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徽
作文写作能力是初中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体现,然而,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仍然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导致学生的作文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为此,教师要进一步加大对作文教学的关注,科学有效地开展作文序列化训练。
在当前的初中作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学生安排作文训练,作文教学缺乏系统性。教师针对作文写作方法的讲解并不全面,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进行自主训练。训练结束后,教师虽然也会进行评改,但是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具体引导,导致学生无法从训练中获益。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多学生都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被动开展作文训练,因而训练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配合程度也不高,教学推进缓慢。
由于教师作文教学方法的不合理,导致学生作文暴露出诸多不足。第一,学生作文的相似度较高。在围绕特定主题进行作文训练时,很多学生的写作思路具有相似性。比如,以人物为主题的作文中,很多学生会写父爱深沉、母爱伟大、教师的爱则是无私的。第二,编造严重。很多初中生作文都存在胡编乱造的现象,如将他人见义勇为的行为安到自己身上,将他人的传奇经历写成自己的经历,学生作文普遍没有真情实感。第三,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学生作文中经常会出现语言运用不合理的情况,这使得学生作文的质量大打折扣。这些问题都与作文教学缺乏序列性有直接关系。
面对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只有通过作文序列化训练,才能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提升初中生的作文水平。
在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这是提升作文质量的基础。总体来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写作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明确写作主题,围绕主题在脑海中构建写作框架,明确需要重点写作的部分,然后调用与各个部分相关的写作素材。第二阶段则是正式开启写作流程,依次完成每一阶段的写作,在写作时合理地使用各类语言表达方法。如果涉及到故事的讲述,要做到生动真实,以此提升作文的感染力。在词句的使用方面,减少对华丽辞藻的依赖,使用朴实的语言书写真实的故事,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二阶段的写作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各类修辞手法,这对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教师可以以课文为依托,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适当的情境化教学活动,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构建起相应的情境,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情境呈现。
比如,在《我的母亲》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情境演绎,尽可能地表现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如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情等,通过这一方式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感悟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而对课文的思想内涵有一个更为深刻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要求学生回顾自己的演绎过程,对人物形象的特征进行准确归纳,然后分析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进行人物刻画的,启发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写作方法。
在课文教学完成以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手法,细致地刻画人物的特征,从而使自己描绘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形象。通过教学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改变传统固化的写作思路,改善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促进学生作文质量的有效提升。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更加高效地进行写作,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所选定的写作对象进行多角度的细致剖析,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促使学生在写作中对人物形象进行全面立体地刻画,指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侧面来展现人物特点,使作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使学生作文能言之有物,描述的人物形象也更具个性化特征。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指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剖析,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以《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合理地设置问题:“课文中作者突出了济南冬天的哪些特征?”要求各个学习小组通过阅读课文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文中找到各项具体特征后,还要将作者描述济南冬天特征的语言进行梳理归纳,分析作者在其中使用的写作方法。之后,教师则可以要求学习小组寻找作者描述济南冬天的远景与近景、动景与静景、虚景与实景等,然后共同分析作者是如何对上述景物进行描述的。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任务分工,以保证学生能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明确课文中作者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特征,并使学生认识到作者在描写济南冬天的过程中采用了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等写景的方法,而且,作者还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在课文内容学习完成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选择某一处景物,然后根据本课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开展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效仿作者的手法,采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等写作方式,使描述的景物更加的活灵活现。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学习活动虽然能够带给学生较大的启发,但是学生对各类优秀写作手法的内化与吸收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训练出现的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指导学生进行反复修改,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各类写作手法,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分层教学活动的安排是为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语文积累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在日常作文训练中始终以同样的要求对待每一名学生,会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却“吃不了”的现象,从而影响作文教学的效果,这些都不利于作文教学的顺利推进。对此,教师要以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参考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写作训练任务。其中,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训练任务以基础性的写作能力培养为主,比如通过对一些集体活动进行简要描述,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训练任务则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的提升和拔高,比如,安排学生进行细节刻画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逐步提升细节描写的能力,从而使描述对象更加全面、细致、生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综上所述,深入了解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作文序列化训练,有着十分强烈的现实意义。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情有较为清醒的认识,结合学生作文中暴露的问题,积极查找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然后从不同层面入手进行作文序列化训练,在训练中帮助学生不断更新写作思路,掌握更加高效的写作技能,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