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河流域的民风民俗

2022-01-04 09:30颜玉华
江苏地方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射阳河底螃蟹

◎颜玉华

(江苏射阳 224300)

射阳河,在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北郊,古名潮河、射陂,以源出宝应县东北射阳湖得名。射阳河南起射阳湖荡,由西向东经建湖、阜宁、滨海、射阳等县,东出射阳河闸入黄海,全长198公里,流域面积4036平方公里。由于是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最大干河,射阳河流域特有资源和地理环境造就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民风民俗。

客来主出外。意思是客人到家了,主人就出门了。主人出门不是对客人不热情,更不是对客人不尊重,而是先招呼客人坐下用茶,由家中其他成员接待着,主人抓起鱼叉、背起旋网到射阳河边走一遭、转一圈,不到半小时,捕回来的鲜鱼就下锅了。原来主人出门是为了捕鱼招待客人的,射阳河两岸的人家招待客人大多无须上街买菜。宽阔的射阳河就是这方百姓的鱼池、菜地。

射阳河夕照(射阳县地方志办公室 提供)

土屋传后代。射阳河两岸的民居很特别,他们就地取材不用砖不用瓦,也不用钢筋水泥,建房子用“柴根垡头”(即芦苇根块土)砌墙,这种从芦苇滩里挖上来的土块中含有大量芦苇根须,砌成墙后一点不裂缝,夯实后铁钉都难钉得进。盖房时用“小僵柴”(即一种实心细芦苇)一层层地拍到屋面上。称之“柴拍子”屋。这种房子的优点是冬暖夏凉,因为墙厚、屋顶厚,冬天冷气进不来,夏天热浪挡得住。这种房子养护也很方便,用小麦秸抹上泥巴在墙上披上一层外衣,可以二三年雨雪不进,这里人称之为“披墙”。也有不披墙的,只用“掩子泥”(碎草糠伴成的泥巴)每年在外墙上抹一遍,这里人称之为“泥墙”。至于屋顶是相当牢固的“小僵柴”非常耐腐烂,一般好的“柴拍子”房顶二三十年可以不翻新,即使局部坏了,插补一下就行了。射阳河两岸有句俗语,叫“上不漏下不倒”,也就是只要上面屋顶不漏雨,下面的墙是倒不了的。这种“柴拍子”屋可以住几十年,有的还可以传给后人住,所以称之为“子孙屋”。

请工自带菜。每年秋天收稻季节,射阳河两岸大多数人家都要请帮工割稻,这里人称之为“打请工”。秋天是螃蟹进入稻田觅食期,割稻人无意中脚下就能踩到螃蟹,用稻秸将螃蟹绕上几道放在身后的“稻拖子”(割稻子时用绳子系在腰间拖着走的放稻把的工具)上。中午收工时,“打请工”的人每人都能从“稻拖子”上倒下十只八只外快螃蟹,主家将其煮熟上桌,美味四溢,来人吃来物,别有一番风味。

本事水中赛。近山者善攀登,近水者识水性。射阳河两岸的人善于到水中弄潮,会捕鱼捉蟹是他们的三大绝活之一。会弄水、会捕鱼捉蟹是射阳河人的基本功,也是受人尊重,对外炫耀的本钱。一个不会游泳,没有水下功夫的人被叫作“旱鸭子”,受到人们的鄙视。射阳河两岸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大多数是边学走路边学游泳,一般情况下会走路了也就能下水了。年轻人在争高下时,口头禅是“是龙是蛇,到水中去比比瞧!”射阳河两岸人经常自发地举行各种游泳比赛。叫“浪里白鲦” “水中蛟龙”“黑泥鳅”一类绰号的人几乎村村都有。比赛的项目主要有这样几个:一是“打扑扑”。即面朝下,身体平躺,两手划水,双脚扑打水面前行,这是一种最普通的游法;二是“稍仰”。即面朝天,人仰在水面上,双脚蹬水,两手划水,这种游法具有表演性质,有时好像在水面上睡觉一样;三是“倒猛子”。这是难度较高的一个项目,要憋住气,闭上眼,一头栽到几米或十几米深的河底。初学此项目确实不易,脚下打漂,心里害怕,担心耳朵和眼睛呛水,担心沉到水底上不来。但是,难归难,这一关非得要过不可,因为不会“倒猛子”河底下的东西抓不上来,深水中的鱼也捉不上来。考核“倒猛子”成功与否与成绩大小,一看能否从河底抓上一把淤泥,最好能在河底抓到一条“埋塘乌鱼”。二看在水底时间多长,游得多远,越长越远说明憋气越大,成绩越好。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军到射阳河地区扫荡,射阳河两岸民兵就是靠“倒猛子”游到日伪军的汽艇底下用铁丝挂上水雷而炸翻了敌汽艇。“踩水”是所有项目中的难度最大的动作。要求人直立在水中不下沉,靠手和脚科学合理地摆动前进,达到一定水平以后要一只手举东西前进,也就是说水下只有一双腿和一只手在运动,高水平的人可以双手举过头,单纯靠两条腿踩水前进。这个项目我整整练习了四个夏秋,才创造了一只手举衣服游过射阳河的良好成绩。河对岸的滨海县五汛镇有个高手,在一次游泳比赛中,在450米宽的射阳河面上连续游了二十四个来回,水上功夫传遍射阳河两岸。

捕鱼有绝活。射阳河流域的人从前一直过着半农半渔的农耕生活,因此射阳河两岸的男女老少几乎都有一套捕鱼捉蟹的本领。他们有的乘船用网簖捕,有的用鱼鸦(鸬鹚)捕,有的用钩子钓,有的用叉子捕,有的穿起防水衩到河中摸鱼。有的是戽干河水、竭泽而渔的“恶捕”——戽鱼。四九寒冬河面封冻,孩子们在封冻的水田里,用榔头敲冰取鱼,叫作“敲鱼”。最特殊的一种捕鱼方法叫“跳鱼”,就是捕鱼人驾一条3米长不足1米宽的“跳驳船”,船舷两面紧贴水面,各摆一块用白石灰刷的木板,船在水中运动时,鱼将白板误认为是浪花,纵身一跃,正好落在白木板上,捕鱼人坐在船梢,划着双桨,优哉游哉,坐收渔人之利。

捉蟹也是射阳河两岸人的顶级绝活。螃蟹每年都潜入射阳河底繁殖后代,分散到沟港荡渠中生长发育,钻入河坎上打窟穴居,爬到水稻田中横行觅食。人们掌握了螃蟹的这些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之后,便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捉蟹。当螃蟹在河底繁殖时,人们便驾小船,用一种扣上小铁坠子的蟹网撒到河中“拉蟹”。这种活一般在夜间赶潮水进行,因为螃蟹要在深夜趁潮水从河底的淤泥中爬出来寻偶交配。当螃蟹进入沟港荡渠之后,捕捉的方法就更多了,有用灯光照的,有用网簖张的,有用烟熏缆诱的。实在没工具,跳到水里结合游泳,照样能摸到三、五斤螃蟹。当螃蟹钻入窟中之后,对付它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找一根狗尾巴草或用细竹片绑上一根蚯蚓伸到蟹窟中的饵钓;另一种办法是,用一根细竹竿头上绑上一个小铁钩子伸到蟹窟中的钩蟹。不过钩蟹都在河坎下面的深水中,要钩到蟹就必须脱掉衣服,潜到水中才能把蟹钩出来。深秋和初冬季节钩蟹最辛苦,钩蟹人经常冻得嘴唇发鸟,身上打颤;还有一种方法叫“塞蟹”。拔几把青草,揉成草团,把蟹窟门紧紧堵住。螃蟹在窟内缺氧的情况下,便爬到窟门口逃生。一般傍晚塞上草团,第二天一早,迅速拔掉草团,一伸手就可以把已经缺氧而半死半活的螃蟹捉到手。如果时间长了不去取,蟹就会完全死掉而不能食用。不管是钩蟹还是钓蟹、塞蟹,蟹窟都是可以多次利用的。

坟墓河边排。射阳河之美,主要美在静,美在温柔。由于射阳河弯子多,大弯套小弯,一弯接一弯,迫使急流缓冲、减速。弯曲造就了射阳河平静美、曲线美的特色。两岸的大片芦苇,从源头到入海口,一层又一层地护卫着河面,泥沙等污物很少流入河中,因而射阳河水特别清,特别纯。独特的地貌环境注定了射阳河与惊涛拍岸,浊浪排空的粗鲁行为无缘。千百年来她静静地流,缓缓地淌,从来不发“脾气”。当春天地里缺水需要灌溉的时候它就静静地流入田间去滋润禾苗;当夏秋雨季客水有可能形成倒灌的时候,她又静静地把多余的水送入黄海;当遇到天灾歉收时,她又静静地奉献出大量的水产品以解除两岸人的饥荒。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能熏陶和造就一方人。静静的射阳河塑造了射阳河两岸人的平和性格,文明举止,幽默含蓄,待人以诚的人文精神。射阳河两岸的人民已经把对母亲河的感情融进了血液中,形成了一种文化。不知在什么朝代,有位“南方先生”(北方人对风水先生的别称)来射阳河考察后,认定河两岸有不少块风水宝地。因此,老人们大多在生前就自己选下射阳河边的一块墓地,并立下遗愿,要求子女在他们去世之后将其安葬在射阳河边,老人们认为长眠在美丽的母亲河身边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守望,这大概就是射阳河岸边墓碑林立的原因吧。

猜你喜欢
射阳河底螃蟹
江苏射阳:“苏菊”产业初绽芬芳
射阳湖畔的一座威严纪念碑
射阳:以侨为桥汇聚侨心侨力
射阳:“一带一路”上演绎别样精彩
河底
AComparativeStudyofChineseDreamandAmericanDream—aCaseStudyoftheGreatGatsbyandAmericanDreamsinChina
种花
奇妙的河底世界
螃蟹
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