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英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一般而言,建筑企业具有投资建设规模大、涉及环节和主体较多、资金回笼周期较长、影响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风险因素多等特点,这使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为复杂。为了有效地降低企业施工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需要进一步提高财务和经营管理的水平。其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把握预算管理的重难点,规范化地做好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实施的管理与考核分析、财务风险管控等工作,以保障建筑企业取得良好的收益。
企业预算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预算管理和控制在现代企业的经营发展、运营管控、评价分析等方面的作用愈加突出。一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要求对比企业的实际情况,全面、细致地分析企业的资本性投资方案,评价分析企业的计划方案,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编制预算计划。二是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经营和实施取得的收入、产生的费用支出、项目实施能够取得的利润等进行合理的预计,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投资计划方案,合理分配和配置资源、资金,合理安排现金流量。三是对企业各项活动、实际经营情况、实际费用支出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其经营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优化,减少企业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风险。
以预算管理为指导,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在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经营管理的水平方面作用突出。一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随着建筑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压力的增多,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优化,基于建筑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长远利益,将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工作、生产建设和经营活动贯穿起来,认真做好资金筹措、投资决策、资金收付等工作,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预算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是企业资本经营机制运行的必然要求。为保证建筑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则需要对其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能促使建筑企业的经营预测、决策更科学,在综合考虑和分析建筑战略目标、发展目标、利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地规划和计划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等活动,促进建筑企业各目标的更好实现。三是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预算管理在提供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方面作用突出,通过规范化的编制预算、并对预算执行和实施进行全面的管控和评价,有助于使建筑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更合理;通过对成本费用等的监督和管控,有助于降低建筑企业的成本支出;通过实行程序化的管理,层层的分解并落实预算目标,加强业务预算、资金预算、资产负债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有助于扩展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
近年来,建筑企业给予预算管理投入了更大的关注和重视,但总体上来说,预算管理的体系还不够完善,实施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仍是如何有效地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保障施工的质量、进度和效益等。很多建筑企业对预算管理缺乏全面的认识,预算的编制和预算管理缺乏对自身实际情况和战略发展的考虑和分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实施的效果。而且,全员意识比较差,很多企业只在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管理,缺乏其他部门的有效配合。此外,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管理比较松散、制度体系不完善、专业化人员缺失等问题。
部分企业内部缺乏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和专业化的人员,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也缺乏完善的机制、程序和标准,在管理上仍存在漏错问题。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建设中不能严格的依照制定好的计划方案进行,仍存在超预算的情况,造成项目建设的成本增加。此外,很多建筑企业的财务内控、会计内控工作不到位,水平不高,进而对预算执行、管理和控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很多建筑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的开展不完善,大多是建筑企业只针对企业的营业收入、成本支出进行简单的预算和核算,对于资本性资金、支出、现金流量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此外,在建筑企业内部普遍存在预算编制考虑和分析问题不全面、预算目标不清晰、预算制定不细致的问题。
一是部分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只重视短期的收入收益,缺乏对战略目标、长期收益的全面考虑和分析,严重影响预算指标制定的科学合理性,甚至还可能对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造成影响。二是预算的编制缺乏针对性、权威性和前瞻性,影响预算管理分析、控制等作用的发挥。三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静态的管理,在推进业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财务预算等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固定预算、定期预算,如果建筑企业的业务出现明显的波动、价格和成本出现较大变化的时候,这种预算编制方式下的预算管理无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四是很多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忽略了资金占用成本,资金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问题在建筑企业的施工建设中时有发生,不利于建筑企业的成本管控和风险管控。
建筑企业需要强化预算管理意识,促使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的高效化开展和实施。针对建筑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和生产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引导全体人员参与并配合预算制定、执行和管控,对预算目标进行不断的细分,使其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和岗位上,以强化预算执行和实施的效果;全面了解和分析市场情况,基于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战略目标、长远利益、资金状况等,采用合理的方法,灵活地编制预算;对预算的执行实施动态化的管理和追踪管控,对预算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保证建筑企业施工建设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能够严格依照预算计划进行,对于严重超出预算、出现明显偏差问题的环节,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调整和优化。
建筑企业需要根据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实施的需要,不断完善其内部管理机制。比如,完善责任和监督机制,保证预算的高效执行,有效规避各类偏差问题、超预算问题;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提高企业抵抗财务风险、资金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构建信息系统和管理平台,以保证建筑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保证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有效传递和共享利用,对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进行全面控制和分析,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水平。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财务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明确资金来源、总量、资金使用、流动资金走向等,科学合理地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和预算方案。要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生产、成本费用、材料、采购、人工等方面预算的管理,全面反映建筑企业的生产建设情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对建筑企业的收入、成本支出、资本性资金支出、现金流量等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促使建筑企业的资金资源使用和配置更合理,为各施工工序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资金支撑与保障。
综上所述,在推进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企业内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要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将财务预算管理和控制贯穿于企业的各个环节,促使这方面工作的实施在优化建筑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强化资金和收支管控等方面有效发挥作用;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规范化地做好预算编制、执行与调控工作,将实际费用支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明确建筑企业的战略目标,对所有涉及预算的项目进行统一规划、科学部署和安排,以此提高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增强其竞争能力,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推动建筑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