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角色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地理学习为例

2022-01-01 20:29龚湘玲张长勇向代文
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尺度学科意识

文∣龚湘玲 张长勇 向代文

一、何为“角色意识”

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人,既是地理学科的研究主体,也是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对同样的一个客观地理事物或现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观察高度,他们会着眼于同一个客观地理事物或现象的不同方面。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对客观地理事象的解读也就会不同,具体体现在见解、态度和立场方面,这最终决定了观察者的决策行为。

“角色意识”即学生在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自觉代入某种角色、以特定视角和高度来思考问题的意识。将“角色意识”融入地理学习中,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效果,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不同角度的思考,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角色意识”在解决地理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地理问题一般包括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规律、成因、影响、措施等不同方面。在客观现实世界中,大部分的地理问题都与人类密切相关。除了一部分纯自然地理现象外,大部分的地理问题都需要研究者代入某种角色来进行研究。角色的差异导致了其看待问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路径、表达观点的角度和重点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下面以高考真题为例,剖析如何运用“角色意识”。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科综合第43题)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景观图省略)。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科综合第43题)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近年来,安仁古镇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很少留宿古镇的现象。

简述游客在安仁古镇很少留宿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镇提出合理建议。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要分析村民生活在江洲头古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必须站在旅游业规划者的角度而非村民或游客的角度来考虑,所以应该从更高、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待这个现象的意义和价值;要分析安仁古镇很少有游客留宿的原因,则必须“设身处地”站在游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所选取的角色的眼光更为细致而思考更加具体;要为安仁古镇吸引游客留宿提出合理建议,则需要从旅游业管理者或经营者的视角来想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

由此可见,不同的地理问题需要学生以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来进行思考。选对了角色的身份,就把握住了题目的立意,就明确了思维的方向,就明确了答题的要求。

三、如何培养学生在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的“角色意识”

(一)转变教学方式,多采用问题式教学

培养“角色意识”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要立足于平时的教学。问题式教学是利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来进行教学,问题式教学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并能够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1]“问题”的设计离不开情境,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供探究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真实情境。学生对“问题”探究之前应该尝试代入某种角色进入情境,以角色的视角和高度来感受情境。以下材料就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探究情境。

(2016年高考全国Ⅲ卷文科综合第36题)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示意图略)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在解决该地理问题之前,学生要以该游客的角色“身临其境”,对地理事物进行全方位感知。学生选取特定角色对情境进行感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的“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只有在真实而复杂的情境中培养出“角色意识”和“区域认知素养”,学生才能将其迁移到其他的真实情境中。

(二)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尺度意识”

地理学科的“尺度意识”,指人们在思考地理问题时应关注地理现象或问题的范围,包括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尺度不同,皆因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格局不同;格局不同,则源于视野和视角的差异;视野和视角的差异,受制于站位有高有低;站位不同,则因角色不同。

由此可见,“角色意识”与“尺度意识”两者是紧密相连的,但又不完全相同。“角色意识”是建立在“尺度意识”之上的,要求学生必须考虑地理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所以有时需要学生根据地理问题的尺度,即时间和空间范围来确定角色的身份;有时也需要学生根据研究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角色身份来判断思考问题的尺度。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尺度”具有层级。如果要准确地理解和研究地理问题,不仅要从问题本身的尺度来感知情境,还要从更高一级的尺度来进行宏观认知。例如:要探究港珠澳大桥的地理意义,不仅应聚焦港珠澳大桥所经过的三个城市,更应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尺度来考虑其社会、经济、政治意义。尺度的变化意味着思考该问题时的角色身份有了相应变化。

(三)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

所谓“全局观念”,即能够从总体上把握情境,理解情境的全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够厘清各局部的情况以及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可采用“要素+关系”的分析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即找出情境中所涉及的所有要素并梳理要素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就组成了全局。掌握这些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有了“全局观念”,学生就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感知情境并综合性地思考地理问题,就能自如地以某一角色切入问题进行分析,此所谓“高屋建瓴”。

例如,要研究某区域的荒漠化,要综合考虑合适尺度下的地形、气候、水文、工农业发展、人口变化、全球变暖等各要素,明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关系的变化。这与地理核心素养所要求的“综合思维”异曲同工。

(四)引导学生总结常用的角色类型

情境层出不穷,而角色比情境更丰富,所以了解角色的类型有利于唤起学生研究和解决地理问题时的角色意识。角色虽多,但角色的类型是有限的。要引导学生总结研究和解决地理问题时的常见角色类型,如正反角色(赞同还是反对某个观点或某种行为)、大小角色(国家层面还是国内某个地区层面)、古今角色、经济角色(建设者、运营者还是市场需求者)、社会角色(企业经营者还是政府管理者)等。熟悉这些常见的角色类型所持的一般立场、视角、态度,有助于学生快速确定角色,找到最适合的角度进入问题情境。

四、“角色意识”对其他学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的价值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教育的培养对象能够逐渐形成并最终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要求是超越学科的。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作为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面向所有学科明确了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等四个层次的考查内容。其中,核心价值和学科素养是通过考查学生运用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的表现来实现的。而要考查学生的这些表现,必须要给出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情境活动。

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2]在高考题中,情境由材料和问题两部分组成,即高考题的情境由命题者根据考查需要从真实客观世界中抽离出来的部分事实以及从自身角色和视角出发所选定的探究问题所决定。命题者的角色和视角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哪一部分事实被抽离出来作为情境。同一个情境,不同的命题者所关注的角度也会有所差别。情境活动是指人们在情境中所进行的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活动。这主要是学生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活动,而不同水平的思维活动则体现了学生对情境的认知能力以及所能达到的考查要求,其表现即为落实到卷面上的答案。

学生是否形成核心素养应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时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进行情境活动。在不同情境以及情境活动中,大多隐含着某种角色;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唤起自己的“角色意识”,确定自己进入问题情境后的角色,以角色的身份来认知情境、进行情境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相比于自然学科,语文、英语、思想政治、历史、美术、音乐等很多人文学科更加需要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因为这些学科都要求学生对学习资料所提供的情境进行深刻体验,并在此基础上阐释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以高中语文学科为例,其课程目标之一是“理解多样文化。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作品,懂得尊重和包容, 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3]。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给学生提供具体的阅读材料,而相当多的阅读材料是需要学生以特定角色进入材料或构建的情境中,获得相应的感受才能达到“理解”的要求。

以高中历史学科为例,其核心素养之一是“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4]要养成这样的素养,就需要学生代入适当的角色,进入到史料所提供的情境中获得体验,再从史料之上的高度进行辩证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角色意识并非万能的。对学生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等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活动来实现。但“角色意识”对于学生在真实复杂情境中进行情境活动,或多或少能提供一些帮助。

猜你喜欢
尺度学科意识
【学科新书导览】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超学科”来啦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宇宙的尺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