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工业4.0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2-01-01 06:35:10葛学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实训室工业中职

葛学荣

(深圳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深圳 518000)

0 引言

“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勃然兴起。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厂将生产设备、无线信号连接和传感器集成到一个生态系统平台中,这个生态系统可以实时监督整个生产线流程并自主执行决策,该系统涵盖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预见,未来的工厂车间内部全部是机器人代替工种人员工作,设备按照指令自动运转,工厂实现“关灯作业”,业务与业务之间无纸化办公,车间内网络互连互通。从上到下,智能制造不光是一场技术革命,还会对社会、组织、人类活动方式产生作用,最终对人才市场造成不小的冲击。

职业教育素来以技术培养为重,制造加工类专业设置多以机械加工、电气装调为主,学生对智能制造的概念缺少认识,没有解决问题、自主创新的能力,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中缺少竞争力。很多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对传统机电类专业进行改革,并开始进行工业4.0的专业建设。本文从人才培养出发,针对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实训室建设三个方面对工业4.0专业建设进行探究,旨在为职业院校制造类专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1 教学目标

目前来说中职院校的培养模式相对微观,多侧重于某种操作技能或基础知识的教育,如传统机电类专业多为机械加工、电工基础、钳工、焊接等这些基础应用课程,教学目标以技能掌握为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无法解决综合性的应用问题,更谈不上创新。同时,中职院校的专业课的培养目标多以就业为导向,缺乏宏观层面的普识性的专业课程,学生在进入岗位后对新商业模式、新技术、新局面感到陌生,不利于长期职业发展。如以前,我们仅仅教会学生焊接技术,而这些学生毕业后可能看到车间里琳琅满目的焊接机器人,正在丝毫不差的做着他们的工作。我们的学生能否操作这些机器人,能否根据不同的工件设计不同的控制程序,将决定他们是否在人才市场具备竞争力。

工业4.0包括先进的管理理念、自动化、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如MES系统、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网络通信、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增材制造等。中职院校处于职业教育的基础阶段,在传统机电类专业的基础上单独设置工业4.0体验课程,可以从宏观角度考虑,承担起先进制造业革命的普识功能,重点在于讲授智能制造的基本体系框架和专业基础知识。以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引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促进职业教育的学生从技术型人才到复合型人才进行转变,成为工程技术教育的逻辑起点。

2 教学模式

传统机电类专业以基础知识讲授以根本,工业4.0课程以体验、普识为根本,新、老结合形成一套综合性极强的大类专业。

在教学模式上,应立足工程教育,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以行动导向教学为载体,采用理论+实训+工作环境交流的“大设计”教学模式,为学生树立一套完整的先进制造业流程框图。其中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在学校环境下进行。采用个性化项目+活页式教材的设计,让学生分组定制不同的产品,体验“柔性制造”的概念,并设计生产流程,对生产流水线上的设备进行简单的装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笔者认为这样的“大设计”任务应在学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着手开展,以启发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体学习思路及知识构架。在第一年,工业4.0课程以智能制造之概念、流程、技术、应用场景为主要授课目的,让学生树立先进制造业的思维导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填充制造流程的知识框架,以“大设计”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这其中,工业4.0体验课承担了概念学习、技术集成、流程体验的作用,其他传统机电控制类专业承担了各项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作用。如电工要教会学生电路的基本知识,能够设计“大设计”任务需要的电路图,电子技术要教会学生元器件选型,设计弱电图,机器人课程要教会学生操作机器人、能够编写操作程序,PLC课程则要教会学生能够对整个工业系统做简单的控制编程,如此等等。

我们知道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都不太理想,在普通的单个学科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而未来的制造业绝不是单一工种的天下。这样的“大设计”性质的综合教学模式将引导学生树立一体化、综合化、先进的制造理念,更能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成长。

同时,职业教育离不开产教融合,真实的工厂工作环境下的体验学习必不可少。一是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智能制造的应用场景,深入了解自动化生产的全过程,树立智能制造的逻辑思维框架;二是可以快速的塑造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凸显工程教育的人文精神。

在考核方式上,我们考虑可以以“毕业大设计”的形式来进行。学生综合专业知识及工业4.0理念,能够收集市场信息,在实训室环境下实现流水线设备装调。从项目创意、整体系统的电气图的设计、设备元器件的选型、系统装调、程序调试、成品展示等方面切入,进行分项考核和综合评定。这样的考核方式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能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学以致用。

3 实训室建设

实操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知识的重要途径。综合上述我们的教学模式,学校应为学生创造可以进行全学科一体化的实操环境。笔者认为,工业4.0实训室应具备九项核心技术:系统集成、自主机器人、仿真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增材制造、虚拟现实、信息安全。为模仿实际智能化生产,实训室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功能工位:个性化下单工位、物料仓储工位、自动化加工工位、智能检测工位、智能提货工位、搬运工位等。硬件应包括但不限于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视觉检测设备、智能提货柜、RFID检测、AGV小车等,软件应包括但不限于MES系统、虚拟仿真软件如RobotStudio、PLC等,并且应有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以方便进行多维度教学辅导和教学展示。

实训室建成后既要发挥上课、体验作用,又要独立于理论教学和技术实验,开设综合实验以及创新实验,将其建设成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综合性大型实验室。该实训室应配备多名老师针对不同组学生的任务进行专项指导,最好能够形成“全天候开放”、“即时问题追踪”的管理模式及学习环境。

4 结语

虽然中职院校注重的是基础技术能力的培养,但是大家仍需认识到工业4.0除了技术外,更多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解决的是企业的资源利用问题,并非自动化程度越高企业就能存活的越长久。另外,工业4.0只是最先进的制造技术的代名词,未来可能会出现5.0、6.0,因此职业教学应接触实际,注重课程更新,建立及时有效的课程更新机制。当然,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职业学校已经建设了“工业4.0”的实训室,但是如何发挥其作用,如何使其成为一门有特点、有效果、有所得的课程仍需要进行讨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实训室工业中职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工业人
黄河之声(2018年5期)2018-05-17 11:30:01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期)2018-04-04 01:48:44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2:51:50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工业4.0”之思考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