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2022-01-01 08:40陈朝晖
湖北植保 2022年3期
关键词:房县蔬菜基地魔芋

张 振,崔 鹏,陈朝晖

(1.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2.房县农业农村局,湖北 房县 442100)

近年来,房县蔬菜产业坚持以“稳量、提质、添绿”为发展总体思路,以保障蔬菜供应、保障农民增收和保障质量安全为目标,全力打造“两带”、“四菜”基地板块,推进全县蔬菜高质量发展,蔬菜产业在致富一方百姓和产业乡村振兴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1 蔬菜产业概况

2021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32万hm2,产量23.5万t,产值10亿元。建成了“两带”蔬菜基地示范带,即野人谷镇高山蔬菜基地示范带及化龙、军店设施蔬菜基地示范带;提升改造了“四菜”基地板块,即园艺观光菜、城郊保供菜、高山绿色菜、武当特色菜四大基地板块。

全县蔬菜基地面积稳定在5400hm2,其中园艺设施菜533hm2,城郊保供蔬菜1066hm2,高山绿色蔬菜1467hm2,武当特色菜2333hm2。建成高山绿色菜专业村5个(三座庵、西坪、东坪、甘霞、千坪),园艺设施菜专业村3个(长望、上营、上湾),魔芋专业村2个(门古高塘、九道梁)。

1.1 园艺设施菜稳步推进

依托骏丰、鸳鸯柏、金地园、鑫绿源等市场经营主体,重点打造化龙堰镇上营、上湾、长望村3个园艺设施菜专业村,提档升级设施辣椒基地133.3hm2。新建智能化育苗大棚1000m3,新建设施大棚13.3hm2,开展设施基地土壤改良、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示范66.7hm2。积极推进辣椒标准园、蔬菜旅游园等建设。合理调整设施蔬菜种植茬口,稳保设施基地面积533.3hm2,将设施蔬菜生产向“春提早、秋延迟”方向拓展。

1.2 城郊自供菜稳定保供

围绕就近生产、就近供应,满足城镇居民日常对本地鲜嫩蔬菜的需求,依托房县尚峰时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军店、化龙、青峰、红塔等乡镇发展订单辣椒、芥菜、萝卜等666.7hm2;在城郊发展大葱、大蒜、韭菜、洋葱、生姜等辛辣调味菜133.3hm2,发展叶菜类等精细菜133.3hm2,发展瓜类品种133.3hm2,自供菜面积达到1066.7hm2。重点发展不耐储运的鲜嫩蔬菜品种,将露地蔬菜向新、优方向发展,满足城区居民对新鲜、时令蔬菜的需求,保障本地市场平衡供应。

1.3 高山绿色菜初具规模

为弥补夏秋高温淡季城市供应缺口和远销外地市场,我县打造野人谷镇高山绿色蔬菜特色小镇,依托神农园合作社、友启蔬菜合作社、安俊种植合作社、南山深处合作社、邹清华家庭农场等在野人谷镇三座庵、西蒿坪、东蒿坪、千家坪、甘霞建成高山绿色蔬菜专业村5个,发展反季节辣椒、阳荷、魔芋、西蓝花、冷豆种植666.7hm2,辐射带动全县发展高山绿色菜基地1466.7hm2,高山绿色蔬菜产业规模和效益稳中有升。

1.4 武当特色菜品牌突显

九方魔芋科技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保护价订单模式,在门古镇高塘村,土城镇土城村,中坝乡三池、宝石村,红塔南潭、桃园村、野人谷镇千坪、西坪、安阳村,九道乡九道梁村等采取“投种还种、滚动发展”模式,发展订单魔芋基地400hm2,在军店中村建设本地花魔芋种繁基地13.3hm2。2018年度被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授予“全国魔芋基地重点县”、2021年房县蔬菜协会成功申报了“全国魔芋之乡”,注册了“神农芋”、“神农魔力”2个商标。以邹清华家庭农场为龙头,在野人谷镇甘霞、千坪、杜川等村发展阳荷基地200hm2,开展阳荷笋核心示范栽培3.3hm2,取得了“房县阳荷”地理标志认证和阳荷绿色认证。全县特色蔬菜基地面积达到2333hm2,特色菜生产逐步向珍稀方向拓展,系列产品受到省内外消费者好评。

2 存在的问题

2.1 蔬菜基地基础设施条件差、抗灾害能力弱

围绕山区特色蔬菜的产业发展,当地政府也给予了较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一些蔬菜基地的园区条件和生产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整体上山区蔬菜的设施水平还是落后于农业产业发达地区,当面临自然灾害(大雨、山体滑坡、暴雪等)时,栽培设施屡屡受损,缩短了使用寿命,增加了修缮成本。房县中部地区种植海拔在400~600m,北边山地种植海拔在800~1000m,南部山区海拔大部分在千米以上,受复杂地形和小气候影响,常常会因为抗灾能力不够而造成高山蔬菜种植的损失,发生拱棚钢架损毁、覆棚膜破损、基地地面基础凹陷等不利情形。

2.2 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综合成本偏高

蔬菜产业属于生产密集型行业,从种植、田管、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各环节对人工和劳动力的需求高于大田作物。当前在一些蔬菜主产区和平原地区,蔬菜生产机械化已广泛应用在耕挖、种植、植保等方面,针对成熟期较为一致的蔬菜作物,采收机械也得到较好应用。但是如房县的高山蔬菜,因地形受限、缺乏集中连片蔬菜种植区,大规模机械化的应用相对困难,搬移、运输等使用成本相对偏高,加之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经济和乡村旅游的带动,房县山区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数量大幅减低,人工成本上涨,从而增加了高山蔬菜的综合成本,市场价格竞争力降低。

2.3 蔬菜加工、流通环节薄弱,经济效益不高

当前,房县现有蔬菜批发销售市场规模小且分散,基础设施、采后处理、贮藏保鲜、分级包装和冷链物流等技术设备尚处于初级阶段,多品类的高山蔬菜未经包装和加工处理,仍然处于粗放式鲜菜销售模式,产业链条短、销售半径小、精深加工环节弱的问题仍然存在。现有的几家魔芋、辣椒等农业企业可加工蔬菜品类单一,加工量不大,产品附加值低,缺少生产、加工和销售蔬菜的龙头企业,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规模扩大和产品增值。本地蔬菜除“九方魔芋”的知名度尚可外,缺精品菜深加工拳头企业,并无其它叫得响的品牌,市场影响力十分有限。

2.4 产业发展亟待奖补政策接力

在十三五期间,当地政府为推动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产业发展办公室,制定出台了奖扶政策,但目前政策奖补期已到,现阶段对蔬菜产业还没有出台完善的续接扶持文件,部分种植户和合作社都处于一种观望状态。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组织领导

要切实加强蔬菜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重点乡镇成立蔬菜产业链工作专班,由乡镇分管领导任产业链链长,明确包链单位、包链专家,进村入户开展工作。严把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产业建设,使蔬菜种植品种结构调整、农技示范推广、良种良法应用、本土品牌培育、互联网+等方面得以充实和加强。

3.2 加大扶持力度

按照标准化种植、机械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的要求,及时出台蔬菜产业链扶持政策,奖补项目也应更加细化和明确,比如新增露地蔬菜基地补助、新增钢架大棚蔬菜基地补助、投保蔬菜保险补助、蔬菜品牌创建补助、引进市外职业菜农补助、本地基本菜农补助、流通型蔬菜经销企业补助等等,统筹财政专项资金,加大水、电、路、棚、贮藏冷链、烘干、交易市场等生产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蔬菜基地和企业抵御自然灾害和抗风险能力,提升设施蔬菜现代化水平和生产加工能力。

3.3 优化品种结构

在现有蔬菜种植品种基础上,发挥利用好本地区气候环境等自然资源优势,根据市场消费和群众喜好以及大棚的高效益引进示范优良蔬菜品种。特别要加大对名优新特品种的引进力度;结合不同蔬菜品种生育期生产特点,选择适销对路的蔬菜种类和适宜品种,调优蔬菜种植的茬口,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确保较高产出和较高效益。

3.4 强化科技支撑

提高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持作用,协调整合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中专业技术人才,成立蔬菜产业链专家团队,发挥科技研发和服务作用,加大对蔬菜育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贮藏加工等科研力度;组建技术指导小组,深入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各乡镇要明确专业技术负责人,深入基地进行指导,严把基地规划、田间管理、采摘加工质量关,保障质量安全。要营造爱才惜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利用并出台招才引智政策,吸引新型农民、返乡创业者、大中专毕业生等专业人才留在农村,全身心投入蔬菜产业发展事业。

3.5 严格考核验收

将蔬菜产业纳入全县和各乡镇农业农村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严格按照考评细则开展蔬菜产业工作考核,实行综合考核与单独考核相结合。蔬菜产业链工作专班经常性对基地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督办检查,定期通报工作推进情况,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变考核监督压力为产业发展动力,共同推进全县蔬菜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猜你喜欢
房县蔬菜基地魔芋
揭开魔芋的健康秘密
Eddie the Eagle
农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获丰收
魔芋不可盲目食用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参观曹家桥蔬菜基地
浅析“菜篮子”工程建设之“喜”与“忧”
现场
“一带一路”书香万里行走进房县
房县职校生“回炉”参加技能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