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诗情,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22-01-01 20:45
课外语文 2021年1期
关键词:诗眼诗情尝试

张 洁

(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江苏 淮安 223001)

诗情指的是蕴藏在诗歌中的情感,有的时候作者虽然没有明确地使用表达情感的词句,但是却将自己的情感蕴藏在意象的描述中,若是深入体会作品的主旨就能感悟诗情。审美赏析和创造的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尝试挖掘隐藏在诗歌中的情感,并展开一系列语文活动,这能让学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作品的思想魅力。同时,若能结合诗情组织学生展开自主创作,还能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能让学生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能力也随之得到显著提升。

一、创设情境,感悟基调

古诗词作品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诗情画意,也要尝试运用绘画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感悟诗歌作品的情感基调。在教学中要尝试结合诗歌的内容和其中的情感设置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图画、音乐的辅助下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能否体会出该作品的基本情感基调,这样就能为接下来的赏析和感悟奠定基础。

《望洞庭》是一首唯美的诗歌,诗歌用文字的形式展现了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情,给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到洞庭湖的美景,并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样的景色,你的心中是怎样的情感呢?”学生认为:“我觉得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仿佛整个天地都安静了下来。”此时再鼓励学生诵读诗歌,说说是否能从文字中也感受到这样的情感。学生发现:“虽然这首诗歌中没有一个字提到了作者的情感,但是却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基调。作者十分喜欢洞庭湖,通过文字表达了对于洞庭湖的喜爱之情。”此时再鼓励学生具体分析一下,说说自己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这样的诗情。学生认为:“比如‘白银盘里一青螺’,作者将山河描写得十分小巧,这样自然就让人产生了亲近感,我从这样的句子中能感受到作者对洞庭湖风景的喜爱之情。”学生进入到了情境中,体会到了作品暗藏的情感。

在感悟作品情感基调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除了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诵读的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尽情展示,将自己置身于古诗词创设的意境之中,与古人展开心灵的对话。若学生能声情并茂地诵读,则能更好地和作者进行情感共鸣,从而更深入地把握到作品的情感基调。另外,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所以对情感基调的把控能力也有所不同,要组织学生积极展开互动交流,在相互启发中进一步领悟诗情。

二、抓住诗眼,理解主旨

学者叶圣陶认为诗歌的讲授关键在于陶冶性情,扩展想象,若能抓住作品中的精要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一两句话,那么就足够了,不需要长篇大论。结合叶圣陶的观点,要组织学生抓住诗歌的关键处体会诗情,也就是围绕作品的诗眼展开赏析。诗眼往往能深入展现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出作品的主旨,所以抓住诗眼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在学习《示儿》的时候,鼓励学生尝试寻找作品中的题眼。“这首诗的题目是《示儿》,那么作者到底要告诉儿子的是什么呢?希望从儿子那里得到的又是什么信息呢?”阅读整首诗歌后,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这首诗歌中的题眼,那就是“九州同”。学生认为:“作者虽然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了,但是心中还是耿耿于怀,希望死后还能得到人间的消息。而作者想要听到的消息不是个人的私事,也不是自己的孩子们是否有出息,而是国家是否统一。整首诗歌最想要表达的情感,就是作者怀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希望能看到祖国的统一。”学生发现,若是能深入探究作品的诗眼,那么很容易就能体会到作品的诗情。此后再鼓励学生围绕作品中的诗情进行思考:“死亡本来是很可怕的事情,但是作者并不畏惧死亡,却关心国家之事,你能感受到蕴藏在作品中的浓浓情意吗?”这样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在围绕诗眼展开分析的过程中,要将诗眼放在诗歌上下文中进行品读,同时还要尝试深入体味,思考作者要通过该诗眼表达怎样的情感,从而真正深度融入古诗词的氛围,体验古诗词的意境,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情感的领悟入手,逐步深入,把握古诗词的基本基调,理解作品的主旨。

三、鉴赏意象,比较写法

古诗词作品常常有着丰富的意象,因此鉴赏作品的意象也是深入解读的一种好方法。在古诗词中,意象常常会有一些固定的象征意义,体现出了一些特定的情感,所以要理解作品的诗情,就要结合意象进行分析。组织学生尝试找出作品中的意象,然后分析作品用何种方法将意象组合在一起,作者想要通过其表达怎样的诗情。

在教学《咏柳》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探究作品中“柳”这个意象,首先说说作者用何种写作手法展现出了“柳”。学生认为:“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方法,将柳条的生长比喻成了是被春风修剪过的一般。”“那么,你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学生认为:“我体会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还读过哪些带有‘柳树’意象的诗歌吗?你觉得这些作品中的‘柳树’是否都暗含着同样的诗情呢?”学生回忆起了自己读过的《村居》等诗歌,提出:“‘拂堤杨柳醉春烟’‘两个黄鹂鸣翠柳’等诗句中也都有柳树,也都展现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那么,柳树除了能表达对春的喜爱之情,是否还能表达其他的情感呢?”学生发现:“在有的诗歌中,还会使用‘柳条’表现送别的场景,这个时候体现出的就是对于亲友的不舍之情了。”

若能深入比较,学生就会发现,虽然很多意象都表达了固定的情感,但是由于作者的想法有所不同,创作风格不同,所以在组合后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意思,寄托了不同的情感。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融入古诗词意境,体会意象,并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对比,探究意象表达的到底是何种情感,从而真正深度理解和感悟古诗词。

四、读写结合,个性表达

要让学生深入领悟诗情,不仅要懂得怎样挖掘古诗词作品中的情感,更要思考怎样尝试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读写结合的活动中,尝试运用自己掌握的古汉语知识展开诗词创作活动,同时引导学生在诗词创作中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化情感,达到真正升华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

《赠刘景文》是一首赠诗,在这首诗歌中作者用“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样的诗句表达出了对于朋友的美好祝愿,体现出了诗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若要你给班级中的一位同学写一首诗歌,你会怎样写呢?如何能不留痕迹地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诗歌中呢?”鼓励学生揣摩作品的写作手法,思考作者怎样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诗歌体现出隐喻的表现效果。此后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并在互动交流中相互诵读自己的作品,品一品每首诗歌中暗含着怎样的诗情。如有学生创作了诗歌:“万紫千红春芬芳,何必苦读在书房。”在这句诗歌中学生便委婉地向同学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认为:“不要只是死读书,应该尝试走入大自然中,这样也能获得更多的感悟,提升自己的思想。”

在组织读写结合的活动时,要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诵读自己创作的作品,鼓励其他同学分析一下其中暗含着怎样的诗情。在交流互动中,学生对诗情的理解更为深刻,既深刻体会了诗词的内涵,更了解到更多体现情感的写作手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审美赏析和创造方面的核心素养,要组织学生积极展开古诗词赏析活动,将学生引入古诗词创设的情感氛围中,从而深度体会古诗词的意涵。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以诗情作为探究和领悟的对象,不仅要读出诗中的情感,更要尝试利用诗词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诗眼诗情尝试
诗眼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冬至一阳生 塞上畅诗情
紧扣诗眼深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