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农牧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与经验
——兼论“后精准扶贫时代”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

2022-01-01 12:31何九甫
青藏高原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农牧区青海省职业院校

何九甫 王 娜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青海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8)

青海省98%的区域属于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15个县为深度贫困县,129个乡镇为深度贫困乡镇[1],多数贫困人口居住于省内东部干旱山区及南部高寒牧区,这些区域均为传统农牧业生产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居环境恶劣,集中了西部地区、高原地区、贫困地区的所有不利因素,是国内生存环境最为严酷的地区。因此,青海省农牧区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更为特殊,任务更为艰巨。主要表现为如下特点:一是农牧区贫困程度深、贫困面积广;二是农牧区产业发展难度大;三是统筹协调农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与贫困人口脱贫关系面临极大挑战;四是农牧区发展补短板的任务极艰巨;五是农牧区扶贫工作中的“扶志”与“扶智”任重道远。

教育扶贫是“扶智、扶本、扶根”工程,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具有针对性较强、时间较短、职业技能导向较明确的显著优势,在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将消除贫困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功能定位,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帮助贫困人口习得一技之长,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改变命运。“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是青海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基本理念,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谋划下,全省发扬“集中攻坚、久久为功”的精神,聚焦域内深度贫困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扶贫、减贫、脱贫成效十分显著,贫困地区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各民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显著改观,创造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的“青海经验”,为“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共享人生出彩机会”作出巨大贡献。

一、青海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基础

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青海省各级政府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结合省情和贫困区域发展实际需求,制定出台多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文件,构建出较为全面系统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制度体系。

2015年,青海省颁布的《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开发条例》提出实施十大扶贫工程;2016年,青海省开始实施精准扶贫“八个一批”工程,在上述两项工程中都将职业教育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出相关要求。同年,《青海省“十三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发布,该规划为青海省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公平接受教育权利,强化贫困地区控辍保学,提高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制定了具体举措,同时提出要增强教育服务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016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提升教育脱贫能力,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教育脱贫的重要抓手,通过办好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到省内外经济较发达地区接受职业教育、开展公益性职业培训等方式,确保农牧区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不因缺少技能无法就业而陷入贫困。青海省出台的《青海省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实施教育脱贫工程,让农牧区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同时坚持全面覆盖、精准到人的原则,以提高农牧区贫困人口受教育年限和劳动者技术技能为重点,努力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体系。并且出台了《青海省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青海省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等政策,明确了农牧区职业教育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细化规范了政策落地的实施措施,以确保层层压实职业教育脱贫攻坚的目标责任。

2017年9月11日,青海省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职业教育要助力脱贫攻坚,要“围绕‘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强化支持、帮扶、培训等工作,把职业教育的课堂办到田间地头,办到贫困家庭院落,促进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职业教育在农牧区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性和特殊作用得到更为普遍的认同和重视。会后,青海省政府发布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符合青海省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独特作用。青海省人社厅印发的《2017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举措有: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加强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等。

2018年,青海省为推进农牧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在全省范围实施职业教育“圆梦行动计划”。“圆梦行动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农牧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学历教育,在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学有一技之长;吸引深度贫困地区“两后生”(即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积极接受职业教育,针对性进行技术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就业创业的能力;鼓励省内职业院校面向农牧区建档立卡户等贫困家庭人口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就业和扶贫资金,支持农牧区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进城务工农民工、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等群体在职业院校接受劳务输出、生态护林、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技艺传承等相关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农牧区精准扶贫的举措与技能培训的内容实现精准对接。

2019年,《青海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提出,对农牧区就业重点群体和贫困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补贴,对农牧区转移就业劳动力、“两后生”、贫困家庭子女、贫困劳动力等特殊人群开展培训的组织机构,给予技能培训的专项经费补贴。

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期间,青海各市州、县区根据农牧区精准扶贫需求制定发布具有地域特色的相关政策制度,如海东市制定出台《海东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海西州出台《海西州教育精准扶贫方案》《海西州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等,都提出了域内农牧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具体实施举措。在各级政府多元主体的统筹参与下,青海省基本构建了与国家教育脱贫攻坚战略政策有效对接的制度体系,完善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制度框架确保了农牧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成效。

经过多年政策实践探索,青海省在农牧区全面推广的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内地中高职班、东西部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扶贫职业技能培训等多项举措,为农牧区脱贫攻坚取得坚胜利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青海省农牧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经验及成效

(一)生发职业教育(院校)创新发展的动力

精准扶贫脱贫期间,职业教育发展同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度对接,生发了青海省职业教育(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内在活力。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青海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33所,高等职业院校8所①,中等职业院校开展农牧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的学历教育和培训,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农牧区精准扶贫招生。同时,还大力开展农牧区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面向农牧区贫困群体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基本实现了农牧区技能培训的全覆盖。职业院校内部针对“一人一策”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制供给形成体系,农牧区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情况实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的系统化。根据青海省相关政策标准,对农牧区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实现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②,对农牧区贫困家庭子女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推行助学金制度,并不断提高助学金标准。总之,青海省农牧区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建立了包括招生、资助、培养等全方位覆盖的教育扶贫脱贫政策保障体系,基本构建了与全国教育脱贫攻坚战略政策有效对接,与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与农牧区各民族贫困人口需求结合的制度框架体系。

据统计,从2017年到2020年,青海省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仅省级部门下达资金共达五亿多元③,用于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提升,推进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改善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与此同时,青海省制定出台多项政策加快农牧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优化调整农牧区职业院校布局,提升农牧区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一是在农牧区成立了由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等为成员单位的多个职业教育集团,与农牧区地方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了职业教育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二是青海省教育厅会同多个政府部门共同出台现代学徒制、集团化办学等方面的实施方案,建立了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农牧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三是青海省各市州将农牧区发展相对滞后的职业院校进行整合调整,采取重点打造“一州一校”的方略确保农牧区每个市州的重点行业都建有一所以上职业院校,面向区域发展需求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农牧区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成果进一步增强了青海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目前农牧区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覆盖区域支柱发展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同时,青海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要将职业教育学校办成支撑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供给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劳动者全面发展的能力提升和终生教育基地”④。

(二)催生产业扶贫项目落地实施的定力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产业扶贫是实现“造血式”扶贫的核心。青海省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农牧区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举措,通过不断完善产业扶贫的制度保障机制,瞄准农牧区特色产业发展实际,以产业发展带动农牧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借助就业创业实现脱贫致富,催生了产业扶贫项目落地实施的定力。青海农牧区依托特有的自然人文元素、民族民间特色文化、地方特有特产等各类资源,培育发展了乡村旅游、藏医藏药、民族传统文化用品、民间传统技艺等特色产业,助推农牧区的旅游业、种植养殖业、农牧产品加工业、传统手工业等地方产业发展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其经济效益。调研中,笔者了解到青海南部农牧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发展理念,注重脱贫攻坚与绿色发展协调同步共进,坚持打“生态绿色”发展牌,让农牧区贫困群众通过吃“生态饭”实现脱贫致富。据统计,近年青海省探索实践生态扶贫道路,共累计开发出16万个公益性生态管护岗位,在农牧区4.7万户贫困家庭中每户安排一个生态环境管护岗位⑤,以实现农牧区贫困家庭稳定增收。同时,省内各农牧区政府部门还开发出环境整治和治安管理等公益性扶贫岗位,安排建档立卡户贫困群众学习技能稳定就业,帮助农牧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青海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拓展了农牧区贫困群众的就业创业渠道,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教育脱贫目标。当前,青海省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劳务输出品牌有:海东市的拉面经济、新疆采摘棉花、海西州的枸杞采摘等,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建立劳务输出输入地对接平台,强化贫困群众“一对一”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确保农牧区贫困家庭的劳动力拓展就业门路。海东市政府通过脱贫攻坚强化产业扶持,培育地方特色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了多种类型的扶贫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特色种植养植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特色旅游业等。海西州职业院校通过遴选并重点支持发展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优势专业,并针对性招收农牧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以贫困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为抓手促进农牧区贫困群众脱贫。西宁市通过整合农牧区职业教育培训资源,采取项目化举措将“雨露计划”“圆梦计划”等资助项目作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助推产业扶贫项目的落地实施。

(三)激活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活力

青海省农牧区是多个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多元文化融合的区域,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数十项,域内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为青海省农牧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手段,二者的协同共进发展,为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黄南州同仁县自2010年以来,县扶贫开发局持续投入扶贫资金,专项用于建档立卡户贫困家庭唐卡画师的培养。在扶贫资金和专项人才培训项目的推动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培训基地及画院积极招收农牧区贫困家庭子女,在壮大地方产业发展力量的同时,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农牧民参与唐卡文化的传承创作,并激发了农牧区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的主动性。同仁县“热贡艺术传习”基地共招收当地贫困家庭100多位学员参与学习,该县还在中小学开发开设了“热贡艺术教育”等特色校本课程,普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地方政府专门设立同仁县热贡文化人才培训项目,对相关管理和培训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在脱贫攻坚政策实践过程中,黄南州将非遗综合传习中心与发展现代服务业、乡村文化振兴相结合,为龙头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培育专项资金,多次组织文化企业民族文化作品展示活动。

此外,在调研中笔者了解到,湟中、湟源、互助等县的职业技术学校(中心),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担任职业教育“双师型”实训导师,开展包括青海刺绣、工艺品加工制作等在内的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培训活动,拓展了青海省“非遗进校园、技艺进专业、大师进课堂”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路径,并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工匠创新精神的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其中,湟中县职业教育中心的民间传统工艺“唐卡”“堆绣”“木雕”等三个特色专业被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等部门确定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三、青海省农牧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青海省农牧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

(一)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治理机制有待完善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教育系统要结合实际,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事实上是职业教育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青海省农牧区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统筹管理还有待持续深入,职业教育扶贫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相关保障条件未能完全到位。青海省农牧区地域广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有待提升,职业教育扶贫资源的分配较为分散,职业院校职业技能扶贫的举措针对性有待提升,行业企业参与扶贫的内在动力未能完全激发。此外,青海省中高职教育之间,以及与本科院校专业之间缺乏更深层次的衔接,职业教育立交桥尚未完全打通,导致中高职培养的学生很难有机会继续提升学历层次。笔者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机制不够完善、能力发挥不足,成为制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成果巩固面临挑战

青海农牧区均为国家划定的“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区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教育发展等因素影响,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文化封闭、各民族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致使农牧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且贫困面积广,再加上产业发展滞后,就业机会较少,农牧区贫困群众缺乏劳动致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面临摆脱贫困的信心、能力、动力等不足的现实问题。加之青海农牧区大多是生态环境脆弱、高寒缺氧、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区域产业形态较单一,农牧产业基础发展薄弱,大多数农牧民从事传统畜牧及种养业,生产经营方式简单粗放,现代化产业培育难度较大。面对如此现实,职业教育难以充分其发挥开发人力资源、培育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直接优势,导致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成果的巩固面临现实挑战。

(三)农牧区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有待提升

青海省农牧区职业教育总体发展还不平衡,整体办学规模偏小,办学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板显而易见,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校布局不合理,青海省农牧区各市州大多只有一所职业学校,且面临专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困境,大多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均为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唐卡制作、藏医藏药及护理卫生等;二是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较弱,职业教育所需的重要实习实训场地和设备设施不足,影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三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紧缺,现有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短缺;四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和大学的比例较低,职业教育领域的升学政策落实有待提升,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再加受传统教育观念制约,农牧区家长、学生主动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不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农牧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举措有待改进

当前,青海省农牧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虽然探索并构建了“免奖助贷补”等结合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长短期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举措和路径,职业教育扶贫的方式也逐渐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但是,在实施农牧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还存在难以将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精神扶贫有机融合的困境,农牧区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育培训在培训的内容、形式以及就业帮扶等方面还缺乏针对性、精准性、持续性等问题,尤其是在实现脱贫攻坚任务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成果巩固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还需结合现实需求进一步细化完善。

四、“后精准扶贫时代”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

职业教育拥有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乡村振兴、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我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已取得胜利,“后精准扶贫时代”已经到来,职业教育既要进一步确保青海省农牧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的巩固,也要关切青海农牧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达成实现,并且要在二者之间做好政策举措的衔接落实。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保障。[4]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首先必须依靠“政策”这一核心要素,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以提升政策的针对性为关键点,以增强政策的有效性为着力点,大力提升青海省农牧区职业教育持续改革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首先,要建立健全领导农牧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管理机构,明确其运行机制和职权范围,承担起整合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资源,统筹协调各类主体行动的任务,出台“接地气”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将职业教育作为助力农牧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重点发展;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和指导规划作用,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全面布局,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设计、保障机制、制度体系等的统筹领导,进一步调整全省农牧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再次,各级政府要持续加大对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资金的投入力度,要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进农牧区各类人群的职业教育全覆盖;最后,大力推进职业院校和机构的体制改革创新发展,完善面向农牧区不同群体的教育和培训机制,提升职业院校质量建设的成效,加大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力度。

(二)完善联动机制,形成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

青海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形成了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职业院校为主体、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农牧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为保证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推进,必须建立专门的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管理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资源整合、监督评价等工作。一是要明确各责任部门的工作权责和内容要求,细化各项工作的具体措施,推动各责任部门对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举措的落地实施。青海省要加快出台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管理、指导、规划等制度文件,构建政府部门主管,职业院校主抓,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二是要创造性地推进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青海农牧区各级政府、部门、组织不仅需要贯彻落实上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各项政策制度,更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需求,创造性地探索乡村振兴中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不断提升自身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农牧区全员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三是要推动农牧区职业教育聚焦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发展主体针对性地开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促进产教联合助力乡村振兴,以产业发展带动职业教育振兴,探索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立足技能培训,构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培训体系

目前而言,整合现有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把农牧民职业技术培训作为实施农牧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成立专门的指导服务机构,加强宏观指导和精准帮扶,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构建上下贯通、多方联动、层次分明、保障有力的农牧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因此,各地职业院校应当深入农牧区,调研了解区域产业结构和行业发展对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提出的新要求,摸清青海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板,明确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规划职业技术培训的目标任务,确保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与乡村振兴战略方向的一致。基于农牧区实用人才的类别、层次、需求,确定合适的培训主体[5],采用适当的培训方式,增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效性。为此,一方面,职业教育要注重教育培养与技能培训的协同性。教育培养就是要针对农牧民家庭子女的实际教育需求,为其提供基本的文化知识教育和基础的技术技能培训,为其终身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技能培训就是要针对农牧区的成年劳动者实施成人教育,重点是结合农牧区的产业发展对其进行专业化的技能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注重职业院校发展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协同性。农牧区职业院校要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瞄准乡村振兴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将职业院校发展定位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协同发展方案,明确协同发展目标,制定协同发展政策,形成协同发展机制,落实协同发展举措,实现协同发展任务。

(四)激发内生动力,培养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乡土人才

新形势下农牧区职业教育要改革与发展,必须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要素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多功能服务。[6]青海农牧区要实现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没有乡土人才就缺乏基本的人力资本,职业教育要针对性地、有计划地、持久地、大规模地培养符合区域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乡土人才。一是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短期技能培训项目,培训项目按照就近就地原则,依据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采取分散办班、分类指导、随到随学等方式,针对不同区域农牧民的需求特点,培训内容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经营管理为主,确保农牧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遴选一批农牧区乡村振兴发展的带头人,通过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进行重点扶持,促使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农牧区各民族群众自力更生、自我发展;三是组织建立乡土人才技能导师培养制度,针对职业院校培养的乡土人才,为其选配经验丰富的专业职业技能导师,开展个性化、精细化培养,着力培养其具备一技之长,使农牧区乡土人才真正精通掌握一门技艺,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其未来职业综合发展能力,为其终身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农牧区乡土人才自我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

注释:

①数据来源:《2020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参见青海省教育厅网站http://jyt.qinghai.gov.cn/gk/jyfz/202102/P020210222530092325586.pdf。

②数据来源:《青海省教育惠民和资助政策》,参见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qh.gov.cn/msfw/system/2017/12/05/010289471.shtml。

③数据来源:《发展之喜与就业之惑——我省职业教育现状调查(上)》参见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qh.gov.cn/zwgk/system/2018/03/30/010298355.shtml。

④参见《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青政【2017】58号)。

⑤数据来源:《青海:扶贫产业遍地开花 脱贫攻坚结出金果》,参见中华人民国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1/content_5 315330.htm。

猜你喜欢
农牧区青海省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青海省高速公路集中监控运营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巴林右旗达林台嘎查农牧区本土青年人才回流对策研究
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西藏农牧区的茶叶消费:一种身心生态的微观视角
对民族地区“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以合作市农牧区中小学为例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图说: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