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娟
(江苏省江都中学,江苏 扬州 225200)
在最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独立学习任务群,将实用类文本阅读置于了突出的地位;同时,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针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考查要求越来越高、考查实用类文本的种类越来越多。在这一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立足于当前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案,彻底摆脱当前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教师不爱讲、学生不爱学”的现状,不断提升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有效性。
在最新的高考大纲中,针对实用类文本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即:对中外实用类的文本展开阅读和评价,且针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难度确定在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中。可以说,在新高考中,考查的实用类文本主要涉及四种类型,分别为新闻、报告、科普文章、传记等,要求学生不仅仅要能够理解实用文,还应关注其分析、鉴赏和探究。
同时,在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任务群”的教学要求。在诸多的任务群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旨在引领学生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同时,促使学生在实用性文本阅读中,循序渐进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最终促使其逐渐形成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实用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共同组成了现代文本类型。在现实生活中,实用文本使用最多,包括: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文本、面对大众的演讲词、日常传播的各项新闻、网络上各种新文体等,都属于实用类文本的范畴。虽然实用类文本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一直到2003年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才将“实用类文本”这一概念确定下来。具体来说,实用类文本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呈现出极强的使用性,主要包括了新闻类、应用类文本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最为常见、常用的文本形式。
与其他的文本类型相比,实用类文本存在三个显著的共性,即:(1)真实性。真实性是实用类文本的首要特点,实用类文本最为看重的就是文字是否能够将社会现实真实地反映出来,一丝一毫都不允许出现错误,必须要将真实、正确的科学知识传递给读者;(2)实用性。实用性是实用类文本最为重要的特点,尤其是与文学类文本相比,这一特点更为明显。实用类文本更加看重文章的实用性,作者在对其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拥有明确、现实的写作目的,更加关注其是否具备教育价值和功能,是否能够对现实生活起到实质性的作用;(3)通俗性。语言通俗性是实用类文本最为明显的特点,实用类文本中主要采用了“言—义”两层结构,作者写作中所采用的语言主要是借助社会化、规范化的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实用类文本在文字表达上就具备了极强的通俗性,其语言清晰明了,作者直接将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一一列举出来。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始终悬置在教学的前方,规定着教学的方向。尤其是在新课程、新高考的背景下,教师在设计实用性文本阅读教学目标时,应紧紧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保证实用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当前教师在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时,设计的阅读教学目标存在浅显化、功利化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在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时,常常存在“求多不求深、求会不求懂”的现状,以知识技能目标作为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唯一目标,旨在引领学生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进行信息筛选、素材整合,并未对实用类文本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严重制约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是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关键,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科学与否、质量如何,直接决定了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效果。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中教师在选择实用类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内容模糊化、知识化现象。一方面,从教学内容模糊化的层面上来说,教师对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认识不够全面、清晰,常常将其与其他文本的内容混同。在这种情况下,致使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内容出现了模糊不清的现象;另一方面,从教学内容知识化的层面上来说,主要是教师在确定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的过程中,常常集中在考试上,唯马首是瞻,结合高考的需求选择阅读文本。在这种情况下,致使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呈现出极强的知识化特点,呈现出“考试考什么,课堂上就讲什么”的现状。
正所谓“教无定法”,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必须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明显的教学手段单一化、模式化现象,致使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效果不佳,与新课程和新高考下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要求相去甚远。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教师在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时,常常忽视文本的种类,基本上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致使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方式千篇一律;同时,教师在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时,常常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致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常常面临难以理解的现象。
高中语文教师在优化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中,为了避免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与其他类型的文本阅读出现混乱的现象,教师在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明确实用类文本的特征。高中语文教师作为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唯有具备清晰的文体意识,对实用类文本内涵进行全面的把握,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只有明确各种类型的实用类文本特征,才能结合具体文本的内容,实施针对性的讲解。
其次,认真钻研阅读文本内容。阅读文本是教师开展阅读的重要载体,教师在优化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之前,必须要对阅读的文本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明确教学内容,了解实用类文本中存在的重难点,才能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在有效的阅读中,获得三观的发展,实现知识的收获、能力的发展等。
最后,明确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目标。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是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关键,也是增强学生阅读文本效果的关键。基于此,面对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下的应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紧紧围绕“语文学科素养”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努力挖掘实用类文本与学科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随之设定出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为学生高效地进行实用类文本阅读学习指明方向。
在具体的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中,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必须要着眼于实用文的选文内容。具体来说,实用类文本的种类非常多,在美国的相关研究中,实用类文本主要涵盖了报刊文章、专著、游戏规则、保险单等;而针对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实用类文本则与美国选择有所不同,更加偏重科普类的文章、新闻类、人物传记类、演讲稿等。尤其是在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中,对高中实用类文本考查范围越来越广泛。面对这一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优化实用类文本教学时,还应对实用类文本的种类进行拓展和延伸,以更好地适应新高考需求。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对实用文的类型进行拓展,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需求、学习能力等,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范围进行拓展和延伸,包括书评、网络新文体、5G技术、国家相关政策等。如此,不仅丰富了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范围,也促使学生在广阔的阅读中,拓展了自身的视野,循序渐进提升了高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虽然高考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最终目标,但却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新高考下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优化阅读文本教学时,应紧紧围绕高考能力开展阅读教学。
第一,依据高考试题寻觅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方向。“教”与“考”是相对统一的,考试一方面要从课堂教学中要能力,反过来又会给课堂教学指明方向。因此,教师在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之前,必须要对新高考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实用类文本考查的内容和方向”,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开展针对性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
第二,结合新高考要求,理清逻辑层次。结合新高考的要求,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速度和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面对这一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时,还应结合实用类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文本、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本中的逻辑层次。
第三,通过即时练习把握学生的真实学情。学情是开展课堂教学的起点,只有了解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才能明确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起点。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不仅仅要在应用性文本阅读教学之前,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结合即时练习,对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使其更加契合学生学习需求。
第四,借助梯度教学,循序渐进提升学生实用文本阅读能力。结合新高考下面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于学生本身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现状,针对其“先天不足”的现状,精心设计出层次化的问题,引领学生在具有梯度性的阅读问题中,循序渐进提升自身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
面对新高考、新课程改革下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要求,为了增强阅读文本的有效性,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时,必须要结合实用类文本的特点,选择与其相契合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实用类文本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开展理解性阅读。高中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应以文本中的关键句作为切入点,针对其进行理解。如此,可显著提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有效性。其次,引导学生结合应用类文本的内容,开展实践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可针对实用类文本中描写的操作方法进行形象的感知,并在实践过程中对操作方法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最终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最后,灵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应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效果。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优化阅读文本教学时,可结合应用类文本内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方式,引领学生在图片、视频的动态展示中,针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景泰蓝的制作”阅读教学中,为了强化应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就借助了信息技术手段,将整个制作过程进行了直观的展示,使得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对其制作过程进行了全面、深刻的了解。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针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致使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手段上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效果。面对这一现状,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丰富实用文选文类型、实施针对性教学、围绕高考能力强化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不断提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