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2022-01-01 19:4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劳动家庭大学生

王 慧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387)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其将劳动教育地位提升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劳动教育的最后一块责任田,其所面对的大学生群体既是所有教育层级劳动教育效果的缩影,更是未来走上社会从事劳动的主力军。然而现实中大学生劳动教育处于软化、弱化和淡化的状态,劳动教育应有的综合育人价值未得以充分发挥,在这种现实情境下,需要紧跟新时代步伐,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1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存问题

1.1 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动机不纯

大学生受传统“重视智育轻视劳动教育”对劳动和劳动教育存在“先天性”偏见,即“瞧不起劳动”、“不愿意劳动”和“不会劳动”三层递进性错误意识。

首先,对劳动的正确认识不足。大学生还没有步入社会,很容易看到事情表象就妄下定论,通常会将劳动视为学校要求的一项任务,并未意识到其对于自身健康成长和综合素养提升的关键作用。其次,缺少自觉劳动的意识,随着家庭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很多大学生缺少对“劳动创造财富”的直观感受、耳濡目染和切身经历,不仅不会主动参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类劳动,甚至还出现毕业后“啃老”的现象。再次,由于父母的“过度代替”和智能化时代“机器替代”,导致大学生劳动的“缺席”,很多大学生并不会劳动,这不仅包括学校安排的实践活动和服务性劳动,甚至包括自身的日常事务。最后,劳动动机趋于现实化和功利化,大学生更多地将劳动与“经济利益”、“奖励荣誉”相挂钩,将劳动作为一种达成目的的手段和工具,甚至出现“无利不劳动”的现实困境。

1.2 原生家庭劳动教育软化

原生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但随着家庭物质条件的富足和独生子女的增多,虽然很多父母强烈地意识到劳动对于“未来完满生活”的决定作用,但仍很难将家务劳动的重担落在孩子身上,原生家庭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高校劳动教育缺少坚实的基础。

从一方面来说,父母对于家庭中劳动教育的“让步”,使得大学生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知存在偏差。父母主动承担了本该是子女完成的家务劳动,在子女价值观和动手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失去了原本的锻炼和实践机会,甚至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这种“爱护”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子女学习劳动本领、培养劳动品质的最好时机,也使得子女错误地认为“无需劳动”、“劳动无用”,甚至出现了“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局面。

另一方面来看,父母通常会将子女的第一要务定义为学习,不希望家庭事务占据子女的时间和精力,在进入大学之前,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是最终目的,而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子女不得不面临与父母异地,长时间的分离,相聚之后父母不舍得不忍心再让子女从事家庭劳动,这种家庭劳动教育缺失的延续,使得一些学生存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

1.3 高校劳动教育的弱化

随着国家顶层设计的重视,劳动教育从“德、智、体、美”四育的“下位概念”提升到“五育并举”的独立地位,但长期以来,劳动教育在高校处于“灰色地带”,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空化”的现象。

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比,专业教育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而劳动教育在高校缺乏强有力的体系支撑,既没有坚实的教育基础,也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更多的是停留在理念教育的基础上。而聚焦到劳动教育自身,教师、课程、教材等各类教育资源的匮乏,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教育难以保证,劳动价值层面的教育被忽视,抑或是缺少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正面引导和对错误价值观的及时纠正。在这二者之外的学校软环境,既是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场域,也是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媒介,高校劳动教育的软化,使得校园内缺少劳动教育的氛围和气象,不利于劳动教育持续开展。

1.4 崇尚劳动社会风气的淡化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事业始终秉持的方向,进入21世纪以后,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扩展,但这种调整使得劳动教育边界日益模糊不清,并在教育实践中渐行渐远。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及意识形态领域的交叉融合,劳动教育的实质内容被逐渐淡化,加之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得社会上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娱乐化等不良社会思潮,在此思潮下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等思想偏差和错误认知,在这些错误观念的笼罩下,人们难以看清劳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意义,劳动教育独特的综合育人价值难以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

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2.1 健全高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

高校劳动教育必须有精准化、严格化和可操作、可推广的实施体系为支撑,才能保证其真正落地,其实施体系需基于“一个准确把握”、“一个主渠道”和“两个相结合”,具体来说:

劳动教育实施首先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新时代大学生发展和劳动教育规律,从中寻求劳动教育与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和最有力切入点。课堂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渠道,也是高校教育最有效、传播范围最广的教育方式。劳动教育需建设专门的课程体系,通过体系化的课程设计和专业教师的系统讲解、实战演练,使劳动教育实现树德、增智、健体和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除占领课堂的主阵地外,劳动教育还必须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把握丰富多彩的课外劳动教育的机会,从劳动教育的价值观层面来讲,劳动教育要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使劳动教育核心理念真正地入脑、入心、入灵魂,同时要充分挖掘校园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在校园中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而从劳动实践教育层面来说,则要最大限度地将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实习实践等相挂钩,在不断实践中提升动手能力和体认劳动教育的价值。

2.2 建立家、校、社会协同劳动育人机制

劳动教育并不是孤立的,从纵向上来说,它处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始终发挥着“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人民最光荣”的历史作用,而从横向上来看,劳动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有产物,对于大学生而言,高校是劳动教育的主战场,但家庭和社会在劳动教育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只有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劳动育人机制,才能形成劳动教育的最大合力和最强效力。

一是高校作为家庭和社会之间联系的桥梁,要立足于家庭劳动教育的前期基础和社会对新时代劳动力的现实需求,坚持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建立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融会贯通的一体化机制,从劳动教育的软环境和硬实力上配全配强;二是家庭要为大学生打下坚实的劳动教育基础,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劳动的重大意义和现实价值,并给予子女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三是社会要充分调动各类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劳动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更要加强劳动教育的宣传和普及,通过强有力的社会参与提高大学生思想和行动上的综合劳动能力。

2.3 创建崇尚劳动的社会风气

良好的社会风气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强有力的外部环境,也是实现劳动教育最终价值的孵化器。

一方面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更新传统劳动教育理念。围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内涵、高要求和新任务,借助于新闻媒体、文艺创造等多种载体,从身边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故事入手,引导人们树立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新时代劳动观,创作以劳模精神、先进劳动者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将新时代劳动教育观植入普通民众的脑中,同时借助于实物载体,在大街小巷、街头巷尾等显眼位置张贴“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等标语,营造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

另一方面,社会不同主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其中政府、大众媒体和企事业单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作为劳动教育的设计师和总指挥,其职能发挥直接关乎劳动教育的成败,从社会主体的层面上来讲,政府要发挥文化、管理和监督三大职能,坚持对舆论阵地的领导和加强劳动文化建设,而作为社会舆论导向的重要引导者,大众媒体要发挥好对社会舆论的正向引导和及时纠错,在关键时刻、关键事件正面发声,而作为最广泛的组织单元,企事业单位要加强企业劳动文化建设,通过劳动文化更好地推进企业永续发展。

2.4 引导大学生树立自我劳动教育的观念

外在的劳动教育只有内化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才能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大学生自我教育是劳动教育由外入内、由浅入深持续推进的催化剂。大学生自我劳动教育要以大学生为“本体”,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劳动主体意识,引导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展现生命力量和获取劳动本领。

大学生树立自我劳动教育的观念需围绕劳动的“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展开。首先,树立正确并与时俱进的劳动价值观,大学生从认识上首先要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扮演着“所学知识”与“社会财富”转化器的角色。其次,培养热爱劳动的劳动情感。在积极情感的支撑下,劳动才不会成为简单机械的工具,大学生要主动、自觉、自愿地参加学校的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再次,培养乐于劳动的劳动习惯,淬炼坚定的劳动意志,大学生要将劳动融入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勇于劳动、勤于劳动和乐于劳动,将劳动作为人生必修课。最后,提升劳动行动力和创造力,大学生精神层面的劳动价值观,最终的落脚点在劳动行为上。认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及时更新现代新技术和新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劳动资源,积极参与劳动活动,不断提升自身劳动能力和创造力。

猜你喜欢
劳动家庭大学生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庭“煮”夫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