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卫生公共事件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创新研究

2022-01-01 03:56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娇娇
区域治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理论课卫生防控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罗娇娇

卫生公共事件最初在地区爆发,紧接着扩张全国甚至全球,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感染区与日俱增,确诊与疑似病例的数字也在不断高涨。面对卫生公共事件,大学生出现紧张甚至恐慌等负面情绪都是正常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引导大学生乃至全国人民正确地面对此次的重大安全危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①随着重大卫生公共事件防控、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各高校高度注重现实问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研究,有针对性地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一、坚定党的防控方针,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理念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的卫生公共事件,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格外注重,及时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重大卫生公共事件防控阻击战。”②并密切关注卫生公共事件的发展情况,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③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积极、科学地对待卫生公共事件,筑成“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伟大防控局面。

在重大卫生公共事件的危机之下,高校作为教育的最高学府,理应坚定党的防控方针政策,坚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在基于重大卫生公共事件的防控背景下,老师需坚定党的防控方针,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以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注重将重大卫生公共事件防控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重大卫生公共事件防控的契合研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创新进程。

二、挖掘、丰富事件资源,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

面对卫生公共事件,坚持与时俱进,充分挖掘卫生公共事件防控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典型实例、感动人物等防控相关素材,并且加以深入研究,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资源,创新、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

在此次卫生公共事件防控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社会各方积极配合、无私奉献以及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团结有序局面,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精神和爱国情怀。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就要注重挖掘重大卫生公共事件防控中涌现的榜样模范事迹,重视运用人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鲜活案例,融合、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讲好全国人民防控故事,激发中华儿女正能量,实现传播知识与价值引领相统一,以取得影响深刻、持久的教育效果。同时,将防控精神与专业性质相结合,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在理解防控精神的内涵及实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性质,将其精神细化到课程教材、体系之中,注重精神实质与学生实际专业的契合,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防控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理论课程的说服力。通过讲解防控卫生公共事件中的具体事例,从而引导大学生客观地认识重大卫生公共事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大学生从此次重大卫生公共事件防控中更加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融合信息科学技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只根据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授,这完全是不够的。因此,如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方式,这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信息科学技术是教育领域的新资源、新载体,教学与科技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已经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热点。 国家领导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合信息科学技术,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长期以来理论教学课堂上所存在的“寂静”氛围,不断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式的创新,推动教育领域的改革。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要求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尤其是在线上教学课堂中,教师已经不再是居于主导地位了。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可采用直播、点播等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具有的课程回放等功能,能够给学生提供时间、空间上的便利,并且学生课后可自行在网上查找各式各样的学习资料,选择喜欢的教育平台,再次深入研究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可以将虚拟现实技术、视频教学、微课以及动画教学等信息科学技术融入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加强心理防护教育,构建防控共同体

因重大卫生公共事件爆发的严峻性,治疗的艰巨性,国家卫建委建议学生延迟开学,日常现场交往基本停止。基于一系列的危机干预工作,大学生整日在家,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适应问题。比如学生会出现不经意比平时更加关注身体的变化;面对微课、直播课等线上学习,大学生出现因自身约束力较弱而无所适从的学习适应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针对大学生在重大卫生公共事件期间所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适应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注重心理防护教育,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问题,构建防控共同体。

首先,注重沟通,做好防护。社会学和心理学都有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社会支持能够增加人们身体的免疫力,减少人们患病的几率,还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重大卫生公共事件蔓延期间,大学生整日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对生活产生的单调、无趣的情绪很容易充斥身心,增加他们的不安、烦躁等负面情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利用良性游戏、讨论交流等互动方式,及时引导学生学习一些疏解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接纳和调节不良情绪;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和朋友、亲人沟通交流,比如通过QQ空间、朋友圈、微博等软件进行评论、留言等。做好防护教育还需要家庭、社会相互配合,从各自的角度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到重大卫生公共事件防控实践中,为构建防控共同体贡献各自的力量。

其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一,需要培养同理心,正确看待感染区民众。同理心,是指将心比心,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重大卫生公共事件来势汹汹,感染人群之多,影响力之大,使得人民群众惶恐不安。在这个混乱、无序的环境中,图谋不轨之人趁机造谣,渗透着许多不经推敲且带有恶意的观点。此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引导大学生将心比心地看待感染区区民众,意识到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人都是联系中的一个节点,切身感受感染区民众的心情。其二,面对生死话题,把握当下。无可厚非,重大卫生公共事件存在着一定的致死率,加之各种不明信息的蔓延,使得学生对重大卫生公共事件产生了惶恐情绪,甚至不经意地联想到死亡的话题,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积极的疏导作用,引导学生在思考生死以及人生问题时,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体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关注当下,把握当下。其三,坚定国家主流思想意识。高校应该抓住防控的有利时机,对比西方和我国在重大卫生公共事件防控过程中的举措,引导大学生客观分析防控现象,深入研究不同的国家制度、思想观念等方面,提高学生对不同国家思想意识的甄别能力,以始终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增强“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相关链接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专科专业,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行政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知识。例如: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教学。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知识、主要理论和技能,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训练能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党团工作的思想政治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
理论课卫生防控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智取红领巾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卫生歌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讲卫生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