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临床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进展

2022-01-04 10:36:34张丽君雷永慧周万芳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胜任专科工具

张丽君,冯 苹, 雷永慧, 姜 玉, 周万芳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创伤病区,上海 200433)

《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1]中明确提出 ,护士培训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适应临床护理的需要。基于岗位胜任力理论的研究,其出发点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由于护士的胜任力与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密切相关,因此胜任力模型在选拔、培训及评价护理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从护士岗位胜任力相关概念、研究工具、影响因素、培训需求及培训效果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 相关概念

岗位胜任力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组织中,促使员工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并且在该岗位上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的总和[2]。国外胜任力的概念由McClelland提出,是指绩效优异的员工在胜任特定工作岗位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3]。当前最受认可的概念是由Spencer等提出,即能对某一岗位中绩效优异与一般者进行区分的深层次特征,包含知识、行为技能、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4]。我国公认的护士胜任力是指建立在护理职责之上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能力,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护士胜任力在护理专业人员培养中的应用[5]。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CNS)是指在某一特殊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是在护理专业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级临床护理工作者,对患者的健康起着关键作用[5]。国家卫健委指出,“十三五”时期要大力发展CNS队伍,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6]。然而关于CNS选拔、培训及评价标准尚未统一。

2 研究工具

2.1 国外研究工具CNS的发展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CNS内容尚没有国际公认的标准,美国肿瘤护理协会制定了肿瘤专科护士(NP)的胜任力框架,包括健康促进与疾病治疗、护患沟通、教学与指导、专业发展、协商与倡导、质量管理和多元化护理7个方面[7]。美国急救护士协会制定的CNS胜任力模型,进一步明确了急诊CNS胜任力标准,包括直接临床实践能力、咨询能力、领导力、合作能力、教育与培训能力、科研能力、伦理决策与倡导能力7个维度,该标准当前已为美国急诊高级实践注册护士的教育、培养、认证和认可提供依据[8];美国重症护理协会更新的《急危重症开业护士执业范围和标准》中,其胜任力标准包括专业实践能力、质量改进能力、教育能力、沟通能力、伦理决策能力、协作能力、循证与科研能力、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领导力和创造与维护健康环境能力10个方面[9]。CNS要求采用专门的定位和入职方法,通过使用与全国临床护理专家协会核心能力一致的结构化定向,设计出的检查表包括:直接护理、咨询、系统领导、协作、辅导、研究和道德决策7项核心能力[10]。与CNS角色相关的最佳实践和工具的文献有限,应根据个人CNS的预定目标以及具体的工作描述,选择能指导临床护士专家定位、专业发展和评估的工具[11]。

国外护士胜任力研究工具包括护士胜任力量表[12]、欧洲卫生保健培训和认证网络问卷工具[13]、护士专业能力量表[14]、临床核心能力专业护士自我评估量表PROFF Nurse SAS I[15]和PROFF Nurse SAS II[16]。其中护士胜任力评价工具包括同行、自己及上级三级评价,在美国广泛使用,其余均为自评量表。国外的研究工具较多,研究相对成熟,尤其美国专科护士胜任力模型多由专科护理协会颁布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认可,可参考借鉴。

2.2 国内研究工具国内研究者自行研发的研究工具众多,部分是基于国外研究工具的改良。研究涉及不同CNS专用的研究工具,但即使同种CNS胜任力的研究工具也不尽相同,可见目前我国关于CNS胜任力方面的研究模型的构建涉及面之广。护士胜任力研究工具是对不同层级护士进行选拔和评价的标准。对于护士胜任力可参考的研究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因而胜任力的干预研究甚少。只有在统一研究工具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才能提升CNS的整体胜任力。关于我国CNS胜任力的研究工具,详见表1。

表1 我国CNS胜任力研究工具

3 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31]:基层护士的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职务、聘任方式、收入等是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科室、性别、学历是影响新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32]。麻醉护理工作年限及学历为麻醉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33]。刘予玲[34]认为:年龄、第一学历 、医院等级均是影响护士岗位胜任力的主要因素。乔安花[35]对122名三甲医院护士进行调查,发现影响因素有技术职称、初始学历、ICU工作年限和ICU资格认证年限。影响临床岗位胜任力的因素为批判性思维、科室类别、临床经验[36]。目前关于CNS岗位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因选用不同的研究工具致使研究结果只能作为借鉴,且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的影响因素多为护士人口学资料如工作年限、学历等的研究。现有的研究多是横断面调查,鉴于护士工作能力不断发展,建议可以在现有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加强护士胜任力的培训,展开更多纵向的研究,并关注培训效果,提升护士队伍整体素质。

4 培训需求

ICU护士要达到胜任水平比其他护士更具有挑战性,对ICU护士胜任力的调查发现,护士自评的4个维度培训需求由高到低分别为:特质维度、技术维度、知识维度和能力维度,尤其新护士培训需求较高[37]。陈彩林[38]自设问卷对质控护士的需求调查认为重症护理记录、护理评估、围术期管理、用药管理、护理文书目标管理培训需求得分最高。黄霞[39]认为不同层级(N0~N4)的护士培训需求不同,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应针对培训需求分层级展开培训。护理胜任力的提高需要参考不同层级培训需求制定相应的胜任力标准,对护理胜任力的特征元素进行深刻认识,有针对性地对各个特征元素进行培训,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提升。

5 培训效果

CNS辅导有其自身的压力源和挑战。直到2016年,第一个正式的导师课程才专门为CNS导师职位设计[40]。希望护理领域为CNS提供CNS角色培训[41]。可见目前的CNS培训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英国缺乏CNS的认证标准,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积极结果是培训计划的重要考虑因素,虽然基于能力的培训计划是为特定的个人制定的,但其结构和适应性也应适用于其他专科护士。由此可见,目前专科护士的培训缺乏统一的标准,少数研究证实了培训的效果,如Yahui Tong[42]设计问卷对骨科CNS进行培训后调查发现经过1个月的理论培训和2个月的实践培训后,骨科CNS开展了一系列专业化护理工作,包括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提高、规范化技能培训、延伸护理服务、预防骨科护理并发症、骨科护理门诊、发表论文和专利等,申请项目、出版书籍等,高级职称专科护士效果最为显著。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以临床专科护士统一培训标准为起点,进而对培训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

6 小结及展望

护士岗位胜任力对CNS岗位评价、临床护理安全及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日益被重视。目前我国关于胜任力的概念及评价指标体系尚未统一,关于护士胜任力的研究尚处于初步研究,未形成相应的体系。建议尽快明确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概念及研究工具,在护理教育中增设胜任力课程,对不同层级的CNS进行科学的评价,同时借鉴国外类似研究,制定胜任力评价标准,改善现有护士岗位胜任力水平,提升专科护理质量。临床护理专家应协商完成入职培训所必须掌握的能力,并考虑最重要的能力。

猜你喜欢
胜任专科工具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波比的工具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波比的工具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巧用”工具
读者(2017年18期)2017-08-29 21:22:03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0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