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认同感与自我获得感的培育研究

2022-01-01 18:03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认同感营造培育

王 露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让人民共享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也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前提。在此思想指引下,高校加强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性管理,也更关注大学生安全认同与自我获得的培育。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升,大学生安全感与获得感却逐渐缺失,由此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日俱增,对大学生安全认同感与自我获得感的培育工作迫在眉睫。

1 大学生安全认同感与自我获得感培育的价值前提

1.1 时代价值

习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这些都成为了高校思政工作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在大学生安全感和获得感逐年下降甚至缺失的当今校园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如何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安全感与获得感,培育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成为了当前重要的时代课题。

1.2 教育与应用价值

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具备“获得感、安全感”,使之内外兼修、健康有为,这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跨学科理论价值延伸。同时,对大学生自身安全认同与自我获得提升的理论研究能有效地指导生命教育教学实践,拓展实践路径的视野和方向,以期更好的教育成效,具备独到的教育应用价值。

2 多方认同与自助心理介质作用下的大学生“安全认同感”培育

2.1 大学生“安全认同感”的含义

“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可见“安全的需要”是人类仅高于生理需要的第二基础性需要,人类一旦缺乏安全感,其它心理需要根本无从谈起。

大学生“安全认同感”也表现为一种个人内在的精神世界需求,是在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对自我价值及存在意义获得环境认同,及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人际关系的内心精神满足,由此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2 多方认同与自助心理介质作用下的大学生“安全认同感”培育策略

在初出茅庐真正踏入社会发展之前,在校的大学生尚未独立成熟、嗷嗷待哺,他们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是慌乱和迷茫的,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安全认同缺失问题,本文从宏观及微观角度提出解决思路。

2.2.1 宏观上,多方认同机制的建立

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三方教育环境的营造以及主体认同的动力心理,是大学生自我安全意识树立的助推器。

(1)社会支持。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群体发展的支持是一种强有力的外部环境资源,如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就业创业并提供一定资金和政策扶持;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相关专业择业或实习实践的咨询帮扶;政府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并将此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安全感和自信心的营造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

(2)家庭关怀。父母亲人对于孩子的影响可以说伴随其一生,相较于社会和学校,家庭的人文关怀及父母与子女间亲密关系的建立,对子女安全自尊和自我认同,甚至稳定人格的成型来说更为重要。家庭亲人间的适度关怀、温暖家庭氛围的营造、父母间和谐恩爱的关系,以及父母对子女的适度关注与换位思考,都是子女安全感建立的根基因素。当然,家庭的过度保护也会让孩子安全感的树立变得适得其反,有时适当地放手、挫折性成长对子女的安全认同和自我接纳的意识建立更为客观有利。

(3)教育资源丰富化。教育资源丰富化是指充分利用与大学生相关的教育资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高校关于在校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部门,对学生群体定期心理普查及测验,重点关注心理安全感较低的学生,实施专业心理咨询,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大学生恋爱观,强化在校大学生安全认同感。而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开展的入学生涯和职业规划培训、校园文化活动氛围营造、学风建设帮扶机制、贫困资助建档立卡帮扶、奖学金设立、辅导员和班主任谈心谈话等也都是辅助大学生自尊自信、安全感树立的有效资源途径。

2.2.2 微观上,大学生自助心理机制的构建及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安全感建立的基石是自助心理机制,自助能力也是心理健康的自生性能力,包括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危机应对和心理问题调节能力。因此,个人自助心理意识的树立及能力的培养是自我安全感教育的重点,可从构建个人自助知识的习得—心理教学实践训练辅导—育心环境氛围营造三个紧密联接且递进的教育环节着手构建个人自助心理机制。其中,育心环境氛围营造主要依靠校园物质文化、服务渠道和人力资源,服务渠道资源主要借助网络新媒体之力,主要是知识服务,强化自助意识,提供专业性心理指导与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人力资源的重中之重。

3 自我效能与集体自尊视域下的大学生“自我获得感”培育

3.1 大学生“自我获得感”的含义

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一词得以流行。“获得感”的体验主要出自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层面,人民群众有自己居住的地方、老了有人赡养、生病了能得到妥善的治疗;二是精神层面,有梦想、有追求、在公平公正的社会体制保障下满足文化需要、心理安全需要、人文关怀需要等。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这也是新时代大学生“自我获得感”的重要来源,他们的“获得感”是在生理物质等经济性需要获得满足的前提下,进一步追求安全感、爱、尊重和成就实现的精神获得感,以求得到情感上的关爱、社会的肯定和个人理想的实现,最终实现内心平衡。

3.2 自我效能与集体自尊视域下的大学生“自我获得感”培育策略

“自我效能”是美国认知理论之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的理论,是指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个体在执行这一活动的动力心理过程中的功能发挥;“集体自尊”是个人在集体中收到来自集体对自我积极正面、尊重友爱的正向情感体验,二者都注重“人本身”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基于以上两种理论,这里关于大学生“自我获得感”的培育策略也基于“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从以下三方面指出如何提升大学生个体有效应对和正向情感体验。

3.2.1 紧跟新时代步伐,在社会保障大环境中寻求自信应对

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完善就业创业流程,支持各类教育补贴,都有助于大学生们进入社会之初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并能与之内心向往的发展方向基本一致,保证其对社会的基本正向期待,避免其进入社会就备受打击与挫折,从而产生消极的应对状态。如社会资本注入为大学生自主创业铺路、提供资金保障机制,基本解决了创业学子的物质经济需要,减轻他们创业开头难的心理压力;引导与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三观”;社会舆论的正向监督、风清气正的互联网氛围营造、依法依规的择业就业保障途径、安全可靠的社会治安环境,都能使新时代大学生群体自信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激发其为人处事、灵活应变的正向功能发挥,极大提升他们的积极效能体验。

3.2.2 同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高校基本以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与行为绩效的正比例关系,以强化大学生集体自尊情感体验为教育侧重点,从激发大学生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执行能力、动力心理正向功能,及营造积极正面的个体情感环境两方面打造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加入模拟负面事件应激处理方案,或持续推进大学生生涯规划阶段性成就感体验、团体辅导关爱学生活动、实时心理在线咨询等其他积极人文关怀措施。

此外,营造联动发展温暖友爱、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也是高校强化大学生集体自尊正面感受的有效方式,这些对于校园中迷茫无助、失去自我的青年群体在提高自我认知与提升自我“获得感”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2.3 注重家庭教育,营造良好家庭情感正能量

习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是家庭,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父母德行端正的言传身教、良好家庭成员情感氛围的营造,都对他们将来适应与立足社会、充分感受社会集体的正面情感体验、树立健康“三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家庭教育也需融入时代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教会孩子如何明确自我价值,如何正确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是教会他们良好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前提。同时,家庭教育更是需要强调“以个体为中心”,在充分尊重孩子个性成长的同时,教会他们客观分析自我、明确人生目标,在他们正确理想信念成型过程中当好护航员,引导其正向发展,而不是任由他们在进入学校或社会遭遇挫折、遭受打击之后再去纠正和解决问题。

4 结语

大学生安全认同感与自我获得感的建立是其最终收获人生幸福的前提,从社会支持保障、学校教育联动、家庭指引关怀到个人自助机制建立,本质上都是满足其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追求,充分挖掘其自身正向潜能,对大学生安全认同感与自我获得感的培育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要树立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努力成长为一名蓬勃发展、富于朝气的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

猜你喜欢
认同感营造培育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