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CK框架下《文化地理学》通识课混合式教学

2022-01-01 19:42滕兰花李诚歌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探究课程文化

滕兰花 李诚歌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6)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情怀的培养。在移动学习新时代,不少通识课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课程教学当中的信息技术运用与学科教学知识如何实现深度融合,2005年美国学者科勒和米什拉在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对促进信息化技术下教与学的整合,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笔者所主讲的通识选修课《文化地理学》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从教材的知识出发,立足学情、校情和地情,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致力于引导学生探索中国各地文化特别是八桂民族文化的空间特色及规律,加深对中国各地文化的理解,主动探索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本文即在授课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在TPACK理论框架指导下,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效衔接的体会,以期能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1 以学定教,微课阐述知识要点,专题探究微课精准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也指出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为此,本课程教学理念是“厚基启智”,追求“知、情、意、行”四位一体。厚基启智,是指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知情意行是指知识传授与文化自信培育相结合,学习意志激趣与主动践行求知相结合。

要在有限的课时之内实现高效教学,笔者即根据学生学情,以学定教,在用微课阐述知识点之外,还录制专题探究微课,以案例教学实现教学重点难点的精准突破。如在讲解饮食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时,除了介绍饮食文化地理的基本研究内容等知识点外,还特别结合地情、校情、学情,做了一个寻味八桂的专题探究微课,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协用学习能力,笔者还根据每一讲的教学内容专门设计了系列线上交流讨论话题,如家乡的地名文化,家乡的特色美食,民族服饰、语言和传统建筑是否会消亡,分享最喜欢的公益广告等等,均激起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如在利用校园里的野菜来激发学生们关注自己所处的地方有哪些传统的节令饮食习俗,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食材变迁,培养其文化生态意识。

2 根据师生在线交流话题生成线下探究课主题,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生在课程平台上自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并完成相关的线上讨论。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精选一些喜闻乐见的议题与教学知识点的互融起来,根据课程内容以及学生们的生活体验,专门设计了系列课堂交流讨论话题,如历史时期岭南的食疗文化、地名有点咸、记住乡音、岭南凉茶文化、茶与茶路、文化传播与文化自信等等线下面授的探究主题,即是在师生线上交流中生成的。

在与学生的交流当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对饮食文化地理特别感兴趣,有学生提出“饮食文化背后都有当地历史文化内涵”。因此,笔者为了突破“文化与生态”这一章的“地方文化传统与自然环境有着深刻的联系”这个重要知识点,开发了《历史时期岭南食疗文化地理》探究专题课,以岭南有多“难”、防瘴食疗、凉茶续命、煲汤养生为四个板块,介绍岭南地区食疗文化,并在课堂当中抛出两个议题:以形补形的中国食补文化、“啤酒+枸杞”的新生代眼中的养生。这种极贴近学生生活的探究课,让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热烈参与课堂讨论。从课后的学生反馈来看,教学效果很好。因此,笔者认为要有好的教学效果,须以贴地气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话题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们在线上学习的反馈中获得生成性探究话题,方能促进教与学的深度融合,涵养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文化传播是本课程的学重点和难点。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此,本课程立足教材,在“课程思政”的理念指导下,在介绍文化传播类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程自身特色和优势,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服的传播以及旗袍的演变,理解文化传播的规律。随后选择了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中国成语大会、国家宝藏这五个目前较火的综艺节目去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综艺节目对于传统文化复兴的推动作用。最后以2018年热门话题——“5·18”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的短视频爆红现象为案例,让学生小组汇报课件对抖音“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视频的微调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文化遗产、传统文物走进公众尤其是年轻人。这个课例的教学设计,较好地在讲授中提炼知识点蕴含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传播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承人和传播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这些主题的讨论,是在TPACK框架指导下形成的,结合学科教学知识与理论,充分把学生们的“学”与教师的“教”通过即时的线上交互工具生成新的学习专题,从而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 以沉浸式情景教学及民族文化技艺体验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智慧教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新方向。多情景的智慧教学环境融合性、创造性和智慧性的高度交互,不断催生新的交互教学新方式。为此,在当今时代本科教育教学之中,在课程教学当中做好实践环节设计,激发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了当前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着眼点。20世纪初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JohnDewey)提出的“做中学”经典理论在今天仍很有指导意义。杜威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做”的过程,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把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与生活过程的活动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课外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以便更好地辅助教学并优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有研究指出,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缺乏同化教材知识的原有经验时,教师要有针对地组织学生参与特定的学习活动来增加相关的活动经验。确然,以学促做,在做中学,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教学方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以后,受制于疫情的阻挡,众多学生无法一开始便返校学习。因此,许多学生都留在家中通过网络媒体进行课程学习。《文化地理学》课程实践活动有了新的开拓契机。为了加深学生们对文化景观的基本分类的理解,笔者专门尝试开展了“校园文化景观研学游”直播课,以直播的方式带领同学们在线观赏校园当中的侗族风雨桥、泰式建筑和极具特色的“坡”地名文化,帮助学生理解校园文化景观的文化特色与文化底蕴,夯实了学生所学知识,又很好地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文化产业专题教学设计时,笔者特别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的热潮,选择了学校所在的省区的一些代表性民族传统技艺,如壮族绣球、渡河公、麽乜、侗绣等等,安排了专门的课时让学生分批次走进学校的民族博物馆现场体验制作过程。诸多同学均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表示在这个过程之中深切感受到了民族手工艺品的魅力与价值,真正将课上所学与课后所做圆润地融合在一起,充分感受到了地方民族文化的熏陶与涵育。这一类课程实践活动不仅能够真正起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更是可以帮助学生将课程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地将课上所学投身实践,在活动中把握课程真谛,在实践中滋养兴趣。

学生们对于传统的文化越来越感兴趣,笔者又借势推出一个影像征集活动,即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素养课程教育教学,推出“华风桂韵·地道风物”影像评选活动,得到学生们的热烈响应。不少学生以家乡的传统文化为主题,拍摄短视频,或是精心制作活动相册,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较好地实现了以学促做、知行合一。

由此可见,课程实践当中的“研学游”以及影像采集和制作民族手工艺品这一类活动与杜威对于实践教学的理解不谋而合,让学生在自己的具体实践当中发现身边可发掘的地方文化,并就其背后的内涵与旨趣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升课程学习的效度,亦是能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综上所述,在TPACK框架下,《文化地理学》课程的实践活动采用了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方式,从多重维度整合学科知识,充分调动学生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以学定教,发挥引导员、组织者、管理员的作用,线上线下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夯实教师主动应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有效路径,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生成翻转学习的探究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两性一度”目标。

猜你喜欢
探究课程文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年味里的“虎文化”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