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科技竞争新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022-01-01 10:50苏州科技大学袁利宏
区域治理 2021年35期
关键词:全球化人工智能科技

苏州科技大学 袁利宏

一、全球经济科技竞争的新趋势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全球主要经济体开展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更新换代的力度空前强化

人类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1]。为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各国政府纷纷制定和出台相应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及其实施方案。继2018年出台《高科技战略2025》后,德国政府2019年发布《德国工业战略2030》作为本国和欧洲工业发展的指导方案,旨在以高端制造业为主打产业引领整个欧盟的工业发展战略[2]。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科技大国,向来重视创新,面对来自中国等亚太新兴经济体和欧洲老牌工业国的竞争,表现出极为强烈的忧患意识。2019年政府部门在《美国将主导未来产业》中,将人工智能(AI)、高端制造业、量子信息科学和5G四大产业纳入其中[3]。同年12月发布的《美国的人工智能世纪——行动的蓝图》,明确提出美国要在接下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掌控全球领先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主导人工智能技术,制定该项技术研发、普及和使用的标准和规则[4]。韩国政府2020年初发布《人工智能(AI)国家战略》,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现从“IT强国”向“AI强国”的跨越,计划在未来数年内建立人工智能园区,2030年将韩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提升至世界前列[5]。

(二)世界经济科技创新的重心正在由以往的欧美核心地带向全球范围特别是亚洲地区扩展,经济科技竞争的力量主体分布趋于分散化

欧洲作为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对全球经济科技竞争有着敏锐的判断力。欧盟每年都对成员国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进行创新能力评估。在《2021年欧盟创新计分牌》中,韩国的创新绩效位列全球第一[6]。《2020年欧盟创新记分牌》统计显示,自2012年起,韩国、澳大利亚、日本的创新绩效就一直领先于欧洲,同时,中国、巴西、俄罗斯、南非与欧美的差距正在减小[7]。在世界经济论坛近些年的“全球竞争力”评估中,尽管欧美发达国家(瑞士、美国、德国、荷兰、瑞典、英国等)占据了全球十强经济体的多半席位,但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在十强经济体中的地位也在稳固,中国香港2018-2019年连续两年位列三甲,新加坡在近五年的竞争力评比中稳居前五名。根据《2019年全球竞争力》排名,新加坡超越瑞士和美国,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中国位列第24名,韩国、中国台湾位列中国大陆之前[8]。这说明美、德、英等国凭借既有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仍居于新科技与产业变革的先驱地带,但亚洲也在奋力追赶,亚洲国家具备赶超欧美老牌技术强国的潜力。201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研究表明,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专利方面,排名前20名的公司中,有12家日本公司、3家美国公司、2家中国公司[9]。这些评价体系的数据表明,20世纪后期以来美国在经济科技方面一超多强的独大局面正在被打破,世界经济科技创新的中心正在由欧美传统工业国向亚太新兴地区分散。

(三)英美等老牌发达国家再度实行经济民族主义与技术民族主义,过去数十年中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模式不复存在,全球化大潮受到新冠疫情及各国禁足政策的短暂冲击

全球化是靠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商品货物、人口及其思想观念的流动不断推进的。当今世界,电子商务、社交媒体、数字支付三大平台支撑的颠覆性商业模式,已在全球范围内引领生产、物流和消费。然而,近些年来,欧美国家中产阶层、欧洲国家的老龄人口、民族主义政党和民粹主义政客采取了诸多不利于全球化的行动。随着英国脱欧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逆全球化的潜流在涌动。英国、美国在历史上都曾推行过经济民族主义和技术民族主义,但全球化进程并不曾因此而中断。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到重创,西方发达国家加大了再工业化的决心,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回迁或打造多元化供应链。按目前的局势推测,技术、资本与人口的全球流动在未来若干年内都不可能回到过去十几年相对自由的状态,但逆全球化浪潮短期内很难停歇。以往十几年的“超级全球化”将不复存在,世界会进入一个“有限全球化”的阶段[10]。不管未来全球化以怎样的方式展开,鉴于全球大部分经济体都在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推动环保科技和低碳经济,未来的全球化有望超越资本主义主导、以掠夺地球自然资源为模式的“白色全球化”,向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全球化”迈进。

二、全球经济科技竞争新趋势对中国的影响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各国技术创新和产业更新换代力度空前增强的大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良好的时间机遇

对于中国而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恰好与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的不断扩大、科教兴国战略的稳步实施并行前进,且发生在中国与世界经济关联度空前增强的关键节点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新的契机。在1990年到2007年间全球价值链增速最快的时期,中国不仅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落实了高校扩招、加入了世贸组织,凭借不断开放的经济体制、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的人才储备、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扩展的贸易能力全面参与全球价值链,积极开展创新,从而在成功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中成为世界最大商品贸易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就为中国研发、应用和推广新技术、发展新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麦肯锡研究院的相关考察表明,当前的中国,超过90%的技术均采用了全球标准,在贸易、科技和资本三个重点维度上,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相对上升[11]。中国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是当前世界唯一具备全套产业链的国家,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特点与中国经济科技发展进程的既有基础与未来需求恰好有契合之处。这对于中国紧跟全球科技发展动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了绝佳时机。新技术及其带动的新产业与全球范围内倡导低碳经济的趋势相伴随,正好与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相契合,将成为中国运用新技术参与和倡导绿色全球化的推动力。

(二)经济科技创新核心地带向亚洲地区扩展、世界经济科技竞争阵地分散化的趋势为中国成为创新型科技强国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机遇

当今时代,全球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心已不再完全集中于欧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相关数据表明,2015-2017年,中国、韩国在全球专利申请中的占比超过20%,相对于1990年代仅占3%的历史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表明2000年以前日本、美国和西欧经济体占全球专利活动90%的局面已被打破[12]。世界经济论坛对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研究中,中国、印度与美国、日本并列为四大最核心的研究对象。2019年毕马威相关报告显示,新加坡城、伦敦、特拉维夫、东京、纽约是除硅谷以外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上海、东京、首尔、班加罗尔、中国香港、深圳也成为前20名的全球创新城市[13]。因此可以预判,未来10-15年内,北京、上海、深圳、中国香港等城市区域的创新与变革走势有望成为全球经济科技竞争中局部场域的风向标。同时,亚洲也会成为未来世界智慧城市分布的重心区域。未来世界,智慧城市将不再是欧美专有,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国家将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先锋经济体。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时空场域中,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处于全球技术创新阵营的外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走向全球创新阵营的边缘,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中国由边缘走向半边缘地带。诸多事实表明,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核心阵地之一。

(三)过去几十年的超级全球化遭遇障碍,这与新技术的运用及大国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叠加在一起,成为中国进一步深度融入全球化、平等参与国际分工、捍卫国家安全、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现代社会,中国曾以丝绸之路为纽带,参与过农业生产力时代的局部全球化。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曾以备受侵略与宰割的地位被动参与。但20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经济科技的全球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使得全球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然而,美英等老牌发达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与技术民族主义导致全球化进程受挫,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化、平等参与国际间的经济科技分工并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可谓道阻且长。继美国对中国展开贸易战、打压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系列措施后,英国也于2020年出台政策,限制华为技术在其国内的推广与使用。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技术运用与经济政治因素相结合,往往就会带有价值取向并导致利益冲突。基因编辑存在无法预知的潜在危险,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与老龄化问题叠加,造成大规模的失业、半失业,加大贫富分化、危及社会稳定。这种潜在的问题对于中国这一人口大国而言尤为关切。因此,如何防止新技术的过度使用影响社会稳定,成为中国政府技术治理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猜你喜欢
全球化人工智能科技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科技助我来看云
全球化陷阱
科技在线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