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明
摘要: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需要不断的改变教学方法和观念,在课堂中不但需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还需要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到为人处世的理念,进而培养小学生形成明辨是非的思想。新课程理念重点在于要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这就对小學语文老师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以及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新的语文教学观念以及方法层出不穷,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对于语文创新以及改革都是一个挑战。小学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尤其是一二年级的语文教育,更是保证学生发展的基础,能够构造学生的语言系统,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和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老师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对学生展开教学,促进小学生形成优良的品格以及语文素养。
一、展开识字教学
一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并不全面,老师只有展开良好的识字教学,才能够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在进行识字教学时,不仅仅需要教学音、义,还需要教学偏旁部首、组合字词,想要提高识字能力以及语文能力,就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目前身心发展的特点,利用微课建立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与水平[1]。
例如,在《口耳目》的识字教学当中,老师使用微课向学生详细的展示相关人体部位,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了解到此次识字的内容,并通过图片让学生进行游戏“猜猜是谁”,老师这是可以将“口”字的卡片贴在学生嘴巴的旁边,让其他学生猜,通过微课结合游戏情境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乐趣。为了能够加强学生认识并记忆“口耳目”的生词,老师可以为学生创编儿歌,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加深印象。这样不但能够让语文思维更加活跃,还能让识字教学活动变得充满趣味,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二、优化教学结构
第一,老师需要在教学中加入多媒体技术,这会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感官体验,通过有趣、色彩鲜艳的图片、动画等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对语文的感知能力,并且节约了老师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第二,老师在具备优秀教学能力的前提下,还要提高自己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在教学环节中加入合适的信息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加快速的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2]。
例如,在教学《影子》时,老师可以先说:“同学们,大家可以前后左右看一下,是不是地上有许多的影子,桌子、椅子、同学的影子等等”,学生都会回答:“是”,老师可以接着说:“下面我通过白板展示一些影子,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图案”老师可以展示兔子、小猫、路灯、小汽车等影子,不但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影子的概念,还能通过视觉、听觉等刺激学生感官,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乐趣。所以老师需要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来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此构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
三、改变教学观念
一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都比较强,老师如果只是进行教材教学,就会导致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老师需要改变自己主导课堂的观念,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处于引导者的位置,课堂的真正主体是学生,老师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老师要建立起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加入互联网的使用,使教学变得多元化,老师要将资源整合,将教学中的内容进行删减或者增添,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比如,在进行《四季》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先为学生留下预习要求:(1)四季是哪四季?(2)四季分别有什么特点?(3)四季分别具有代表性的景象是什么?让学生通过询问家长、翻阅书籍等查找资料,然后在课上回答问题。老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并讲解其中的重难点。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学生展示四季的景色,比如春天的绿意盎然、夏天烈日炎炎、秋天微风徐徐、冬天白雪皑皑,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的领略四季的景色,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季节以及为什么。通过将课堂主体交还给学生,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自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结语:现如今这一时代,改革和创新能够有效促进教育的发展。从观念上而言,老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从教学模式上而言,老师需要在教学中加上互联网技术,优化教学结构、改变教学观念,从各方面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一二年学生正处于形成三观的初期,语文老师只有在课堂中加以正确引导,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朱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模式研究[J].科研,2015(44):87-88.
[2]苏月霞.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2(19)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