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杰
(南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南阳大调曲子是第二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名录的曲艺类项目,从大调曲子的板头曲、牌子曲、唱腔、唱词等艺术元素来看,它的音乐性远远大于它的文学性。《鼓子曲存》一书中道:河南鼓子曲[注]南阳大调曲子的前身。,便是集五百年来南北俗曲的大成[1]。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因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得仅靠曲友之间的传播与传承方式难以达到有效保存大调曲子音乐本体的效果,所以形成了曲牌越唱越少、唱腔越唱越简单的现状,很多曲牌唱腔逐渐消失在曲友们的聚会中。《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中收列大调子曲牌仅3个,另有鼓子曲牌、小调曲子曲牌若干,与大调曲子曲牌近似[2]29,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河南卷》中,共收录大调曲子的器乐曲牌118首[3]。而如今在大调曲子曲友的聚会中,还能够较完整演奏的器乐曲牌不到20首,曲牌唱腔不过半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人类滋润心灵世界、值得倍加珍惜的精神家园,它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4]。随着老曲友的离世,且少有新曲友加入,这使得对大调曲子的保护更加紧迫,探索新的保护路径刻不容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实施改革开放的发展政策,全社会的各个行业都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建设的大潮中,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夯实了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给大调曲子这样的民族优秀文化以严重的打击。
茶馆是大调曲子传承的重要文化空间,从文化生态理论来看,茶馆也是大调曲子传承的重要文化环境,在南阳地区的各个县市均有大调曲子茶馆为曲友们提供相聚之所。但随着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的变迁,茶馆逐渐从人们的生活当中隐退。据宋光生[注]河南板头曲国家级传承人,下同。先生口述:“从1978年到今天,大调曲的发展也是一天不如一天,邓州市的最后一个大调曲子茶馆也在2016年关门了。1988年邓县撤县改为邓州市的时候也就只有三五个茶馆,那时候人们的经济意识就在不断地增强,玩大调曲那是赔钱的事,在经济大潮中一下就被冲击了。因为几乎没有经济效益,所以茶馆也显得日益破旧,有些人觉得去茶馆有失身份,去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就没有了。”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所享受到的社会红利是相对一致的。由于社会的整体生活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方面过高的追求。此外,由于当时社会体制的原因,人们对个人财富的追求欲望不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文化的享受。但在现代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茶馆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人们也不愿意到茶馆去消遣,茶馆从市民的生活中逐渐“隐退”了。这导致大调曲子的传承空间失去了地理和文化的双重依托,“玩大调曲子”的人没了去处,大调曲子也逐渐从人们生活当中“隐退”,越来越多的人不知道大调曲子为何物。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始与市场接轨,人们更加重视物质享受,闲暇和文化消遣时间变得个性化和碎片化。个体性、偶然性的休闲娱乐替代聚集性、经常性的大调曲子自娱自乐。同时,人们更加关注物质享受和多样新潮的精神快餐,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大于对精神方面的追求。因此,作为大调曲子重要传承文化空间的茶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再加上新的大调曲子传承的文化空间未能及时构建,大调曲子传承的文化空间逐渐消失。
据南阳市统计局2017年发布的南阳城市发展报告,从2000年到2016年间,南阳市区的城区面积由37平方公里增长到150.14平方公里[5]。据一些老曲友们回忆:“在改革开放之前,三五好友不用相约,大家就能按时聚会到某个茶馆。连自行车都是奢侈品的年代,走路都不会超过5分钟。” 即使到了1985年,南阳市辖的三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也仅为11.25平方公里。而如今的现实情况是,如果三五个曲友想在一起聚一聚、唱一唱,在来回的路上就要花费一两个小时。如果有的曲友想找到和自己搭帮配合默契的曲友一起“玩曲”,甚至要驱车跨地才能聚到一起。这种时空距离的增大对大调曲子的影响在城市化进程中尤为显著。
曾经,曲友聚会玩大调曲子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必须要有整块的时间,比如一个下午或是一天。现在的曲友中,几乎没有80后,且70后也是极少,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这些曲友因为要帮忙打理、照顾孙子辈的生活、学业等,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老保姆”很难再有大块的时间与曲友们聚会。根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的数据分析可知,全年52周不间断照料孙辈的个体占到所有参与隔代抚育个体的50%以上,全年照料周数超过40周及以上的比例达到70%以上;每周的照料时间上,“全天候”者的比例最高,每周照顾小时数达到168小时的比例占到了11.42%,每周照料时间达到56小时及以上的比例占到全部参与照料者的1/3以上[6]。
时空距离的加大,导致曲友之间心理契约破裂。从组织管理心理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个组织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必然要建立心理契约,而无形的心理契约很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破裂。心理契约对组织人的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向县城流动,县城人口向地级市流动,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得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仅2004—2014年间,我国城市化水平提升了13.1%,201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市化水平为55%,而1980年,农村人口比率是80.6%[7]。曾经花费很长时间形成的人际关系圈变得支离破碎,城市空间的距离让曾经出门走两步就可以小聚的曲友们不得不长途跋涉才能相聚,这种发展规模的变化把原本稳定的人际关系彻底撕裂。
一直以来,我国在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是以欣赏为主,内容多为具有美育功能的童谣、儿歌、民歌和国外经典作品。因为音乐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全国统一的版本,不可能把所有地方优秀音乐文化有关的知识点纳入其中。即使有些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也都是在音乐知识上的拓展。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南阳地区没有一所学校的校本教材涉及南阳大调曲子的介绍,更谈不上让大调曲子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依旧保持大调曲子曲友身份的人,都是在年少时受到了地域环境的熏陶,但是现在的音乐教师能够知道大调曲子为何的又有几人,也就更加谈不上教学与传承。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地走向正规,专业音乐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学习、引进。从广度上来看,专业音乐教育的覆盖面很广,无论是专业音乐学院还是综合类大学的音乐院系[注]不包括以地方传统音乐文化为特色的专门学校,如:安徽省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河南内乡宛梆戏校、广东粤剧学校等。,几乎都是按照演唱、演奏、作曲、音乐学四个部分来设置课程。演唱学习的是美声、民族和通俗歌曲,演奏学习的是练习曲和中外名曲,作曲专业依照的是西方音乐理论,音乐学专业更多的是文本研究。从深度上来看,演唱演奏的技巧越来越难、越来越多,作曲的技法越来越炫,音乐学研究则是越来越细。但是,针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仅仅停留在介绍性的层面上。
此外,社会音乐教育培训机构会把盈利作为十分重要的一个办学目标,培训的绝大部分是像钢琴、古筝、舞蹈、吉他、爵士鼓、小提琴这些经常在媒体上被提及且非常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艺术门类,而那些小众的艺术门类如圆号、马林巴、中阮、扬琴等,都是会被边缘化的,没有可能成规模地出现在艺术培训市场中。以钢琴考级教材为例,西方传统音乐作品的比例高达90%,中国民族音乐体裁作品偏少[7]。那么,像大调曲子、曲剧、三弦、蛤蟆嗡这些传统民间曲艺音乐艺术形式,更是没有进入社会音乐教育领域的可能,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的思想中,都会把这些传统曲艺音乐艺术形式和“卖艺”“讨饭”“红白喜事”相关联,一点也不“高大上”,对今后的学习、考学也没有任何用处。
大调曲子文化价值中最核心部分是它的文人内涵,这种内涵是曲友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也是现代社会觉得它曲高和寡的一个重要原因。大调曲子的文人内涵可以理解为是基于对艺术认同感下知音难觅的曲友文化。而所有针对大调曲子的改革都伤害到了这种曲友文化,以至于让大调曲子的坚守者们嗤之以鼻:他们搞得还是大调曲子吗?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群众文化的需要,大调曲子的改革出现了脱离原有艺术价值体系的倾向。大调曲子常用的体式可分为上下句(双句体)、三句体、四句体和长短句四种[2]8。如《追韩信》的[鼓子头]:“月色漫天,照遍山川。失志的韩信夜渡关,催马抖辔又加鞭。”[8]这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唱词句式。而新唱词根据需要,对曲牌唱段进行随意增加、删减,根据自身的喜好和习惯改变乐句、乐段和曲牌旋律的调式主音,因为弹唱炫技的需要而改变原有曲牌的伴奏、间奏、旋律的旋法,等等,这些改革都打破了原本大调曲子“丝竹更相和”的艺术价值,让原本规规矩矩的曲牌唱段变得无规可循、无据可依,割裂了曲友们的心理距离。如袁清岑创作的《助人为乐》的[鼓子头]:“大雨中过来一位女同志,浑身衣服被淋湿,顶着风,冒着雨,她一心要到税务局。”[9]这两曲之间的雅俗对比立见分晓。
同时,泛娱乐化的社会现状也在不断破坏传统大调曲子生态环境,这些新兴事物对大调曲子的传承可谓是“釜底抽薪”。戴锦华认为,20世纪90年代是传统娱乐习惯衰退与新型娱乐习惯繁荣的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孕育、蓄积并经历1992年底商业化大潮的席卷,似横空出世、拔地丛生的形形色色的大众文化,瞬间以泛滥之势铺陈起一个蕴含无限生机的“文化”市场[10]。媒体的泛娱乐化导向不给传统曲艺留下一丝生存空间,在他们的眼中类似大调曲子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娱乐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甚至还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负面报道,从而切断了大调曲子的传播途径。
从目前我们国家对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原则上来看,这些困境都对大调曲子的核心价值体系造成破坏,使其难以在保持好自身核心价值的前提下活态传承。但究其没有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的重要原因,是对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没有一个健全的理论体系去指导,而使其式微;或从事大调曲子保护工作的相关人员缺乏问题意识,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也没有分析问题的成因,更没有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能够破解大调曲子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难题,必须要有可以解决难题的思路和方法。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让非遗保护工作有法可依。《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理论研究成果为非遗项目的具体案例该如何实施保护,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在许多国家的非遗保护实践中,都是通过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来保护本国的各种非遗项目,形成了以人为本的重要保护原则,所以,有传承人直接参与开展保护工作是其必要条件。其次,艺术价值是曲艺类非遗项目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它是指非遗在帮助人类认识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地域间审美生成规律与演变规律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价值[11]。非遗传承人所承载的艺术价值是具有代表性的,以传承人为核心,保护大调曲子的艺术价值是保护实践的核心工作内容。
之所以要提出这个保护方案,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大调曲子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所谓不同的流派、门派和地域派。这些大调曲子艺术流变的产生虽然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影响,如用俗词创作的唱段、随意改变曲牌的调式调性等。而从非遗保护的视角看,只有坚守大调曲子传承人对其艺术风格的把握和理解,才能尽可能展现出大调曲子的历史风貌,让大调曲子的衍生态更加贴近本土生态。
在2016年以前,文化茶社一直伴随着大调曲子的兴衰起落。它曾经是曲友之间交流的桥梁,满足了曲友对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追求的文人情怀,是大调曲子独特文化价值得以体现的必要载体。据宋先生口述整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由于所有的文化茶社均由个人不以营利为目的开设,所以各种硬件配套设施就显得与时代的发展极不相称,有些稍有地位的曲友就会觉得去那里‘玩’太寒酸,难以支撑曲友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修养和价值取向。可见,如果现在能有一些与大调曲子文化气息相符的茶社出现,一定会有很多曲友去玩曲。”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这句话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我们则需要在“转化”和“发展”前全面科学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找出其核心是什么,怎样转化,怎么发展才能不伤其核心价值,让“转化”和“发展”能够顺应时代前行。
茶社是大调曲子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化传承空间,其次是曲友之间的家庭聚会。从目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家庭聚会可实施的难度较大,也不易复制和推广。而现阶段,大调曲子的曲友们需要一间什么样的茶社,达到怎样的活态保护传承目的,是开办大调曲子茶社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茶社兴盛时期,茶社除了具有文化传承空间的功能和意义,其主要社会价值是它的商业、娱乐与教化功能。而从茶社衰微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主要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逐渐消失所造成的,所以现阶段开办的茶社很难再把创造商业价值作为首要目的,而更应该关注如何实现它的娱乐与教化功能,达到保护、传承、发展大调曲子的示范作用。
对于大调曲子的宣传方式,一定要符合其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定位,泛娱乐化的宣传形式不仅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还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据宋先生口述整理:“有些稍有地位的曲友从来不在互联网上上传和发送自己的弹唱视频,他们觉得大调曲子就是要‘玩’出个境界来,不为名不为利,有些曲友甚至还不让别人把带有自己画面的视频上传至互联网,以示保持着文人的风骨。”曲友们这样的想法可以看作是对现如今泛娱乐化网络传播的一种抵制。所以,利用好具有公信力的广播平台和自媒体平台来传播大调曲子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要宣传好它的文人内涵和艺术价值。
从大调曲子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来看,因为用南阳地方方言演唱,所以必定会对很多南阳人产生地域的认同感,这种地域的认同感或许可以称为乡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乡愁会越积越深,这就是为什么远在南方的深圳都会有大调曲子的曲友会,平日在微信群里相互交流,有空的时候大家见面弹唱。如果能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了解、欣赏或是参与大调曲子的弹唱,那么他们就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为真正的曲友。所以,只有正确地宣传大调曲子所具有的价值核心,才是宣传工作的重点。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具有天赋的音乐人才大部分都聚集在王公贵族的庭院之中,从创作到表演,有一套体系完整的宫廷音乐,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宋元之后,中国音乐形态的主流从宫廷转向民间,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有了更多的交流与融合,很多宫廷音乐人才流入民间,促进了俗曲和俗乐的发展[12]。到了近代,随着封建社会的土崩瓦解,更多的宫廷音乐人才流入民间。1927年,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教育体制的音乐高等学府“国立音乐院”成立,音乐艺术除了科班培养模式还有高等教育模式。直到今日,高等音乐院校、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和专业剧团,也是聚集音乐人才和艺术家最多、艺术层次最高的地方。
在大调曲子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古筝演奏家曹东扶先生被公认为是大调曲子的主要代表人物,不仅演唱技艺高超,而且能够演奏数种乐器,如三弦、古筝、琵琶、胡琴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曹东扶先生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和河南师专体艺科任民间器乐教师。在高校任教期间,他对大调曲子和板头曲的传播、交流和艺术层次的提升都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了以板头曲为基础的河南筝派,成为古筝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专业院校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绝对重要的作用和贡献[13]。纵观现阶段所有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如竹笛艺术、唢呐艺术、民歌艺术等,都是进入专业院校以后才在艺术价值上有了更高的提升,走进了更高雅的艺术殿堂。
非遗数字化保护就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14]。但随着数字化音视频采集、制作、传播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未经筛选的劣质内容,对大调曲子的传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建设一个开放、权威、高质量的数字化音视频资料库已经刻不容缓。
目前,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有关大调曲子的视频内容较多,但画面与声音的稳定性、清晰度都不高,也没有相对应的字幕与曲谱的对照,仅是简单的记录而已,很难达到正确传承与传播的目的,同时也让受众难以在海量的信息中甄别孰优孰劣。大调曲子的艺术元素主要是由唱腔风格和弹奏技法组成,在建设资料库时如何清晰地向受众展示出来,是资料处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做到音响、画面、乐谱、文献的高度统一,如字幕与唱词的对应、唱腔与音符的统一、全景画面与局部特写画面的有机结合等,以减少受众的接受壁垒。
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是辩证的。没有保护,非遗就不能存在,也就谈不上发展;没有发展,非遗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没有必要保护[15]。对于非遗个案的保护研究,要以非遗保护的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学习、借鉴现有的研究理论,从形而上的层面去认识非遗。通过敏锐的目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用非遗学的理论去实践并解决问题,这是做好非遗个案研究的基础工作。地方院校作为非遗项目的保护主体可以为大调曲子这类非遗项目实施整体性保护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体系建设,让大调曲子的核心价值在高校的课程建设中得以充分尊重和体现。