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正贤,马万利
(1.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2.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24)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其基本理路是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过去一段时期,思想理论内容仅仅在思想理论课这条主渠道中进行讲授,其他课程没有这方面要求,造成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各行其是,呈现出“两张皮”的状况,这引起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围绕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等方面出台课程思政建设意见,课程思政建设出现了新机遇。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举措。它可以增强理论宣传、壮大育人力量、强化政治引领,对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课程思政是宣传党的思想理论的重要载体。分享中国故事,弘扬正能量,传播中国好声音,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也是专业课程的必然要求。在专业课程中穿插讲授思想理论的优势有:
保持学生对思想理论的粘度。粘度是指事物之间的关联程度。学生对理论的粘度是指学生自觉思考、学习、应用理论的程度。课程思政建设打破了专业壁垒,将专业知识与思想理论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处处离不开理论的氛围。它赋予了理论以现实感、缩短了学生与理论的距离感、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的亲切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理论、应用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热爱程度。
增加思想理论宣传的密度。思想理论宣传的密度,是指思想理论元素与课程总数的比值。过去一段时期,思想理论内容仅仅在思想理论课这条主渠道中进行讲授,其他课程没有这方面要求,故相对而言,思想理论在整体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值不高,密度稀疏。课程思政要求将思想理论贯穿到所有课程中。这加强了理论宣传的供给,扩大了思政元素的覆盖面,拓宽了思想理论的传播渠道,可以提升课程结构中思政元素的密度。
提高理论学习的温度。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课程思政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通过隐蔽化、曲线化与迂回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它主张将家国情怀、社会需要与个人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自身的使命感。它要求所有教师均要对国家保持真挚的情感,以真情潜移默化地打动学生,增进思想理论宣传的感染力。它主张所有教师将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融会贯通,将思政知识与学习、生活、就业等学生校园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思政知识讲实讲透,增强思想理论讲解的亲和力。总而言之,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由浅入深、由情入理使学生感受到理论的温度,增进理论学习的热情。
课程思政要求所有教师同向同行,所有课程深讲思政内容。这有利于整合育人资源、汇聚育人力量,建构一体化育人格局,对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整合育人资源。传统课程结构育人资源分散,各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容易出现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问题。课程思政主张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以及课程、科研、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育人资源。这有利于终止专业课程育人偏移失位,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联系不够紧密,育人资源在两个课堂上分配不均的情况,进而将散落于各门课程的思政资源统合起来,实现思政课堂与专业课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频共振。
第二,有利于汇聚育人合力。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触发全体教师协作育人意愿。它可以突破传统思政教育供给的单一渠道,转化为多渠道共同参与。它主张全体教师发挥“引、领、扶、推”四个方面的作用[2],打造汇集校园领导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于一体的育人队伍。它主张搭建汇集各门课程、各个阶段、各个部门的合作平台。这壮大了育人力量。
第三,有利于形成多方联动育人格局。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整体规划,多部门协作完成,而不能一盘散沙,各方面各行其是。课程思政主张以育人为主线,搭建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积极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度参与、各学院具体落实的院校两级联动工作体系,共创学科交叉、机制耦合、资源共享、人员互助与信息互通的育人格局。这一育人格局纠正了传统片面化、单向度的育人模式,实现了育人主体从“单”转向“全”,育人过程从“分”转向“合”,育人空间从“点”转向“体”的变化。
课程思政是强化党对青年学生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党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是指党引导广大青年养成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课程思政有助于强化党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形成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观点、立场与行为的赞同态度。课程思政有助于青年学生形成政治认同。它可以从多学科中获取资源,从多角度提供生动典型案例,以及多样丰富的数据,帮助学生在具体的、科学的数据、事例中认识党的理论方针的必要性、正确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成政治共识[3]。
第二,炼就政治“慧眼”。当前学生所处的思想环境充满挑战,面临着思想意识多样化、价值追求物欲化、舆情汇聚网络化、社会思潮聚集化等复杂问题。文化多元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与民粹主义等多种社会思潮潜藏于学生周边,侵蚀着学生的思想健康[4]。面对如此情形,不仅需要外在力量进行引导,更需要学生在内在政治素养方面下功夫,提高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是非观。课程思政具有潜移默化塑造学生政治素养的功能。它帮助学生从专业视角、微观视野切换到政治视角、宏观视野审视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敏锐性;通过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用理论于实践,提升了学生政治辨别力;通过关注学生政治立场、政治选择等内在气质性、根本性问题,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学生的政治是非观。从这个角度而言,课程思政具有炼就学生政治“慧眼”的功能[5]。
第三,强化政治担当。从根本上来说,课程思政服务于“两个大局”的宏观视野、“后继有人”的长远事业、“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是针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问题的具体回应。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形成具有硬骨头、铁肩膀、真本事、敢担当的政治自觉,肩负起为党奉献、为国分忧、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肩负起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的责任担当。从这个角度而言,课程思政还具有强化学生政治担当的功能。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导。当前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然而,课程思政是新出现的理念,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课程思政建设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思想观念认识不到位、教学能力不充分、育人机制不健全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意识是行动的指南,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思政建设的意愿影响着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以立德树人的标准来衡量,当前部分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
育人情怀“薄”。深厚的情怀是教师参与教学的内在动力与精神支撑。为师者心里要时刻装着国家和民族,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培养出爱国学子。当前受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的冲击,教师育人情怀受到了一定的侵蚀。这主要体现在:(1)缺乏“家国情怀”。部分教师心里只装着个人得失,或者只顾及小团体利益,不能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祖国前途、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对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置若罔闻。(2)缺乏“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怀。部分教师遵循市场逻辑,将教书育人当做次要任务,而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回报较高的兼职工作中去,导致备课不认真、内容不充实、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局面。(3)缺乏“育人育心”的人文情怀。部分教师缺乏育人理念,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割裂开来,认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各有分工,专业课的功能仅需讲专业知识方可,专业课教师讲思政内容就是抢别人的饭碗[6]。
思维观念“旧”。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教师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性,营造人人讲思政的文化氛围。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教师对此持消极的态度:(1)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价值。自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基本国策以来,“重科技轻人文”“重经济轻文化”的专业取向普遍地成为了社会共识。这种认知取向投射到学校学科建设领域演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潜能足”“就业前景广”的专业成为学校教师重视的专业,而对于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具有社会价值而市场价值不高的专业则被人们所忽视。(2)对课程思政本质存在疑问,认为课程思政是将专业课程“思政化”。课程思政主张在尊重学科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思政因素,实现德知共栖、人才双育,并不否认专业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方面的特定作用。然而部分教师误解了课程思政的功能,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将一切课程朝着思政课程改造,偏离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3)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存在隐忧。部分教师认为专业课应该坚守价值中立,担心当具有人文色彩、意识形态的内容加入专业课堂时,会造成规范性逻辑与知识性逻辑的冲突,进而破坏专业课程自身的知识结构、逻辑体系,冲淡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7]。
责任意识“淡”。随着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化,高校思政力量得到了充分发展,但也造成了工作部门化、育人职责思政化等问题。具体而言,部分高校把本来应该作为核心任务的立德树人的任务,分割成党政部门的“单打鼓”,把本来属于全体教师同向发力的育人职责,窄化为思政教师的“独角戏”,把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教学过程,肢解为知识再生产、精神再生产两个互不统属的闭合过程,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不协同、责任有盲区、过程有分化的局面[8]。这种局面严重制约着教师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改变这种育人责任缺失的局面,成为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刻不容缓的任务。
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指课程思政教师为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而应具有的技能。主要包括思政元素挖掘能力、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能力以及课堂讲授能力三个方面。当前课程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充分。这主要体现为:
元素挖掘“浅”。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是课程思政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各专业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持续的理论学习,因而出现专业水平高而思政素养低的“偏科”现象,加之专业课教师需要完成科研任务,分配给思想理论学习的时间有限,导致其灵活运用思政理论知识的能力比较欠缺。这种主要表现为:(1)思维不敏感,反应迟钝。当专业课中出现适合融入思政元素的内容时不能快速、准确地捕捉。(2)能力不充足。即使有思政发掘意识却因思政能力不充足,不知道“怎么挖”而无从下手。(3)挖掘不充分。即使拥有一定的“思政”意识以及挖掘能力,却因为不熟悉理论而挖掘不充分、不到位[9]。
融入方式“粗”。“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10]。那么何时放“盐”,放多少“盐”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融合较为机械与生硬,未细致考察课程思政元素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契合性。这体现为:(1)没有看“菜”放盐。部分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时不进行学情分析、不研究教育对象、不突出地方特色,没规划、无目标的嵌入思政元素。(2)没有把握融的时机。部分教师忽视课堂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不分时间节点的随意投放。(3)没有考虑融的权重。这体现为两种极端趋势,一方面为“大水漫灌”式,即在课程教学中密集投放思政内容,将课程思政上成了思政课程引起学生不适。另一方面为“应付差事”式,没有在“深”字上下功夫,把与专业内容联系不紧密,甚至毫不相关的内容塞入课堂教学,不仅不能发挥育人的功能,反而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话语运用能力“弱”。话语是思想传播的媒介,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专业课教师是否熟练掌握思政话语,反映了其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在课程思政要求提出以前,专业课教师在自身的岗位上,已经教学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特定的授课话语、讲话风格,然而当要求所有课程讲出“思政味”时,部分教师一时间无所适从,出现不熟悉,乃至不会运用思政话语讲课的问题。这主要体现为:(1)理论话语向现实话语转化弱。思政内容具有概念多、思辨性强、理论色彩浓的特点。部分专业课教师在讲授思政内容时,不能将理论与专业案例相结合,导致思政理论讲解空洞、无趣。(2)传统话语向时代话语转换弱。思政话语应该与时俱进。恰当运用网络术语、校园流行话语、以及社会公共话语,来描述问题、表达体验、解释理论,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部分专业课教师话语系统比较陈旧,在讲解思政知识时,不注意社会热点词汇、语句的运用,导致内容较为枯燥。(3)单向话语向互动话语转化弱。这主要体现为部分专业课教师在讲授思政内容时,多采用传统“我讲你听”单向传授的方式,缺乏倾听、缺少与学生对话交流,造成了“一言堂”,这影响了思政教学效果[11]。
建立健全育人机制是新时代推进教育战略转型的关键环节和内在要求,对于激发主体动力、形成育人合力、营造良好氛围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我国课程思政育人机制还不健全,这主要体现在:评价机制不完善、协同机制不统一、激励机制不完整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机制不完善。(1)评价指标不完善。这主要体现为,直接反映课程思政效果的指标不充分。当前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效性,主要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来反映。然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与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不一定同步,前者未必能全部转化后者。以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指标,如资金投入、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内容建设等衡量得出的结果,未必能反映出课程思政工作的真实效果。(2)评价方式的简单化。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它受包括思政课程、日常思政在内的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以学生成绩作定论,或者通过一次听课、调查、访谈等方式考察学生的思政素养变化,存在着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的缺陷。(3)评价结果缺乏发展性。当前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将评奖评优看做评价目的。在这种思维指引下,评价的作用发生了异化。量化指标不是工作改进的刻度,而成为获取权益的筹码,表彰先进成为资源配置的考量,而非学校补短板、强弱项、定目标的参照。这种方式使得评价不能转化为问题整改的契机,而异化为利益竞争的途径,所得出的评价结果不是以改进为目的,缺乏发展性[12]。
第二,协同机制不统一。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特征。当前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还未健全。这主要体现在:(1)从纵向来看各学段思政教育有断层。在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高等教育各个学段的课程中,均存在着丰富的育人资源,但由于还未能统一统筹规划,使得育人内容存在前后重复与供给无序的现象。(2)各部门育人有脱节。如前所述,由于受条块分割观念的影响,高校内部不同部门有着明确的职能划分。这也导致部门间存在一种认识,认为育人工作是负责德育的政教系统、宣传系统的范畴,不是其他部门的业务,这种思想限制了跨部门间的合作,无法发挥合力作用。
第三,激励机制不完整。这主要体现在:(1)物质激励不平衡刺激教师产生“相对剥削感”。教师相对剥削感是指教师通过与相同或相似受教育程度的参照群体相比较而产生的一种自我需求得不到满足的负面感受。课程思政是一种偏重于教学实践的范畴。在当前“重科研、轻教学”激励体系下,“教书教的好,不如科研搞得好”成为教师心理的真实写照。这使那些潜心于教学,但科研较少的教师出现了心理失衡,产生了一种被“剥削感”,限制了其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情。(2)激励不持续引发教师“高原反应”。所谓的“高原反应”是指,教师在刚入职时对职业饱含热情,积极参与教学教研。然而,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又缺乏持续的激励因素,这种积极性会逐渐减弱,最终陷入职业困倦的情况。对于课程思政教师而言,在外界激励因素鼓励下短时间内可以重视这项工作,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过了这股“热劲”,如果没有持续的激励,那么就会产生消极怠工或应付差事等“高原反应”症状。
面对上述发展难题,课程思政建设应该坚持辩证思维,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针对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研究对策,更要从机制体制层面扎牢空隙,从而帮助教师完成从想教、会教再到善教的转变。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师能否树立育人意愿直接关系课程思政改革进程与育人实效。当前,广大教师育人理念的缺失并非立场问题而是认知问题。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思政理念可以从“知、情、意”三个维度着手。
第一,提高知识水平。针对当前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薄弱的问题,学校应建立政治学习制度,常态化地组织教师展开培训、讲座、示范课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文化素养。(1)夯实理论功底。专业课教师要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用思想理论武装自我。(2)补充“四史”知识。“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广大教师不仅要学习理论,还需要补充“四史”知识,掌握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用“四史”知识丰富自我。(3)学习自身的职责使命。要明确“四个服务”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也是专业课教师的使命。专业课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塑造学生的价值观。
第二,厚植育人情怀。“情怀要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的重要嘱托[13]。只有拥有情怀才能产生育人意愿,才能钻研思政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感染学生。全面提高课程思政教师的情怀,需要加强情怀教育。(1)坚持情怀教育与专业发展相融合。要认识到专业发展与情怀教育的共生性,将家国情怀、育人情怀、职业情怀细化为课程培养目标,帮助教师认识到情怀对于专业课发展的正向作用,打消部分教师存在的专业课发展与情怀发展两张皮的思想。(2)坚持情怀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依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突出育人情怀、家国情怀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构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的情怀培育路径,并通过严格招聘引进,严格考核评价,严格师德督导,严格违规惩处,将情怀培育落到实处。
第三,转变思想意识。(1)正确认识课程思政。要对课程思政准确定位,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不是思政内容讲的越多越好,更不是将专业课上成思政课,而应该秉持适度原则,在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时既不能过多也不能缺少。(2)营造一种处处重视思政的氛围。在校园范围内,要提高思政工作的地位,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宣传报道,在学校主页开通“课程思政建设”专栏,宣传分享经验成果。定期开展“领军学者谈教学”课程思政系列报告会、课程思政工作坊、交流研讨会、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等,积极营造全校共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在社会中,要普及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拓宽思政专业的就业渠道、岗位需求,将政治正确视为岗位竞聘的重要条件,消除思政专业无前途的思想。(3)提高课程思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课程思政教师不仅需要来自于外界的尊重支持,而且还需要形成一种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简而言之是指自我意愿、自我认同的感受。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需要让教师真正体验到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性,明晰思政教育内容的严肃性、思政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思政教育结果的价值性,让课程思政教师在从事思政教学中,自觉形成一种思政思维,领悟思政教学的魅力,真正感受到高水平、专业化思政带来的成就感,打破思想政治教育非学术等极端错误思想,激发教师的育人动力。
“打铁还须自身硬”。课程思政教师要想站稳三尺讲台,关键需要不断提升对思政元素掌握的能力,消除本领恐慌,在挖掘“深”度、融合“效”度、科研“力”度上“下功夫”。
第一,提升思政元素挖掘的“深”度。思政元素的挖掘取决于多种因素,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需要秉持多方面原则。(1)要恰当精准。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国际国内热点问题,梳理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构建思政元素知识图谱。以专业课知识内容的逻辑为“经”,以思政理论的内在逻辑为“纬”,定位每一堂课讲授的思政知识“点”,按图索骥,深入挖掘,而非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乱挖乱采。(2)要汇集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挖掘教材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当个人思考遇到瓶颈的时候,大家合在一起也许会产生新的灵感与角度。因此个人应当充分利用学校自建的合作平台,以及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两个优势,注重同行交流,邀请校内校外课程思政专家协同解决遇到的问题。(3)要重复多次。思政元素挖掘不是一次性工作。随着思想政治理论本身的丰富发展,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与教师学生交流,以及自我反省就会发现,先前没有提及或没有讲到位的思政元素需要补充进来,不贴切的例子需要更换,因此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准备新内容,不忘“旧”内容,及时对旧内容进行反省,温故而知新。
第二,提高思政元素融合的“效”度。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绝非是对思政元素的简单说教与移植嫁接,如果把与专业课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塞进课堂,生拉硬拽,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注意思政元素融合的有效性。(1)把握思政元素融合的切入点。庖丁解牛,不是全面开花,而是按照一定的肌理进行。将思政元素切入专业课程也应如此,要根据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大学生的思想形成规律,以社会热点、重要节点、院校特点为突破口,注重故事导入、情境导入、对比导入,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由浅到深这样才能使得思政元素融入自然。(2)把握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专业课教师要以思政理论为依托,深入梳理专业课内容,寻找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有交集的部分,有的放矢的融入思政元素。(3)把握大学生的兴趣点。人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以学定教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系统、全面、耐心地研究学生。既需要了解学生的年龄阶段、生活实际、兴趣习惯;又需要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偏好、理想追求;同时要紧扣校园、升学、就业等大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以及国内国际发生的热点话题,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的内生动力。
第三,加强研究“力”度。作为一种新时代出现的新型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对很多教师而言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需要系统地学习、研究其重点、难点与前瞻性问题,才能跟上发展节奏。(1)加强思政话语研究。一方面,课程思政教师要研究表达技巧,摆脱思想理论的书面化表达方式,代之以相对灵活的生活语言,将理论话语转化为学生愿意听、能听得懂的话语,从而改善思政内容“曲高和寡”的现象,提高思政话语的亲和力、解释力。另一方面,要积累生活素材。从社会热点、流行话语、学生生活三个维度出发,积累素材,确保课程思政教师与学生“有话可说”。(2)加强教材研究。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成立课程思政教材研究中心,整合思政力量与专业力量,及时研发、修订课程思政统编教材。在研发教材的过程中要关注专业发展与理论发展两个前沿,重视思政元素融入教材的有机性,各门课程、各个年级思政内容之间系统性。整体筹划各个学段、各个年级、各门课程“讲什么”思政内容,确保课程思政讲授“有章可循”。(3)加强教法研究。“知难,行亦不易”。如何将思政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元素,需要很强的实践性和艺术性。为此,课程思政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研究。如研究应如何“精、准、深”地挖掘思政元素,思政元素融合的“时、效、度”,如何在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搭配使用课堂讲授、讨论、情境体验等教学方法,合力打通课程思政教学的“最后一公里”,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有计可施”。
制度是办事的行动指南,对工作落实具有推动作用。课程思政建设要避免流于形式、成为短期行为,必须直击制度短板,建章立制,疏通梗阻堵,为教师安心乐教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紧握“指挥棒”,构建科学合理评价机制。(1)设计评价指标。要结合课程思政特点,从“俗、新、润、实、专、效”六维度展开构建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14]。其中“俗”是指思政语言是否通俗易通。“新”是指思政元素呈现能否结合时事之新、理论之新、教法之新。“润”是指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是否恰当融合,是否逻辑贯通。“实”是指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是否具体,教师的思政功底是否扎实。“专”是指教师是否以专业课知识为材料挖掘思政元素。“效”是指通过课程思政工作学生的思政素养有无提高,能够将思政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以此六个维度为依据,进一步搭建二级指标。(2)改进评价方式。要根据学生思想变化的复杂性,课程思政工作的长期性,创新评价方式。将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量化指标与主观描述性评价相结合、抽查抽检与长期跟踪评价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工作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和增值评价相结合,探索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3)建设课程思政效果评估机制。要淡化评价的功利性因素,将重心放在育人效果层面。考察通过课程思政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是否提高了政治向心力、政治辨别力、自身使命感。同时要建立“教学—评价—反思—改进”的评价模式,根据反馈内容,查漏补缺、删繁就简,及时调整评价指标,确保课程思政评价始终能够发挥正向建设作用[15]。
第二,疏通“梗阻堵”,建立协同育人工作体系。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学段、各个年级、各个部门、各个专业在育人过程中的差异,打通育人的各个环节,汇聚合力。(1)建立跨学段纵向协同。要树立思政教育一盘棋的思想,在职业教育、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阶段,以及各个学段不同年级中,统筹好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与思政内容梯度衔接性的关系,逐步提高思政教学目标,深化思政教学内容,提升思政教学要求,实现各个学段、各个年级的步步升、节节高。(2)建立跨部门横向协同。强化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内外协同联动,组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宣传部门、管理部门、服务部门,各个专业间互相配合的跨部门合作平台。不断优化以思政理论课为引领、专业课程为核心、通识课程为拓展、实践课程为补充的课程体系,共同开展育人工作。(3)建立育人主体协同。坚持引育并举,吸收借鉴校内校外优质资源,组建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合力育人机制,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组织思政课教师深度参与各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在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新老师与老教师,优秀教师与初学教师之间建立“结对子”“传帮带”等能力提升机制,形成育人主体共研共建共享课程的工作格局[16]。
第三,用好“助推器”,从多维度健全激励机制。要发挥激励机制对教师工作的推动作用。(1)做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在物质激励层面,要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与教师绩效工资、岗位晋升、职称评定相挂钩。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积分,将课程思政教师的科研、教学、管理、培训、效果等工作内容转化为具体分值,适当提高课程思政工作积分在教师考核总积分中的权重系数,根据最终分数定档绩效工资与职称评定顺序,确保课程思政工作实干者“劳有所得”。在精神激励层面,一方面健全思政课教师表彰奖励机制。评选与表彰位于身边的,课程思政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通过校园广播、校园微信公众号、校园报等媒介,宣传其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态度、经验与感悟,以此激励其他教师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要给予课程思政教师人文关怀。教学管理人员应多走近教师,了解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思想症结,减轻不合理的负担、纾解心理压力,让教师在上级关怀与温暖的氛围中参与课程思政建设。(2)正面激励与规则约束相统一。正面激励是指,学校管理部门要对课程思政教师的工作、成绩、进步、优点给予肯定,对于课程思政教师给予资金支持、人员支持、技术支持,让教师感觉“暖”起来,自发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与正面激励相配合,对于在课程思政工作中得过且过、表态之后无表现、评价之时靠表演等躺平式教师予以严戒,要采取果断措施,调离教学岗位。
总体而言,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主张在专业课程中讲授思政内容,具有理论宣传、价值培育与政治引领的功能。当前,在党中央的重视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已经取得积极的成效,然而课程思政是新出现的理念,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还存在观念认识不到位、教学能力不充分,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难题。只有学习理论、厚植情怀、转换思维,提高思想认识;在挖掘“深”度,融合“效”度,科研“力”度层面着力,淬炼教学能力;从评价机制、协同机制、激励机制三个层面,扎牢制度缝隙,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难题,进而发挥课程思政育人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