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社会学与专业建设
——基于环境社会学的视角

2022-01-01 12:31章志敏
青藏高原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社会学生态环境

章志敏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自然环境日益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持续发展将人类带入日益繁荣的物质世界,但伴随此过程,环境破坏、生态退化的问题日益凸显,人类引以为傲的经济成就在此面前变得岌岌可危,不堪一击。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高度决定了环境保护的重要程度。现如今,加强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共识。改革开放后,我国一方面大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努力在借鉴他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缓解环境问题,实施环境保护。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摆在突出位置。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之中。孕育于现代社会的社会学学科致力于推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环境问题作为现代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议题,日益成为社会学实践学科使命的显性方面。正因如此,社会学围绕着环境议题已经发展出一门研究活跃、贡献突出的子学科——环境社会学。在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以丰富的研究成果作为实践指导,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作为实践基础。对于此,围绕环境社会学开展的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无疑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梳理环境社会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促进社会学专业建设的相关启示,这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社会学的形成

一门学科的产生离不开三个支柱:现实背景、理论基础以及研究主题。现实背景为学科的存在赋予现实合法性;理论基础为学科的形成奠定学识前提和学脉传统,研究主题则是为学科的形成规定活动范围和发展方向。因此,有必要从现实背景、理论基础和研究主题这三个方面论述环境社会学的形成过程。

(一)环境社会学的形成背景

经济高速发展中环境的日益恶化是形成环境社会学的现实背景。“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先后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这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最为典型。西方国家在工业急速发展过程中取得了经济的空前繁荣,但是,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日趋凸显。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人类陷入生存危机,迫使醉心于片面追求经济繁荣的人类清醒过来,长期被忽视的环境由此进入人类社会的议事日程。一方面,公众关于环境保护的认识日益提升;另一方面,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和普遍化激起广泛的民众抗议和保护运动。在此期间出现了两个标志性事件,一个是1970年4月22日这一天被美国选定为“地球日”,这是人类第一次规模空前的群众环境保护活动,标志着环保运动的崛起,并促使美国政府出台相关的法规并成立相应的机构以整治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个是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是由各国政府代表团、联合国机构等主体参与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第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环境保护的《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旨在引导和鼓励各国政府和人民保护和改善环境,这成为人类社会开启环境保护事业的新起点。[1]社会学家敏锐地察觉到现代社会因环境问题而出现的新议题,围绕该议题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这也被称为处在“环境议题的社会学”阶段[2]。环境社会学分会于1976年美国社会学会正式设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环境议题的社会学(sociology of environmental issues)”转变为“环境社会学(environmental sociology)”。[3]1978年和1979年,美国社会学家Catton和Dunlap先后在《美国社会学家》(The American Sociologist)上发表题为《环境社会学:一种新范式》的论文和在《社会学年刊》(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上发表题为《环境社会学》的论文,这标志着环境社会学这一分支学科的正式创立。特定的社会现实背景是环境社会学诞生的必要条件,相应的理论基础则是形成环境社会学的充分条件。

(二)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环境社会学的产生建立在一系列的理论基础上。追溯环境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基础,社会进化观和自然观衍化(其中包括阿卡狄亚自然观、作为资源来源的自然观和作为社会建构的自然观)是其中两个基本方面。[4]环境社会学通过批判经典社会学理论确立自身的合法性。具体而言,美国社会学家Catton和Dunlap认为在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常人方法学、冲突理论这些社会学理论流派中,尽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它们分享着共同的形成基础——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是社会学基本的世界观——“人类例外主义范式”中的一部分,这种范式日益成为社会学理解现代与未来社会议题的阻碍。[5]人类中心主义范式包括如下假设:“1.人类因为拥有文化而在地球的物种中是独一无二的;2.文化拥有无限的改变可能,比起生物属性能够更快地变化;3.人类的诸多差异源于社会性因素而不是天生的,这些差异可以进行社会性的改变,其中不适的差异能够消除掉;4.文化积累意味着社会进程可以不受限制的进行,使得所有社会问题最终得到解决”[6]。Catton和Dunlap以经典社会学家涂尔干为例,认为涂尔干强调社会事实只能由其它社会事实来解释,这就忽视了环境这一变量在探究现代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性。[7]据此,Catton和Dunlap提出“新环境范式”(在1979年更改为“新生态范式”①)。新生态范式的内在假设包括:“1.人类是生物群落中相互依赖的物种之一,生物群落形塑人类的社会生活;2.自然界中错综复杂的因果联系产生诸多目的明确的人类行动的意外后果;3.这个世界是有限的,所以存在强力的制约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其它社会现象的物理性和生物性限制”[8]。人类生态范式由此成为形成环境社会学的直接理论基础②。在此之外,真实主义、建构主义以及有关反思现代性的理论观点也对环境社会学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在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后,环境社会学的形成还离不开对研究主题的明确界定。

(三)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主题

环境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是环境社会学核心的研究主题。将环境作为一项显性因素纳入社会学的研究范围是现代社会的现实要求,已有的理论基础则是论证了该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的学术意义。环境与社会之间的互动研究作为环境社会学的核心,其中包括环境对社会的作用以及社会对环境的影响。[10]需要强调的是,在环境社会学中,环境已经不是传统社会学所单指的社会环境,还包括物理(生物)环境,即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是物理(生物)环境与社会复合体之间的关系。在环境(物理环境)的类型方面,由自然(natural)环境、改变(modified)环境以及人造(built)环境三者构成一个连续统。[11]同时,人类与环境的互动也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别,即认知的、行为的以及生理的互动。[12]在环境社会学的形成初期,具体的研究主题包括人造环境,对于环境问题的组织、产业以及政府的反应,自然风险与灾害,社会影响评估,能源以及其它资源短缺产生的影响,资源分配问题,以及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13]此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得到进一步扩展,例如分析社会结构、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环境的关系。[14]洪大用概括性地将环境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环境问题之社会原因、社会影响和社会反应的一门分支学科”[15],并认为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包括四个层次,即“社会主体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环境相关行为、环境问题对社会主体和社会系统运行所造成的影响、社会主体因应环境问题而做出的技术制度安排(与实践)和文化价值的转变”[16]。环境社会学围绕环境与社会的关系这一核心形成明确的研究主题。

二、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现代社会中的工业化扩张紧密相关。因此,环境社会学的发展状况在地域上呈现出先发达国家后发展中国家、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的态势。所以,接下来分别以美欧、日本以及中国为例简述环境社会学基于环境和社会的关系这一核心开展研究的基本状况。

(一)环境社会学在美欧

环境社会学在美国与欧洲的发展程度较高,产生出一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环境社会学理论。前述已经提及,1976年美国社会学会设立环境社会学分会,这是环境社会学在美国制度化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欧洲社会学会成立于1995年,其中的环境与社会分会则是在此之后设立的。相比于美国,欧洲的环境社会学具有制度化程度较低、多元化程度较高的特点。[17]美国环境社会学家提出了生产跑步机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双重转移论、环境公正理论等一系列的重要研究观点。例如,美国环境社会学家艾伦·施奈伯格提出生产跑步机理论,在回答“环境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方面,该理论将分析的重心放置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资本和劳动力的关系上,认为逐利的资本以无限扩大生产的手段满足自身的需求。同时,生产的持续扩张又成为解决国家包括劳动力失业等社会问题的有效方式,而这需要消费的同步扩大与之配合,从而陷入“生产—消费”不断扩张的循环,这就意味着作为原材料的自然资源的开采规模同样变得无限增长,从而引发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又如,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个基本矛盾之外,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第二个内在矛盾,即生产扩张与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扩张导致环境的破坏,这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带来了制约,为扩大生产又进一步加大对环境的损害。欧洲环境社会学家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为生态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环境问题的产生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对环境因素的系统忽视,因此在回答怎么办这个问题时给出的解决办法包括进行技术革新、市场转型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等。美国和欧洲的环境社会学存在着实在主义和建构主义之间的理论分野。[18]同时,美国环境社会学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作为生存问题的环境退化和环境保议题上,这些议题表明现代社会处在错误的轨道上,虽然欧洲社会学也关注环境退化,但将焦点主要集中在环境变革方面。[19]美欧环境社会学在不同的发展路径上提出旨趣不同但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观点。

(二)环境社会学在日本

日本环境社会学围绕日本的环境问题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60年代初,日本先后爆发了熊本水俣病、新潟水俣病、三重县四日市哮喘病和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疼痛病四大环境公害问题。[20]在此现实背景下,日本环境社会学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环境公害受害者、环境社会运动以及地方政治的关心,并一直持续到现在。日本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工业公害形成原因与治理困境以及生活型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和治理困境这两大类型。[21]日本环境社会学将自身理解为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焦点在环境政策和决策过程之外还包括受环境问题影响的地方社区和民众的生活,具有很强的经验研究传统,研究方法以个案研究为主。[22]日本环境社会学学会成立于1992年,制度化程度较高,并且成员规模庞大。目前,日本环境社会学家提出的相关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受害结构论、生活环境主义论、受益圈与受害圈断裂论、社会两难论等。其中,日本环境社会学家饭岛伸子基于对熊本水俣病的研究,提出受害结构论。该理论旨在分析对受害者产生影响的要素结构,具体将影响结构区分为受害层次(个人、家庭和地域)和受害程度(身体、心理、社会关系)两个维度,并指出环境公害的分布及其对形成原因的认识具有的社会阶层特征;生活环境主义论由日本环境社会学家鸟越皓之和嘉田由纪子提出。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为,“……只有当地的生活者才是环境保护的最高主体,环境只有为生活所用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保护,生活是实现环境治理的最重要的机制,地域开发必须与当地的生活结构相适应”[23];受益圈与受害圈断裂论注意到环境公害中存在着受益群体和受害群体之间的利益对立,即“受益圈”与“受害圈”之间的对立,进而认为此种对立的产生根源在于“公共性”下的个体不平等。由此可见,日本环境社会学家提出的理论观点具有经验性、本土性、应用性的特征。这些研究观点的提出转变了日本社会中存在的阻碍环境治理的一系列因素,促使日本的环境治理走向成功。[24]

(三)环境社会学在中国

中国环境社会学起步较晚,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均处于发展中。洪大用认为,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界,环境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无学科意识的自发介绍和研究”与“有学科意识的自觉研究和建构”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环境社会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5]中国环境社会学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制度化发展方面。2006年,洪大用组织召开首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2007年,又组织召开首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此后,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的组织召开固定化,确定在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下每两年召开一次。中国社会学会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改组成立,2009年中国社会学会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更名为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例行的学术研讨会和全国性的研究组织机构的建立既是中国环境社会学发展的标志,也对该学科在中国的快速成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注意力集中在环境因素对社会结构与变迁的影响。[26]具体的研究主题既包括环境移民、贫困消减、自然资源减少、地质灾害等,也重点关注水利建设、交通干线建设以及城市扩张产生的社会影响。[27]同时,也在水环境研究、草原环境研究和海洋环境研究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28]中国环境社会学家在关照中国发展实践中提出了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转型论、次生焦虑论、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论、“人水不谐”与“人水和谐”等理论观点和分析概念,对中国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例如,社会转型论将中国的环境问题放置在中国社会转型和变迁的框架中进行分析,指出“要辩证地看待中国社会转型的环境影响,既要看到社会转型加剧了环境破坏,也要看到社会转型带来了环境保护的新形势,为通过组织创新和结构优化促进环境保护提供了可能”[29]。次生焦虑论认为中国自近代以来存在着追赶现代化的社会性焦虑,“在社会性焦虑的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被忽视是势所必然的”[30],试图揭示出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历史和文化根源。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论则尝试基于体制因素解释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中国环境社会学在研究内容和初步的理论创新方面深刻地体现出本土性特征[31],以此促进中国的环境治理进程。

三、环境社会学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环境社会学在回应环境问题中产生,又在工业化的全球扩张中持续发展。目前,环境社会学研究内容涉及广泛,从微观的环境意识到宏观的社会制度、从地方的个体参与到全球的贸易体系等,不一而足,并且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层次丰富、角度多元的理论观点。环境社会学从“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这三个方面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一)唤醒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环境社会学通过描述环境问题“是什么”唤醒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环境社会学秉承学科的实证主义传统,在具体的经验研究中(如中日环境社会学普遍采用的个案研究法)对环境问题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刻画和描述。这种描述具有明显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征——社会属性,原因在于环境社会学是在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框架中对环境问题进行深描。这就意味着,环境问题是社会中的、与社会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而不只是土壤、河流、动物、植物、海洋等环境构成物发生的数量与性质的变化。环境社会学在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框架中从横向与纵向的角度对社会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描述。纵向角度的描述能够在历史过程中描绘出具体环境问题的演变过程。横向角度的描述则能够在社会结构中展示出具体环境问题的影响范围。例如,受害结构论描绘出社会底层民众在环境问题中往往是受害者,环境公正理论刻画出不同种族、不同国家在环境问题中是不平等的风险承担者,受益圈与受害圈断裂论反映出具体环境问题中存在的群体对立和利益冲突。因此,环境社会学在包罗社会结构、阶层、制度等系统性的视域中描绘“社会的”环境问题。这在全面深刻地回答环境问题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的同时,也促使公众对环境问题形成以利益相关者为内核的认知,从而唤醒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揭示环境问题产生机制

环境社会学通过研究环境问题“为什么”揭示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解释环境问题“为什么”产生是环境社会学得以形成的内在动机,这一使命贯穿在它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环境社会学中的经验研究抑或是理论研究都是以揭示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为导向。环境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框架是环境和社会的互动关系,因而是在充分地考察社会因素的基础上探究环境问题的产生过程和机制。正如研究者指出的,“……作为社会问题的环境问题不是简单地去从技术角度研究污染物,而是与经济社会体制和文化系统紧密关联”[32]。环境社会学对于“社会中”的环境问题的研究呈现出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在具体的研究中,有研究从宏观的社会变迁的角度阐释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也有研究基于体制/制度因素分析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又有研究从世界体系出发探究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分布不平衡的产生原因,还有研究通过个体的社会行动特征去分析环境问题的微观形成机制。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在于人类的社会行动,环境社会学所开展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为逐步接近、揭示这个问题的产生实质提供了最为切实有效的路径。因此,环境社会学能够有效地揭示出作为社会问题的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

(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环境社会学通过回答环境问题“怎么办”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回答环境问题“是什么”和“为什么”是推动这个过程的基本前提,对“怎么办”的有效解答是这个过程的基本推动力。环境社会学在涵括环境与社会因素的视域中对环境问题的社会状态和社会成因进行了呈现和分析,这为公众系统、全面地认识环境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行动意识前提。关于环境问题“怎么办”同样是环境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例如,在生态现代化理论看来,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推动生产技术的革新、市场的生态转型以及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等方面。又如,生活环境主义论认为,地方居民是开展环境保护的核心主体,地方生活是推动环境治理的重要机制。“从个体的改变,到NGO,到有组织的环境运动,再到政府的政策法规的改进等等,环境社会学不是说一定要参与具体的行动,而是在‘怎么办’这一宏大的实践上提供学理基础”。[33]换而言之,环境社会学通过围绕“怎么办”开展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围绕环境问题开展社会治理的过程,这既需要行动主体对治理对象具有明确的认识和参与动机,又离不开多元行动主体的共同参与,同时,也需要清晰的行动路径作为开展依据。环境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为这个社会治理过程的开展提供了强劲有效的推动力。因此,环境社会学能够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四、加强社会学专业建设的三个方向:来自环境社会学的启示

环境社会学产生于社会学家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回应,通过开展大量的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社会学的学科使命——服务社会、建设社会的具体体现。目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成为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业。在此背景下深入全面地开展环境社会学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持续开展环境社会学研究需要有贴合实际的人才培养作为人力保障,这也就对加强社会学的专业建设提出了现实要求并带来有益启发。

(一)深入推进学科融合

在社会学的专业建设中深入推进学科融合。前文已有多处述及,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核心,这里的环境不仅仅是指社会环境,也包括物理生物环境。这就要求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不仅仅需要开设社会学本专业内的相关课程,也需要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与其他学科如生态学、生物学相关的专业课程,从而扩大学生的学科视野和研究视野。不可忽视的是,在社会学专业内开设其他课程需要以重大、迫切的现实需求为指向。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该校在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环境社会学》《生态人类学》等课程之外,也可以开设《生态学概论》《环境概论》等课程,从而为青海省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优先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复杂多样,因此,以现实要求为导向深入推进专业内的多学科融合既是社会学学科使命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学获得旺盛生命力的必经之路。

(二)持续开展研究实践

在社会学的专业建设中引领学生深入开展研究实践。实证主义是社会学学科秉承的基本立场之一,开展丰富多样的经验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取向。根据环境社会学在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中国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到经验研究(包括定量的与定性的研究)在其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并且,经验研究是总结和提炼理论观点的基础。因此,在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学习必须与研究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研究实践的开展首先需要以迫切的现实需求为行动导向,诸如环境保护问题等;其次是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经验研究;最后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注重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交叉融合,包括尝试使用新设备和自然科学的新技术等,在具体的环境社会学研究中采用新技术被认为有助于研究的深化[34]。同样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该校在社会学专业建设中为学生设置了为期两周的学期实践周,同时学校与学院也分别为学生设立了科研项目和配套资金支持。学校在推动学生开展研究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专业教师引导研究项目聚焦青海地方发展的现实需要——生态环境保护,在整合学校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借鉴和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现实洞察力和研究能力,也能够由此形成专业特色。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社会学在紧贴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理论洞见,在专业建设中深化学生的研究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三)切实践行建设责任

在社会学的专业建设中推动学生切实践行建设责任。社会学学科兼具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特点,环境社会学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即是这个特点的具体表现。促进环境治理是环境社会学者的责任与担当。事实上,环境社会学也正在基于自身的专业研究推动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社会学在日本的发展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此来看,社会学的建设性的价值内核需要在专业建设中得到有效的内化。在学科人才的培养中引导和推动学生切实践行建设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是其中重要的实现途径和体现。具体而言,在专业建设中可以通过“以研促行、以行促研”的方式进行促进。“研”就是指上文提到的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经验研究,所谓“行”则是指学生在具体的行动中践行服务社会、建设社会的学科责任和担当。“以研促行、以行促研”意味着在学生开展经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聚焦现实问题的“为什么”,也要促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尝试回答现实需求的“怎么办”,并且作为一分子参与到具体的社会治理过程中,通过学生参与解答“怎么办”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现实的理解和对研究实践的深化。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引导学生践行专业责任,社会学专业建设中引导学生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实践,也即学科的专业性是建设性的基础,但不能忽视的是学科的建设性对专业性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因此,在社会学专业建设中通过“以研促行、以行促研”的方式促进学生切实践行建设责任,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学科价值的内化,也能够推动专业建设的内涵发展。

结 语

环境社会学植根于环境问题日益普遍和恶化的现实背景,肇始于社会学家对于物理生物环境因素的重视,发展于以环境和社会的关系为核心所开展的丰富研究。环境社会学通过回答环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推动环境问题的社会治理过程,促进现代社会朝向生态文明发展。为进一步发挥包括环境社会学在内的社会学学科对现代社会所具有的专业性服务和建设作用,专业建设的优化与创新是极为必要的。在环境社会学的启示下,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学能够通过深入推进学科融合、深化开展研究实践以及切实践行建设责任这几个方面加强专业建设,从而为现代社会的建设提供专业人才。现代社会的发展纷繁复杂,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对于社会学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作者的理由是,“新环境范式”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态学世界观,应该称之为“新生态范式”更合适。

②尽管环境社会学的形成在美欧之间存在差异,但是由于环境社会学最初诞生于美国并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因而可以认为由美国社会学家提出的新生态范式是形成环境社会学的直接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社会学生态环境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