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芬,沙紫瑶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利用多种舞台技术创新推出的典籍可视化节目,将中华民族最具影响力的优秀传统典籍与舞台表演相结合,讲述与演绎了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著名人物故事与独具中华韵味的文化蕴涵。古今交替的表现形式更是让观众身临其境,既生动地刻画了历史优秀人物、呈现了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又充分彰显了中华气概和家国情怀。要想建设文化强国,传承优秀经典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央视节目作为我国宣传教育节目的标杆,代表我国文化主旋律,推出的节目对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具有精神引领、文化传播、情感培养等作用。《典籍里的中国》是新时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的成果,让人们在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新颖演绎方式中,体悟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升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能起到引领当代人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作用。
“依据怎样的价值观培育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影视节目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主题,也是宣传工作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更是文化育人的最终目的。《典籍里的中国》以优秀的历史故事作为载体弘扬和传播民族精神,使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达到引导和感召观众的目的。“护书人”伏生、科学匠人宋应星等典籍开创者和守护者倾尽个人之力与智慧、担当与责任贯穿生命始终,以家国之情表报国之志,以报国之志蓄奉献之力,以奉献之力助民族之强。[1]
时代新人既包括在知识、能力、精神品质等方面需要加强学习的少年,又包括成长起来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年。时代新人诞生、成长、生活在新时代,又为新时代的发展蓄力。《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存在,具有巨大的引领作用。
第一期《尚书》中提到“协和万邦”、“允恭克让”、“克明俊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求和谐、讲诚信、向友善相呼应;“以民为本,本固邦宁”蕴含着民主思维;第二期《天工开物》中“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一句体现了“敬业”精神;第五期《离骚》中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则体现了强烈的爱国志向、家国情怀。古籍素来因其晦涩难懂而不能广被年轻人诵读,《典籍里的中国》以翔实的史料为支撑,运用升级的环幕投屏等新的科技手段把古籍呈现为可被感知、可产生共情的真实场景,以点带面将历史和情怀植入年轻人的内心,让他们得以真切地感知历史、熟识经典,引领时代新人的价值追求方向和价值观念。
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是我们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长征的伟大意义时指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2]也就是说,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人民群众才能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具备敢于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气质,才能担当起民族责任,赢得最终的民族复兴。
《尚书·禹贡》节目中讲到,大禹治水是“茫茫禹迹,定为九州”,并一一介绍“九州”是哪九州,这不禁让观众在脑海中浮现出当时大禹凭借智慧、仅人力治水患的场面,切实感受到大禹身上体现的勤劳无私精神。“治水造福百姓”是大禹的理想信念,秉持着这一信念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样的理想信念在万事中化为精神力量,堪比“千军万马”之力。与此同时,又有为苍生著实用之书的宋应星、仁民爱物和号召家国天下的黄帝、秉承“忠孝礼让”美德的舜帝、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发愤著书的司马迁等。节目借助生动演绎大禹等精神领袖“彼时”的伟大事迹,来激发“此时”观众们的情感,具象的人物故事使观众更能深入其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与价值的认同,以此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民族精神可以转化为文化事业发展的动力,推动文化繁荣,“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3]《典籍里的中国》以新颖的表现形式鼓舞了华夏子孙的文化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崇尚史籍经典,注重文化传承。秦博士伏生在战乱时期,举家护《书》,避难途中饱经磨难,车马不便也不曾舍弃。汉文帝爱才,不仅尊重伏生本人,还专门派晁错前往山东伏生家里听伏生讲《书》、释《书》,这些行为都表现了华夏子孙对史书典籍的敬重和传承。栩栩如生的演绎方式加强了历史场景和人物的塑造,突出了爱典情怀、守典之志、颂典之心,观众在观看之时全然领略,观看之后回味无穷,这对人们未来对史书典籍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奠基能起重要作用。第二,弘扬求知精神,启力文化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实质是创新精神,马克思本人也在《资本论》等著作成书过程中贯彻这一精神,创新精神是文化的根基和动源。在历史典籍因为诘屈聱牙、难以通读被冷落的当时,在网络中形形色色、浮华喧嚣的文化产品争相涌来之时,《尚书》《天工开物》这些原生的经典力作借助全媒体之势再造高雅,赓续文明。第三,改善传播载体,浓厚文化氛围。《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以网络技术为主体,综合应用角色扮演、对话先贤、讲解评述等表现形式,将历史典籍中的故事细细推敲、充分演绎,使观众完全沉浸在舞台感与氛围感之中品读历史、感受经典。第二期的《天工开物》除了表明历史课本中讲授的《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的杰出作品之外,还衍生演绎了宋应星的兄长宋应昇和知己涂绍煃对这部力作问世的背后故事,还辅之专家们的解读和点评,使舞台烘托出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更能激起观众的探索欲。
建党百年之际,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维系精神纽带;要持续巩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典籍里的中国》则为谋求我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观提供了范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构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像《典籍里的中国》这样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节目提供价值方案,贡献价值力量。
文化安全“是一国文化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4]即文化安全要实现在外部环境中不受威胁,有立足之地,还要在内部思想上布防。《典籍里的中国》生动立体地再现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故事,创新加入带有时代特色的感人“时空”对话瞬间,不仅传承了《尚书》《天工开物》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了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具有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重要价值。
西方国家经常无中生有制造虚伪话题,诋毁我国声誉;处心积虑攻击我国历史文化,贬损我国形象;无孔不入推销他们自己的话语体系来扰乱视听。若要釜底抽薪,揭露他们的叵测之心,就要创新文化题材,提升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建设水平,讲好中国故事。
节目通过选取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发展的一部分轨迹,为我们能感受到国运之变化、抵制文化渗透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主要表现为:第一,中华民族具有伟大创造力。有大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饱受磨难,平定水患;有“先列饲蚕之法,以知丝源之所自。盖人物相丽,贵贱有章,天实为之矣”慧心巧思,发明养蚕织丝之法;有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遭遇变故,幸不辱命成就《史记》……每一种技术和成就的问世无不经历了坎坷风霜,镌刻着历史变迁的印记,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禀赋和创新精神。第二,中华文化底蕴厚重。《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征博引的方式纵横上下五千年,以《尚书》为代表的中华典籍,是民本思想的发端,构建了古老文明的体系;以《天工开物》为代表的科技典籍,记载了古代良工巧匠的奇思妙想,铭刻了先贤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使观众在视觉盛宴中明确我们华夏子孙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该去向何方。第三,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文化发展的独特性。“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正是我国一向的外交理念,尊重文化多样性,讲求和睦,不干涉别国内政,和谐共存;“五谷丰登,物阜民康”折射出我国素来以国民粮食富足、生活幸福为治国追求,还有着“天下人衣食富足”的仁者情怀。从积水舂米、制取海盐到冶铁纺织的中华文明在文化交流中造福世界,这其中体现的格物致知精神和创新精神延传至今,融入到中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当中,为我国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添翼。而今,习近平总书记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承接了“天工,人其代之”,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力量,能使世界更理性客观看待中国。
当今,网络的飞速发展使错误言论日渐猖獗,它们歪曲、丑化和否定我国历史,脱离国情,以偏概全,并影响年轻一代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5]因而,我们要将理论思维一以贯之,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辨明错误言论。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具体体现为:第一,尊重历史。“无古不成今,观今宜鉴古”,《尚书》作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记录了夏商周三代君王的言行,对我国的政治民主制度提供历史考察,并说明了民主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引导人们客观理性去看待社会问题。第二,缅怀祖先。《史记》作为“史家之绝唱”,呈现出约三千年的“英雄群像”,让人们更加懂得我们读史是为了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民族的根与魂。第三,坚守理想信念。伏生一生都在读书、护书、传书,他的一生都紧紧唯“书”是从,哪怕是战乱时期颠沛失所,骨肉分离都未能动摇他中华文化“天不能死,地不能埋”的立场。这对人们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起到借鉴作用。
马克思曾言:“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6]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国内外舆论环境愈发复杂,诸多负面意识形态话语利用无处不在的舆论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为我们全方位掌握网络话语权增加了难度。
《典籍里的中国》应用新媒体技术制作,为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创造了传播平台。第一,秉承了电视节目的表达优势,传播范围广泛且达到大众化效果;节目播出不受空间限制,传播画面直观。第二,节目开创了“戏剧+影视化”的先河,综合运用了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呈现经典,再与演员们的舞台演绎相承接,打造出穿越历史时空,与先贤对话的场景,使观众沉浸其中感受浩如烟海的华夏历史,让存在于“故纸堆”和“象牙塔”中的传统文化能够打破时空间隔,引发共情。第三,演绎过后,专家评述,深入解读选材的历史背景和价值意蕴,使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更加听得懂、看的进。节目为每个中国人品读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为与世界分享中华优秀文化提供了舞台;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意识形态安全搭建了传播平台。
在维护文化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新媒体将会在今后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和人民的“黏合剂”,《典籍里的中国》是主流文化主动适应新媒体新时代的代表作,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途径不断提高自身影响力,凝聚人心,净化文化传播的环境。
受教育者是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且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正确的教育理念有助于他们自觉、自为、自主的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品格健全、思想高尚的人。一个人得以全面提升和发展的根本之处在于接受教育,尤其是德性教育。《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展现形式为教育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价值。概括来讲有:塑造完善的人格品质、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和指引正确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新方向三个方面。
对于真理力量的感知需要完善的人格品质做基础,人格力量靠真理去支撑和涵养,一切优秀的文化要依靠完善的人格去阐释和发扬。强大的人格力量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成长环境中逐渐受到优秀文化、优秀人物的熏陶形成的。
《典籍里的中国》呈现了《尚书》《天工开物》《史记》《论语》《孙子兵法》《楚辞》等典籍内容,目前已面世14期,共涉及文学、哲学、医学、科技等多领域的精华要素,可以引领受教育者坚定理想信念,完善人格品质,实现全面发展。第二期《天工开物》中宋应星六次科考屡次不中,哥哥宋应昇和友人涂绍煃始终对他予以支持、鼓励,体现了诚恳待人、交友纯粹的真谛。尔后,宋应星又秉持着“达者兼济天下”的胸怀,不仅将多年走访见闻整理著书《天工开物》福泽百姓,还在晚年回到家乡后亲力亲为教授乡邻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一再道明“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的肺腑之言,将热爱民众、胸怀天下的格局和责任担当意识表现得至高至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称其求学之路为“每一次都落第而返,但对宋应星而言又是满载而归”,又让人体悟到豁达、坚守的意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力求“不虚美、不隐恶”成就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他的创作态度体现了冷静客观、公平公正的理性思维。而“述往事、思来者”也暗含“凡事要三思而后行”从过往的失败教训中汲取经验……这些史书典籍、历史人物、专家评述中蕴含的精神和情怀,为青年一代价值取向的教育引导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的营造受到了广泛关注,从原来的个体学习发展为全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是对人的需求和感受的深切关注,更助于人们有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具积极性。
《典籍里的中国》不仅在选材、技术的应用上令人震撼,其中历朝历代的服装、伏生的鸠杖和编钟等道具、乐器也是亮点所在,营造了良好的服饰文化、乐器文化等多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尤其是,节目中采用今人站在“时空隧道”致敬先贤和与其对话的互动演绎模式以情动人,主持人作为当代读书人向秦博士伏生“普及”手机,汇报《尚书》在后世受到推崇和“礼遇”,向他鞠躬致敬;宋应星穿越时空与同为天下百姓粮食问题尽瘁不辍的袁隆平握手,互道心声,这些晓之以情的场景演绎对于营造教育教学氛围均具有启示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环节在教学中意义重大,良好的互动可以减少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拘束感。一般而言,课堂的互动形式大部分放在“问答”交流中,《典籍里的中国》中的演绎互动形式值得借鉴。受教育者可以通过观看教育者采取的表演形式和运用的言辞与其实现高效的互动,还可效仿节目,采用短评强化对受教育者的鼓励来全面掌握其思想状况,进而有针对性的实现教学目的。
新时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由让受教育者“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面对新时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问题,文化教育方向是根本。《典籍里的中国》不仅是一档电视节目,不仅是优秀国学传承复兴的传播平台,更是新时代文化教育事业的标杆。它不仅为新时代教学要对新媒体技术加以利用的教学手段明晰方向,更在教学内容上做出引领。
节目的选材立意与整体规划都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晦涩之感弱化,融入创作者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入他们深度与广度的认知。这就为未来文化教育事业的方向提供了借鉴:一要明确受教育者的诉求,了解他们的思想价值认知、理论认知等方面的现状,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计,把握课程教育的整体方向。尤其是对于90后、00后的受教育者而言,他们是时代发展的新生力量,具备活跃的思维和超前的意识,对于教育者的教学能力要求也较高。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深入受教育者中,基于他们的兴趣点和个性化特点进行课程设计,与其建立密切的联系,为教学做好沟通铺垫;还要善于聆听他们的所思所感,善于总结和发现,以受教育者的视角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吸引力,进而进行相关课程教学设计。二是要对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体系设计的融合切入点进行谨慎选取和深入思考,形成具体的课程设计方案。课程体系内容要保持实时更新,教学素材的融入也要保持亮点的更新。这就需要教育者有新思考和新解读,将优秀传统文化和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整合点。教育者之间可以分工合作,对模块内容进行磨课设计,同时,录制示范课程视频,形成内部的资源共享。并且积极的向其他课程的同事学习,注重交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课程的设计体系。如“伏生护书”所呈现的精神内涵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忠诚、奉献、坚守等精神品质,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十分契合,需要现代人去传承和发扬。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也衍生出“道德边缘化”和“信仰虚无化”等问题,若干思想交织在一起,使得部分人民群众尤其是高校学生出现价值缺失和道德缺位现象,这与我们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衷背道而驰。鉴于此,《典籍里的中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相融合,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等方面能起领航作用。
总而言之,《典籍里的中国》紧紧把握住了融媒体趋势,通过电视节目的形式发端,又在多方媒体平台转载,既充分考虑社会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需求,又反映了融媒体和文化领域意义非凡的合作,为国学复兴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范本,表明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不仅要存在于纸上,更要活在人们心中,并指导当代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