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水旱灾害分析与防灾措施探讨

2022-01-01 18:18董富强
治淮 2022年4期
关键词:大旱旱灾大水

董富强

一、概况

安徽省来安县位于江淮之间,江淮分水岭穿境而过,南水入江,北水入淮。总面积1481km2。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浅山区,海拔约60~200m;中部为丘陵区,海拔约10~60m;南部为圩区,海拔约5~10m,地形高差大于100m。山丘圩分别占总面积的30%、40%、30%。境内主要河流有:滁河、清流河、来河、施河、皂河、白塔河、五加河7 条河流,其中长江流域总面积1219.6km2,淮河流域总面积261.4km2。

区域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降雨多发生在夏秋季,多年平均降雨量1008.7mm。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易旱易涝,旱涝交替发生。

主要水利工程有:千亩以上圩口32 个(其中万亩以上圩口7 个),堤防总长度281km,其中沿河堤防长238.2km;涵闸斗门197 座,其中,中型涵闸3座,重要的防洪涵闸38 座。中小型水库107 座,其中,中型水库5 座,小(一)型水库24 座,小(二)型水库78 座,塘坝2.5 万余面。排灌站233 座548 台套,装机3.6 万kW,排涝能力180m3/s。

二、水旱灾害统计

(一)水旱灾害分类

为了便于分类统计和分析,没有按照统一的专业分类标准对水旱灾害分类,而是根据实际发生的水旱灾害的危害程度和造成的损失,将水旱灾害分为大水年、偏水年、大旱年、重旱年4 种类型。

大水年是大面积遭受洪涝灾害,并造成严重损失。偏水年是局部遭受洪涝灾害,并造成一定损失。大旱年是2 个及以上季节发生长时间连续干旱,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受旱减产绝收,工农业用水受到严重影响。重旱年是某个季节或者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干旱少雨,造成农作物减产,工农业用水受到一定影响。

(二)水旱灾害数据

根据来安县水旱灾害发生的季节及造成损失等实际情况,并以县城雨量点降雨量为依据,统计了1952—2020年69年间实际发生水旱灾害的年份、季节,以及汛期(5—9月)降雨量和年降雨量。据统计共发生水旱灾害47年,其中大水年17年,偏水年15年,大旱年5年,重旱年10年。

大水年分别是:1954年春夏连涝,年降雨量1421.8mm;1956年夏秋连涝,年降雨量1313.4mm;1969年夏涝冬旱,年降雨量1100.7mm;1972年夏涝,年降雨量1367.7mm;1974年夏涝,年降雨量1315.2mm;1975年夏涝,年降雨量1789.8mm;1980年夏涝秋旱,年降雨量1104.9mm;1987年夏涝秋旱,年降雨量1395.7mm;1989年夏涝,年降雨量1248.1mm;1991年夏涝冬旱,年降雨量1674.5mm;2003年夏涝,年降雨量1526.7mm;2008年夏涝,年降雨量1044.7mm;2011年夏涝,年降雨量1062.7mm;2015年夏涝,年降雨量1283.8mm;2016年夏秋连涝,年降雨量1004.3mm;2018年春夏连涝加秋旱,年降雨量1386.1mm;2020年夏涝秋旱,年降雨量1210.7mm。

偏水年分别是:1953年春旱秋涝,年降雨量1025.8mm;1957年夏涝秋旱,年降雨量1015.6mm;1958年夏涝,年降雨量1136mm;1962年春旱秋涝,年降雨量1072.6mm;1963年夏涝秋旱,年降雨量1002.5mm;1971年夏涝秋旱,年降雨量1071mm;1977年夏秋连涝,年降雨量1135.8mm;1979年夏涝,年降雨量1006.3mm;1982年夏涝,年降雨量1053.6mm;1996年夏涝,年降雨量1130.1mm;1998年夏涝,年降雨量1098.8mm;2005年夏涝,年降雨量1023.1mm;2006年夏涝秋旱,年降雨量1070.5mm;2007年春旱夏涝,年降雨量981.2mm;2014年夏涝,年降雨量1189.7mm。

大旱年分别是:1966年四季连旱,年降雨量559.7mm;1967年四季连旱,年降雨量598.3mm;1978年四季连旱,年降雨量596.5mm;1994年四季连旱,年降雨量595.9mm;2019年春旱加秋冬连旱,年降雨量583.7mm。

重旱年分别是:1955年春夏秋连旱,年降雨量747.1mm;1959年春夏秋连旱,年降雨量744.1mm;1968年春秋旱,年降雨量787.3mm;1973年夏秋冬连旱,年降雨量755.3mm;1976年秋冬连旱,年降雨量797.9mm;1981年春夏秋连旱,年降雨量791.5mm;1986年春秋旱,年降雨量698.8mm;1995年春秋旱,年降雨量742.7mm;2001年春夏秋连旱,年降雨量690.1mm;2004年春秋旱,年降雨量783.1mm。

三、水旱灾害初步分析

(一)水旱灾害频次分析

1.从水旱灾害统计资料可以得知,1951—2020年69年间来安县共发生水旱灾害47年,水旱灾害发生率为68.1%,约1~2年一遇,水旱灾害频发。其中水灾32年,旱灾15年,水灾年份明显多于旱灾,说明其地处江淮分水岭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导致水旱灾害频发生的重要因素。

2.从32年水灾年来看,大水年17年,发生率为24.6%,约4年一遇;偏水年15年,发生率为21.7%,约4~5年一遇。从15年旱灾年来看,大旱年5年,发生率为7.2%,约14年一遇;重旱年10年,发生率为14.5%,约7年一遇。

(二)水旱灾害与降雨量相关分析

1.来安县32年水灾年份年降雨量均超过多年平均降雨量(1008.7mm),其中有9年年降雨量超过1300mm,均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17年大水年汛期降雨量均超过年降雨量65%,汛期降雨量是导致水灾发生的关键因素。

2.来安县15年旱灾年份年降雨量均小于800mm,其中5年大旱年份降雨量均在600mm 以下,降雨量偏少是导致旱灾的关键因素。年降雨量600mm 以下年份常常发生春夏秋、夏秋冬、秋冬春三季连旱或者四季连旱。

(三)水旱灾害季节性特征分析

1.从水旱灾害统计资料分析可以得知:1952—2020年发生的47年水旱灾害中,夏涝16 次,春夏连涝2 次,夏秋连涝2 次,春旱夏涝2 次,春旱秋涝1 次,夏涝秋旱7 次,夏涝冬旱2 次,四季连旱5 次,春夏秋连旱4 次,春旱加秋旱4 次,夏秋冬连旱1 次,秋冬连旱1 次。

2.水灾以夏涝为主要特征,32年水灾中涉及夏涝的有31年,其中夏涝16年,春夏连涝2年,夏秋连涝2年,春旱夏涝2年,夏涝秋旱7年,夏涝冬旱2年。

3.旱灾以秋旱为主要特征,多季节连旱为主要形式,15年旱灾中年年有秋旱。旱涝交替中也是秋旱发生的次数最多。

4.单个季节发生的水旱灾害一般是偏水年或者重旱年,两个及以上季节连续发生的水旱灾害一般是大水年和大旱年,旱涝交替发生的一般是以涝为主。

四、结论与建议

(1)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导致来安县水旱灾害频发,易旱易涝,洪涝交替发生,因此,防御水旱灾害是长久而艰巨的任务,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2)水灾均由高强度降雨引发,而高强度降雨多发生在汛期,因此,要高度关注汛期天气变化,特别是梅雨期和台风影响期天气变化,根据降雨变化,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中北部山丘区要加大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通过林草涵养水源。同时在有条件的山区修塘筑坝,拦蓄洪水,蓄水防旱。

(4)在城镇快速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预留洪水蓄滞空间,保证泄洪通道畅通,提高应对突发性强降雨的能力。

(5)加强降雨和洪水的预测预报,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公众防御的主动性。

(6)加强洪水调度,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变害为利,造福社会■

猜你喜欢
大旱旱灾大水
气候变暖背景下云南省旱灾风险区划研究
那一年大水
看 秋
奇怪森林
高招
高招
总统求雨
重见天日
青海湖高原
陈鸾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