川芎、当归、地龙诸药配伍可活血通经,促使关节筋骨可受津液濡养。现代药理表明[15],地龙具备促纤溶、抗凝等效果,与此方药物合用可有效提高侧支循环以及体内血液再分配能力,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同时具备扩张血脉、通经止痛的疗效。

3.3 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良反应影响

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甲氨蝶呤片与塞来昔布联合补阳还五汤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同时提高疗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未施以有效治疗干预控制,随病情发展,可致患者关节发生畸形病变,加之类风湿关节炎发病覆盖全身,还可对眼睛以及口腔等部位造成影响,如患者眼内腺体发炎,可加重眼睛干涩病症,进一步引发泪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综合征[16]。受此类因素影响,还可累及其他机体部位,导致机体局部功能丧失。临床治疗多可通过鱼油、维生素D、鸡蛋、低脂牛奶、强化面包等谷类食品等日常饮食搭配[15],并配合止痛药、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虽然西药具备起效快,服用方便快捷等优势[16],但长期服用西药不良反应较多,如长期服用甲氨蝶呤片有肠胃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蛋白尿、白细胞下降、感染等不良反应并发风险[17],故不推荐用于该病长期治疗当中。中医长于预防与长期治疗,通过中草药缓慢调节机体损伤并治疗病症,长期服用补阳还五汤效果更佳,且在病症治愈后继续服用可有效防止病情复发[18-20]。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指标,且联合用药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应用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阻型补阳汤加减
补阳还五汤通过NLRP3/caspase–1调控大鼠髓核细胞退变的机制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中药外敷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应用DCE-MSCT扫描鉴?别诊断小肝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的可行性研究*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平衡火罐联合刺络放血治疗风寒痹阻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
PFNA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