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刚
几乎每一位班主任的工作经历中,班规都不可或缺。不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何真正发挥班规的效力?我们不妨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找一找答案。
一些班级的班规形同虚设,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陶行知先生提醒我们:“我们办学的人所定的规则,所办的事体,不免有与学生隔膜的……我们与学生经验不同,环境不同,所以合乎我们意的,未必合乎学生的意。勉强定下来,那适应学生需要的,或者遗漏掉;那不适应学生需要的,反而包括进去。等到颁布之后,学生不能遵守,教职员又不得不执行,却是左右为难。”不难看出,问题在于班规没有真正做到“共法”二字。
“共法”意味着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制订班规。只有每个人在班规订立的过程中全方位参与,才能建立起对班规的忠诚度,并降低未来落实班规的理解成本。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不会急于制订“挂在墙上”的班规,而是在课堂、卫生、体育、后勤、娱乐等各方面持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生长”出一套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班规。
首因效应启示我们:在班规施行的最初阶段,班主任要以雷霆手段贯彻。一个学生对班规的重视度、信任度,与班规第一次执行的严苛度、准确度密切相关。第一周、第一个月坚持下来了,班规才算初步站稳。当然,在具体落实班规时,还可以增加“试行制”,即试运行班规一到两周,师生可在此期间再次对班规进行完善。
需要强调的是,班规的主要制订者和应用对象都是学生,此即陶行知先生所谓的“学生自治”。其底层逻辑在于,只有学生亲自参与构建、应用和反思的班规才具有不竭的生命力。
班规进入到正常运行阶段后,依然会受到种种挑战。比如,在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的时间越来越长,班规该如何调整?在“双减”“走班”等背景下,班规该如何调整?这时候就需要师生“共建”班规了,即师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班规。
首先,班规必须“兼容”。它需要随着时代、技术、认知与心理的变化不断调适。比如,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管理,一些地区视其为教育资源,允许学生有限度地使用;而另一些地区则视其为洪水猛兽,禁绝到底。这自然分化出不同的班规方向。“兼容”的另一层含义是班规与学生之间是双向流动的:班规推动学生养成好习惯、磨砺意志和建立价值,学生则促进班规迭代、修正与完善。在实践中,班主任可以采用演讲、辩论、谈话、作文、主题班会等形式,不断就班规中的若干主题进行讨论,以此凝聚共识。
其次,采用科学、灵活的管理方法。陶行知先生提出著名的“教学做合一”方法论,用于此处,即为“人人都是监督者、人人都是执行者、人人都是管理者”的基本策略。学生不遵守班规往往与态度对抗有关,这种对抗源于心中的不认同、不尊重。因此,班主任需要培养每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如鼓励每人轮流监督晚自习、轮流担任“值日班长”等。另外,在班规的执行过程中,永远以“就事论事”为要。小组长、纪律委员、值日班干等“执法者”,在“上岗”前要得到适当的指导,学会将“事”和“人”分开、将“情”和“理”理顺、将“公”和“私”捋清,这对维护班规的严肃性至关重要。有了最广泛的参与,我们就可以汇集每一份建设班规的力量:当违纪行为遭遇班规空白时,以民主协商的方式特事特办,并及时调整班规;当因为见义勇为、扶助弱小、染疾抱恙等而违反班规时,要开启豁免制度,甚至是奖励制度;当有人恶意违纪、多次违纪且屡教不改时,则加重处罚,以儆效尤。
最后,班规即文化。好的班规不是以白纸黑字束缚人、限制人,而是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班规带动正向舆论氛围形成,让大家在思想上互识、在行动上互助、在品质上互携。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晚自习带领学生开展“学生自主管理”“道德品质培养”等一系列头脑风暴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自主管理的内涵和方法,积极构建自主管理的班级文化;师生共同努力,通过班级誓言、黑板报、劳动实践、艺术娱乐、运动会等形式宣传自主管理思想,创设一个轻松、愉快、民主、活泼的班级氛围,让班规化为某种精神,成为学生的“文化自觉”。
班规是一滴折射班主任管理智慧的水珠,与其说它建构了一个班级的管理秩序,不如说学生借助它完成了一场思想与行为习惯的“升级”。陶行知先生认为班级管理的理想状态是:大家不愿争权,而愿服务;不愿凌人,而愿治己;不愿对抗,而愿协助;不愿生气,而愿说理。这也是很多班主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