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2022-01-04 14:32:18张小苑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23期
关键词:体温家属肺炎

张小苑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052)

肺炎是指由众多种病原体和其他因素所致的一种肺部炎性疾病,在3岁以内婴幼儿中较为多见,该病是导致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肺炎患儿临床特征为气喘、体温明显升高、咳嗽、张口抬肩等,全年各时间段均可发病,但春冬季节发病率较高。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功能未发育完全,轻微呼吸道感染也会引发肺炎。肺炎患儿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病情易反复发作,可引发较多并发症,如肺大疱、脓胸等,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危及患儿生命[2]。临床护理路径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对时间、诊断、检查、治疗、饮食、活动及教育等多个护理手段做好相应安排工作,同时有计划、预见性开展护理。研究显示,将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到肺炎患儿的护理中能提升其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3]。为此,本研究观察给予肺炎患儿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收治的肺炎患儿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1~5岁,平均(3.14±0.68)岁;病程1~7d,平均(3.78±1.15)d;体温38.2~39.8℃,平均(38.90±0.24)℃;白细胞计数(11.38~13.25)×109/L,平均(12.14±0.36)×109/L。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1~6岁,平均(3.20±0.72)岁;病程1~6d,平均(3.80±1.04)d;体温38.4~39.9℃,平均(38.86±0.35)℃;白细胞计数(11.45~13.68)×109/L,平均(12.20±0.35)×109/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研究注册备案号:I R B-2017-289)。

1.2 诊断标准 参考«实用儿科学»中有关肺炎的诊断标准:存在程度不一的咳嗽、发热及呼吸急促症状,听诊肺部伴随湿啰音,肺部影像学存在肺炎病灶[4]。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6岁;临床资料完整。

1.4 排除标准 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存在严重疾病者;早产儿;呼吸道系统存在除肺炎外的其他疾病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碍者;中途退出或者拒绝参与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具体内容:①环境护理:维持病房整洁、安静,且阳光充足,室内温度在18~20℃,湿度控制在50%~60%,定期开窗通风。②病情观察:及时为患儿叩背排痰,密切关注其病情改变,如是否存在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四肢冰冷、皮肤苍白、冷汗、嗜睡、水肿或腹胀、惊厥及昏迷等症状,存在上述症状需及时通报医生,对于病情严重者需做好急救准备,以确保其生命安全。③输液护理:输液时需要对输液速度进行合理控制,以免产生电解质紊乱现象,同时加强患儿的体温监测,存在发热时需及时予以物理降温。④口腔护理:做好患儿的口腔护理,协助其刷牙及漱口等,以防出现交叉感染。⑤饮食护理:饮食上需要指导家长给患儿摄入清淡易消化食物,同时做好蛋白质补充以维持机体能量消耗,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等。⑥健康指导:给患儿家属宣教疾病有关知识,告知其注意维持患儿呼吸道畅通,掌握正确降温方法,指导家长给患儿合理喂养和用药,同时做好患儿的保暖工作,及时给患儿加减衣物,定期开展体检,按时进行预防接种等。干预14d。

2.2 观察组 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由责任护士给患儿和其家属分发临床护理路径表,同时结合表中内容向患儿家属做好详细讲解工作,后严格依据表中内容严格开展护理。具体内容:①入院当日:做好入院手续办理和床位安排,向家长讲解住院制度和探视制度,说明疾病发生原因、进展可能、预后与转归情况,获取家长支持与认可。对存在明显哭闹患儿,需要先安抚,对于安抚无效者予以合理镇静,避免其因持续哭闹造成能量过度消耗。采集患儿的血液、尿液及粪便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查。维持室内整洁与空气清新流通,冬季每日需3~4次开窗通风,单次时间在15~20min,维持室内温湿度合理。开放静脉通道,遵循医嘱开展补液处理和抗感染治疗。妥善安置患儿体位,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产生反流或误吸,维持其呼吸道畅通。在必要情况下开展吸氧,结合患儿年龄及脸型等给予面罩吸氧。指导同时示范有效咳嗽方法,加强体位更换,帮助患儿翻身、叩背排痰,对痰液多、咳嗽无力者应开展吸痰,同时遵医嘱加用止咳祛痰剂。确保患儿摄入水分充足,以降低分泌物黏稠度。②入院2~4d:加强基础护理,做好体温监测;鼓励患儿增加饮水量,坚持少食多餐原则。予以肠外营养确保热量,对患儿的活动量进行限制,降低其消耗量。对于大量出汗者需及时更换衣物,同时做好保暖。对于高热者开展物理降温,30min后复测体温;遵医嘱加用退热药,做好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以防体温骤降造成患儿虚脱。维持口腔清洁,年长儿可多漱口,而年幼儿则应多喝水,在口唇干燥时能涂抹适量唇膏,遵医嘱加用抗生素。指导家属掌握高热惊厥识别方法,患儿产生烦躁、表情呆滞、四肢抽动等症状需要及时报告和处理。③入院5~9d:家属能正确予以喂养,不断减少肠外的营养用量,做好病情判断,待各项症状消失、临床检查无异常后可停止使用抗生素。④入院10d到出院:饮食正常后,进行2~3d的观察,无阳性体征者则开展出院健康宣教,告知家长出院后的有关注意事项,如避免携患儿至人群聚集地方和公共场所等,以防产生交叉感染;给家长说明疾病复发预防方法,若存在异常应及时回院复诊;告知家长有疑问能及时寻求医护人员帮助,并协助其做好出院手续办理。干预14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统计两组脓胸、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②临床疗效。

3.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同时X线片未观察到肺炎病灶;好转: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同时X线片观察到肺炎病灶部分吸收;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任何改善或加重,同时肺部点片状影依旧存在[5]。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炎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2)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炎患儿临床指标比较(d,±s)

表2 两组肺炎患儿临床指标比较(d,±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体温恢复时间 血常规恢复时间 湿啰音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39 2.36±0.70 1.65±0.40 3.02±0.7413.26±2.85▲对照组 39 3.84±0.68 2.35±0.54 4.96±1.2815.12±2.76

(3)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6%(1/39),高于对照组的20.51%(8/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炎患儿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4 讨论

小儿肺炎属于临床常见病,临床表现包含咳嗽及脓痰等,该病发生和病原体感染、过敏反应和呼吸过程中的不良成分入侵等有关,未及时予以治疗能导致呼吸困难、肺气肿和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肺炎患儿的免疫力较差,对病毒的抵抗能力较低,病情易反复发作,会进一步增加其痛苦。因此,治疗期间予以良好护理干预,对减少疾病反复发作和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护理路径属于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护理模式之一,特点是将患者的入院时间当作横轴,同时将护理内容当作纵轴,制订护理方案。制订的护理方案具备有序性及直观性特点,能使护士清晰掌握每日护理内容,进而避免开展护理工作时的重复性及盲目性[6]。赵芳[7]发现,予以肺炎患儿临床路径护理能提升临床疗效和家属满意度。朱翠敏等[8]对78例肺炎患儿开展研究,对照组(39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予以临床路径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0%,高于对照组的81.80%(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护理方法效果更佳,能改善患儿各项症状,减少并发症,促进其康复。考虑原因可能是以往开展常规护理时仅为护士围绕基础措施被动开展护理操作,不能有效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使护理措施流于形式,护理质量整体不佳。本研究观察组经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由专业护士通过表格形式按时间给患儿提供有效照顾和治疗,整个过程中由护士负责管理、设计和协调家属参加宣教,同时促进护理路径实施、评价及修正不足,于时间、方法及内容上要求更为严格,各班次护士严格依据当日路径内容开展护理,能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此外,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培养起护士评价护理效果的独立判断能力及决策能力,协助护士学习及运用健康知识,充分满足患儿和家属对于健康知识需求,有助于护士和患儿和其家属间交流沟通,增加患儿和家属对护士的信任感,减少护理纠纷发生。

综上所述,予以肺炎患儿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确切,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采用。本次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选取的样本量较少;研究时间较短,且未对两组患儿开展深入远期随访,还需在未来研究中增加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深入分析肺炎患儿临床护理路径的远期效果,得到更为全面的研究结果,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猜你喜欢
体温家属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认识肺炎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