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国琴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与较大学习难度的课程,其中包含了較多概念性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有着较大考验。课后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课上学习的知识,在练习中获得启发,开拓思维,为防止出现学生课业压力过大的情况,教师应优化作业设计,布置高效课后作业,保证学生练习成果。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方法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有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作业设计;小学数学;有效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教育中,数学学科学习难度较大,且内容枯燥、难以理解,学生很容易出现负面学习情绪,而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师会以“题海战术”,让学生练习数学定理、巩固知识,未能结合学生自身,合理布置作业,导致作业低效,学生压力增加。这些均是现下小学数学教学作业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会为学生学习、思维开发、能力培养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要求教师在今后结合新课标要求,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因此,练习实际分析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原则
随着社会发展,现下小学生学习压力普遍增加,不利于小学生身体健康成长。虽然,小学学科数学具有较大难度,内容涵盖诸多定理、算式、概念,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但数学学科,本身还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特点,包含较多趣味性、延展性要素,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发掘,保证作业布置合理性。因此,教师在对数学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趣味性,小学生学习会受到个人兴趣因素影响,若作业布置单一,学生完成率很难保证,因此教师需遵循趣味性原则,可以将一些数学游戏融入作业中,做到寓教于乐,调动小学生作业完成积极性;(2)开放性,在以往教师的作业设计通常只有唯一答案,虽然能够练习知识点,但不利于开拓小学生思维,且容易产生枯燥、乏味感,尤其是现下双减政策落实,教师应做到“减负增效”,遵循开放性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探索空间,防止出现思维局限性,影响后续数学教学;(3)层次性,考虑到学生能力、思维等方面的差异性,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应注重划分层次,对应层次布置作业,保证所有学生均能较好完成课业任务,起到练习、知识巩固作用;(4)探究性,素质教育要求下,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自主探究作为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应在教学各个阶段予以培养,作业设计也要遵循探究性原则,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平台[1]。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家庭作业作为课堂练习的延伸,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而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有针对性的规划课程,调整教学方案。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业要求发生变化,原有作业设计思路难以满足现下教育要求,由此产生一些问题,应引起注意:
其一,课业量较多,受社会大环境因素影响,现下衡量学生优秀水平仍然以成绩为主,为提高学习成绩,教师会布置数量较多的作业、练习题,以巩固课上知识,虽然“题海战术”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之内记忆数学知识,但由于小学生普遍缺少理解,很难形成长效记忆,需要通过反复练习的方式,加深印象,不仅学习效率低,反而会增加学生课业压力,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其二,侧重于当天学习内容,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多以当天授课内容为主,是对课堂学习、练习的补充,与前后课程之间缺少联系,忽略新课标规定的范围与深度,不利于开发小学生智力,课业内容过于单一、局限,与新课标、素质教育不相符。
其三,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小学生成长会受成长环境、自身能力、思维等因素影响,在知识理解上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布置作业时,往往忽视这一点,按照统一标准设计作业,对于后进生而言,这些作业具有较大难度,而对于个人能力、水平较好的学生,则无法达到锻炼目的,无法从整体上提高班级内学生综合能力,作业的积极作用难以被较好发挥。
其四,作业形式单一,教师布置作业时,通常会以教材习题、练习册为主,这些习题具有统一答案,在学生完成习题后,由教师统一批改,模式单一,学生兴趣会受到较大影响,且这种单纯的习题练习,效率低、任务量大,无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新课标教学要求不相符,再加上国家双减政策落实,要求教师减少课业量,需要教师灵活布置数学作业,充分体现作业价值,为学生课下知识延伸、自主探究创造有利条件。
三、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方法
“减负增效”是双减政策下,为学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结合新课标教育要求,根据数学课程特点,合理设计作业,既能达到较好练习目的,又能开发学生思维,保证质量、减少数量,提高学生作业完成率。
(1)在作业设计中融入数学游戏
游戏能够较好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游戏的刺激下,小学生的注意力会更为集中。小学数学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数字游戏融入作业布置中,结合课内知识点,进行优化设计,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与探索中,深化知识理解。为充分发挥游戏作业的积极作用,教师应注意,课后作业应与课上教学相互联系,也就是说,作业可以作为课上教学的延展,也可以作为预习性内容,引入接下来教师需讲授的知识点与内容,实现课上课下有效联动,进一步拓展学习范围,师生之间也能获得交流机会,便于教师制定接下来的教学方案,构建趣味数学课堂,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之情[2]。与此同时,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还应融入属性结合思想,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先是学会数学本身的知识,然后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最终是让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数学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优化数学小游戏,帮助学生较好发现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开拓学生思维,使小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数形结合思想,便于其能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较好运用。
(2)设置探究性数学作业
数学学科不仅具有抽象性特征,同时也具备应用广泛性,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涉及到较多数学问题,可作为数学作业的重要素材来源。这也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善于将生活元素,与数学知识相互结合,带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便于学生主动思考问题[3]。比如,教师在讲授完“应用题”方面的有关知识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景,让学生根据这一场景,自主编写应用题,并计算出最终结果。与传统作业形式不同,学生可较好发挥想象力,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出发,设计应用题,有助于开发学生思维,通过自己编写题目,让学生了解如何审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后续问题解答,能够锻炼学生运算能力,举一反三,充分体现数学作业价值。
另外,教师在课上,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活跃度,让他们进一步通过数学的学习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课后作业布置,也要具有探究性,比如可以布置合作型作业,根据课上内容,为学生设置课题,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作業课题,并在课上汇报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课上交流,既是对自主探究的总结,又能培养小组内部成员的协调性,增强小学生团结协作意识,提升核心素养。
(3)分层次布置课后作业
在小学同一个班级内,学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在知识学习、个人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若教师布置统一作业,部分学生很有可能出现无法完成的情况,而对于能力较强、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则无法起到练习作用,反而会因硬性作业要求,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具体而言,教师可将学生分层三个基本层次:(1)基础层,目的是让一些基础薄弱、能力较差的学生完成基础练习,巩固基础知识;(2)维持层,主要针对能够掌握知识,但灵活度应用不强、能力一般的学生,可起到一定锻炼效果,以知识点灵活运用为主;(3)进阶层,是对知识点的升华,主要针对能力较强、理解力较强、知识掌握较为迅速的学生,通过布置延展性、探究性作业,较好开发学生思维[4]。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学校共有三种车型,核载18、20及30人,单价分别为110、130、150元,假设学校师生一共400人,该怎样包车最为合理呢?请同学们合理设计出行包车方案,并计算需要支付的金额。”这一题目中,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找出最省钱的方案,而是基于学生自身认知,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在自己认知范围内,计算问题,不做明确束缚,促使学生反复尝试、反复练习,较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
(4)开发多样化作业形式
作业核心功能,即让学生巩固知识、练习知识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开发并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尤其是新时期下,作业功能被进一步强化,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开发作业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打好基础。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每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所了解,而后进行作业设计,具体可有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调查讨论、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避免单一习题练习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5]。另一方面,在选择作业形式时,应注重贴合学生实际,严禁出现为求标新立异,忽视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课程教学需要的情况发生,且作业设计,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避免出现断层影响教师后续授课,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连贯性、持续性,使作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小学生以及教师课上教学,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思维导图融入到课后作业中,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以系统框架展现出来,按照学生思维脉络,将知识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促使整体性思维形成。由于思维导图具有高度精炼性,其中一小部分,会包含多项知识内容,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增强趣味性。比如,教师在讲授因数与倍数分数等概念性知识内容时,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从综合、整体、全面性角度出发,布置与思维导图相关的作业,辅助学生内化知识点,鼓励学生按照自己思想、想法绘制思维导图,便于形成联想记忆,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各个区域已经逐步落实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遵循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原则,优化作业设计,以培养小学生个人能力。然而,从现下小学数学课程作业设计情况来看,主要还存在课业量较多、设置探究性数学作业、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作业形式单一问题,要求教师依据新课标要求做出调整。因此,通过在作业设计中融入数学游戏、设置探究性数学作业、分层次布置课后作业、开发多样化作业形式等方式,提高作业设计有效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思维,以及自主思考、学习、探究意识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吕伟国.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略谈[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1(4):21.
[2] 隋梦聪. 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析[J]. 新校园,2021(11):59-60.
[3] 江晨颖. 探究小学数学优化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J]. 散文百家,2020(36):222.
[4] 黄帅,邵荣荣,李倩倩.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 软件(电子版),2020(1):133.
[5] 马海花.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 文渊(小学版),2021(2):981.
立项号:WW[2019]GH161 课题: 优化作业设计,培养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