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彬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51)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2020年9月22日,习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十四五”时期,新形势之下,要深化改革与创新,不断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要更新体育理念,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针对教学领域,习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
近年来,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缺口,引起了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已呈专业化与特色化的良好发展态势。然而,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目前最明显的错位就是一方面用人单位或企业出现了“用工荒”,在人才市场上找不到自己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专业供需、人才质量等问题,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毕业后没能顺利实现就业。探究其根本,一方面是供需信息的不对称性,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用人单位或企业的需求之间差距过大。
众所周知,体育院校是培养专业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所培养的专业体育人才肩负着构筑健康中国的时代重任。为此,体育院校应牢记习总书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要求,用“德”贯穿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实现“以德为首、强技全能”的培养目标。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政治思想觉悟与伦理道德素养,必须掌握基本专业知识、技能等,涵盖个人未来步入职场、适应职业发展的主动性以及在本专业领域的拓展能力与创新能力等。职业素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职业道德泛指人们在职业领域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可以理解为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其也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其涵盖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自律性品质与职业精神。
职业思想(意识)由爱岗、敬业、忠诚、奉献、正面、乐观、用心、开放、合作及始终如一等这些关键词组成,其涵盖主体责任意识、质量效益意识、主动服务意识与服从大局意识等,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行为习惯是指在职场上通过长时间地锻炼,在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素养的一种外在表现。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并不是通过入职培训在短期内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量的积累进而引发质变的一个动态过程。职业行为习惯不仅与一个人小时候的家风家教有关,更需要后天精心培养。
大学就读期间,体育院校在引导大学生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之时,就要注意渗透职业行为习惯意识,因为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能使大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环境,且终身受益。
职业技能是一个人在职场胜任本工作岗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技术与能力。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一种外在表征。一般情况下,职业能力要求一是要清楚掌握工作单位的各种行为规范与办公流程;二是要服从岗位分工且能勇于担责任;三是干好本职工作并勇于创新;四是增强职业认同感与树立企业文化意识等。如果一个人职业能力非常有限,职业生涯必然受困,再好的职业规划也只能停留在理论上,成为一纸空文。
研究经走访调查发现,体育院校在学习与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与教育部颁发的“教职成[2019]13号”文件精神之后,树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方向、全面发展的职业教学思想。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比较乏力,特别是在具体的“教书育人”实践过程中,主要精力多集中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呈条块状,缺乏系统融合。特别是在职业素养方面,没能发挥出“立德树人”的重要引领作用,没能更好地体现出“以德育人、以技强人”的同步发展。
高等学府是人才培养基地,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然而,通过对高校教师随机抽样进行访谈后发现,目前部分高校存有“重科研、轻育人”之情况,高校教师被迫分散精力投入论文、课题项目等可量化的科研工作之中,只能在匆忙之中完成教书任务,导致其对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偏离。众所周知,学生无德不能成才。当前由于教师工作重心的偏移与错位,导致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化的效果不佳,弱化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进而影响到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整体效果[3]。
培养目标引领全局。体育院校每个专业都制定有培养目标。研究走访调查后发现,在“教书”方面教师们体现得比较明显,但在“育人”方面,没能完美地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目前的培养模式缺乏应有的效率。为此,在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的基础上,要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好地围绕体育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从政治思想、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专业适应能力与职业创新精神等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
据体育院校大学生反映,面前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尤其是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导致了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兴致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体育职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此外,为增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课时比例必须向实践教学环节倾斜。目前由于安全教育警钟长鸣以及与校企合作的层次与深度受限,体育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主要集中在校园,大学生见习与实习等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时间与空间等方面均受到了明显的限制。众所周知,实践不仅是检验理论知识的试金石,也是推动体育院校大学生进行探索与创新的动力之源。实践教学的受限不利于职业能力的提高与合作意识的形成,同时也制约了其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目标制定方面,本研究通过访谈得知,所调查的几所体育院校在职业素养培养评价体系方面不够完善。具体体现为:(1)体育专业评价主体多集中在校方,班主任、课任教师、辅导员等在对大学生进行考评时容易出现“日常印象分”,缺少第三方社会评估机构的参与;(2)职业素养不仅具有外在表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内隐性,校方的考评方案过于宽泛、缺少细化的具体措施,结果导致育人效果不够明显;(3)现行的评价方案忽略了个性化,也就是说针对个性特征明显的大学生所进行的职业素养培养缺少个性化方案,特别是在发展特长等方面缺乏系统性与可操作性[4]。
体育院校教学资源一般包括场地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运行机制、专业与学科布局、课程体系、实验设备、图书馆及实训场所等相关的重要资源。课程与教学资源的规模、数量与质量、管理效能、更新速度等不仅体现出体育院校办学条件的优劣、管理水平的高低,并且还能从侧面反映出该校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质量等。从功能上看,课程与教学资源是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重要支撑;对于大学生来说,课程与教学资源是他们开展课堂学习与实训活动、提高职业素养的必要条件。因此,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管理状况都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关系到学校的声望和可持续发展前景。所以,要高度重视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建设工作,把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开发作为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根本途径。当前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与责任,抓重点、克难题,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在统筹规划高校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一是结合不同的专业性质,推进学分制、完善选课制与弹性学制,重德强能;二是加快精品课程建设,实现课程与教学资源共享,完善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平台,合理配置课程与教学的供给与需求;三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功能、教学质量上注重实训效果;四是建立教学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估系统,使课程与教学资源的配置得到优化,提高课程与教学资源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贡献率[5]。
师资力量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6]为此,体育院校要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引领下,加快对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破立并举、协同推进,对教师群体实施人文关怀,树立教师为本之理念,解除“论文、课题”等对教师量化考评的束缚,彻底将教师解放出来,让教师群体轻松上阵,回归教书育人的本义。其次,广大教师要深刻领悟习总书记所强调的“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等系列讲话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等传统思想弊端,教育与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勉进取、踏实奋进、崇德强能与全面发展,为实现个人的职业规划夯实基础,储备才学。再次,高校领导应结合校本发展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利用好现有师资力量,量体裁衣、因人施策,匹配好工作岗位,让每位教师都能实现人尽其才、安心从教,自觉履行立德树人之时代责任。
人才不仅是最稀缺的资源,更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为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可围绕社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规模与规格制定培养策略。调查显示,目前很多用人单位不仅仅注重测评所选人才的专项技能,更喜欢选拔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5G时代,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职业能力要求也在发展中不断变化与升级,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如果没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毕业后,他们很难适应职业新环境,求职之路会很曲折。为此,围绕需求侧、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构建职业素养培养新模式势在必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一切具有生命力的、一切有利于体育院校发展的可操作模式都可以借鉴与学习。可供学习与借鉴的模式很多,笔者建议可学习欧洲国家多种先进模式,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例,此模式中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同时又是企业的学徒,学生拥有两个不同的学习场所,同时享有完成不同教学任务的不同教学资源与教师资源[7]。体育院校可借鉴此“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从需求侧出发,尊重国情、以德为首,深刻领会我国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国家发展战略指向,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十四五规划提高对体育大学生职业素养要求的标准,围绕老百姓对健身生活的需求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宽领域培养人才,既要满足广大青少年的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需求,又能满足社会大众科学健身、文明健身等多元化需求,促进全民健康工程的顺利推进,为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做出体育方面专业贡献。所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应有很高的职业素养、很强的职业适应能力。
教育是一个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育人过程,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学习则是一个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历练。实践活动可以丰富理论知识,实践活动也可以验证大学生所学与市场需求是否脱节。为此,以社会需求及行业标准来培养体育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为大学生主动适应未来职场的具体岗位打好基础,实现平行对接。
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仅是对专业人才进行考评的一种具体方案,同时也是对校方体育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质量是否优秀的一种反馈。体育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体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此,体育院校为了提升评价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构建和完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非常必要。值得指出的是,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要以德为先、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旨归。其与校内教师评价的区别在于,人才市场的评价更为精炼,其具体操作表现为并不会在大学生成绩报告单中找长处,而是纳入实战,直指短板,一针见血,其实战效果更强。
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院校要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树立教师为本理念,围绕需求侧构建职业素养培养新模式,形成科学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加强实践活动,构建和完善体育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同时要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共同提高体育院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性,以此形成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