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 江
一门学科亦犹如生命,有它的历程。影视人类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与影视艺术融合创新的先导领域,19 世纪末开始酝酿,正式成立于20 世纪50 年代前后。随着影视人类学发展,人类学一分为二、形成两大分支,即文字人类学和影视人类学,它们和而不同。①参见鲍江:《本体论分杈:影视人类学与文字人类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6 期;《生活世界影视人类学理论》,《电影艺术》,2020 年第1 期。从音像信息技术视角考察学术史并展望未来,影视人类学分1.0 版、2.0 版和3.0 版。1.0 版奠基于50 年代前后,以胶片为信息载体、电影院屏幕为成果呈现载体;2.0 版奠基于80 年代,以模拟磁带为信息载体、电视屏幕为成果呈现载体;3.0版发端于21 世纪20 年代前后,以数字数据存储器为信息载体、智能手机屏幕为成果呈现载体。1.0 版奠基之前有个酝酿期,从1898 年延续至50 年代前后,在此期间影像技术应用于人类学田野工作中,但影像的价值局限于作为文本辅助资料,尚未确立影片的独立学术价值。2.0 版与3.0 版之间有个阈限期,以DV 数字磁带和其他数字数据存储器为载体、电脑屏幕为成果呈现载体;阈限期起点以1995 年第一款廉价、便携、高画质和音质的DV 数字摄录一体机面市为标志。
酝酿期 1.0 版 2.0 版 阈限期 3.0 版起始年代屏幕信息载体成果形态应用范围19 世纪末20 世纪50 年代20 世纪70 年代胶片素材科研、典藏影院胶片影片教育、科研、典藏、科普20 世纪80 年代电视模拟磁带影片教育、科研、典藏、科普20 世纪90 年代电脑DV 磁带和其他数字数据存储器影片教育、科研、典藏、科普21世纪20年代智能手机数字数据存储器影片教育、科研、典藏、科普
(续上表)
影视人类学1.0 版在世界范围内有几个独立起源,在中国是国家影像文化工程“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在法国是巴黎人类博物馆民族志电影委员会专职影视人类学家让·鲁什的工作,在美国是哈佛大学电影研究中心专职影视人类学家罗伯特·加德纳的工作。2.0 版奠基以来,不同起源的影视人类学进入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进程。在此历史进程中,特别在2.0 版过渡到3.0 版的阈限期,有一前一后两次具有世界范围内学科融合深化标志意义的国际学术研讨会:1995 年北京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和2019 年北京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5 年北京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是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德国哥廷根科学电影研究所和广州东亚音像制作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于1995 年4 月24—28 日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研究员致开幕词,德国驻中国大使馆博姆参赞致辞祝贺,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影视人类学委员会主席、意大利帕度亚大学教授安东尼奥·玛拉兹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史金波主持开幕式。会议收到海内外学者和单位发来的贺电贺信。出席会议的国内代表33 人,国外代表21 人。国内代表来自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和民族院校的文化人类学家、教授,中央及部分地方电视台、制片厂的编导。国外代表来自德、奥、意、法、美、日、瑞典。
1995 年研讨会主要议题包括:新中国人类学影片的拍摄实践和理论研究;国外影视人类学的历史和理论;人类学影片的研究价值、教学作用和其他功能;人类学研究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会上还播放了代表们带来的不同风格和内容的人类学影片。①参见杜荣坤、肖锋主编:《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北京)论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 年。
2019 年北京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学者合影 于雪拍摄
2019 年北京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文明互鉴”。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面对21 世纪的全球性复杂形势和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全球治理政治新主张。
人类学自19 世纪诞生以来,从摩尔根的“亲属制度”到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从让·鲁什的“分享”到费孝通的“相处之道”,尽管理论取向和着力点不一,但人类学先贤秉承人类社会文化的差异与同一的辩证认识作为学科的根本关切。21 世纪的人类学在社会文化领域继往开来,抓住辩证认识人类社会文化的差异与同一的学科基本点不放,致力于学科理论、方法以及田野工作的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成立40 周年之际,为传承并发展创始所长费孝通提出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联合在京影视人类学主要机构举办本会,交流影视人类学领域中的新感受、新发现、新思想,共同探讨影视人类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新实践、新话语、新趋势。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影视人类学委员会主席鲍江主持召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雷建军负责会场,于2019 年10 月26 日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举行。正式参会学者30 位,其中国外学者6 位,国内学者24 位。报名旁听者踊跃,远超出会场坐席容量。主办者不忍拒绝,最后统一回复:同意旁听,有座坐,无座站。
研讨会开幕式由鲍江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主席小泉润二、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吴金光等致辞。
研讨会分三场。第一场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梁君健主持,包括6 个发言: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朱靖江《新浪潮:当代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学术实践》、韩国全南大学教授李起仲《韩国视觉人类学简史》、挪威北极大学教授彼得·克劳福德《挑战与兼容性:北欧之眼与北欧人类学电影学会——北欧国家的民族志电影》、印度尼西亚大学讲师雅利奥·达努西里《去地图化群岛: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报告》、喀麦隆马鲁阿大学教授穆阿达姆·艾哈迈杜《影视人类学作为朝向广大观众的文化教育和经验分享手段》和荷兰莱顿大学讲师梅蒂亚·帕斯特玛《欧美影像民族志的当代发展》。
第二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富晓星主持,包括3 个发言: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节日志》编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松《国家记忆中的学术融合——‘中国节日影像志’实践与经验》、云南大学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主任张海《缅甸克钦/景颇民族影像志研究》、云南大学讲师李伟华《身体展演与视觉呈现:中国人类学魁阁学术史研究》。
第三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乔主持,包括7 个发言: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刘湘晨《镜头背后的伦理——影视人类学的规定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庞涛《对影像民族志文化批评的反思》、云南大学讲师陈学礼《作为反思共识的民族志电影》、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张静红《拍摄者与被拍摄者身体感官之互动的探讨》、中山大学副教授熊迅《跨界:纪实影像传播的互文和互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鲍江《生活世界影视人类学理论》和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彭流萤《虚拟民族志作为电影研究方法的引入》。①参见《2019 年北京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手册;王雨佳、龚靖峰:《研讨会纪录片〈遥远的目光〉》,发布日期:2019 年11 月10 日,《视觉人类学》公众微信号,https://mp.weixin.qq.com/s/FzEcF7uPhoyTucZ98UOqAQ,浏览日期:2019 年11 月20 日。
会后学者修订发言稿和论文并陆续公开发表。②参见鲍江:《生活世界影视人类学理论》,《电影艺术》,2020 年第1 期;梅婕·帕斯特玛:《影视人类学的趋向:政治、美学和认识论》,张静红译,《电影艺术》,2020 年第1 期;彭流萤:《虚拟民族志作为电影研究方法的引入》,《电影艺术》,2020 年第1 期;张静红:《“一心一意”: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共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年第3 期;朱靖江:《文化表达与影像新潮: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十年经验及反思》,《民族艺术研究》,2020 年第6 期。本期笔谈栏目以“影视人类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影视艺术融合创新的先导领域”为题,收入其中的2 篇研讨会开幕式致辞、4 篇论文和1 篇会议综述,提供了一份世界范围内影视人类学历史和现状的广角概述,以期在音像制作工具门槛业已拆除的当下助益于人文社会科学与影视艺术的融合创新。小泉润二《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影视人类学与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影视人类学委员会》,概述世界范围内人类学与民族学学术共同体在国际组织建设方面新近取得的重大发展及其可能推进影视人类学发展的潜力。郑茜《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当今中国影视人类学发展进程的见证者与推动者》概述中国影视人类学最重要的民族志电影学术交流平台之一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的创办和发展历程。李松《影视人类学与国家文化记忆——在国家文化系统工程中的学科建设》概述国家影像文化系统工程“中国节日影像志”与影视人类学的关系。彼得·克劳福德《重访北欧之眼:北欧人类学电影协会电影节1975 至2015 年 》概述北欧影视人类学协会电影节的发展历程。刘湘晨《镜头背后的学术伦理——影视人类学的规定性》结合作者本人影片创作经验阐述影视人类学思考。李起仲《韩国视觉人类学简史》概述韩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刘超《影视人类学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学术能动体》综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文明互鉴”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