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村地区发生洪水灾害救援中存在困难及对策建议

2022-01-01 03:56太原市矿山救护大队战训科张超杰
区域治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洪水灾害救援

太原市矿山救护大队战训科 张超杰

一、序言

某市夜间经历强降水,降水量极大,超过其他地区小时降雨量,也造成了财产损失。我队接到山西省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出警指令后,38名指战员闻汛而动,向险而行,星夜赴豫,日夜兼程,赶赴受灾点,历时10天不间断排水,先后辗转并完成了4个排水点任务;面对救援中存在的困难,积极处理响应,经过此次救援,积攒了非常宝贵的洪水灾害救援经验,现就农村地区发生洪水灾害后,面对类似洪水灾害,针对救援中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进行研讨。

二、洪水灾害概述

洪水给人类正常生活、生产活动带来的损失和祸患,简称洪灾。在一个地区,如果短时间降了大暴雨,河水会上涨特别快,很容易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和房屋,使许多人无家可归。这就是暴雨造成的洪水灾害。

受到各种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洪水灾害可主要分为以下两类:一是河流洪水,其主要表现在很多水聚集在河流的主干道或分水岭处,导致水位超过警戒线而引发洪水。一般来说,河流洪水在发生前有较为明显的预兆,能够为有关救援人员提供一定的准备时间,但河流洪水的退却时间也较长,因此在救援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洪水救援工作中,经常会对救援人员的精力和救援物资等均造成巨大的消耗。同时河流洪水通常会波及大片区域,甚至不局限于一个省份。二是突发洪水,这种洪水在发生之前很难准确判断,存在着较高的不可预见性,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多在4-6小时),影响范围也较小,但由于其不可预见性,因此其能够在短时间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其破坏力仍然不可忽视。整体来看,这两种洪水类型并非完全独立,纵观以往的洪涝灾害,通常会兼具这两种特征。

大体上讲,洪水灾害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急流阶段,也即洪水发生的最初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由于洪水突如其来,会导致农村地区的居民陷入慌乱,由于很多居民并不能预先察觉到危险,因此经常会在洪水来临时被困在房屋中,甚至被洪水卷走,这对于救援工作尤为不利,在洪水灾害中,绝大多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发生在这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洪水阶段,亦可称之为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相对较为稳定,如不存在强降雨天气,则不易出现水位突然上涨等情况,但受淹区域存在大量停滞的水,且河流水位难以下降,给当地的交通和抢险救援带来很大困难。在这一阶段中,洪水救援队伍通常会克服各种困难缓慢推进,并从洪水地区疏散大量居民,由于工作量巨大且洪水区域的工作效率较低,因此这个阶段通常耗时较长,有时甚至长达几个月。

第三阶段是恢复阶段,该阶段洪水基本消退,受灾群众也开始逐步返回家园继续生活。但这一阶段的危险性仍然存在,一方面,洪水区域存在大量被污染的设施,极易引发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和蔓延;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的地质灾害存在滞后性,因此该阶段还存在着出现次生灾害的可能。同时,救援人员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并投入大量的物资,为灾区群众提供足量的能源、净水和食物,并尽快抢修供水、供电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

三、农村洪水灾害救援存在的困难

随着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山西省对采煤深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连片特困区实施了易地搬迁,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相较城市而言,大部分农村依地形地势而建、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老化、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和未成年人等原因,给应急救援造成诸多不便,是现有应急管理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基础资料不全面

农村地形复杂,高低不平,一般农村没有固定的村落布置地形图纸可供救援参考,进村的道路容易被洪水冲垮,救援队进村实施救援速度相对较慢。比如河南新乡市牧野区北部平原的一个小乡村,该村地形比较特殊,呈回字形,最外围是一道三四米高的堤坝,上边长满灌木,紧紧包裹住村子和西北部的工业区,这种结构,在洪水来临时会给救援带来极大麻烦。

(二)救援处置难度大

农村一旦发生洪水,村里不但被困人员多,分布广,状况极差,并有多数是老人、孩子、病患、妇女乃至残疾人等。救援队抢救出被困人员的难度相对较大。

(三)信息渠道不畅通

农村面临的主要灾害是地质、洪涝和火灾事故,而通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不健全,很多农村缺乏用以应急的燃油发电机组设施。村子受洪水影响断水断电,通讯失联,个别农村甚至使用卫星电话与外界联系,一旦断电,就无法联系外界,导致村内受灾情况不能第一时间反馈到救援队以做救援参考。

(四)救援现场条件差

北方农村土地比较干,发生特大洪水时容易引发泥石流及山体滑坡等灾害,村级以下的组织没有这方面的救援装备,无法有效开展救援,会给救援带来更大的难度。灾区街道、村庄、院落清理淤泥的难度大。由于灾区道路狭窄,机械设备无法进入,乡镇街道、农村住户院内堆积着大量泥石,给清淤工作带来了难度,极容易造成次生灾害。农村房屋都属于自建结构,房屋质量高低不匀,在经过特大洪水淹没后,容易造成个别老房屋倾斜甚至倒塌,会给救援队在搜救被困人员和排水的过程中造成相当大困难和阻碍。同时,由于北方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北方农村地区所设计的排水设施和防洪设施等通常并不具备防范化解较强洪水的能力,一旦发生洪水,容易造成水位长期不退,同样会给救援工作带来较高的难度。

(五)受灾群众急需的生活物资缺乏

由于很多灾区地处偏僻,生活用品贮存有限,加之道路不畅,运送困难,灾区急需面粉、方便面、矿泉水、雨衣、雨鞋等生活类物资。转移安置群众急需棉被、行军床、睡袋、彩条布等居住类物资和P E管、水龙头、小型发电机等物资。

四、农村洪水灾害救援的对策建议

(一)建议农村应对洪水灾害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可在村里地势较高处设置物资储备间和避难硐室,同时配备饮用水、干粮、发电机、帐篷、照明装置、救生圈、急救包、水泵等物资装备。此外,农村地区的职能部门要对辖区内的低桥、坝、洪水河道、水位交叉口、小溪和分水岭等部位进行重点排查和防范,并将这些要素绘制成简易的分布图,当发生洪水时,该分布图即可为救援人员的计划和实施救助行为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明确关于水害的防灾减灾机制

村委会应当经常组织村民进行洪水救援培训工作,确保村民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的自救互救措施,一旦发生水灾,发生灾害时,及时开展自救互救,达到“救早救小”的目的,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拥有较高的应对能力和处置能力会在第一时间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

(三)开展预防性的巡查检查

在汛期来临前,农村地区的职能部门要及时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当收到洪水预警信息后,要及时通过村广播和上门宣传的方式通知村民及时向安全地带转移。有条件的尽量将村民居住地远离山体泄洪口或整村搬迁至地势较平的安全地带;针对部分无法搬迁的村庄或居民,则要进行临时安置,确保其安全。在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农村,要尽量将村民居住地选址远离山体或整村搬迁至地势较平的安全地带。

(四)加强地质灾害严重地区周边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

建立县区、乡镇、村民委员会与专职救援队伍的协调联动机制,将矿山救护、森林防火、市政救援等救援力量、装备保障和演习演练等信息纳入统一平台,及时调动救援队伍和救援装备,确保发生灾害时第一时间形成联动,以保证救援效果。

(五)当地政府和通信公司要尽量确保农村的通讯畅通

当地政府和通信公司要加强对农村地区通信光缆的日常检查维护,或建立安全有效的地下通讯设备,来保障发生灾情时能将村里受灾情况准确提供给救援队。

(六)加强道路基础建设

村里应尽可能拓宽道路、硬化道路,方便发生洪水灾害时救援人员和救援车辆的进入,同时应加强下水设施的建设,增加农村泄洪能力,避免洪水的长期滞留。同时,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应设置有相应的泄洪区域。

(七)村委会应及时监督和帮助个别老化危房的修缮及固定

以防灾情发生时造成次生伤害。处于地势较低的房屋建议搬迁至地势较高的区域,尤其不能使用纯土结构,以免发生洪灾时造成坍塌。

(八)按时给村民及时普及防汛抗洪安全常识

增加村民的避险意识。发生灾害时,避免因一些错误操作影响救援,同时在救援队员无法及时救援时可以第一时间自救,降低灾害带来的影响。

(九)完善农村其他安全设施

以电力系统为例,农村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加强电力安全巡检工作,并配备一定量的燃油发电机组设备,一是防止洪灾时触电身亡一类事件,二是保障发生灾害时救灾的救援安全,为洪水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电力支持。

五、结语

在农村地区发生灾害后,应急救援和物资的及时到位是决定灾害破坏及财产损失的关键因素,加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和物资储备库的筹备是灾害救援预案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救援经验应及时汇总形成系统化,救援困难和障碍要认真面对勇于克服;一旦启动应急响应,严格按照救援预案执行,切实做到科学救援,以人为本。

猜你喜欢
洪水灾害救援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又见洪水(外二首)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灾害肆虐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猛兽威力无比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