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勇担当 笃行不怠向未来奋力开启一流教育学院建设新征程
——在中国共产党大连教育学院党员大会上的报告

2022-01-01 23:40大连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鞠振伟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研学院建设

大连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鞠振伟

(2022年8月18日)

各位党员、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大连教育学院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大连教育学院委员会党员大会,是在全国上下满怀信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院上下踔厉奋发开启国内一流教育学院建设新征程之际,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深化学院各项事业综合改革,提升服务教育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为初步建成具有区域特色、能够积极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国内一流教育学院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六年工作的回顾

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学院党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一流教育学院办院目标,以“品质立院、内涵发展”为总基调,团结带领全院党员和教职工,积极主动抢抓机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喜人业绩,办学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

学院党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确保党的领导落实到学院各项工作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大力提升党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显著增强。坚持依法治院,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125项。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以服务政府、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为主线,不断增强教研、培训、科研、评估监测、资源建设、学历教育、社会服务等七项功能,总结提炼了“燃情教育”区域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家级学术平台上展示交流,学院入选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首批创新实践单位。

(二)党的建设工作全面加强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强化。深入开展“铸魂行动”,着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明显,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以开展党建引领教育工作实践活动为主线,落实“党建促发展、发展强党建”理念。深入实施“强基筑垒行动”,创建“一支部一品牌”,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加强干部培训管理和监督,实施“薪火行动”,遴选“主任助手”,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干部整体素质有效提升。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深入开展“四风”整治,认真完成巡视巡察整改和审计整改任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立足学院主责主业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我市“三年过万亿”目标。群团、统战和老干部工作持续加强,凝聚了推动事业发展的合力。

(三)服务区域教育能力显著提升

六年来,学院发挥专业职能,创新教研方式,综合运用主题化系列化教研、沉浸式教研、开放教研、示范融合教研等形式,累计开展各类教研活动6000余次,指导教师47万余人次,指导“一师一优课”获得部优课1880节,占全省部优课35%,位列全省首位,研训工作经验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普通高中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上获得充分肯定,“双新”经验成果入选教育部“2020-2021年度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校)建设工作经验成果汇编”“双减”工作经验被教育部《“双减”改革每日快报》刊发。着力打造区域教师培训工作品牌,大力实施基于行为改进的教师培训模式,累计完成各类培训项目达300多个,惠及教师15万余人次。在抗击新冠疫情工作大局中尽显担当,全力服务保障“停课不停学”,制定全市中小学线上教学指导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组织全市7928名教师制作课程资源9214项,资源时长14.03万分钟,向学生家长推送“居家学习指导”公益课程,开通抗疫心理援助热线,为赴武汉医务人员子女开展多对一、线上个性化辅导。六年来,学院实施“科研牵动”策略,加强人教社课程所大连市实验基地建设,深化区域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全院教职工各级各类课题立项127项、完成结题111项,发表论文586篇,出版著作和教材309部。六年来,学院强化教育评估监测职能,中考命审题和高考模拟命题质量不断提高,深化区域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和实践,推动建立了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六年来,学院教师的专业影响力持续提升,有112人次受邀担任国家级培训讲师,282人次担任省级培训讲师,9名教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11名教师入选辽宁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名单,55名教师被评为省级学科教研核心骨干成员,11名教师被认定为大连市高层次人才。

(四)服务社会功能不断拓展

学历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构建了招生新网络,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推动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双线”发展。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服务。雅思考试成为东北首家、全国第17家机考中心,获得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联合颁发的“特别贡献奖”。加强课程资源研发,建成了基础教育类特色馆藏资源体系和“流动图书站”专用书库,实现了数字资源服务平台与“流动图书站”、中小学图书馆联盟服务的对接。承办大连市外语演讲比赛,举办了“高考策略论坛”。学院附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家校联动机制,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院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

各位党员、同志们,学院事业发展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关心指导,凝结着历届学院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是全院各级党组织、全体中层干部、共产党员和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饱含着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党委,向为学院建设发展付出心血、做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向全院教职工和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学院近些年发展的工作历程,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学院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

一是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发挥学院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确保学院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是科学定位是必要前提。坚持服务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能定位,服务政府、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统筹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改革创新是不竭动力。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强内涵,以改革添动力,不断提高学院治理能力,充分激发学院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

四是队伍建设是核心要素。重视激发教师队伍动力,鼓励教职工学历提升,多措并举开展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为学院事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持。

五是依法治院是有力保障。重视学院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和监督,积极创设有利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形成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六是安全管理是发展基础。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压实工作责任,筑牢安全防线,坚决遏制和防范安全事故发生,为学院事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六年来的奋斗历程充满艰辛、令人难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学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的职能定位、发展方向、发展路径还需要进一步明晰;服务教育决策管理和教育改革发展、运用教育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还有不足;内部组织体系架构、人力资源配置和现代治理能力与新时代事业发展的需要还不相适应;师资队伍代际断层、整体年龄老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党的建设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还存在担当不够、作风不实、能力不足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这些问题是学院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只要我们正视差距、勇于攻坚,就一定能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积小胜为大胜!

二、抢抓发展机遇,科学谋划学院未来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

未来五年是学院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综合实力的改革攻坚期,是加快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的重要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用更宽广的视野审视学院所处的历史方位,用更科学的思路积极谋划未来发展战略。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主题与根本要求,高质量成为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要求和衡量标准,教育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宏观政策环境以及支撑发展的条件和基础都将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国内一流教育学院建设目标创造了新机遇、提供了新动能、增添了新活力,学院在服务和融入发展大局上空间广阔,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如何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特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谋求新定位、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获得新进步,已经成为学院下一步发展必须面对的新课题。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就教育现代化、教育评价、教育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性文件,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加快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等重要改革发展举措,这些为学院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导和基本遵循。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面对新形势、应对新需求,全院上下必须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大势和发展趋势,不断在认识上找差距、在工作上找短板、在措施上找弱项、在落实上找问题,彻底摆脱思维定式、工作惯性、路径依赖,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切实增强工作适应性和效益增值化,整体提高学院服务区域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质量。要积极主动、更加紧密地对接国家、省、市“十四五”教育规划重点任务,聚焦学院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中心工作,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从策略上找出路找办法,切实解决学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努力下好发展的“先手棋”,切实让学院成为推动大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和先导力量。

使命召唤担当,方向引领未来。身处这样一个新的伟大历史时代,面临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学院必须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新的发展方略。

未来五年,学院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综合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撑、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为价值导向,深入实施“双核驱动、多点支撑、融合创新、协同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以教研和培训为核心,以教育科研、评估监测、资源建设、学历教育、社会服务为支撑,各项业务功能系统集成、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发展新格局。到2027年,学院教研、培训、科研工作体制机制不断优化,服务和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进一步拓展、体系逐渐健全、能力水平有效提升,产出一批回应教育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反映教育改革创新动态的教研科研成果,形成一批特色突出、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培训项目品牌,教育咨政作用进一步体现,学院在全国同类教育学院中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更加凸显,初步建成具有区域特色、能够积极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国内一流教育学院。到2035年,跻身国内一流教育学院前列,成为国内有显著影响力的教师教育机构,能够更好地为大连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新时代“两先区”建设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支持与服务。

未来五年,学院工作的基本方略是:

——坚持以服务区域为使命。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立足大连教育现代化前沿谋大事、干大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助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体现更大的作为。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现代化国内一流教育学院为发展指向,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院,深化学院综合改革,汇集激发事业发展创新力量,着力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体系和工作运行模式,激发学院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坚持以一流业绩为目标。注重营造尊重学术研究、追求一流成果的研究氛围,在贯通教研培训科研领域、促进工作成果理论性升华、推动先进理论向具体实践转化的过程中,充分激发教师队伍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瞄准教师教育发展前沿,产出一流的研究成果。

——坚持以教研培训为主业。立足区域教育发展新阶段、新格局,夯实教研基础性地位,有效发挥教研工作和校长教师培训工作的研究、指导与服务作用,完善工作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内涵质量,助推校长、教师专业发展,助力教育改革发展。

——坚持以融合发展为支撑。发挥学院专业优势,进一步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推进市区两级教师进修院校协同发展。通过整合工作项目、互鉴工作模式、共享工作资源,推动教研指导、师训干训、教育科研、评估监测等一体化发展,形成系统集成、重点突出、各具特色、互促共进的业务功能体系和创新发展模式。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开创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未来五年,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必须突破惯性思维,创新发展路径,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准发力、破解难题,以舍我其谁的担当作为,坚实走好新时代学院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一)深化教研工作改革

教研工作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坚持教研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不断深化教研工作改革,不断提升我市教研工作质量水平。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以新课标落实为载体,强化三级课程整合,以学科教学研究为阵地,强化跨学科课程、主题活动课程资源建设,注重课程内容结构化设计,引领大连市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深化研训“创优工程”,以赛促研、以赛促训,通过推进单元教学设计、学科评优、名优教师主题课程展示、优秀作业案例征集与展示等关键环节工作,深化核心素养为纲的教学实践创新;以课例、案例为抓手,整合区域教研成功案例和资源,通过主题教研、项目教研等方式,梳理提炼区域教研成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保障作用,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研、“互联网+”智慧教研新路径。五年内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教研活动不少于5000次,指导教师不少于30万人次;持续深化沉浸式教研,选派研训教师到基层学校挂职锻炼不少于100人次,不断提升教研工作质量。落实“一区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校本教研工作要求,通过校本研修示范校建设、主题校本研修案例征集等方式,强化校本教研,持续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持续倾斜农村,进一步加大对涉农地区学校,尤其是村小校长和教师的指导力度。聚焦新课程、新教材建设,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改进学业质量评价,以课程结构化、课堂实践化、评价多元化为重点,持续强化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服务教育决策、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学生成长,开创我市教研工作新格局。

(二)强化校长教师培训工作创新

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对校长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不断强化为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大局服务的主动精神和责任意识,切实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的意见》,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目标落地。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师德师风建设,深化“党建引领”课程模块设置,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内容融入教师培训师德课程模块;组织实施“十四五”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以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各系列培训项目为载体,以名优校长、名优教师工作室建设和学习共同体研修为阵地,建立上联高校下挂中小学的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助力系统,着力加强我市基础教育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以提升骨干教师专业引领力为抓手,加强“百千万”工程人才培养指导,提高基础教育教师培训质量;以“领雁工程”培训者培训为载体,持续强化培训者和培训管理者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以教研员、名优校长、名优教师为主体的市级校长教师培训者队伍。五年内完成各类校长(园长)教师培训项目200个左右,惠及校长教师30万人次。以基于行为改进的教师培训评估研究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区域教师培训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管理机制,强化基于职场的教师培训行为跟踪指导和行为评估工作。聚焦新课程、新教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加强基于学科教学的单元主题课程开发,将开发更新课程200门左右,进一步丰富校长教师自主研修和校本研修课程资源。进一步修订完善《大连市教师培训项目绩效评估标准》,强化教师培训绩效评估,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丰富完善“燃情教育”区域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发挥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研究中心教师培训创新实践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化基于行为改进的区域教师教育亮点与特色的总结和凝练,以专业化的培训研究成果持续提升学院培训工作的专业影响力。

(三)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教育科学研究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要加强教育科研规划,通过年度科研规划立项进一步引导科研方向,聚焦重大问题,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强化区域教育科研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学院在区域教育科研中的专职机构功能和管理体制优势,依托教研培训实践,进一步整合院内外教育科研力量,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育科研团队。强化政策保障,形成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引导和扶持各级各类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投入教育科研。加强基地建设,遴选和建设一批教育科研示范基地,把基地建设成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孵化器、教育改革的试验田、科研兴校的示范点。实施促进大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研究,围绕政府关心、社会关注、人民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发动院内外科研力量,影响和带动基层学校和教师,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五年内全市立项省级课题100项左右、市级课题2000项左右。切实提升教育科研的服务水平,发挥大连市规划办和大连市教育学会、职教学会作用,积极参与区域教育政策、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加强优秀研究成果的提炼、推广和应用,及时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咨政建议,服务教育决策管理和教育改革发展。五年内学院自身举办高端学术报告不少于20次,组织科研专项培训不少于10次,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400篇,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课题立项不少于80项。

(四)完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切实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五唯”为导向,探索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区域教育评估监测制度,推动构建彰显区域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强化评价标准建设,研发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标准,细化学校评价指标,完善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推动学校评价改革和学生评价改革取得新成效。探索开展区域教育质量常态化监测,高质量组织实施我市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完善监测程序,强化监测数据应用。深入推进“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推广应用计划”,建立市级教育质量监测实验点校,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数据平台,积极探索“智评”模式,推行精准评价,以评价引领教育改革发展。

(五)优化丰富教育教学资源

深入开发利用教研、培训、科研领域成果,系统整合区域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高质量在线课程。加强云技术下的资源存储,实现资源存储管理的经济高效。基于教育发展需要,打通与市大数据中心汇总的各级平台教育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增值”。自主开发一批优秀课程教学资源,遴选一批具有针对性、引领性、前沿性,能满足校长和教师需求的精品课程资源,推进网络空间资源共建共享。完善图书馆资源体系建设,以服务学院和区域基础教育为方向,充分发挥图书电子资源服务中心作用,建立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互为补充、馆际联合的图书馆资源体系。

(六)深化拓展社会教育服务空间

立足学院专业优势,在学生留学考试、家庭教育、心理咨询、优质教育资源保障等方面为社会提供优质专业服务。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积极开展各类国际考试项目,加强雅思考试品牌建设,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国际化考试中心。构建区域家庭教育评估监测指标体系,制定区域家庭教育发展质量评价标准,组织开展区域家庭教育发展状况与质量跟踪监测,为区域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提供数据支持。依托中高考考前心理辅导、“走进幸福”教师心理拓展、危机干预等载体,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创新,打造专业服务品牌。五年内,开展考前心理辅导公益活动不少于200场,惠及教师学生2万人次。全面加强学院附属学校建设,将学院附属中学建设成为能够服务区域高质量中等教育的管理标准化示范学校,将学院附属高中建设成为能够为区域提供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省内一流民办高中。

(七)持续提升市民终身学习服务质量

以区域教育需求为导向,致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市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不断加大学历招生宣传力度,拓展生源渠道,确保招生规模与学院整体发展功能、条件相适应。切实提升学历教育品质内涵,开展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研究和建设,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深入开展国家、省、市成人高校发展政策研究,确保学历教育事业安全、健康和规范发展。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一流教育学院提供强大政治保障

学院事业振兴发展,关键在党。我们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院的全过程、各环节,以“四项行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新时代学院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着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有力转化为工作导向、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法,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全力推进巡视巡察整改和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大力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二)把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来抓

通过理论武装、价值观塑造、方法论掌握,守牢学院意识形态阵地,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引领保障。深入实施“铸魂行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发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示范效应,加强和改进基层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强化理论学习与培训实效。深入践行“教师为本、服务为基、彰显特色、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大力倡导“敬业、严谨、和谐、创新”的院风,为学院改革发展凝聚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强基筑垒行动”,推进党建引领教育工作实践,引导基层党组织认真履职,对标争先,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和品牌化建设。找准职责定位和工作切入点,深化党建引领营商环境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实施“先锋行动”,引导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政治标准,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党员入口关。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深入推进“薪火行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培养、选拔、考核和管理机制,推动优秀年轻干部茁壮成长。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强化专业素养,让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建立与学院功能相适应的人才配置机制。实施“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打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加强紧缺型人才、高端人才引进,优化人才梯队、缩小代际断层。加大职称评聘、岗位晋级力度,切实增强人才发展获得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分层分类素质提升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支堪当学院发展重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切实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突出对重点工作、关键岗位的监督检查,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预防为主,注重关口前移,找准廉政风险点,加强教育监督。坚持不懈抓党风廉政教育,采取上廉政党课、警示教育、座谈讨论等方式,强化舆论引领,凝聚思想共识,营造反腐倡廉氛围。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腐败,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五)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和战斗力

要在增强干部队伍的潜力、动力、活力上下功夫,让崇尚实干成为干部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特质。全院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躬身入局、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坚决从路径依赖的惯性思维中解放出来,从大而化之的粗放习惯中解放出来,从爱惜“羽毛”“绕道走”的逃避行为中解放出来,从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中解放出来,把干事担事、善作善成作为职责所在、情怀所在、价值所在。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工作,树立“交账”意识,让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在学院蔚然成风。

(六)不断提高学院治理能力水平

深入贯彻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党委集体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共同负责、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强基工程”,适应现代教育治理要求,完善管理服务运行机制,按照精干高效原则,对机构设置进行科学调整,对部门职责进行修订,促进学院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加强对制度执行落实的监督检查,加强工作质量考核,实施链条式工作管理模式。深入推进办公自动化建设,不断加强党务院务公开,逐步完善现代化学院管理工作体系。加强财务管理,确保各项经费支出合法合规。规范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内控制度、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不断改善办公条件,推进主楼加固工程,优化办公环境,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努力打造智慧校园。深化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逐步建立具有学院特色的服务规范与标准。不断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

(七)切实加强群团、统战和老干部工作

加强党委对工会、共青团、妇委会、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发挥教代会、民管会在学院管理中的作用。共青团要围绕中心,搭建平台,积极做好青年教师培训培养和教育管理,使之成为学院发展的后备军。老干部工作要落实“两个待遇”“四慰问”制度,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老干部文化生活。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推动和谐学院建设。

各位党员、同志们,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行驶在新时代浪潮中的大连教育学院,风正时济、任重道远。全体学院人自当以更加昂扬向上的姿态,在新征程上不断扬鞭策马、破浪扬帆、勇毅前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和意志,用奋斗勇担新使命,用实干开启新征程,为建成具有区域特色、能够积极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国内一流教育学院而不懈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教研学院建设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