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层组织为载体引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2-01-01 19:42李松霞张春梅黄本生张德芬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专业课程思政

张 进 李松霞 张春梅 黄本生 张德芬

(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四川·成都 610500)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这表明从国家层面正在稳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高校落地生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帮助每位教师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意义,提高专业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并增强教师思政能力的建设也迫在眉睫。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思维和理念,并不是简单的专业课程+思政化建设,而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新的形势要求下,如何将立德和树人相结合,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融为一体是每位专业课程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材料类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增强对组织、工艺条件、结构、性质和使用性能间的联系及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而课程思政的融入则进一步强化了育人目标,即通过在课程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同时,针对理工课程的特点,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 课程思政建设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1 教师思想上对课程思政的重视不足

教育部下发的纲要中已经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这是一个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从学校层面来说,已经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但对于基层教师来说,有显示度的工作业绩主要体现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对“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重要作用认识不够。部分专业课程教师对国家的政策文件不敏感,缺乏主动学习和深刻领悟的意识,没有及时从理念上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仍然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范畴,和自身关系不大,导致课程思政的建设力度明显不足。

1.2 部分教师投身课程思政的精力有限

纲要中明确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当前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随着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加入,高校之间在学科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竞争越来越大,教师自身感到担子越来越重。而且在具体的事务工作中,除了日常教学科研工作,各种琐事较多,分配的随机性较大,占据了教师的部分工作时间,分散了教师的精力。因此,部分教师内心担心在课程思政学习及实践上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会影响自身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在时间分配上有一定矛盾。整体来看,相当多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对于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深度、高度、尺度以及成效评价方面还没有统一思想,缺乏共识,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广大基层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1.3 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有待提升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精心组织,系统设计,循序渐进。和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是专业课程,高校学生大学四年学习课程的80%为专业课程,包括文学、历史、经管、理工及农学等,不同的高校、专业及课程的定位不同,教学目标及任务有差异,如何能够有针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实现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是难点。另外,课程思政的边界及尺度把握也是一个难点,一定要避免思政元素的生硬堆砌,防止在学生心中产生专业教师开展思政课程教育的刻板印象,而想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势必对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2 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党建工作是做好各项中心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只有通过党建才能从政治高度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化解矛盾,才能为开展课程思政等各项业务工作提供底层逻辑和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基层党建也只有与学校中心工作融合才更有旺盛的生命力。

2.1 以教工党支部为活动载体,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提高

课程思政的出发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要重视学生获得感,努力实现育人的目的。以教工支部为载体开展学习及实践活动,可以更好的发挥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作用,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认真践行“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这一思想,教工支部书记及支委成员要先行自学,要有针对性选择内容并系统领会文件精神,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及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重要通知。其次,在间周一次的组织生活中,通过支部书记领学和党员集中研讨,帮助专业授课教师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解,充分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纠正少数专业课程教师一度认为思政教育主要是人文社科学院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和辅导员的职责的不当认知。再次,明确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及思路,并通过具体的问题驱动来实现目标。如针对如何避免课程思政的套路化、同质化发展的问题,可从两方面的角度出发找准专业课程挖掘思政元素的切入点,一是要依据课程的定位进行思考,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等不同模块,理论和实践课程的不同特点,理工类课程和其他类课程的侧重点等进行挖掘,具体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而言,在理论教学部分,可以按照章节内容,强化工程伦理教育,融入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科的重要性。在实践部分,积极引入学科竞赛项目,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考核评价方式,唤醒学生主动实践的需求,培养“工匠精神”和竞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中国梦的实现和民族复兴。二是要依据学科、专业及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思考。要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工程素养、伦理及未来企业对人才的定义及能力需求等方面为导向来挖掘思政元素,将其合理嵌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具体的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现育人的目的。

通过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教工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丰富党支部建设的内涵,提升教师党支部的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增强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

2.2 党建+师生支部联合,创新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载体

做好课程思政建设,要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另外也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获得感。在具体的开展形式方面,首先可以将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对接,让教师和学生以组织的形式进行更加直接深入的交流,从教和学两方面探讨课程思政如何更好的开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加强师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联系,更好地发挥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其次,在具体分工方面,可以在学生会由学生支委设立管理部,协助老师在课程教学整个环节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及实践工作、帮助老师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将学生的所想、所思及所感反馈给授课教师,以便教师针对具体问题适时调整完善教学设计;教研室党员教师则组成课程思政建设小组,支部书记带头,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学沙龙及专业培训,让老师产生共鸣,自觉将思政元素、OBE理念融入课堂。定期针对特定课程组织讨论分享活动,有计划,有主题地将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融合,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党员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育人能力。

2.3 建立党建+课程思政建设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为了促使基层党员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首先,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考核机制,把课程建设纳入“三会一课”、主题教育活动,把党员参与课程建设纳入年度民主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其次,积极从学校、学院层面争取相应的项目立项及经费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教学会议及专题培训,支持教师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工作;另外,努力搭建课程建设交流平台,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做好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及案例收集建设,如按照学科、专业领域在教研室,学院层面开展经常性的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以及教师教学专题培训等活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收集优质资源建设案例库,如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及实施方法等相关经验做法的共享共用;最后,探索将课程思政纳入党员教师岗前及在岗培训、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的专题培训和职称评价指标中,在制度上提高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打造高素质课程思政教师团队。

猜你喜欢
材料科学基础专业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优化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