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险问题及保护意义的思考

2022-01-01 12:31吴洪珍
青藏高原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吴洪珍

(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无形的活态文化遗产,是历史上特定时期、特定民族、特定制度、特定生产生活的精神文明产物,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灵魂血脉,也是世代人们成长的记忆和精神之根,代表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千百年来深深扎根于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不断影响和浸润着历代人民的生活。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渗透着风险危机和诸多的不确定性,吉登斯曾深刻地指出:“生活在全球化的时代里意味着我们要面对更多的、各种各样的风险。”[1]工业一体化的现代性后果产生,大量技术产品的雷同,多元文化的冲击,各民族文化日渐趋同,其民族特色及标志性文化不断消失,诸多古老民族流传下来的非遗,其生存问题令人担忧。当前世界各国非遗濒临生存危机,我国非遗保护和传承也同样处于危机状态。

一、非遗保护和传承面临严重的风险问题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要保护非遗,并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遗划分为五类: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传统节庆活动、民间表演艺术、有关自然界的实践认知及民间传统手工艺技能。[2]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保护非遗,就是要维护人类的文化多样性,维持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目前来看,社会各界的文化生态安全意识有待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形势异常严峻,存在一系列风险问题,包括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险和人为造成的不确定性风险。如果不及时抢救,无数散落在民间的非遗必定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一)全球现代性使非遗走向边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非遗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传统与现代冲突、传承与流变的悖论。与传统农业相适应的非遗在现代化进程中变得有些不合时宜,不断受到工业化、城市化理性工具的入侵和改造,社会形态的变迁和时代的竞争使非遗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在文化变迁中处于劣势,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等多种状况的影响和制约,面临着改变自身以适应现代或是固守自我终被抛弃的命运。民间很多非遗项目的传承基本素材越来越少、创作水平退化、工匠精神缺失,断层问题不断产生。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吞噬,现代化使一切变得商品化,金钱成为衡量万物的标准。文艺创作以盈利为目的,变得工业化、商业化、市场化、同质化和低俗化,逐渐走向衰落。反传统的现代文化虚无主义使人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非遗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地理面貌发生重大变化,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造成古村落、老胡同、四合院等古建筑的毁坏或消失,各种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浪费严重,直接导致传统村落原生态文化形态和方式的流失和瓦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度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文化发展,间接导致经济强势文化式微。人们物质生活富有、精神生活贫乏、业余生活低俗,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被遗忘,民族文化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伴随西方文化产品的不断涌入,“汉堡文化”“快餐文化”泛滥成灾,流行音乐、西方节日等成为大众文化娱乐的主流。我国伪文化炒作离谱,影视明星出场费昂贵,文化气象发生变异。年轻人对西方节日的热衷高于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今天,网络技术左右了人的思想,占据了人的时间,几乎人人玩手机、上互联网。人们忙于赚钱,甘心成为金钱的奴隶,乐于追求物质享受,房子、车子成为每个人标榜自己的身份。人们奢侈浪费严重,消费观念产生异化,重视物质消费,轻视精神消费,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缺乏精神文化消费的归属感。这些盲目的物欲追求客观上造成非遗传承的断裂和架空,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人们对非遗的关注,主要侧重于其经济价值,非遗异化现象严重。有着丰富文化艺术内涵的非遗难以对接现代社会的各种潮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非遗逐渐脱离民众的日常生活,不断遭到冷落、威胁、被边缘化。

(二)技术现代化对非遗的客观冲击

技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人类越来越离不开技术。随着科技现代化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技术风险时代。当今,科技像一张无形的大网伸及全球,不断改变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现代高新技术的使用,虽然对非遗等进行了技术性革新,但也对一些传统手工生产技艺带来了不可阻挡的破坏作用。现代技术化使机器设备取代手工生产工具,追求效率至上和市场至上,一些非遗项目的制作方式、方法变得现代化、机械化,导致流水线式的规模化、标准化的复制速成品大量产出,很多艺术产品千篇一律,毫无半点创意,这恰恰与非遗的原创性和多样性的个性化特质相悖。现代技术使原有的传统工艺流程和生产方式被简化,原先核心技艺的独特价值被抛弃,技术化创造把一些艺术类非遗项目包装得很时尚,“非遗”原本的底蕴、色彩和韵味消失的无踪无影。现代化机器生产使非遗失去了自身的个性和灵魂,也失去了参与实践的意义和自身价值的体现。今天,非遗过度现代化和技术化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非遗原生态保护的现实风险。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3]如果任由古老精湛的民族工艺失传,人们将再也触摸不到诸如脸谱、剪纸、雕刻、版画、印染、泥塑等各种扣人心弦的艺术品,那会是一场多么可怕的景象。

(三)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多元主体格局难以形成

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全社会认知、参与、关心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主观意识不强,人们还未从根本上真正了解非遗的内涵和价值,还未达到完全内化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程度。一是人们对非遗的主观认知不到位。非遗保护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复杂的文化战略工程,需要人民群众深入学习和不断接受非遗传承教育,这是实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当地有关文化机构以及社会团体或组织部门没有对全社会成员深入开展以大众化非遗教育为目标的“大宣讲、微宣讲、新宣讲”的有效活动,没有很好的利用广播、电视、报刊、讲坛、流动课堂、微视频等多种传播媒介帮助广大民众对非遗当代价值的重新认知,人民群众的力量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二是农村对非遗的遗忘。非遗大多来自传统的民间社会,由于现代化机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加上工业经济大潮的冲击,年轻人迷恋于外面的世界,外出赚钱的渠道和机会增多了,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挤进城市生活,忙于为生存奔波,无暇顾及其它。在农村一些特定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本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大家认可和共同遵循的习俗,由于大部分青壮年远离家乡,这些习俗被逐渐淡化和简单化,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味道,正被人们遗忘。三是青少年对非遗的远离。受技术时代的影响,各种流行文化层出不穷,生活变得碎片化。今天,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严重缺失,文化自觉性差,糜烂于各种快餐文化,对非遗漠视、知之甚少、缺乏认同感。各个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忙于文化课的知识灌输及升学考试,传统的文化知识传授模式僵化,激发不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没机会体验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本土化的非遗教材就是摆设,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学校主流教育的普及,导致学生功课多,学习压力大,平时的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及劳动课等人文实践活动课几乎都让位于语数英等文化课的学习。有学者所言“今日人文教育所塑造的学习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严重脱节,传统文化蜕变为僵死的知识和教条,无法调动和唤醒学生的文化激情和思考兴趣。”[4]青少年远离非遗传承教育,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人文素养及审美情趣的提升。总体看来,非遗保护的全民参与的格局尚未形成。

(四)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的境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随着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重视乡土民俗的传统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很多人认为非遗所传承的东西是封建落后的,感觉传统文化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非遗传承氛围严重缺失。人口众多的农村本是承载中国非遗的核心之地,然而农村的剧烈振荡和人口的快速分流恰恰导致了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的危险处境。非遗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外出打工的乡民难以有机会接受父辈的言传身教。大规模的打工潮使得离家农民习惯了城市生活的节奏,不愿意再回家乡务农,热衷于在城市买房定居,留守农村的人口稀少,主要是儿童和空巢老人。大多数农村不再重现以往的活力,这也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农村乡土文化的消退和衰落,很多非遗项目因之失去了活态传承的土壤。当下,由于老龄化趋势严重,一些民间艺人年事已高,想传授绝活却苦于找不到继承者和接班人,绝技绝活传人越来越少。非遗的最大风险是传承主体缺失,传承人是非遗传承的核心和关键,如果他们得不到很好地保护,一些非遗项目传承人一旦离世,将会导致很多项目的流逝。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朱永新深刻提出,“传承人是民间文化遗产存续发展的主体和主要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说到底就是对非遗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5]。目前,国家对传承人的奖励和财政补贴较少,很多民间老艺人一生清苦,经济上得不到好的保障,为了生计被迫改行或放弃自己的传统技艺。年轻人因为看不到市场前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也不愿再走前人的老路,传承人青黄不接现象严重。非遗传承的断裂和其专业人士的缺乏成了时下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大问题,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严重的威胁,出现空心化危机,有加速消亡之势,一旦失传就很难挽回和再生。

(五)对非遗保护工作存在人为的管理风险

非遗保护的管理风险,主要是指非遗保护工作中的预期效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出现比较大的偏差。当下,非遗保护热潮居高不下,各级政府也相应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但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当存在潜在的次生风险。管理风险之一:非遗过度“经济化”和“商业化”。长期以来,政府对非遗的保护虽然一直在起主导作用,但由于理论建设明显滞后,对非遗自身生存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清,缺乏对非遗项目进行针对性的风险评级和风险管理,人为地使非遗脱离原来的社会生活场域,违背非遗发展的自然规律。有些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意义认识不够,保护措施不当,普遍重视那些具有商业价值的非遗项目,为了提高本地的知名度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以保护非遗为由追求政绩,急功近利、越俎代庖、顾此失彼,对非遗的保护理念出现偏差。非遗申报成功后,将之推向开发商,没有继续进行科学监督和宏观调控。开发商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将一些非遗项目当做“文化商品”或“文化资本”推向市场,进行大批量的产业化开发与商业化利用,一些非遗与传统主流文化浓郁的人文气息格格不入,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却被随意篡改、解构、曲解和破坏,抽掉了本身的文化内涵,疏离了原始性的文化土壤,失去了人们直接参与其中的文化自信和“万民同乐”文化体验的社会意义。管理风险之二:非遗过度“行政化”和“功利化”。有些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重视程度不够,财政支持力度不强,没有很好地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和民间融资的作用。文化部门、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等诸多部门没有做到齐抓共管,众口难调,合力不足,各自为政。非遗保护需要双驱动,既要发挥政府自上而下的宏观调控的职责,又要发挥群众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的本能,而不是政府完全绑架或过度行政干预,造成其民间独立性缺失和官办功利色彩浓厚,致使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失去活力。一部分行政官员非遗保护意识淡薄,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为了获取政策上财政资金的扶持,想尽各种办法,大搞形象工程,还未保护好就进行创新,结果对非遗造成原生性的破坏。“重申报、轻保护”“重数量、轻质量”“重开发、轻管理”“重城市、轻农村”。申报经费浪费惊人,保护经费却不断缩减支出,对于传承人的补助经费各县市也显得极不均衡,甚至在申报中还出现为评选成功对非遗名录包装、造假的现象;对非重点的非遗项目缺少政策扶持,缺少长远发展规划,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专业性人才存在很大空缺,各种非遗专业人才的培训机构也相当少,很多传承人得不到学习培训的机会,政府行政工作人员对非遗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缺乏具体科学的认识,从而无法对非遗做出更加专业性和科学合理的保护。管理不善,人才不专业,种种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造成新的风险危机。

二、技术时代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非遗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结晶,展示了先民们的原生态技艺,标志着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身份,承载着各民族特定历史时代的岁月记忆。非遗是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是镌刻在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烙印,是一个民族能否自尊与自信的文化个性标识,我们后人理应接受和传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非遗对人类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心理特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技术时代加强非遗传承与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非遗保护与传承是现代化建设中应有之义

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保护非遗、继承和创新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为当前社会转型和国家的整体建设提供助力,能更好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举措,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如何维护我们自身的文化命脉、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特性及文化个性已成为现实需求,是我们当前面对的至关重要的紧迫课题。政府和学界已充分认识到非遗保护的重要意义,冯骥才先生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物质遗产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而无形的文化,往往比有形的文化更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人类无限的情感,包含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6]。也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确实正在造成社会变化的奇迹”[7]。非遗的振兴能够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审美情趣、文化品味和伦理责任,激起人们对真善美的的共鸣,增强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和文化认同感,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是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现代化并不是要丢弃几千年来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并不意味着一切弃旧从新。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精神需求也随之增强,回归乡土、回归自然又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时尚追求,保护和传承非遗既具有人性化和个性化,又具有乡土化和民族化,蕴含着积极而丰富的时代价值。加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全民受益的共同文化财富;有利于国家基层社会治理,顺应现代化城镇、社区创新发展的态势;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促进城乡民俗一体化的良性建设;有利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民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繁荣稳定,增强国民的集体情感、民族智慧和创新精神,树立每个人热爱祖国、热爱地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非遗保护与传承具有特殊的社会教育功能

非遗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道德伦理教化功能。非遗保护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推动,反过来非遗又促进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非遗有着重要的人文教育价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人的情操陶冶、素质提高、生活能力增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化能提高人对爱和生活的感觉,或使人们行为能有高度的一致。”[8]非遗保护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担负着文化传承、德化育人的双重责任,校园是推广和普及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渠道、关键场所和前沿阵地,是全面实施非遗教育的有效载体,大中小学的广大师生是保护、传承和创新非遗的主力军。向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进行非遗教育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应用与传播,有利于对青少年加强真善美的人性化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教育领域的过程,是一种对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而且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9]非遗进校园,使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多彩,非遗教育可以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可带领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实地调研、民间采风、游学考察,丰富课堂内容。非遗教育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充实和拓展校园的课外活动及文艺生活;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合作竞争意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填补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教育的空缺,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平衡发展,提高多元化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有利于大规模提升和培养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为发挥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境域。

(三)非遗保护与传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人的精神危机

非遗是人高贵性的体现,所具有的精神价值不可忽视。非遗保护有利于改善人不良的技术性生存环境,是规避当今技术风险和消解人的精神危机的一次文化自省与自觉。非遗作为人的一种精神存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恰恰能把人从单向度的技术生活中解放出来。当前,失控的风险社会已成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表征,全球现代化使人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主要因技术滥用导致高度复杂的风险社会,处于社会风险背景下的人们面临严重的精神危机问题。现代技术一方面创造了物质世界的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使人的精神世界陷入深重灾难。随着科技的发达,人自身却出现二律背反现象: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精神状况并未随之改善,反而变得糟糕而贫困,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泛滥,精神虚无主义产生。技术文明带来了人性异化,人们盲目追求物质利益,变成房奴、车奴,陷入异化消费的迷途中,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方向,人被技术完全异化了。人们远离自然,破坏生态、崇洋媚外、奢侈浪费、生活腐化、道德滑坡、信仰缺失、心理压抑、心态失衡等,工作压力大,身心不和谐,体会不到快乐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技术时代的人们,如同歌德的预言:“人类将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机灵,但是并不变得更好、更幸福和更强壮有力。”[10]西方一些思想家曾深刻地揭露和批判机器技术对群众生活破坏性的一面,弗洛姆警觉地感叹到:“2000年可能并不是一个人类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时代的完成与终结,相反却是一个人类不再作为人类,而转变为没有思想的和没有感觉的机器的时代的开始。”[11]还有学者忧心地说:“我们在现代化学奇迹的包围中度过我们的一生,但我们念念不忘化学污染。我们使用来自核电站的清洁的电力,却又害怕核事故的发生。”[12]现代社会机器盛行,技术性的生活秩序让人变得懒惰、机械、麻木、虚伪、自私,失去活力和创造力。技术生活和技术统治给人带来了生存风险,很多人的内心激情被熄灭掉了。马尔库塞尖锐地指出:“内心自由这一私人空间也被技术现实侵占和削弱。”[13]高新技术的大量使用,导致失业率越来越高,社会闲散人员过多,耍牌赌博、打架斗殴、坑蒙拐骗、封建迷信、不赡养老人的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人的精神信仰遭遇困境,精神世界的物化和迷失,引发精神危机。总之,技术“抽象掉了作为过着人的生活的人的主体,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东西,一切在人的实践中的物所附有的文化特征,使物成为纯粹的物体。”[14]面对技术困境和精神危机,海德格尔认为唯一的救赎途径就是通向艺术、沉思艺术,艺术是一种虔诚的、唯一的、多样的解蔽,艺术令人“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15]因此,技术时代加强非遗保护,发挥民间优秀思想资源的作用,既有利于保持新时期的现代气息和创新特点,又有利于深入历史深处坚守优秀传统,是人类精神解放和文艺创作的源泉,也是改善技术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经之路。

(四)非遗保护与传承开启了人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追问

非遗保护与传承,是联系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情感纽带,加深了人们对民风淳朴的乡土生活的怀念、眷恋与体悟,开启了人们宽广的想象空间和历史记忆,激发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与追问。我国不同民族和地域的非遗种类繁多、内涵丰富,经过长久的历史演化,沉淀着传统生活方式的痕迹,在生命长河中与自然界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寄寓着先祖们久远的情感表达。如古老的农业用具,让我们想象生活于自然经济状态下刀耕火种年代的先民们曾经走过的路;古老的民间器乐和舞蹈,让我们倾听那沧桑而又淳朴的先民们的心声;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让我们感受到先民们那亲切、温暖而又灵动的乡土风俗的日常生活;古老的传统武术和竞技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使我们享受团体协作的生活乐趣,沉浸在健身养生的愉悦美妙的体育运动中,从而保持生命需要的冲动,经受身体意志的支配,达到身心和谐。非遗的保护有利于人类对文化多样性的追问,文化源于人类生活,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维持文化生态平衡的需要,“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16]非遗的多样性景观给人们带来力量,带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对非遗的抢救和保护,有利于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生态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保存我们民族文化基因,唤醒人们对本民族特有的传统生活方式的记忆和文化本质的追问,强化人们的生活理念、责任意识、文化精神和爱国热情;有利于挽救文化风险,改善人们的精神风貌,创造文化安全生态环境;有利于建设文化强国,净化人心、安定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对非遗保护的几点建议

非遗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之根,坚守民族的生命之根是历史赋予我们人类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加强非遗的原样保护、利用和创新,保障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既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需要,也是彰显文化软实力与建设生态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延续人类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非遗生存风险和保护意义的梳理,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尊重与保护。非遗的全部生机活力,都存在于生它养它的民族民众之中,非遗的传承离不开人的创造和发展。极力保护非遗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对大师级别的技艺传承人的保护。传承人作为非遗传承的载体,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非遗传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要加强对非遗传承人进行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在保证非遗原样保护的基础上传承发展,而不是以西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技法任意改造,防止传承人受某种功利性目的驱使,过分强调所谓的“发展”和“创新”而改变非遗原貌。对传承人要尊重礼敬、重点保护、采取适当措施加以奖励,鼓励他们多收徒弟,强化传承人队伍建设;要以人为本,树立传承人的主体地位,延长他们的艺术生命,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优势。政府要合理利用民间集体智慧的力量,寻求社会资金支持,为年轻人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多多开展社会公益大讲堂、高校专题讲座等,让年轻人近距离接触非遗,大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强化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其次,对非遗坚持走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对非遗既要保护和传承,又要发展和创新。在原汁原味基础上对非遗加以传承与发展,遵循“认定—保存—保护—内化—实践—传播—创新”的探索模式,走出一条非遗整体性生态保护的新路径,保持其原生态性和民间性,延续其生命活力,使非遗自身在面对新的生存环境时,吐故纳新,保持自我,调节变革。非遗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保护更需要社区的积极参与。有学者认为“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根本,是使原本就在乡村社区中存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更具广泛意义的民俗文化,获得传承与发展的更好条件。”[17]发动企业、社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提升人们对非遗的认知能力和保护意识,使非遗真正服务于人类,健全国民的理想人格,达到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目的。借鉴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对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比较成熟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管理经验,创办文化遗产大学,尽快建立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教育体系,大量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建立健全非遗保护机制,合理利用某些非遗项目潜在的经济价值开发市场,将非遗保护与发展经济、地方旅游、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防止对非遗的破坏性开发。

最后,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对非遗加以保护和传承。科学技术威力无比,对破坏非遗的风险问题要高度警惕并努力改进,要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构建科学完整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体系,使非遗尽快走出生存危机。鲍辛格在《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中明确地告诫人们:“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渗透民间世界的技术给民间文化带来的不是终结,而是改变。”[18]因此,非遗保护要应时而变,推陈出新,在保持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与现代文化交合,使之从对立走向统一,创造出生生不息的新形态的民间文化。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价值,利用电子网络如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对非遗保护扩大宣传,尽可能地向公众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活态性,举办一系列的非遗展览和国际学术论坛,提高民众的非遗保护理念,加强对非遗的创造性保护,使非遗的保护与现代社会相融相通,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大非遗影响力,调动社会多元主体的积极性,确保社会各界最大限度的参与,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非遗传承中来,让非遗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唯有如此,非遗保护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学习空间,才是良性、活态、有生命的。

结 语

当今社会信息化技术高度发展,各种外来文化纷至沓来,非遗保护有利于消解文化风险,复兴民间文化,弘扬文化的多样性。近些年,我国非遗的学术研究表面繁荣,但非遗的处境并未发生根本性突破。面对文化风险凸显的时刻,实实在在地抢救、修复、保护以及发展非遗的文化运动至关重要,不容忽视。非遗保护作为一项整体共享的公益性事业,是一场传统文化复兴运动的持久战术。未来的中国青年要肩负起非遗传承的历史责任,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科学而有效地推动世界各国非遗的保护工作,在现代社会中找到适合本民族自身传统文化健康的传承方式,已成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非遗保护作为党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文化运动”已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因此,必须树立国人的非遗保护理念,确保非遗的生命力和活态传承,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