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眦部埋线法治疗单睑伴内眦赘皮效果观察

2022-01-01 23:08:48毛晓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重睑成形术美容

毛晓婷

内眦赘皮是指在内眦角前方的一片斜向或垂直方向分布的皮肤皱襞,多呈半月形,相关报道显示我国单睑者约70%伴有内眦赘皮[1,2]。内眦赘皮遮掩内眦角影响美观,严重时还会遮挡部分视野。重睑成形术是美容外科最常用的术式之一,然而由于内眦赘皮的存在,单一的重睑成形术很难满足患者对美观的要求。美容外科治疗内眦赘皮的方法较多,有“L”型皮肤切除术、“Y-V”成形术、“W”成形术和“Z”成形术等,以上各术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3,4]。2014年1月以来,本院采用微创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眦部埋线法治疗单睑伴内眦赘皮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单睑伴内眦赘皮患者67 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睑伴内眦赘皮患者67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满足以下条件:①均为先天性单睑且伴有内眦赘皮;②具有整形美容要求,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无精神、意识异常,无其他相关疾病;④具有良好的随访条件,术后随访时间≥6 个月。入选的67 例患者中,男5 例,女62 例;年龄18~31 岁,平均(24.76±2.41)岁;双侧单睑者41 例,单侧单睑者26 例;内眦赘皮严重程度参照王成源等[5]的标准进行划分:轻度19 例,中度43 例,重度5 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内眦部埋线法联合微创重睑成形术矫治内眦赘皮。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设计 根据患者眼部条件及其意愿设计重睑线,通常情况下重睑皱襞线距上睑缘6~8mm为宜。患者取坐位,嘱其轻闭双眼,根据其上睑皮肤松弛程度及本人要求的自然程度常规设计,用甲龙胆紫画出重睑线,于重睑线最高处标记切口线,切口线0.6~1.0cm,设计切口线时尽可能避开皮下较粗的静脉。

1.2.2 手术操作步骤 采用1%的利多卡因加1:200 000肾上腺素进行双上睑等量局部浸润麻醉。麻醉生效后沿术前设计的切口线,切开上睑皮肤至眼轮匝肌,然后仔细分离切口处眼轮匝肌,采用有齿镊将眼轮匝肌提起,按照少量多次的方法剪出眼轮匝肌,直至眼隔显露满意;剪开眼隔疝出的上睑眶隔脂肪,准确找出提上睑肌腱膜,根据手术需求适量去除脂肪;将提上睑肌腱膜与切口下缘皮下组织缝合固定2 或3针(7-0 尼龙线),然后自切口内缘进针,沿重睑线向内眦处分2 段行睑板埋线缝合(6-0 尼龙线),再以同样的方法缝合切口内侧,打结固定;然后观察,若重睑线的形态满意,则采用8-0 尼龙线间断对位缝合皮肤切口(通常缝合2 针即可),完成手术。

1.2.3 术后处理 切口处涂红霉素眼膏,使用无菌敷料覆盖,1~2d 间断冰敷,次日拆除敷料;每间隔1~2d换药1 次,术后7d 拆线,拆线后在内眦处涂肤轻松软膏30~60d 以促进瘢痕消除;嘱30d 内避免用力揉搓眼部以避免线结脱落影响美容效果。

1.3 随访观察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 个月~2年,6 个月内每月随访1 次,6 个月后每3 个月随访1 次。随访期间观察:①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根据谢惠芳[6]报道的外科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进行评价:切口等级分为Ⅰ级切口(无菌切口)、Ⅱ级切口(沾染切口)和Ⅲ级切口(感染切口),切口愈合等级分为甲级愈合(切口愈合良好)、乙级愈合(切口愈合欠佳)和丙级愈合(切口化脓);②采用目测法观察泪阜显露大小,按照显露3/4、2/3、1/2 泪阜为标准进行记录;③观察重睑形态及重睑线的稳固性,观察瘢痕显露情况;④采用直尺测量两眼内眦间距和睑裂长度;⑤末次随访时调查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患者根据自身对手术总体效果满意情况进行满意度评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低于70分视为不满意。

2 结果

67 例患者均随访6 个月~2年,平均(1.43±0.42)年。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为I 级,愈合等级均为甲级。显露3/4 泪阜者12 例(17.91%),显露2/3 泪阜者53 例(79.10%),显露1/2 泪阜者2 例(2.99%)。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未出现复发及回缩情况,仅1 例出现重睑线变浅,给予切开法重睑成形术Ⅱ期修复,效果理想,其余66 例术后重睑形态自然流畅,重睑线持久稳固。术后1~3 个月期间,所有患者手术部位隐约可见切口痕迹,3 个月之后瘢痕逐渐消失,6 个月后内眦切口瘢痕不明显。两眼内眦间距32~33mm 者54 例(80.60%),30~31mm者12 例(17.91%),29mm 者1 例(1.49%)。睑裂长度26~27mm 者9 例(13.43%),28~29mm 者56 例(83.58%),30~31mm 者2 例(2.99%)。末次随访时患者对手术满意度评分为81~100 分,平均(94.73±5.86)分。

3 讨论

内眦赘皮是由先天性皮肤发育异常导致,主要表现为内眦角被部分或完全遮挡,睑裂变短,内眦间距增宽,不仅影响眼部及整体面部的美观度,还可能导致眼部一些生理功能异常,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视觉功能障碍。相关调查显示,亚洲人内眦赘皮的发生率约为50%,而单睑者内眦赘皮的发生率约为70%[7,8]。在面部整形美容手术中,重睑成形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对内眦赘皮者,单一的重睑成形术美容效果欠佳[9],通常需要同期进行内眦赘皮矫正术。

目前,临床上用于内眦赘皮矫正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L”型皮肤切除术、“Y-V”成形术、“W”成形术、“Z”成形术、改良“Z”成形术、“M”成形术等,以上各种术式在矫正内眦赘皮方面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亦有各自的缺点,如手术设计及操作复杂、术后瘢痕明显、复发率较高、内眦角不自然等[10]。在单睑伴内眦赘皮整形美容中,最佳的术式应该是既能矫正内眦赘皮和取得满意的美容效果,同时又能确保术后不复发且瘢痕不明显。另外,随着整形美容技术和微创理念的深入发展,整形美容外科手术还需具有微创性。

本研究探讨微创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眦部埋线法治疗单睑伴内眦赘皮,结果显示:①所有患者切口均为I 级,愈合等级均为甲级;②67 例患者中,术后泪阜显露3/4 者占17.91%,泪阜显露2/3 者占79.10%,泪阜显露1/2 者占2.99%,说明术后泪阜显露适中;③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及回缩情况,术后重睑形态自然流畅,重睑线持久稳固;④所有患者手术6 个月后内眦切口瘢痕基本消失,无瘢痕增生情况的发生;⑤多数患者术后内眦间距为32~33mm,睑裂长度为28~29mm;⑥末次随访时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评分为(94.73±5.86)分,无不满意者。

徐海清等[11]报道的改良“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中切口均I 期愈合,泪阜显示适中,内眦间距明显缩短,重睑线流畅、自然,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术后发生瘢痕增生8 例,本研究中无术后瘢痕增生情况。王莉莉[12]报道的内眦赘皮处“V”型切口术后复发率为30%,患者对重睑形态的满意率为60%;“L”型切口的复发率为3.33%,满意率为90%。本研究中术后无复发,患者满意率为100%。张海华等[13]报道的“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132 例,术后内眦赘皮完全矫正,随访期间无复发,内眦形态美观自然,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其研究中有12 例患者内眦处重睑切口线出现白色色素脱失样浅表瘢痕。

综合分析本研究结果,结合相关研究发现,与其他内眦赘皮矫正术比较,内眦部埋线法配合微创重睑成形术在降低术后瘢痕增生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获得更理想的美容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临床经验认为,使用该术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需要根据患者的眼睑长度确定切口长度,在确保充分去除多余脂肪下尽可能取小切口;②剪除眼轮匝肌时应尽可能多保留切口上下肌肉组织,以确保上睑血运及淋巴循环;③剪除脂肪要适量,避免出现深皱纹及凹陷情况;④缝合提上睑肌腱膜与皮下眼轮匝肌时,打结既不能使线结脱落,同时又不宜过紧。

综上所述,内眦部埋线法矫正内眦赘皮,配合微创重睑成形术同期手术能够获得理想的美容效果,在整形美容外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重睑成形术美容
透视环保美容热
英语文摘(2022年8期)2022-09-02 02:00:28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美容
故事大王(2021年2期)2021-02-04 07:36:01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海峡姐妹(2019年5期)2019-06-18 10:40:48
切开联合埋线重睑法治疗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
浅析重睑术后护理常识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
内眦“Z”形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分析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